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408

金山即休了和尚拾遗集

西资海印禅寺记

毗陵古郡也。郡有门。曰石幢者。乃旧有经幢在是。而得名亦古也。山木环屏。河流曳带。岂膻祠腥宇。足称之耶。天历巳。苏之录事。张承事了无公。暇日阅内典。悟应无所住之旨。遂休官。卜家于幢之净方。以道而高居。从郡之天宁寺主永宁。乞名。曰道实。化其母魏氏妙元。偕眷聚。各冠道冠。服道服。茄素礼念。而归佛乘。又造一体三宝图。及善恶诸图等。期启未悟之众。五台弥陀寺主如璘。服其作。因以进呈帝师。深加叹焉。后至元戊寅。奉法旨。改家曰西资海印禅庵。随改曰寺。及赐金襕袈裟。褒以佛心海印了义真空普鉴禅师号。凡授法旨。有四。皆昭令德也。至正癸未。礼紫金山之寺主契了。为师。以下发付衣拂。以表信。度弟子二。以承业。曰正宗。曰正智。市田八十六亩有奇。及基地。通蔬圃三十一亩有奇。为众者居止。食钵熏炬之储。然又虑久不继。诸封硕德。佥用实之愿言。申寺于分治之教省。别选十方之传持。实则不取元功也。乌乎古之诸祖。皆由甲乙。更十方。故传之益绵历。今实亦更甲乙。为十方传。以答君亲之隆德。是即规古法也。承传之者。苟如其愿。广延奇衲。大倡圆音。各俾契旨于言前。等共弘宗于教外。焰续法灯之不息。派䟽道源之不竭。抑实之始愿。庶几其詶不徒。应以宰官居士比丘身。巧运多智。示诸法相。而开利现在未来之者矣。传者宜加知劝焉。

实之先世。出自济南邹平县。后迁益都潍州北海县之下泊村。父永康尹。为邑。殊有声。母恭人。学佛有成。其行实。具见于别录。若实。既全力以肇寺。全孝以奉亲。则又全忠以报国。可记也。歌以系之曰 云山兮苍苍。河水兮汤汤何古何今兮。常演赞。万年寿圣兮超虞唐。

大鉴禅师舍利塔铭(并序)

佛之为道。以心为宗。身有灭没。心无变迁。圆裹十虗。而不逼者。心之体也。普应群机。而不胶者。道之用也。凡生有识者。悉皆具之。岂居异域。习殊俗者。不有心之与道乎。达磨大师。自干竺传是道。而来震旦。以裨梁巍。卒弘五宗。罗什法师。亦自西传是道。而来东土。以裨姚秦。卒弘三藏。大鉴禅师。今自大元。传是道。而之日本。期弘佛宗。裨国化。岂外古耶。

师讳正澄。字清拙。福唐连江邑刘氏子。世业儒。母孙氏梦。僧伽授以神珠。有娠。咸淳甲戌。正月十三日生。白光满室。幼敏不群。至元丙戌。年十三。父母知其志。送依城南之报恩。圆公月溪师。下发。既受具。即参方。造杭之净慈。慧公愚极师之室。语契机。俾执侍。极入寂。宝公方山师补处。改典法藏。职满巡礼。至袁之仰山陵公虗谷师。嘉其造诣。延以第一座。谷迁径山熈公晦机师嗣席。举以鸡足出世。倡极之道。立三关语。透者难之。既谢事。复吴淞。省其同母兄印公月江师于真净。因留以养高。

泰定丙寅三月。日本慕其道。聘以法礼。舟由高丽。遭风涛变。师惟长哦自若。以安众心。天为开霁。是年十一月。达相州。馆于建长。正中丁卯正月。使请开法。百辟交会。群衲交参。故者更新。废者并举。帅府为施贺积庄田。而广食钵。又给山前官地。以为菟裘。榜曰禅居。庚午移金山之净智。明年补瑞鹿之圆觉。皆改前作。建武癸酉。文保 圣主。复宝位。敕关东道。起师。住 都城之建仁。法化尤加。建长丁丑。复敕主瑞龙之南禅。召对称旨。前羽林征夷武卫大将军。与其仲氏左典廐源公。及诸僚属。咸以师礼而共事。公又独建开善仁祠。以报德。

卯正月。默世匪坚。托以衰病。引退。乃自著表章。进谢 主上。及遗诀诸殿诸檀。诸山交旧。手书。兼垂诫诸徒。语尤切至。即以是月十七日。书偈示众。泊然而逝。

前典廐藤公。既闻。亟驰至前。泣拜。仍张目视之。为授戒法衣号。即闭目如初。龛奉七日。颜色如生。禀命于禅居。举阇维礼。公侯子男。缁白士庶。莫不哀慕追送。如失怙恃。火余设利五色。大如菽者。不以数计。塔于建长。谥曰大鉴。

乌乎师。自元国。至本国。六坐道场。包笠共咨之者。无虗往。车骑共扣之者。无虗还。慧珠应现。又若尔。得不为嗣佛宗。降国化者之良师欤。俗寿六十有六。僧腊五十有三。依法祝发。禀戒弟子人。总若干。

予与师生同里。传同宗。弟子坚瑶。出师事状。以请铭。故不让勉。为核其要者。序而铭之。铭曰。

猗欤觉皇
善启觉场
炎炎三界
濯以清凉
幽幽六趣
烛以净光
羸羸穷子
导以宝方
繄大知识
得宝王力
既赞
皇元
复昌
王国
宰执效忠
凶顽化德
军旅解严
安邦安域
云山苍苍
云海茫茫
木兮可折
水兮可量
惟施法雨
弥满八荒
泽物无竭
寿君无疆
国界法界
无中无外
土广穹高
何载何盖
日东月西
何明何昧
潭北湘南
同小同大
骨相斯
光相何蔽
上贯三辰
下彻三际
宗嗣绳绳
灯传世世
万祀千灵
式呵式卫

水陆满散拈香

此香。西竺流芳。南陔遗韵。与弥陀联枝而出。与释迦并根而生。奉为孝男萧寿山。与家眷等。𦶟向宝炉。供养十方常住佛。十方常住法。十方常住僧。(云云)。敬荐先考萧公五四承事。先妣张氏一太君。均及萧氏门中。内外宗亲。各符孝恳者。伏愿。各各顿净于前尘。徧现玉毫之相。亲亲等超于上品。同圆金色之身。

(问答不录)提纲云。第一义谛。不二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如日普照。似雨普滋。诸恶由之而灭。众善由之而生。百事由之而成。万法由之而立。迷此者。生死始而凡圣分。悟此者。轮回息而凡圣同。是名真如实际。亦名佛果菩提。梁皇首建斋坛。而渡越水陆群流者。即由此法也。英公续弘斋教。而升济幽冥多众者。亦由此法也。至若今晨斋主。追报罔极之恩。而施净财。入于金山。广修无遮斋会者。岂外此法耶。外此法。无别心。外此心。无别法。心法两俱融。劬劳即报毕。所以教中道。天人群生类。皆承此恩力。是也。虽然更有圆满句子。试倩天台木上座。为众举似。光扬胜会。(卓拄杖一下云)一声振动界三千。唤起亲亲登九莲。功德无边利无尽。现存兼得衍椿年(结座云)

晋代招提号泽心。古今信善共倾诚。斋修两昼功尤胜。财施千僧德岂轻。经转圆音翻海口。灯分真照夺星明。亲恩报毕更何及。福集儿孙代代荣。

金山即休了禅师拾遗集(终)

还没有人评论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