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序

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以此慧灯。续佛慧命。到者里。唯证乃知非可测。见闻知觉。一点难容。才辨聪明。丝毫无涉。但将一句无义味话。似银山铁壁看去。一时不了阅一岁。一岁不了阅一纪。拚却今生来生。与之抵对。久之久之。一时参破。万有皆空。并此无义味话亦了不可得。树头果熟。因风堕地。五花八裂。㘞地一声。自然无著落处而知有著落在。 然此无义味话。本同兔角龟毛。岂为真实。曰末后句。曰活句者。惟用以接引初机。千篇一律。正是敲门之瓦。意在门开。若持瓦不敲。唯向门前之遶。摩挲把玩。瓦不释手。甚至谓人之瓦不良。谓之瓦至美。张旗树帜。为瓦交锋。瓦战弥深。去门愈远。不曰狂徒。不可得也。 今之宗门。每以藏头白。海头黑.院主眉须堕落.掇退菓棹之类。谓之末后句。盖因先从解路推求。推到解路断绝处。则强为末后句。翻成虗套实法也。更有以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的是谁等为死句。以东山水上行.庭前柏树子.唵哑吽.苏噜苏噜㗭唎㗭唎。等为活句。盖谓有字义可寻。则为死句。无字义可寻。则曰活句也。如此会取。别末后句尚未是初句。而活句尽成死句矣。 水里月轮。岂容捞漉。空中火聚。安可推排。果能化毒药为醍醐。嚼金刚为香饭。脚跟著地。鼻孔撩天。自然知得祖师所言。无非末后句。无非活句。即至三藏十二分。亦无非末后句。无非活句。否则千七百则公案尽是死句。亦无一末后句。古德云。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好一堆烂柴。 古人与么老婆心切。明明道出。犹自不悟。不肯向藤树烂柴中直下承当。体取活句。只管向有句无句边分别初末。众生颠倒。实为可怜。甚至各立门庭。回护祖父。或乃当场败阙。嫉妬同参。挥勦情绝见之太阿锋。争情争见。用疗恚医痴之甘露味。增恚增痴。不知转得句圆。辨得机捷。与吾灵觉有何交涉。佛祖慧命岂其在斯。况此因缘。本同龟毛兔角。如曰胜。则有言亦胜。无言亦胜。如曰负。则一场懡㦬固负。便百转不穷。愈见其负。岂得曰胜者活句。负者死句。胜者知末后句。负者不知末后句也。 朕二十余年来。于本分少得相应。于藩邸时。颇阅今时禅侣伎俩。大抵不过如是。尝于此作游戏三昧。巍巍堂堂者。折其头角。窈窈沈沈者。碎其窟窠。出泥牛于海心。载之片叶。骤玉麟于天上。控以单丝。机辨纷驰。遇者尽屈于句下。方之于古。朕实不后于人。然于所为本分相应者。何尝于此有丝毫交涉耶。 为悯学人身住大圆觉场而不得正悟。魔外滋繁。狂参益炽。故选录从上古德专提向上之语。刊示丛林。以期灯传无尽。而凡接引初机。及问答如流。机锋迅利者。并不入选。又恐未经举出。学人眼目不明。用是取其中不悮学者中止化城。有碍正知正见者。别录一帙。以供随喜。盖古人既于无梯航处设兹梯航。朕即于无等次中分其等次。譬如虗空。方则空方。圆则空圆。朕以方还方。以圆还圆。而为分别。然而方空圆空。等是虗空。非因分别而有同异也。 是选也。譬如鼓瑟弹琴。敲金击石。丹青书翰。咏月吟花。无非游戏三昧。可佐法喜禅悦。尚不得作杨叶止啼会云。至其中有数十则可入前集者。则以选阅指月录等书之后。采辑教外别传.禅宗正脉。其时前集经刻成。难于按次添入。因即编之后集卷内。事出偶然。遂成别例。 阅此书者。玩千番之珉石。忽遇九华。散百斛之小玑。间逢七。发心参学。未妨引起疑情。明眼宗徒。不必逐条指出。譬如曾游龙藏。自然到眼立分。若其生长荜门。且任目迷五色。爰识其缘起。俟学人自择焉。

雍正十一年癸丑八月望日

御选历代禅师语录后集上

马祖道一禅师

僧问。和尚为甚么说即心即佛。 曰。为止小儿啼。 曰。啼止时如何。 师曰。非心非佛。 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 师曰。向伊道不是物。 曰。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 曰。且教伊体会大道。

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问。正恁么时如何。 堂曰。正好供养。 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 师曰。经入藏。禅归海。惟有普愿独超物外。

僧参次。师乃画一圆相。云。入也打。不入也打。僧才入。师便打。 僧云。和尚打某甲不得。师靠拄杖。休去。

问。如何得合道。 师曰。我早不合道。

有小师耽源行脚回。于师前画个圆相。就上拜了立。师曰。汝莫欲作佛否。 曰。某甲不解揑目。 师曰。吾不如汝。小师不对。

邓隐峰辞师。师曰。甚么处去。 曰。石头去。 师曰。石头路滑。 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 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帀。振锡一声。问。是何宗旨。 石头曰。苍天。苍天。 峰无语。却回。举似师。师曰。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 峰又去。依前问。石头乃嘘两声。峰又无语。回。举似师。师曰。向汝道石头路滑。

有僧于师前作四画。上一画长。下三画短。曰。不得道一画长。三画短。离此四字外。请和尚答。 师乃画地一画。曰。不得道长短。答汝了也。

师问僧。什么处来。 云。湖南来。 师云。东湖水满也未。 云。未。 师云。许多时雨水尚未满。

牛头山法融禅师

师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学世典。非究竟法。般若真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鸟衔花之异。 四祖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异人。乃躬自寻访。问寺僧。此间有道人否。 曰。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 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 别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许。有一嬾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么。 祖遂入山。见师端坐自若。曾无所顾。祖问曰。在此作甚么。 师曰。观心。 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 师无对。便起作礼曰。大德高栖何所。 祖曰。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 师曰。还识道信禅师否。 祖曰。何以问他。 师曰。向德滋久。冀一礼谒。 祖曰。道信禅师。贫道是也。 师曰。因何降此。 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 师指后面曰。别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遶庵惟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 师曰。犹有这个在。 祖曰。这个是甚么。师无语。 少选。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视之竦然。祖曰。犹有这个在。

