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和尚偈颂(并序)
南岳 齐己 序
禅门所传偈颂。自二十八祖止于六祖。已降则亡厥。后诸方老宿亦多为之。盖以吟畅玄旨也。非格外之学。莫将以名句拟议矣。洎咸通初有新丰白崖二大师所作。多流散于禅林。虽体同于诗。厥旨非诗也。迷者见之而为抚掌乎。近有升龙牙之门者。编集师偈乞余序之。龙牙之嗣新丰也。凡托像寄妙必含大意。犹夫骊颔蚌胎炟耀波底。试捧翫味但觉神虑澄荡。如游寥廓。皆不若文字之状矣。且曰鲁仲尼与温伯雪子扬眉瞬目示其道而何妨言语哉。乃为之序云耳。偈颂凡九十五首。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无心体得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也休。
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
学道蒙师指却闲。无中有路隐人间。直饶讲得千经论。一句临机下口难。
学道先须立自身。直教行处不生尘。僧真不假居岩室。到处无心即在人。
学道先须有悟由。还如曾鬬快龙舟。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方始休。
学道先须息万机。将机学道转生疑。此门广大无遮障。学者虽多达者稀。
一得无心便道情。六门休歇不劳形。有缘不是余朋友。无用双眉却弟兄。
一得无心便豁空。祇因先圣祖门通。个中若向三乘学。万劫无因得遇逢。
自体如如任运常。因兹行歇住三湘。双眉无用是毫相。说处无分舌广长。
自小从师学祖宗。闲花犹似缠人蜂。僧真不假栖云外。得后无心色亦空。
得圣超凡不作声。卧龙长怖碧潭清。人生若得长如此。大地那能留一名。
得道还同未得人。心无胜负自安神。从前古德称贫道。向此门中能几人。
心空不及道空安。道与心空状一般。参玄不是道空士。一乍相逢不易看。
此生不息息何时。息在今生共要知。心息祇因无妄想。妄空心息是休时。
劫火曾将无气吹。不劳心力当时萎。人天不见风尘起。怖息无招各自归。
道者无端学𦘕龙。元来未得笔头踪。一朝体得真龙后。始觉平生枉用功。
何事朝愁与暮愁。少年不学老还羞。骊珠不是骊龙惜。自是时人不解求。
了得心源处处安。何须终日对林峦。玉向火中烧转润。莲华在水叶长干。
扫地煎茶及针把。更无余事可留心。山门有路人皆到。我户无门那畔寻。
或居城郭或居山。得道无心在处闲。实似小儿归父母。身衣随分补遮寒。
道情六用如眉用。用处如眉始可观。人见道时如寂寞。人情全是道情安。
拟学论情实苦哉。疑心不断妄难摧。未了𢹂囊须且去。得闲无事却回来。
四气吹成物不虗。可怜青叶下垂珠。虽然种得无心宝。一任傍人恣意须。
世人心下不能治。致祸愁生累及眉。一朝体得心无事。眉放毫光自不知。
僧房閴寂夏修持。闭户踈人怪亦知。侬家自有同风事。千里无来却肯伊。
临牕不觉寸阴移。火急修行早是迟。白日祇陪人事过。园林那得道成时。
缘觉声闻未尽空。人天来往访真宗。争如佛是无疑士。端坐无心祇么通。
顶相拟求终不见。应缘同谷不违方。此门别处无寻路。祇有休心便厮当。
三事无忧乐道情。且陪云水不求名。任渠更作千般解。体自无瑕不染青。
将心除妄妄难忘。不体玄微事转忙。未了祇言如来秘。觉后方知不覆藏。
人若无心称道情。覰见无明道已明。人能弘道道能显。道在人中人自宁。
凡有含生共一尘。先圣精勤早出伦。彼既丈夫我亦尔。谁遣他春我不春。
毫𨤲有差千里隔。刹那一悟祖师齐。玄微须向玄中体。道用还教道者知。
参玄道者莫因循。学处须教皂白分。千圣从来无异路。忘缘机智有多门。
向前吴氏学丹青。不体僧瑶事不精。𦘕马不成驴亦失。时人尽笑枉平生。
粉壁朱门事岂繁。高墙扄户住如山。莫言城郭无休士。人若无心在处闲。
俭用贵图延日月。补衣还免到人间。无心道者方如此。未得无心也大难。
冷月霜天道者孤。一堂禅侣守寒炉。衲衣穿处氷侵骨。夜坐更深炭也无。
万般施设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久长。如常恰似秋风至。无意凉人人自凉。
膝袴斑阑火炙成。浑身破碎不能惊。山房独坐观极乐。豁然无事畅人情。
一室一床居物外。一缾一钵寄生涯。门前纵有通村路。是我何曾识一家。
昔生未了今须了。此生度取累生身。古佛未悟同今者。悟了今人即古人。
木食艸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渌水青山是我家。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观花落树还空。若将华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柳色含烟花笑枝。鸎啼林下几人知。后生正好寻玄路。莫弃光阴虗度时。
