No. 1354

月林观和尚语录

月林和尚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禅院语录

师于嘉泰元年七月十四日入院。指三门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个里全身入。别是一乾坤。

指佛殿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尽皆是相。作么生说个非相底道理。时难只得同香火。莫听傍人说是非。

据方丈云。坐断要津。全提正令。佛祖到来。也须乞命。

承天同庵和尚度衣。师提起云。大庾岭头提不起。同庵亲手付将来。等闲搭在肩头上。凡圣齐教眼豁开。

拈帖云。灵山付嘱。有大因缘。掷地金声。分明举似。

指法座云。法法不隐藏。今古露堂堂。更进这一步。明明为举扬。

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万岁万岁万万岁。次拈香。奉为判府显谟大监。阖郡官僚。资崇台筭。又拈香云。此一瓣香。还知落处么。更不囊藏。𦶟向炉中。奉为前住随州大洪山老衲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一任薰天炙地。遂衣就座。乃云。毫端宝刹。慧劒光辉。出格道流。便请相见。僧问。承师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还端的也无。师云。不端的。僧云。为什么不端的。师云。为你信不及。僧云。擘破面门丑拙露。元来胡子没髭须。师云。照顾话头。僧云。只如法眼禅师道。若见诸相非相。即不见如来。未审如何。师云。言中有响。僧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师云。当头道著。僧云。三圣道。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意作么生。师云。错。僧云。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师云。错。僧云。兴化枪旗倒卓。三圣肝胆齐倾。师云。引不著。僧云。只如今日新圣因和尚。作么生为人。师云。一棒一条痕。僧云。効古束腰三条篾。接物唯凭一指头。师云。错下名言。僧礼拜。师嘘一声。

师乃云。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法法不隐藏。清风生六合。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黄面老瞿昙。西来个达磨。尽向者里纳一场败阙。敢问大众。那里是他纳败阙处。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而今不得妙。

复举。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文殊白槌云。世尊说法竟。世尊便下座。大众还知古圣落处么。动弦别曲。叶落知秋。风生大野。水向东流。

当晚小参云。圣因古兰若。湖边绝潇洒。知他几百年。属斯人也。以至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瞻部洲。北郁单越。置于掌握之中。掷大千于方外。又作么生。拍膝云。风光都买尽。不费一文钱。

复举。志公令人传语思大和尚。何不下山教化众生。一向目视云汉作什么。思大云。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何处更有众生可度。师云。要识思大么。贫恨一身多。

上堂。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且道如何是真说。十语九中。不如一默。

上堂。古镜阔一丈。虗空阔一丈。竖起拂子云。这个在虗空内。虗空外。参。

上堂。结夏又十日。个事作么生。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

上堂。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为什么。人人向脚跟下蹉过。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广度和尚至上堂。真正举扬。法堂前草深一丈。有如是作略。有如是牓样。个是阿谁。广度和尚。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上堂。举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师云。断人性命。不劳余刃。四海一家。风恬浪静。

慈懿皇后大祥升座。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

上堂。今朝十月一。开炉是此日。赵州宾主话。圣因为拈出。拈也拈了也。说也说了也。毕竟如何。归堂向火去。

承天礼和尚遗书至上堂。去去实不去。来来实不来。去来如梦幻。虗空绝点埃。正恁么时。同庵和尚在甚处。竖起拂子云。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上堂。五日上堂。朝朝入室。三八念诵。丛林规式。喝一喝云。美食不中饱人吃。

上堂。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了了了了了。面南看北斗。咄。

上堂。热即取凉。寒即向火。饥即吃饭。困即打睡。莫将无事会。无事困人心。

住平江府承天能仁禅寺语录

上堂。世尊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阿难三昧。商那和修不知。从上诸圣三昧。互相不知。敢问诸人。且道不知个什么。若是俊流。便知落处。其或未然。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

上堂。举宾头卢尊者。因阿育王问。承闻尊者亲见佛来。是不。尊者以手䇿起眉毛。良久云。会么。王云。不会。尊者云。阿耨达池龙王。曾请佛斋。吾是时亦预其数。师云。今日大檀越。入山供养罗汉。山僧因斋庆赞。下个注脚。以手䇿起眉毛。千圣从来不识。一会灵山俨然。说甚今朝昨日。