博陵王问曰。恰恰用心时。若为安隐好。 师曰。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问曰。智者引妙言。与心相会当。言与心路别。合则万倍乖。 师曰。方便说妙言。破病大乘道。非关本性谈。还从空化造。无念为真常。终当绝心路。离念性不动。生灭无乖悮。谷响既有声。镜像能回顾。

嵩岳元珪禅师

师得法安国师。隐于岳之庞坞。一日。有神人率群从谒师。师覩其貌。奇伟非常。乃问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 彼曰。师宁识我耶。 师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耶。 彼曰。吾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 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安能生死吾耶。 神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世。 师曰。汝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 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 师即为张座。秉𬬻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应曰能。不能。即曰否。 曰。谨受教。 师曰。汝能不婬乎。 曰。我亦娶也。 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盗乎。 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 师曰。非谓此也。谓向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杀乎。 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 师曰。非谓此也。谓有滥悮疑混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妄乎。 曰。我正直。焉有妄乎。 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 曰。能。 师曰。汝不遭酒败乎。 曰。能。 师曰。如上是为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信此。则虽娶非妻也。虽向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惽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悮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孰为戒哉。 神曰。我神通亚佛。 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 神竦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 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 曰。不能。 师曰。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乎。 曰。不能。 师曰。是谓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亘无一人能主其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 师曰。我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耶。 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师曰。无为是。无为是。 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堕叛佛耶。愿随意垂诲。 师不得而言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 神曰。闻命矣。然昏夜必有喧动。愿师无骇。即作礼而去。 师门送而目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之状。其夕。果有暴风吼雷。栋宇摇荡。师曰。神言征矣。众可无怖。 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师谓其徒曰。毋令外知。人将妖我。 曰。吾始居寺东岭。吾灭。汝必置吾骸于彼。言讫。若委蜕焉。

僧文通慧

师。河南开封白云寺僧也。其师令掌盥盆。偶有市鲜者濯于盆。文恚击之。遽陨。因潜奔华州总持寺。久之。为长老。盖二十年余矣。 一日。忽语其徒曰。二十年前一段公案。今日当了。 众问故。曰。日午当自知之。遂趺坐以俟。 时张浚统兵至关中。一卒持弓矢至法堂。瞪目视文。将射之。文笑曰。老僧相待久矣。 卒曰。素未相面。今见而恚心不可遏。即欲相戕。何耶。 文语以昔故。卒遽说偈曰。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 视之。立化矣。文即索笔书偈曰。三十三年飘荡。做了几番模样。谁知今日相逢。却是在前变障。 书毕。泊然而化。

百丈怀海禅师。

马祖升座。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 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 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 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 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

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 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 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 未几。住大雄山。以所处岩峦峻极。故号百丈。四方学者麇至。一日。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 黄檗闻举。不觉吐。师曰。子后莫承嗣马祖去么。 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后丧我儿孙。 师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檗便礼拜。

住后。马师寄三瓮酱至。师集众。上堂。开书了。拈拄杖指瓮曰。道得即不打破。道不得即打破。众无语。师打破。归方丈。

沩山.五峰.云岩侍立次。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 山曰。却请和尚道。 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后丧汝儿孙。 又问五峰。峰曰。和尚也须并却。 师曰。无人处斫额望汝。 又问云岩。岩曰。和尚有也未。 师曰。丧我儿孙。

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 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 师曰。汝问。 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 师曰。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津送。 师食后。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祗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个甚么。 师曰。近前来。向汝道。檗近前打师一掌。 师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典座。作么生。座撼门扇三下。 司马曰。太麤生。 座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

普请地次。忽有一僧闻鼓鸣。举镢头。大笑便归。师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 师归院。唤其僧问。适来见甚么道理便恁么。 曰。适来肚饥。闻鼓声。归吃饭。师乃笑。

僧问西堂。有问有答即且置。无问无答时如何。 堂曰。怕烂却那。 师闻举。乃曰。从来疑这个老兄。 曰。请和尚道。 师曰。一合相不可得。

云岩问。每日区区为阿谁。 师曰。有一人要。 岩曰。因甚么不教伊自作。 师曰。他无家活。

赵州参。师问。近离甚处。 曰。南泉。 师曰。南泉近日有何言句。 曰。未得之人。直须悄然。 师曰。悄然一句且置。茫然一句作么生道。州进前三步。师便喝。州作缩身势。 师曰。大好悄然。州便出去。

师有时说法竟。大众下堂。乃召之。大众回首。师曰。是甚么。

上堂。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南泉普愿禅师

南泉山下有一庵主。人谓曰。近日南泉和尚出世。何不去礼见。 主曰。非但南泉出世。直饶千佛出兴。我亦不去。 师闻。乃令赵州去勘。州去。便设拜。主不顾。州从东过西。又从西过东。主亦不顾。州曰。草贼大败。遂拽下帘子便归。 举似师。师曰。我从来疑著这汉。 次日。师与沙弥𢹂茶一瓶.盏三只到庵。掷向地上。乃曰。昨日底。昨日底。 主曰。昨日底。是甚么。 师于沙弥背上拍一下。曰。赚我来。赚我来。拂袖便回。

赵州问。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道。 师便打。州捉住棒云。后莫错打人。 师曰。龙蛇易辨。衲子难瞒。

师参百丈涅槃和尚。丈问。从上诸圣还有不为人说底法么。 师曰。有。 丈曰。作么生是不为人说底法。 师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丈曰。说了也。 师曰。某甲只恁么。和尚作么生。 丈曰。我又不是大善知识。争知有说不说。 师曰。某甲不会。 丈曰。我忒煞为你说了也。

师同鲁祖.杉山.归宗吃茶次。鲁祖提起茶盏云。世界未成时便有这个。 师云。今人祇识这个。未识世界。 宗云。是。 师云。师兄莫同此见么。 宗却拈起盏云。向世界未成时道得么。师作掌势。宗以面作承掌势。

