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尽上人授僧录觉义住持平阳净土禅院序(圜中作)
圣天子在宥之二十三年。以四方饥馑。东西多故。司农告匮。 命大开恩例。令草野之民。凡有怀材抱艺。愿效一割之用者。听循例输粟。各授职有差。无论方之内外。即二氏之徒亦预焉。无尽上人。晋平阳杨氏子。蚤岁。祝发于郡之净土院。每志向上。乃担簦百城。徧参知识。调练牛峰。发明少室。遯迹终南。接纳五顶。结法社五十三人。穷教海一十二部。究彻一心。备历万行。因过故里。其乡宰官长者居士四众人等。愿请说法。乃各捐金。遵 明例输。授僧录觉义。为净土院住持。上赖 国家名器。为护法地。将以广布津梁。大开觉路。都城名蓝知识。若净葊洁上人辈。咸为一方法道贺。乞不慧为文。以赠之曰。闻大雄氏之御世也。迹现迦维。道被三界。其设教也。主清净出世。以广大圆融。无不含摄。故不择类而应身。在随方而利物。机感交映。如水澄月现。不涉思惟。若观音之普门。善财之徧礼。由是观之。其出世之法。果离世哉。故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者。妙在圆悟一心。顿融万法。即世谛而证真如。因众行而跻极果。固不以端居无为。沈酣寂灭者为得。爰自法派东流。由汉迄今二千余载。无论象教遐敷。即依法修持。权实并运。而彰明其道者。又非一也。故历代君天下者。崇其教。重其人。其制不一。惟我 圣祖神宗。剏业垂统。其法度品详。该罗纤悉。其徒繁衍。乃立官以纲领之。两京设僧录。以统诸郡邑。郡邑各设僧纲。正会。以领诸寺。其品有差。选道行俱优者。次第授职。各有攸司。所以然者。葢藉世法。以护持佛法。正要即世谛。而证真谛。尸其任者。大都以弘法利生为能事。即古以道扇一方者为之。殆非以名位为荣也。今无尽上人。抗志尘表。迹超方外。其所以发明向上第一义谛者。固在所秘。即其四众归望之诚。如器中锽。声出于外。岂无实而然哉。是必有过人之行。讵可以执假名而昧实相者比耶。经云。若以音声色相求法者。非见法也。余故曰。今此四众。若以声色求菩提。有负上人。上人若执假名而说法。有负四众。闻之负师者堕。负众者慢。有一于此。又何以明。佛日。报 朝廷护法之恩乎。上人行矣。傥道经金色世界。其以毗耶病叟之言。质诸曼室。将以普告大众。愿各各即假名而证实相。借此津梁。顿超彼岸也。时诸比丘。闻此语已。作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