上堂。我有一转语。历劫常如此。迥绝无人处。聚头相共举。既是无人。阿谁共举。高声云。漆桶。

岁旦上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天下治。衲僧得一眼横鼻直。皇恩佛恩。一时报毕。

上堂。满眼覰不见。满耳听不闻。空劫前事。分明举似君。须记取。逢人莫错举。

佛涅槃上堂。诸佛于此转大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正恁么时。甚处见释迦老子。良久云。三门头合掌。佛殿里烧香。

上堂。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举头天外看。谁是个中人。

四月八上堂。目顾四方。指天指地。独弄单提。无是不是。普请恶水蓦头浇。不忘灵山亲受记。

上堂。解语非干舌。能言不是声。刹刹尘尘尔。何处著浑身。拈拄杖云。看看。拄杖子与诸人相见了也。卓一下。下座。

谢典座上堂云。丛林法社共成褫。雪老当年用此机。颈上手巾腰下杓。至今千古有风规。

老衲和尚忌辰拈香云。咄这尊慈。口甜心苦。带累我侬。破家荡户。者僧话堕处。直下明明举。一炷栴檀充宇宙。谁道黄金如粪土。

上堂。腊八是今朝。如来成道日。夜半见明星。从此生荆棘。荆棘生。人间天上错流传。

除夜小参。年去年来年年事。日来日往日日新。木人抚掌呵呵笑。一段风光𦘕不成。见便见莫沈昑。楼上吹新岁角。堂前犹点旧年灯。

复举。僧问古德。年穷岁尽时如何。德云。东村王老夜烧钱。师云。年穷岁尽有何言。东村王老夜烧钱。野鬼闲神俱屏迹。无依无欲是金仙。

上堂。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我法妙难思。五千人退席。竖起拂子云。看看。劒刃上事非等闲。掷拂子。下座。

赴万寿请上堂。蓦然平地一声雷。惊得蟭螟眼豁开。是圣是凡俱不立。何妨随处舞三台。

住平江府万寿报恩光孝禅寺语录

上堂。横按拄杖云。既为达磨种草。须是识得者个。若也识得者个。十二时中许汝诸人有个受用处。三世诸佛也恁么。历代祖师也恁么。天下老和尚也恁么独有万寿却不恁么。何故。老僧笑指猿啼处。更有灵踪在上方。掷拄杖。下座。

上堂。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搕𢶍堆头。重添搕𢶍。尽底掀飜。归家稳坐。且道到家后如何。良久云。切忌钵盂安杷。

上堂。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无量妙义门。皆从此经出。且道。此经从何而出。卓拄杖一下。下座。

上堂。举干峰示众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种 透得始解稳坐。云门出众云。庵内人为甚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门云。此犹是学人疑处。峰云。子是什么心行。门云。也要和尚相委。峰云。直须与么始解归家稳坐。门喏喏归众。师云。干峰眼空四海。大似傍若无人。云门是精识精。不觉舌头拕地。正恁么时。向甚处见二大老。一点水墨两处成龙。

上堂。赵州无佛性。丰干太饶舌。南泉一枝草。云门干屎橛。万寿又作么生。满口是舌。都不能说。

上堂。光阴何太疾。如白驹过隙。惟有衲僧家。日日是好日。毕竟衲僧有甚长处。良久云。千虗不博一实。

上堂。去年梅今年柳。馨香颜色常依旧。不属阴阳别是春。灵根本是吾家有。

上堂。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俱不识。且道。不识底作何面目。以拂子打一圆相。下座。

四月八上堂。目顾四方。法中之王。将何报德。一杓香汤。

上堂。唇上碧斑宾豹博。舌头当的帝都丁。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掷拂子。下座。

上堂。举盘山道。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掷拂子云。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上堂。暑退凉生。风高露冷。叶落归根。藏头露影。赵州吃茶。云门胡饼。如何是道。明眼落井。参。

开山湖州报因佑慈禅寺语录

入院指三门云。开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寒山逢拾得。拊掌笑咍咍。

升座。祝香罢。师方衣就座。僧便出众云。选佛场开。有疑即问。师云。迟三刻。僧礼拜起云。便请答话。师云。蹉过了也。僧云。据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师云。裂破。僧喝一喝。师亦喝。僧云。是第几句。师云。将为具眼。僧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天下治。在坐开府相公得一为国安民。和尚得一又作么生。师云。横按镆鎁行正令。僧云。记得王右军舍□为寺。天下归宗。今日相公新建梵宇。请和尚开山。是同是别。师云。春兰秋菊。各自馨香。僧云。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师云。文不加点。僧云。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师云。愿观盛作。