麻谷持锡到章敬。遶禅床三帀。振锡一下。卓然而立。敬云。是。是。 谷又到师处。亦遶禅床三帀。振锡一下。卓然而立。师云。不是。不是。 谷云。章敬道是。和尚为甚么道不是。 师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此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

盐官谓众曰。虗空为鼓。须弥为椎。甚么人打得。众无对。 有僧举似师。师云。王老师不打这破鼓笛。

师与归宗.麻谷同去参礼南阳国师。师于路上画一圆相。曰。道得即去。宗便于圆相中坐。谷便作女人拜。 师曰。恁么则不去也。 宗曰。是什么心行。师乃相唤。便回。更不去礼国师。

有一座主辞师。师问。甚么处去。 对曰。山下去。 师曰。第一不得谤王老师。 对曰。争敢谤和尚。 师乃喷嚏。曰。多少。主便出去。

师一日掩方丈门。将灰围却门外曰。若有人道得即开。或有祗对。多未惬师意。 赵州曰。苍天。师便开门。

陆大夫问。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或时坐。或时卧。如今拟镌作佛。得否。 师曰。得。 陆曰。莫不得否。 师曰。不得。

问。父母未生时。鼻孔在甚么处。 师曰。父母生了。鼻孔在甚么处。

师问神山。何处来。 神山云。打罗来。 师曰。手打。脚打。山无语。 师曰。你问我。我与你道。 山如问。师曰。分明记取。后遇明眼人举似他。

师问座主。讲甚么经。 座主云。弥勒下生经。 师云。弥勒几时下生。 主云。现在天宫未来。 师云。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师住庵时。有一僧到庵。师向伊道。我上山去作务。待斋时。作饭自吃了。送一分上来。少时。其僧作饭自吃了。却一时打破家事就床卧。师待不见来。便归庵。见僧卧。师亦就伊边卧。僧便起去。 师住后曰。我往前住庵时。有个灵利道者。直至如今不见。

师因东西两堂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 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州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师曰。我十八上便解作活计。

师示众云。江西马祖说即心即佛。王老师不恁么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么道有过么。赵州礼拜而出。 时有一僧随问赵州曰。上座礼拜便出。意作么生。 州曰。汝却问取和尚。 僧乃问。适来谂上座意作么生。 师曰。他却领得老僧意旨。

师云。心如枯木。始有少许相应。

师云。文殊.普贤昨夜三更相打。每人与二十棒。趁出院了也。

上堂。王老师卖身去也。还有人买么。 一僧出曰。某甲买。 师曰。不作贵。不作贱。汝作么生买。僧无对。

师至庄所。庄主预备迎奉。师曰。老僧居常出入。不与人知。何得排办如此。 庄主曰。昨夜土地报道和尚今日来。 师曰。王老师修行无力。被鬼神覰见。 侍者便问。和尚既是善知识。为甚么被鬼神覰见。 师曰。土地前更下一分饭。

归宗智常禅师

上堂。从上古德不是无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时不能自成自立。虗度时光。诸子莫错用心。无人替汝。亦无汝用心处。莫就他觅。从前祇是依他解。发言皆滞。光不透脱。祇为目前有物。

问。如何是玄旨。 师曰。无人能会。 曰。向者如何。 师曰。有向即乖。 曰。不向者如何。 师曰。谁求玄旨。又曰。去。无汝用心处。 曰。岂无方便门令学人得入。 师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曰。如何是观音妙智力。 师敲鼎葢三下。曰。子还闻否。 曰。闻。 师曰。我何不闻。僧无语。师以棒趁下。

大愚一日辞师。师问。甚处去。 愚曰。诸方学五味禅去。 师曰。诸方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 愚便问。如何是一味禅。 师便打。愚忽然大悟。云。嗄。我会也。 师云。道。道。愚拟开口。师又打趁出。 愚后到黄檗。举前话。檗上堂曰。马大师出八十四员善知识。问著。个个屙漉漉地。祇有归宗较些子。

师入园取菜次。乃画圆相围却一株。语众曰。辄不得动著这个。众不敢动。 少顷。师复来。见菜犹在。便以棒趁众僧曰。这一队汉。无一个有智慧底。

史李渤问。教中所言须弥纳芥子。渤即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是妄谈否。 师曰。人传使君读万卷书籍。还是否。 曰。然。 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书向何处著。李俛首。 李异日又问。一大藏教明得个甚么边事。 师举拳示之曰。还会么。 曰。不会。 师曰。这个措大。拳头也不识。 曰。请师指示。 师曰。遇人则涂中授与。不遇即世谛流布。

大梅法常禅师

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 寂曰。即心是佛。师即大悟。遂之四明梅子真旧隐。缚茆燕处。 寂闻师住山。乃令僧问。和尚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 师曰。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 僧曰。大师近日佛法又别。 师曰。作么生。 曰。又道非心非佛。 师曰。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祇管即心即佛。 其僧回。举似寂。寂曰。梅子熟也。

庞居士欲验师。特相访。才见。便问。久向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 师曰。熟也。你向甚么处下口。 士曰。百杂碎。 师伸手曰。还我核子来。士无语。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曰。蒲花柳絮。竹针麻线。

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曰。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 夹山曰。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 互相不肯。同上山见师。夹山便举问。未审二人见处那个较亲。 师曰。一亲一疏。 夹山复问。那个亲。 师曰。且去。明日来。 夹山明日再上问。师曰。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大梅山旁有石库。相传神仙置药之所。一夕。师梦神人告之曰。君非凡夫。石库中有圣书。受之者为地下主。不然亦为帝王。 师于梦中答曰。昔僧稠不顾仙经。其卷自亡。吾以涅槃为乐。厥寿何啻与天偕老耶。 神曰。此地灵府。俗人居此。立致变怪。 师曰。吾寓迹梅尉之乡耳。非久据也。

忽一日。谓其徒曰。来莫可抑。往莫可追。从容间。闻鼯鼠声。乃曰。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诸人善自护持。吾今逝矣。言讫。示灭。