志慕空门誓不休。莫将闲事挂心头。白云便是修行伴。从听时光去不留。
知身是幻不求名。浮沤出没几时生。借问云山学道者。此去修行早晚成。
在梦那知梦是虗。觉来方觉梦中无。迷时恰似梦中士。悟后还同睡起夫。
迷人未了劝盲聋。土上加泥更一重。了人有意如迷意。祇在迷中迷不逢。
人情浓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岂知。空有人情无道用。人情能得几多时。
成佛人稀念佛多。念来岁久却成魔。君今欲得易成佛。无念之心不较多。
家具𪭢𪭢一老翁。眉间长发白怱怱。心休意息从何有。祇为心头万事空。
二时粥饭随长短。三界休求也大精。世间大有多求者。直至无常不称情。
未了及时亲徧礼。不须端坐守清贫。直似罗[目*候]罗密行。争如迦叶不闻闻。
若教求道似求名。世上无人道不成。心静道场何曾到。世间尘路等闲行。
杉松直拔映峰峦。一色长青道者看。四气盛衰无变异。岂同凡木有多般。
就中慈母感儿情。失便哀啼处处惊。门市人多非是母。虽然观瞩泪还盈。母来寻见儿还见。当下回颜不作声。
眉间毫相燄光身。事见争如理见亲。事有祇因于理有。理慈方便化天人。一朝大悟俱消却。方得名为无事人。
沙门莫苦远祇桓。身四威仪且自观。蓬若出麻终不直。僧离清众太无端。从前上古诸先德。尽向丛林里获安。
人天须假像行持。无像无形世岂知。空生体得岩中坐。华雨由来责见迟。三乘欲学如斯事。直似空生方始知。
一切名山到因脚。辛苦年深与袜著。如今年老不能行。手里把个破木杓。破木杓。俵与众生甘露药。众生吃了尽惺惺。一切昏迷皆失却。
无端遣向墨池边。染得身衣黑似烟。却去上流清处洗。身心用尽亦如然。令教脱却重披素。不免依前著净缘。染净二途俱不了。到头须得自心玄。
拟住城隍守不非。见云生处又思归。三间茅舍喜犹在。九带青萝尚遶围。松栢近㘽方始盛。槿花秋首未甞萎。山云叆叇虽垂布。承揽不知谁复谁。
自从知始觉无明。一衲随缘祇么行。被人骂辱无心诤。见说无为上拟争。祇合守愚居暗室。又缘缁素要分明。为报往来参学者。得师无意始无生。
微微细雨下多时。百卉抽枝长不知。正化叵兴民自赡。叵兴民赡亦如斯。天观万物如刍狗。有覆无心更望伊。不因无事在林下。争觉王侯有此资。
备米柴茶是事殷。茅茨蓬户不惊人。晨朝有粥斋时饭。资我如常任运身。冬至息心随分过。春来量力事须懃。支持若得今生度。来世还如无事人。
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
阎浮有大宝。见少得人稀。若人将献我。成佛一饷时。
悟则一饷时。能了万劫疑。若人万劫疑。不了一饷时。
不了万劫疑。古德岂论之。为报参玄士。须怀悔底时。
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
唯念门前树。能容鸟泊栖。来者无心唤。腾身不慕归。若人心似树。与道不相违。
夜寒宜向火。护众到天明。日出身温暖。心惺思更惺。
岂是无干意。多求失道情。我见多求者。年高事不成。
老似临江树。风摇枝必危。岸崩随水去。入海勿人追。
道死如枯木。波涛岂更违。时人虽不顾。能歇海盲龟。
新剏三间舍。多泥虑有风。门前无贵客。拙意懒迎逢。
饭吃随时食。衣穿独自缝。若人来问我。招手报伊聋。
十月夜明深。山寒冷彻心。弃缘求大道。一衲更无衾。
体得如来意。知无寒暑侵。悟无成佛者。有质事须襟。
守道无干意。化缘如响音。大凡成佛者。一一尽无心。
破布褁闲身。无言可示人。居山山得乐。住郭郭还欣。
体得无生意。朝朝近古人。若也更不会。虽乐苦临身。
唯念深秋扇。临冬转就闲。银装将物褁。篾作插簷间。
祇为因无用。方能伴住山。不因无用后。伴我住应难。
拄杖行低道。逢溪澡漱多。平田偏乐坐。人命可经过。
守道身心息。资缘岂挠他。除非僧次外。归寺补袈裟。
觉倦烧炉火。安铛便煑茶。就中无一事。唯有野僧家。
一念心清净。莲华处处开。一华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头戴朝生菌。身披补破衣。见贫人可可。同道乃方知。
龙牙山里龙。形非世间色。世上𦘕龙人。巧巧描不得。唯有识龙人。一见便心息。
西来意未明。徒学诸知见。不识本真性。契道即悬远。
若能明实相。岂用陈知见。一念了自心。开佛诸知见。
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天真元具足。修证转差𢌞。弃本却逐末。祇守一场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