师乃云。德合乾坤。名齐日月。最尊最贵。惟一惟精。如来证此称无上慧。至人得之号无上尊。直得天垂玉露。地涌金莲。赫赫当阳十方坐断一句作么生道。四海浪平龙睡稳。九天云静鹤飞高(谢词不录)

复举。世尊因地。布𩬊掩泥。献花供养然灯。然灯指布𩬊处云。此地宜建梵刹。时贤于长者。拈一茎草。插于指处云。建梵刹竟。师云。插一茎草。鼎新梵刹。然灯贤于。是忉怛。且道。只今事作么生。等闲坐断金车峰。百川倒流闹聒聒。

结夏上堂。如来结制日。诸缘俱顿息。九十日长期。衲僧口挂壁。咄。正是黑牛卧死水。

上堂。举杨岐示众云。身心清净。诸境清净。诸境清净。身心清净。还知杨岐老人落处么。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酤来酒倍香。

上堂。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要知端的意。拄杖为敷扬。掷拄杖。下座。

上堂。上元佳节是今日。匝地普天星斗出。好向机先著眼看。莫教蹉过然灯佛。

上堂。举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师云。若也直下见得。三世诸佛。尽向个里发现。其或未然。更听古人一偈。无形无影透人怀。二月桃花被拆开。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

上堂。伎俩有尽。我默无穷。达磨不识。眼瞎耳聋。

住平江府灵岩山崇报禅寺语录

上堂。开眼见明。合眼见暗。开眼合眼。知而故犯。一毫头上现乾坤。堪笑云门咦顾鉴。

上堂。僧问。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未审如何是真说。师云。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僧云。只如保宁勇和尚道。潮出种稻重收谷。村路逢人半是僧。还谛当么。师云。只道得八成。僧云。恁么则今日和尚。出他古人一头地去。师云。莫埋没人好。僧云。承闻和尚先曾有言。十语九中。不如一默。还当得真说也无。师云。老僧无此语。僧云。领。师云。切忌向那里垛根。僧云。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二大老恁么为人。相去多少。师云。总是隔靴抓痒。僧云。未审如何是和尚亲切为人处。师云。礼拜著。僧便礼拜。师云。捧上不成龙。师乃云。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自古至今。人几个亲荐得。直饶荐得。只得一橛。为甚如此。若是栋梁材。岂假栽种得。

上堂。举南泉示众云。我自小牧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放。未免食他国王水草。拟向溪西放。未免食他国王水草。不如随分纳些些。总不见得。师云。南泉水牯自天然。随分些些任变迁。长啸一声天地窄。了无佛法与人传。喝一喝。下座。

上堂。秋风冷。秋桂香。秋露白。秋叶黄。秋蛩吟。声短长。此时景。有余光。便恁么去。正好吃棒。须知远烟浪。别有好商量。

上堂。今朝七月一。解夏半月日。摩挲拄杖子。笠头勤拂拭。狗子无佛性。一文也不直。何故。黄金自有黄金价。岂可和沙卖与人。

上堂。大事未明。如丧老妣。大事既明。如丧老妣。大事未明。如丧老妣。即且置。大事既明。为什么亦如丧考妣。明眼衲僧。一举便知。其或未然。清平渡水。

上堂。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一番新雨过。禾稻弄微黄。

上堂。拈花微笑。接响承虗。断臂安心。埋没自。以至拈椎竖拂。擎杈辊毬。总是乞儿伎俩。若是个汉。岂肯受这般茶饭。须知人人脚跟下一著。如十日并照。更来这里。讨甚碗子。拈拄杖下座。一时赶散。便归方丈。

上堂。云门有一曲。腊月二十五。拍拍是令。全身里许。阿呵呵。万像森罗齐作舞。喝一喝云。是何言语。

上堂。梵志翻著袜。是人皆道错。宁可刺你眼。不可瘾我脚。莫莫。醍醐上味。飜成毒药。

上堂。便恁么去。千了百当。不恁么去。百了千当。毕竟事作么生。衲帔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

二月十五日上堂。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个里荐得。便见黄面老子法身常住而不灭也。设或未然。下座诣大殿。炷香作礼。忽然磕著额头。𡎺著鼻孔。始信道不欺于尔。