大珠慧海禅师

道光座主问曰。禅师用何心修道。 师曰。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曰。既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云何每日聚众。劝人学禅修道。 师曰。老僧尚无卓锥之地。甚么处聚众来。老僧尚无舌。何曾劝人来。 曰。禅师对面妄语。 师曰。老僧尚无舌劝人。焉解妄语。 曰。某甲却不会禅师语论也。 师曰。老僧自亦不会。

维摩座主问。经云。诸菩萨各入不二法门。维摩默然。是究竟否。 师曰。未是究竟。圣意若尽。第三卷更说何事。 座主良久曰。请禅师为说未究竟之意。 师曰。如经第一卷。是引众呵十大弟子住心。第二诸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以言显于无言。文殊以无言显于无言。维摩不以言.不以无言。故默然。收前言语故。第三卷从默然起说。又显神通作用。座主会么。 曰。奇怪如是。 师曰。亦未如是。 曰。何故未是。 师曰。且破人执情。作如此说。若据经意。只说色心空寂。令见本性。教舍伪行。入真行。莫向言语.纸墨上讨意度。但会净名两字便得。净者。本体也。名者。迹用也。从本体起迹用。从迹用归本体。体用不二。本迹非殊。所以古人道。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一亦非一。若识净名两字假号。更说甚么究竟与不究竟。无前无后.非本非末.非净非名。只示众生本性不思议解脱。若不见性人。终身不见此理。

华严座主问。禅师信无情是佛否。 师曰。不信。若无情是佛者。活人应不如死人。死驴.死狗亦应胜于活人。经云。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戒定慧生。从三明六通生。从一切善法生。若说无情是佛。大德如今便死。应作佛去。 曰。如何得作佛。 师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曰。众生入地狱。佛性入否。 师曰。如今正作恶时。更有善否。 曰。无。 师曰。众生入地狱。佛性亦如是。

三藏法师问。真如有变易否。 师曰。有变易。 藏曰。禅师错也。 师却问三藏。有真如否。 曰。有。 师曰。若无变易。决定是凡僧也。岂不闻善知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真如。若无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 藏曰。若尔者。真如即有变易也。 师曰。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外道。 曰。禅师适来说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不变易。如何即是的当。 师曰。若了了见性者。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亦得。若不见性人。闻说真如变易。便作变易解会。说不变易。便作不变易解会。 藏曰。固知南宗实不可测。

问。三教同异。 师曰。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机者执之即异。总从一性上起用。机见差别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同异也。

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

襄州庞蕴居士

唐贞元初。谒石头。乃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其口。豁然有省。后与丹霞为友。 一日。石头问曰。见老僧以来。日用事作么生。 士曰。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乃呈偈曰。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朱紫谁为号。邱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头然之。曰。子以缁耶。素耶。 士曰。愿从所慕。遂不剃染。 后参马祖。问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言下顿领玄旨。

士见丹霞。霞作走势。士曰。犹是抛身势。作么生是嚬呻势。霞便坐。士以拄杖划地作七字。霞于下划个一字。 士曰。因七见一。见一忘七。霞便起去。 士曰。更坐少时。犹有第二句在。 霞曰。向这里著语。得么。士遂哭出去。

士悟后。以舟尽载珍橐数万。沈之湘流。举室修行。有女名灵照。常鬻竹漉篱。以供朝夕。有偈曰。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

士一日庵中独坐。蓦地云。难。难。十石油麻树上摊。 庞婆接声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 灵照云。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

士坐次。问灵照曰。古人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作么生。 照曰。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 士曰。你作么生。 照曰。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士乃笑。

士卖竹漉篱。下桥吃扑。灵照见。亦去爷边倒。士曰。你作甚么。 照曰。见爷倒地。某甲相扶。 士曰。赖是无人见。

士将入灭。谓灵照曰。视日早晚及午以报。 照遽报。日中矣。而有蚀也。 士出户观次。灵照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士笑曰。我女锋捷矣。于是更延七日。 州牧于公頔问疾次。士谓之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去世间皆如影响。言讫。枕于公膝而化。遗命焚弃江湖。

药山惟俨禅师

住药山后。海众四集。遵布衲浴佛。师曰。这个从汝浴。还浴得那个么。 遵曰。把将那个来。师乃休。

院主报。打钟也。请和尚上堂。 师曰。汝与我擎钵盂去。 曰。和尚无手来多少时。 师曰。汝祇是枉披袈裟。 曰。某甲祇恁么。和尚如何。 师曰。我无这个眷属。

谓云岩曰。与我唤沙弥来。 岩曰。唤他来作甚么。 师曰。我有个折脚铛子。要他提上挈下。 岩曰。恁么则与和尚出一只手去也。师便休。

园头栽菜次。师曰。栽即不障汝栽。莫教根生。 曰。既不教根生。大众吃甚么。 师曰。汝还有口么。头无对。

师晚参云。我有一句子。待特牛生儿即向汝道。 时有僧便出云。特牛生儿也。祇是和尚不道。 师唤侍者。将灯来。其僧便抽身入众。

师问庞居士。一乘中还著得这个事么。 士曰。某甲祇管日求升合。不知还著得么。 师曰。道居士不见石头。得么。 士曰。拈一放一。未为好手。 师曰。老僧住持事繁。士珍重便出。 师曰。拈一放一。的是好手。 士曰。好个一乘问宗。今日失却也。 师曰。是。是。

师因僧问。学人有疑。请师决。 师曰。待上堂时来。与阇黎决疑。 至晚上堂。众集。师曰。今日请决疑上座在甚么处。 其僧出众而立。师下禅床把住曰。大众。这僧有疑。便与一推。却归方丈。

问僧。年多少也。 僧云。七十二也。 师云。是年七十二那。 僧云。是。师便打。

问。事未明。乞和尚指示。 师良久曰。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祇宜汝于言下便见去。犹较些子。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不如且各合口。免相累及。

