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九

(二)

复余集生居士(附请书)

大法之东流江左也。自康僧会始。于是趾其后者。代有隆替。而佛会之广荐。禅宗之编集。于以不负付嘱国王之慈旨。则自我 明皇帝二祖始。而一时从龙之臣。如沈翰林黄侍郎一流人。皆毅然以弘护为任。此建业故事之可寻者。是故毒鼓不震。于 帝都多遗远死。法轮不转。自王臣半属小机。和尚一国之师。人天之眼。而三十年来。若将有避焉。以偏处于江之右。抑亦兴言及此乎。日者弟子(裕)不甘作门外汉。自远趋风。一往入室。分鵞王之賸乳。窃狮子之片毛。掉鞅而归。便自称尊。无佛处。疴漉漉。如裨贩然。冀以化此一方之五印。而都人士之群为雄者。自是而效拙秀才之所为。于慧业中。知有丈夫事也。而王孙公族之号。最贵踞者。自是而效邵陵之所为。知有七处九会。四谛五时事也。而进贤辈之日支月支。不万羊不属猒者。自是而效颜清臣裴公美之所为。稍稍不讳浮屠法。知有四依十地。及流水宝胜事也。夫弟子(裕)而分賸乳。窃片毛也者。以试之。同类之摄入。上求下化。斯既然矣。况在和尚真狮子。真鵞王。来此驴群鸭类之中。诸所摄入。又何似夫弟子(裕)而不忍同类之愈躁愈沉。尚不靳小慈。思一引手。况在和尚普观大地。有一众生不佛。若推而纳之泥犁。此之为兴慈运悲又何似。而时至化起。机熟缘生意者。今兹适遇其期乎。此自和尚意中事。又何假弟子(裕)喋喋为哉。和尚其惠然肯来矣。乡先进自仪台仆大夫以下。若而人。宦陪京者。六曹以下。若而人。世守则元勋以下。若而人。实有问心。谨用胪列名状。瓣香遥礼拜。使而行。自是翘勤西望。日日以几。如历饥渴。和尚其来矣。弟子(裕)一番拮据。颇费手口。总之从佛法起见。何敢告勚。万期悯我专愚。且无使我不诚于初发意之俗汉。而因以阻若辈后来之转机。则幸甚幸甚。菩萨戒弟子道裕再稽首。旻昭陈居士。为弟子(裕)无师社中善友之一。今为南中四众。捧䟦涉。不辞劳勚。此亦其猛利之一端矣。所期和尚。莫轻放过。先与三十痛棒遣归。以为和尚前茅可也。裕又白。

又。

自参和尚后。觉向来胸臆间杂毒。被少分醍醐。洗发顿尽。归来笔研付之祖龙。书籍付之㹠犊。丈室而外。一物不将。独是坐断十方。密移一步。粗知奉教而行。而长安甚閙。我国晏然。且喜归源有路。中间自信得力处。是去冬解组而归。于冻舟中。结八十日不语之期。所谓佛也没柰何。良然良然。若问某甲见个甚么。才开口便自肉麻了也。初春接慈札。极承护念。不翅方外毛里。拟致报书请益。迫于王程。遽趣舍人装北上职。此阻濶时厪失乳之思。今兹启请。肇自夙怀。寔从佥议。因念九到洞山。三上投子。舍身求法。应非居士所饶为。而西游三十国。远五天。为法求人。则有显师之风在。况复懒道人。宴坐石室。四祖自来。牛头不往秣陵。往事大底如斯。惟和尚念之。迩者钟阜间。大有道人气。亟击。勿失可也。不者。一枝横出。别调风吹。徒使曹洞印文久成刓敝。而假年五十。法嗣未弘。甚无谓也。弟子(裕)方以诗偈为戒。聊取裴休语。为和尚诵之曰。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弟子道裕再白。

震旦法席之盛。无越于 帝都。虽代有隆替。悉系因缘。非智力所能强也。惟我 明圣祖神宗。受灵山付嘱。建立三宝。弘通大乘。是以天雨宝华。墖呈奇瑞。宰官开士。倾心法堑。实千载一遇。应斯嘉运也。二百年余。芳规未替。戴德愈新。林下山僧。朝暮祝诵。未能报其万一。岂敢效嬾瓒辈。不思弘法深益。且念正法将沉。魔风炽盛。称悟称证者。遍域中。付拂付券者。几尽大地。痛思古格为法重人。宁以身陷泥犁。不将佛法作人情。是何心肠。今时急于法嗣。忘其远忧。是何意调。独掌不浪鸣。只轮无单运。拟欲遁逃深山。不忍见此茶毒。而居士复以慈心三昧见召。将令不慧复为冯妇乎。宗通说通。内护外护。居士似无愧公美。印高敝刓。心孤嗣乏。(某)晞运耳。旻昭横逼。老人出山。殊乏丈夫气象。刚刀虽快。不斩无罪。三十棒远寄白门。擒贼必先渠魁。未知集生。果能赤体承当与否。百年旷兹盛举。何异惯刽快覩肥牲。两载疲于津梁。犹如羸夫睨彼巨鼎。且浮山双径。先声到。诸执事人。攀辕恐后。今年决不出山。语在前。意欲践后。倘违初心。以赴征命。难辞众口。进退维谷。居士其代我商之。一芥翳天。毫端含刹。边隅都会。孰劣孰优。今古异局。彼此殊势。易地未必相为睽合。同异未可一辙而论。若必按图索马。恐劒去久矣。高明如居士。谅必不尔。或是为法心深。意圆而语滞耶。

诸大檀护未及徧复。幸宣鄙怀。统希炤亮。不尽。

与陈若来使君(二)

瓶锡过贵郡。方登岸。即蒙台驾枉顾。谈及宗乘中事。大发肯心。欢忭无量。别后六日。登鼓山。读旌孝善果二录。足见居士一片慈孝婆心。超出常情万万也。然人生如芭蕉。无坚实相。又如作客寄住旅亭。虽有旨酒嘉肴。安隐快乐。自非久长。惟智者必寻归家计耳。视此四大色身。如幻如化。一气不来。作何究竟。此是吾人一件最要紧事。于此不忙。温饱之余。悉为别人忙。即温饱亦是分外事。况其他乎。希居士慧发当机。毋容暂息。将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一句子。孜孜切切。只教觑破者一著。始是大安乐处。切不可从人言句上讨分晓。不可将经书上印证。不可默照澄思。以为得意。不可因因循循。虗度日子。二六时中。祇是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忽朝迸破疑团。如驾轻车而游熟路。不亦乐乎。放生业悉能助发机缘。若得其所。广其悲愿。是贫衲至望。

闻贵恙。心甚悬悬。恨不能缩地一晤。想居士。世间境缘。不能动念。一出世时。悉是顺境。惟此现前身心。珍爱护惜。从护惜中。水火不能交济。便成病苦。欲治斯病者。先当看破此身。悉是假缘。无实主宰。如梦如幻。病自可救。良以从业有故。业从妄起。妄从心生。心即无生。病将安寄。十二时中。当此谛观。则病不待药而自愈也。善养者不知有身。不见有世界。对境逢缘。如木石相似。但看父母未生前。那个是我本来面目。将此一句话头。切切看去。毋容起第二念。是名善调治矣。居士具大智慧。似不待赘语。在方外之交。不得不尽情说破也。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九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