上堂。收麦才了插秧来。终日忙忙安在哉。直下更无回避所。优钵罗花当处开。

上堂。前念是凡。后念是圣。脱体无依。因邪打正。便与么时如何。须弥顶上击金钟。七佛如来合掌听。

上堂。举洞山示众云。初秋夏末。兄弟东去西去。直须去万里无寸草处去。师云。洞山恁么告报。是入泥入水了也。若也未知下落。灵岩更为重说偈言。万里无寸草。衲僧何处讨。蘸雪吃冬瓜。谁知滋味好。

上堂。挝动禾山鼓。吹起少林笛。当机觌面提。觌面当机疾。咄。一任风吹日炙。

至节上堂。晷运推移。日南长至。自古自今。同天同地。灵山一会尚俨然。雷音堂中谈不二。便下座。

退院上堂。孤云野鹤。何天不飞。这一句子。同道方知。

颂古

月林观和尚语录(终)

No. 1354-E 月林观禅师塔铭

师名师观。道号月林。福州候官黄氏子。八岁牧牛。鞭叱间忽若有省。遂屏荤血不茹。十四岁。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寻至荆南二圣寺。朝夕研究赵州狗子话。因洗盏次。口自成颂。从此慧解横发。师心知其非。不作圣证。闭门苦参。二十四。祝𩬊受戒。具礼住山戒准为师。时证老衲住澧州光孝。道法盛行。师径造其室。衲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面前香台。作么生转。师云。筑著磕著。衲叱云。去。会衲退席。师往来云盖沩仰者四秊。复归雪峰鼓山。时可庵然。尤溪印。俱在闽中。师历扣与之争锋。然自以为未足。闻老衲移住饶之荐福。即徒步从之。看云门话堕话者又十年。一日遶莲池而行。自举云。那里是有僧话堕处。豁然大悟。遂造方丈自通。衲问。誵讹在什么处。师云。岂不是张拙秀才语。衲云。礼拜。即以法衣付之。自此尽得向上机用。前无坚垒矣。衲迁四祖。移大洪。师皆与俱。又甞至庐陵。见常不轻。举不是心不是佛话。师叉手。常率众留师居第一座。久之东游雪窦山。足庵鉴举以立僧。游育王山。佛照光问师。悟底人还有自己也无。师云。适来举似禅师了。照云。漆桶。师即喝。照知师为老衲法子。问那里是者僧话堕处。师云。文不加点。照益奇之。一时禅林法窟。争欲得师为上首。常不轻住瑞岩。涂毒䇿住双径。皆以偈延师分座。师皆诺之。涂毒又赠偈云。丧尽平生家珍。偶到径山峰顶。涂毒微笑一声。唯渠点头自领。继又为遯庵演。无证修分座说法。于苏常间。缁素归重。不容晦藏。嘉泰初。年逾五十矣。吴门圣因寺虗席。诸山合辞请师出世。宴坐凡四年。迁住承天。再迁万寿。吴人久服师道行。施者倾囷。学者问法。户外之屦常满。如是者又几十年。老勌应酬。退处西湖。为终焉计。李开府[孝/友]剏寺于上柏曰报因。具衣冠造师。固请为之开山。其后复住平江灵岩。又其后也武康乌回寺僧。偕乡人数百环拜而请师。复勉从之。所住即为大丛林。垂慈接物。随其根器。示以方便。至室中则机锋峻峭。不可凑泊。昼夜危坐。念虑□彻。六坐道场。仅以巾钵自随。微有不合。倐然去之。未甞回顾。人多不知其所往。芒鞋徒步。至老不变。始或疑其出于矫拂。随起深信。因自调伏者。良不少也。后住乌回。时示疾。日犹再鼓入室。且曰。桂花开时吾行矣。俾其徒预结夏制。而桂果盛开。晨兴集众普说。趺坐深定。至夜一鼓。顾左右曰。释迦老子如是。吾亦如是。侍僧请留偈。书掷笔而行。嘉定丁丑四月十有三日也。阅世七十五。坐五十一夏。阇维烟雾结如台盖。舍利无数。皆成五色。其徒即寺之西垄。塔以藏其骨。弟子妙湛。继踵住山。实崇奉之。造余门而请曰。先师托交游甚久。且甞遗之以诗。又题其语录矣。今愿得铭。铭曰。

杨岐七世
冷然家风
现水中月
似空非空
六坐道场
单提祖令
如大火聚
镕凡煆圣
惟乌回山
是为师塔
青山流泉
常说妙法
毋曰是塔
足以见师
夜半有衣
尚克嗣之

嗣法小师(德秀) 重刊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