师令供养主抄化。甘贽行者问。甚处来。 曰。药山来。 甘曰。作么。 曰。教化。 甘曰。将得药来么。 曰。行者有甚么病。甘便舍银两锭。意山中有人。必不受此。 主归。纳疏。师问曰。子归何速。 主举前话。师曰。速送还他。子著贼了也。 主遂送还。甘曰。由来有人。益金以施。

师久不升座。一日。院主白云。大众久思和尚示诲。 曰。打钟著。 时大众才集定。便下座。归方丈。院主随后问云。和尚许为大众说话。为甚么一言不措。 师曰。经有经师。律有律师。争怪得老僧。

丹霞天然禅师

一日。石头告众曰。来日刬佛殿前草。 至来日。大众.诸童行各备锹刬草。独师以盆盛水沐头。于石头前胡跪。头见而笑之。便与剃发。又为说戒。师乃掩耳而出。 再往江西谒马祖。未参礼。便入僧堂内。骑圣僧颈而坐。时大众惊愕。遽报马祖。祖躬入堂。视之曰。我子天然。 师即下地礼拜。曰。谢师赐法号。因名天然。 祖问。从甚处来。 师曰。石头。 祖曰。石头路滑。还跶倒汝么。 师曰。若跶倒。即不来也。 乃杖锡观方。

过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诃曰。何得烧我木佛。 师以杖子拨灰曰。吾烧取舍利。 主曰。木佛何有舍利。 师曰。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主自后眉须堕落。

明日再往礼拜。见国师。便展坐具。国师曰。不用。不用。师退后。 国师曰。如是。如是。师却进前。 国师曰。不是。不是。师绕国师一帀便出。 国师曰。去圣时遥。人多懈怠。三十年后觅此汉也难得。

访庞居士。见女子灵照洗菜次。师曰。居士在否。女子放下菜篮。叉手而立。 师又问。居士在否。女子提篮便行。师遂回。 须臾。居士归。女子乃举前话。士曰。丹霞在么。 女曰。去也。 士曰。赤土涂牛嬭。

师问庞居士。昨日相见何似今日。 士曰。如法举昨日事来。作个宗眼。 师曰。祇如宗眼还著得庞公么。 士曰。我在你眼里。 师曰。某甲眼窄。何处安身。 士曰。是眼何窄。是身何安。师休去。 士曰。更道取一句。便得此话圆。师亦不对。 士曰。就中这一句。无人道得。

师与庞居士行次。见一泓水。士以手指曰。便与么也还辨不出。 师曰。灼然是辨不出。士乃戽水泼师二掬。 师曰。莫与么。莫与么。 士曰。须与么。须与么。师却戽水发士三掬。 师曰。正与么时。堪作甚么。 士曰。无外物。 师曰。得便宜者少。 士曰。谁是落便宜者。

问僧。甚么处宿。 曰。山下宿。 师曰。甚么处吃饭。 曰。山下吃饭。 师曰。将饭与阇黎吃底人。还具眼也无。僧无对。

大同济禅师

米胡领众来。才欲相见。师便拽转禅床。面壁而坐。米于背后立。少时却回客位。师曰。是即是。若不验破。后遭人贬剥。 令侍者请米。米却拽转禅床便坐。师乃遶禅床一帀。便归方丈。米却拽倒禅床。领众便出。

访庞居士。士曰。忆在母胎时。有一则语。举似阿师。切不得作道理主持。 师曰。犹是隔生也。 士曰。向道不得作道理。 师曰。惊人之句。争得不怕。 士曰。如师见解。可谓惊人。 师曰。不作道理。却成作道理。 士曰。不但隔一生两生。 师曰。粥饭底僧。一任检责。士鸣指三下。

师见庞居士来。便掩却门曰。多知老翁。莫与相见。 士曰。独坐独语。过在阿谁。 师便开门。才出。被士把住曰。师多知。我多知。 师曰。多知且置。闭门开门。卷之与舒。相较几许。 士曰。祇此一问。气急杀人。师默然。 士曰。弄巧成拙。

一日。问庞居士。是个语言。古今少人避得。只如庞公还避得么。 曰。诺。 师再举前话。士曰。甚么处去来。 师曰。非如今。古人亦有此语。士作舞而出去。 师曰。风颠老。风颠老。自过教谁检。

士来访。提起笊篱。唤曰。大同师。大同师。师不顾。 士曰。石头一宗。瓦解冰消。 师曰。若不得庞公辈。灼然如此。 士抛下笊篱曰。宁教不直一文钱。 师曰。钱虽不直。欠他又争得。士作舞而退。 师乃提起笊篱曰。庞公。庞公。 士曰。你要我笊篱。我要你木杓。师作舞而退。 士抚掌笑曰。归去来。归去来。

赵州真际从谂禅师

师到黄檗。檗见来。便闭方丈门。师乃把火于法堂内。叫曰。救火。救火。 檗开门捉住曰。道。道。 师曰。贼过后张弓。

师一日于雪中倒卧。曰。相救。相救。有僧便去身边卧。师便起去。

师在东司上见远侍者过。蓦召。文远。远应诺。 师曰。东司上不可与汝说佛法。

僧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 师曰。老僧祇管看。

僧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时人窠臼否。 师曰。曾有人问我。老僧直得五年分疏不下。

问院主。甚么处来。 主曰。送生来。 师曰。鵶为甚么飞去。 主曰。怕某甲。 师曰。汝十年知事。作恁么语话。 主却问。鵶为甚么飞去。 师曰。院主无杀心。

僧游五台。问一婆子曰。台山路向甚处去。 婆曰。蓦直去。僧便去。 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 后有僧举似师。师曰。待我去勘过。 明日师便去。问。台山路向甚处去。 婆曰。蓦直去。师便去。 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 师归院。谓僧曰。台山婆子为汝勘破了也。

