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三

佛祖偈赞上

观音大士赞

海上名山多圣贤。慈悲愿力最居先。面如宝月当三五。化等油云覆大千。缨络聚中常说妙。栴檀林里每谭玄。何时此界无生佛。直待虗空落地年(正坐)

过去如来正法明。须知佛道圆成。再为菩萨酬深愿。常向娑婆度有情。巡礼宝陁岩上去。引归极乐国中生。六根互用君知否。满耳青黄满眼声(补陁示现)

东大洋西西海南。海云深处善财参。山头有月光流永。水面无风影在潭。自远寻声先救苦。因闻入理并除贪。阎浮界上根尤胜。日夜香灯共一龛(水月善财)

前观音即后观音。不离众生信解心。三十二身随所应。百千万劫在如今。根尘尽向声尘脱。业海咸归愿海深。早晚莲舟蒙救度。盲龟值木芥投针(莲舟)

本自端居不动身。随机说法化天人。波间顿现孤轮月。雪里潜行万国春。迷去有情偿业果。悟来无耳著声尘。堂堂密密圆通境。大地山河为指陈(天人水月)

文殊子细拣圆通。一一根门一一功。诸圣尽推闻理妙。六尘皆到用时空。隔垣响彻无遐迩。入道言诠有始终。收得光明如意宝。利人利乐何穷(珠瓶宝座)

圣师莫把古今论。真教难将体用分。无相未甞离有相。我闻终不异他闻。全凭一念慈悲力。亦藉多生定慧熏。末法比丘皆可证。如来实语不欺君(有僧作礼)

遥瞻补怛洛伽山。小白花开正可攀。拍岸潮声时浩浩。穿林鸟语日关关。普门一品长宣诵。薄福众生当等闲。只个闻思修不昧。经行坐卧见慈颜(海岸花岩)

东林僧景潜一夕梦。观音大士谓曰。我以三珠施女。起起檀越来矣。明日某氏至。愿庄严宝像。因发像腹。得方寸之镜一。银泥细书经一。瑠璃瓶一。瓶之大如指。三舍利于中跃跃。有光出。试以铁锥。锥陷而舍利无损。余适见之。百拜稽首。而为赞曰。

世间之声。皆以耳听。而此大士。独以眼观。眼既观声。耳亦听色。色不自色。声不自声。一心不生。六用俱寂。以俱寂故。能兴大悲。以大悲故。度诸众生。或为画师。自画其像。或为雕者。自雕其形。或现鹰巢。或现蛤㲉。及种种相。而此大悲。无兴大悲。受大悲者。我作是说。如眼于色。如耳于声。虽不可取。要不可灭。皆如幻故。皆如梦故。稽首如幻如梦之像。稽首如幻如梦之经。稽首如幻如梦之珠。稽首如幻如梦之镜。愿令如幻如梦之众。皆悟如幻如梦之心。皆成如幻如梦之佛。稽首此方真教体。广大无碍徧沙界。随诸众生颠倒想。一切所求无不获。虽应其身三十二。所说法句惟一音。此音不从舌根生。亦复不从耳根入。如是六处本寂灭。故称名者得解脱。我亦证此解脱门。与观世音等无异。异无异者亦寂灭。亦无寂灭寂灭者。故我同是观世音。一切众生亦同证。

凡心净如水。圣化圆如月。一影落千波。高低共澄彻。本来非垢净。岂复论圆缺。同一不思议。如何妄分别。我观观音氏。体用俱超绝。于此蚌蛤中。摄受微尘刹。弹指阿僧祇。大千一毛发。衣冠俨可数。缨络知谁设。欲将心喻珠。乃以身为舌。大启圆通门。令除烦恼结。随机三十二。一一炽然说。说者言语断。听者心行灭。大士长现前。清凉洗炎热(蚌蛤像)

湛然不动。体若虗空。高下随入。根尘互融。在耳何观。幽谷传声而答响。在眼何听。春华发色而耀丛。大地山河。咸宣妙智。金石丝竹。尽演圆通。顶奉如来之像。眉横帝释之弓。烁迦罗首。清净宝目。母陁罗臂。皆具八万四千。无求而不得者。众生行住坐卧。长在其中。只者蒲萄新卷叶。都因幻妄显全功。