问。如何是玄中玄。 师曰。汝玄来多少时耶。 曰。玄之久矣。 师曰。阇黎若不遇老僧。几乎玄杀。

有一婆子。令人送钱请转藏经。师受施利了。却下禅床转一匝。乃曰。传语婆。转藏经竟。 其人回。举似婆。婆曰。比来请转全藏。如何祇为转半藏。

官人问。丹霞烧木佛。院主为甚么眉须堕落。 师云。官人宅内变生作熟是甚么人。 云。所使。 师云。却是他好手。

问。作何方便即得闻于未闻。 师云。未闻且置。你曾闻个甚么来。

新到参。师曰。甚处来。 曰。南方来。 师曰。佛法尽在南方。汝来这里作甚么。 曰。佛法岂有南北耶。 师曰。饶汝从云居.雪峰来。祇是个担板汉。

师问一婆子。甚么处去。 曰。偷赵州笋去。 师曰。忽遇赵州又作么生。婆与一掌。师休去。

师因有老宿问。近离甚处。 师云。滑州。 宿云。几程到这里。 师云。一跶到。 宿云。好个捷疾鬼。 师云。万福大王。 宿云。参堂去。师应喏喏。

又谓众曰。你若一生不离丛林。不语五年十载。无人唤你作痖汉。后佛也不奈你何。你若不信。载取老僧头去。

南泉从浴室里过。见浴头烧火。问云。作什么。 云。烧浴。 泉云。记取来唤水牯牛浴。浴头应喏。 至晚间。浴头入方丈。泉问。作什么。 云。请水牯牛去浴。 泉云。将得绳索来不。浴头无对。 师来问讯泉。泉举似师。师云。某甲有语。 泉便云。还将得绳索来么。师便近前。蓦鼻便拽。 泉云。是即是。太麤生。

师问南泉。离四句。绝百非外。请师道。泉便归方丈。 师云。这老和尚每常口爬爬地。及其问著。一言不措。 侍者云。莫道和尚无语好。师便打一掌。 南泉便掩却方丈门。便把灰围却。问僧云。道得即开门。多有人下语。并不契泉意。 师云。苍天。苍天。泉便开门。

问。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 师云。镇州出大萝卜头。

问。如何是佛真法身。 师云。更嫌什么。

问。如何是宾中主。 师云。山僧不问妇。 如何是主中宾。 师云。老僧无丈人。

问。如何是一切法常住。 师云。老僧不讳祖。 其僧再问。师云。今日不答话。

问。万物中。何物最坚。 师云。相骂饶汝接觜。相唾饶汝泼水。

问。晓夜不停时如何。 师云。僧中无与么两税百姓。

师上堂云。兄弟。你正在第三冤里。所以道。但改旧时行履处。莫改旧时人。共你各自家出家。比来无事。更问禅问道。三十.二十人聚头来问。恰似欠伊禅道相似。你唤作善知识。我是同受栲。老僧不是戏好。恐带累佗古人。所以东道西说。

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 师咄云。这篐桶汉。学人应喏。 师云。如法篐桶著。

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 师云。树摇鸟散。鱼惊水浑。

问。如何玄中玄。 师云。说什么玄中玄。七中七。八中八。

问。如何是玄中玄。 师云。这僧若在。合年七十四.五。

师上堂云。兄弟但改往修来。若不改。大有著你处在。

尼问。离却上来说处。请和尚指示。 师咄云。煨破铁瓶。 尼将铁瓶添水来。请和尚答话。师笑之。

问。从上至今即心是佛。不即心还许学人商量也无。 师云。即心且置。商量个什么。

师示众云。拟心即差。 僧便问。不拟心时如何。 师打二下。云。莫是老僧辜负阇黎么。

问。凡有问答。落在意根。不落意根。师如何对。 师云。问。 学云。便请师道。 师云。莫向这里是非。

问。上上人一拨便转。下下人来时如何。 师云。汝是上上。下下。 云。请和尚答话。 师云。话未有主在。 云。某甲七千里来。莫作心行。 师云。据你者一问。心行莫不得么。此僧一宿便去。

问。真如.凡圣皆是梦言。如何是真言。 师云。更不道者两个。 学云。两个且置。如何是真言。 师云。

唵[口*部]啉㗶。

师示众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你诸人作么生。 僧乃问。只如不生不灭时如何。 师云。我许你者一问。

师因参次。云。明又未明。道昏欲晓。你在阿那头。 僧云。不在两头。 师云。与么即在中间也。 云。若在中间。即在两头。 师云。这僧多少时在老僧这里。作与么语话。不出得三句里。然直饶出得。也在三句里。你作么生。 僧云。某甲使得三句。 师云。何不早与么道。

问。万境俱起。还有惑不得者也无。 师云。有。 学云。如何是惑不得者。 师云。你还信有佛法否。 学云。信有佛法。古人道了。如何是惑不得者。 师云。为什么不问老僧。 学云。问了也。 师云。惑也。

师示众云。教化得底人。是今生事。教化不得底人。是第三生冤。若不教化。恐堕却一切众生。教化亦是冤。是你还教化也无。 僧云。教化。 师云。一切众生还见你也无。 学云。不见。 师云。为什么不见。 学云。无相。 师云。即今还见老僧否。 学云。和尚不是众生。 师云。自知罪过即得。

师示众云。八百个作佛汉。觅一个道人难得。

问。白云不落时如何。 师云。老僧不会上象。 学云。岂无宾主。 师云。老僧是主。阇黎是宾。白云在什么处。

师示众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问。和尚还为人也无。 师云。为人。 学云。如何为人。 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学云。既是玄。作么生是旨。 师云。我不把本。 学云。者个是玄。如何是旨。 师云。答你是旨。

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师云。无。 学云。上至诸佛。下至螘子。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无。 师云。为伊有业识性在。

问。如何是道人。 师云。我向道是佛人。

问。凡有言句。举手动足。尽落在学人网中。离此外。请师道。 师云。老僧斋了未吃茶。

马大夫问。和尚还修行也无。 师云。老僧若修行即祸事。 云。和尚既不修行。教什么人修行。 师云。大夫是修行底人。 云。某甲何名修行。 师云。若不修行。争得扑在人王位中。𫗪得来赤冻红地。无有解出期。大夫乃下泪拜谢。

问。学人才到。总不知门户头事如何。 师云。上座名什么。 学云。惠南。 师云。大好不知。

问。学人欲学。又谤于和尚。如何得不谤去。 师云。你名什么。 学云。道皎。 师云。静处去者米囤子。

问。不挂寸丝时如何。 师云。不挂什么。 学云。不挂寸丝。 师云。大好不挂寸丝。

问。用处不现时如何。 师云。用即不无。现是谁。

问。空劫中还有人修行也无。 师云。唤什么作空劫。 云。无一物是。 师云。者个始称修行。唤什么作空劫。

问。如何是出家。 师云。不履高名。不求垢坏。

有秀才见师手中拄杖。乃云。佛不夺众生愿。是否。 师云。是。 秀才云。某甲就和尚乞取手中拄杖。得否。 师云。君子不夺人所好。 秀才云。某甲不是君子。 师云。老僧亦不是佛。

师因出外。见婆子插田。云。忽遇猛虎作么生。 婆云。无一法可当情。 师云。唋。 婆子云。唋。 师云。难有者个在。

问。如何是佛向上人。 师云。只者牵耕牛底是。

问。初生孩子还具六识也无。 师云。急流水上打毬子。

问。唯佛一人是善知识。如何。 师云。魔语。

问。如何是急切处。 师云。一问一答。

问。如何是无师智。 师云。老僧不曾教阇黎。

问。如何是亲切一句。 师云。话堕也。

问。如何是西来意。 师云。板齿生毛。

问。如何是丈六金身。 师云。腋下打领。 云。学人不会。 师云。不会请人裁。

尼问。如何是密密意。师以手掐之。 云。和尚犹有者个在。 师云。是你有者个。

问。如何是尘中人。 师云。布施茶盐钱来。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云。礼拜著。 僧拟进话次。师唤沙弥文远。文远到。师叱云。适来去什么处来。

问。如何是忠言。 师云。你娘丑陋。

问。如何是忠言。 师云。吃铁棒。

问。如何是不思处。 师云。快道。快道。

问。非思量处如何。 师云。速道。速道。

问。出来底是什么人。 师云。佛菩萨。

问。如何是圣。 师云。不凡。 云。如何是凡。 师云。不圣。 云。不凡不圣时如何。 师云。好个禅僧。

问。两镜相向。那个最明。 师云。阇黎眼皮葢须弥山。

问。高峻难上时如何。 师云。老僧不向高峰顶。

问。如何是沙门行。 师云。离行。

问。真休之处。请师指。 师云。指即不休。

问。利剑出匣时如何。 师云。黑。

问。如何是沙门得力处。 师云。你什么处不得力。

问。高峻难上时如何。 师云。老僧自住峰顶。 云。争奈曹溪路侧何。 师云。曹溪是恶。 云。今时为什么不到。 师云。是渠高峻。

问。祖佛命不断处如何。 师云。无人知。

问。贫子来。将什么物与他。 师云。不欠少。

师因在室坐禅次。主事报和尚云。大王来礼拜。 大王礼拜了。左右问烈士。王来。为什么不起。 师云。你不会。老僧者里。下等人来。出三门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上等人来。禅床上接。不可唤大王作中等.下等人也。恐屈大王。大王欢喜。再三请入内供养。

因问周员外。你还梦见临济也无。员外竖起拳。 师云。那边见。 外云。者边见。 师云。什么处见临济。员外无对。 师问周员外。什么处来。 云。非来非去。 师云。不是老鵶飞来飞去。

问新到。从何方来。 云。无方面来。师乃转背。僧将坐具随师转。 师云。大好无方面。

师与侍郎游园。见兔走过。侍郎问。和尚是大善知识。兔子见。为什么走。 师云。老僧好杀。

师问僧。离什么处。 云。离京中。 师云。你还从潼关过么。 云。不历。 师云。今日捉得者贩私盐汉。

师因到临济。方始洗脚。临济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正值洗脚。临济乃近前侧聆。 师云。若会便会。不会更莫啗啄作么。临济拂袖去。 师云。三十年行脚。今日为人错下注脚。

师行脚时见二庵主。一人作丫角童。师问讯。二人殊不顾。来日早晨。丫角童将一铛饭来。放地上分作三分。庵主将席子近前坐。丫角童亦将席近前相对坐。亦不唤师。师乃亦将席子近前坐。丫童目顾于师。庵主云。莫言侵早起。更有夜行人。 师云。何不教诏这行者。 庵主云。他是人家男女。 师云。洎合放过。 丫童便起。顾视。庵主云多口作么。丫童从此入山不见。

师因看经次。沙弥文远入来。师乃将经侧视之。沙弥乃出去。师随后把住云。速道。速道。 文远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师便归方丈。

有新罗院主请师斋。师到门首。问。此是什么院。 云。新罗院。 师云。我与你隔海。

有一婆子日晚入院来。师云。作什么。 婆云。寄宿。 师云。者里是什么所在。婆呵呵大笑而去。

沩山灵祐禅师

合酱次。问仰山。这个用多少盐水。 仰曰。某甲不会。不欲祗对。 师云。却是老僧会。 仰云。不知用多少盐水。 师云。汝既不会。我亦不答。 晚间。师却问仰山。今日因缘。子作么生主持。 仰云。待问即答。 师云。现问次。 仰云。耳背眼昏。见闻不晓。 师云。凡有问答。出子此语不得。仰礼谢。 师云。寂子今日忘前失后。不是小小。

师谓仰山曰。汝须独自回光返照。别人不知汝解处。汝试将实解献老僧看。 仰曰。若教某甲自看。到这里无圆位。亦无一物一解得献和尚。 师云。无圆位处原是汝作解处。未离心境在。 仰曰。既无圆位。何处有法。把何物作境。 师曰。适来是汝作与么解。是否。 仰曰。是。 师云。若恁么。是具足心境法。未脱我所心在。元来有解献我。许汝信位显。人位隐在。

师一日见香岩.仰山作饼次。师曰。当时百丈先师亲得这个道理。 仰与香岩相顾视云。什么人答得此话。 师云。有一人答得。 仰云。是阿谁。 师指水牯牛云。道。道。 仰取一束草来。香岩取一桶水来。放牛前。牛才吃。师云。与么与么。不与么不与么。二人俱作礼。 师云。或时明。或时暗。