我观三界尘劳。群生扰攘。自性不明。贪欲所障。溺于苦海。随于识浪。从劫至劫。舍妄取妄。故闻思大士。以慈悲方便。为莲叶之舟。出而置之于彼岸之上。顿明自性。不向外寻。观音即汝。汝即观音。

称名者。同六十二亿恒沙菩萨之福。逗机则。异三十二应国土说法之身。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无方不现。无感不赴。我观此像。如月在天。其轮虽一。而光徧百川者焉。

空觉觉空。觉空空觉。重重幻灭。念念道圆。统八万四千波罗蜜门。为一普门。无门可辟。即不可思议妙观察智。为一圣智。无智可诠。烈燄堆中捞得月。须弥顶上浪翻天。

一称名拔无量苦。一覩相与无量乐。不动神情。而顿现十方。普运悲智。而长居五浊。闻无所闻。觉无所觉。长天月皎兮片石云收。大野风生兮四溟潮落。

宴坐盘石。心无所缘。冥应万机。道何可议。能使苦者乐。晦者明。夭者寿。死者生。听十方之色像。观徧界之音声。巍巍乎荡荡乎。葢不可得而名也。

念念兴慈运悲。人人离苦得乐。一瞻一礼。同证常住法身。若圣若凡。咸令成等正觉。久从无量劫中来。月在沧波捞不著。

眼里耳里鼻里。小千中千大千。随一有情受苦。便蒙大士哀怜。水在地月在天。真体堂堂在目前。

天上月水中月。同古今共圆缺。只这圆通门。何曾费言说。大海茫茫一叶莲。虗空有尽香无绝。

圣师无所说。童子无所闻。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拣尽圆通二十五。文殊之辩谩纷纷。

一卷普门品。纵横在笔头。通身无影像。满纸黑蚍蜉。虗空扑落须弥碎。度尽众生愿未休。

大士众生父。众生大士儿。父怜儿最苦。宁不起慈悲。芳草座绿杨枝。正是全超八难时。

随类应身。即身为舌。其圆通门。炽然常说。能以眼听。音无间歇。巍巍堂堂。常住不灭。

篮不见鱼。通身是眼。眼若有见。如鱼堕篮。见不见离。闻非闻灭。善哉大士。常现娑婆。

觉天空濶。心月孤圆。宴坐不动。光明无边。狭则一毫。宽则大千。卷却㡧子。真身现前。

现天女相。摄众生心。如青莲花。出大火聚。清凉热恼。是二俱空。稽首慈悲。不离当处。

从闻而入。即思以修。众生解脱。非向外求。大地一尘。大海一沤。正体不动。分身徧周。

圆通面目。描写难成。直下便是。多少分明。风动绿杨千万叶。晓来黄鸟两三声。

妙智之力。眼声耳色。逼塞虗空。了无痕迹。遮身向上数重云。应念现前元不隔。

慈悲誓愿如山重。业识尘劳似海深。十字街头卖鱼去。护生心是杀生心。

金刚石畔善财参。未免慈悲为指南。但道现前无可说。一轮明月在寒潭。

圆通不许离尘寰。道在寻常日用间。数抹淡烟笼碧树。一条飞瀑下青山。

水中月影如何取。脚下莲舟不用撑。提起数珠一百八。何曾佛外覔众生。

闻思修悲智愿。此身本空。无刹不现。碧落光明白月轮。玉毫突出黄金面。

娑婆人有大因缘。但一称名现在前。只这如今谁动口。却须问取白衣仙。

分明觉观离根尘。普度群迷出苦轮。须信炽然声色里。如如不动现全身。

出海鲸鱼摆浪开。䘖花鹦鹉自空来。净瓶口里喃喃地。尽说圆通向善财。

见色心先现。闻声道彰。慈容一轮月。瞻礼获清凉。

石露珊瑚树。山含玛瑙云。虗空无说说。大地不闻闻。

雨过碧天空。云横紫雾重。忽然瞻妙相。满海是芙容。

浪打苍崖石。风吹紫竹林。飞来两鹦鹉。相对说惟心。

遇苦救苦。随流入流。无边刹海。一叶莲舟。

廛市卖鱼。腥风满途。众生易度。邪法难扶。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三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