师因资国来参。乃指月示之。国以手拨三下。师云。不道汝不见。祇是见处太麤。

师问道吾。甚处去来。 吾云。看病来。 师曰。有几人病。 吾云。有病底。有不病底。 师云。不病底莫是智头陀否。 吾云。病与不病。总不干他事。急道。急道。 师云。道得也与他没交涉。

师问仰山。终日与子商量。成得个甚么边事。仰空中画一画。 师曰。若不是吾。终被子惑。

师问僧。甚处来。 曰。西京来。 师曰。还得西京主人公书来么。 曰。不敢妄通消息。 师曰。作家师僧。天然犹在。 曰。残羮馊饭谁人吃之。 师曰。独有阇黎不吃。僧作呕吐势。 师曰。扶出这病僧著。僧便出去。

云岩昙晟禅师

师少出家于石门。参百丈海禅师。二十年因缘不契。后造药山。山问。甚处来。 曰。百丈来。 山曰。百丈有何言句示徒。 师曰。寻常道。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 山曰。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作么生是百味具足底句。师无对。 山曰。争奈目前生死何。 师曰。目前无生死。 山曰。在百丈多少时。 师曰。二十年。 山曰。二十年在百丈。俗气也不除。 他日。侍立次。山又问。百丈更说甚么法。 师曰。有时道三句外省去。六句内会取。 山曰。三千里外且喜没交涉。山又问。更说甚么法。 师曰。有时上堂。大众立定。以拄杖一时趁散。复召大众。众回首。丈曰。是甚么。 山曰。何不早恁么道。今日因子得见海兄。师于言下顿省。便礼拜。

师煎茶次。道吾问。煎与阿谁。 师曰。有一人要。 曰。何不教伊自煎。 师曰。幸有某甲在。

师问石霜。甚么处来。 曰。沩山来。 师曰。在彼中得多少时。 曰。麤经冬夏。 师曰。若恁么。即成山长也。 曰。虽在彼中却不知。 师曰。他家亦非知非识。石霜无对。

僧问。一念瞥起。便落魔界时如何。 师曰。汝因甚么却从佛界来。僧无对。 师曰。会么。 曰。不会。 师曰。莫道体不得。设使体得。也祇是左之右之。

裴大夫问僧。供养佛。佛还吃否。 僧曰。如大夫祭家神。 大夫举似师。师曰。有几般饭食。但一时下来。 师却问神山。一时下来后作么生。 神山曰。合取钵盂。师然之。

师一日作草鞋次。洞山近前曰。学人乞师眼睛。得么。 师曰。汝底与阿谁去也。 曰。良价无。 师曰。设有。汝向甚么处著。洞山无语。 师曰。乞眼睛底。是眼否。 洞山曰。非眼。师便喝出。

尼僧礼拜。师问。汝爷在否。 曰。在。 师曰。年多少。 曰。年八十。 师曰。汝有个爷。不年八十。还知否。 曰。莫是恁么来者。 师曰。恁么来者。犹是儿孙。

一日。药山问。汝除在百丈。更到甚么处来。 师曰。曾到广南来。 曰。见说广州城东门外有一片石被州主移去。是否。 师曰。非但州主。阖国人移亦不动。

睦州道明尊宿

师曰。明明向你道。尚自不会。何况葢覆将来。

又曰。老僧在此住持。不曾见个无事人到来。汝等何不近前。 时有一僧方近前。师曰。维那不在。汝自领去三门外与二十棒。 曰。某甲过在甚么处。 师曰。枷上更著杻。

师见僧。乃曰。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 曰。某甲如是。 师曰。三门头金刚为甚么举拳。 曰。金刚尚乃如是。师便打。

座主参。师问。莫是讲唯识论否。 曰。不敢。 师曰。朝去西天。暮归唐土。会么。 曰。不会。 师曰。吽。吽。五戒不持。

问僧。近离甚处。 曰。仰山。 师曰。五戒也不持。 曰。某甲甚么处是妄语。 师曰。这里不著沙弥。

问僧正云。讲得唯识论么。 正云。不敢。小年曾读文字来。 师拈起糖饼擘作两片云。你作么生。正无语。 师云。唤作糖饼是。不唤作糖饼是。 正云。不可不唤作糖饼。 师却唤沙弥。来。来。你唤作甚么。 弥云。糖饼。 师云。你也讲得唯识论。

师问武陵长老。了即毛端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长老作么生。 曰。问阿谁。 师曰。问长老。 曰。何不领话。 师曰。汝不领话。我不领话。

问。一句道尽时如何。 师曰。义堕也。 曰。甚么处是学人义堕处。 师曰。三十棒教谁吃。

问。某甲讲兼行脚。不会教意时如何。 师曰。灼然实语当忏悔。 曰。乞师指示。 师曰。汝若不问。老僧即缄口无言。汝既问。老僧不可缄口去也。 曰。请师便道。 师曰。心不负人。面无慙色。

问。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时如何。 师曰。昨日有人问。趁出了也。 曰。和尚恐某甲不实那。 师曰。拄杖不在。苕帚柄聊与三十。

问僧。何处来。 云。灵山来。 师云。涅槃是第几座。僧无对。 师又问。迦叶甚么处去。 僧云。不知。 师云。脱空妄语汉。

师闻一老宿难亲近。躬往相访。才入。宿便喝。师侧掌曰。两重公案。 宿曰。过在甚么处。 师曰。这野狐精。便退。

升座云。首座呢。 答云。在。 寺主呢。 答云。在。 维那呢。 答云。在。 师云。三段不同。今当第一。向下文长。付在来日。下座。

示众。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既明。如丧考妣。

示众。我见百丈不识好恶。大众才集。以拄杖一时打下。复召大众。众回首。乃云。是甚么。有甚共语处。又黄檗和尚亦然。复召大众。众回首。乃云。月似弯弓。少雨多风。犹较些子。

僧问。如何是一代时教。 师曰。上大人。丘乙己。

问。如何是禅。 师曰。猛火著油煎。

僧参。师曰。汝是新到否。 曰。是。 师曰。且放下葛藤。会么。 曰。不会。 师曰。担枷陈状。自领出去。僧便出。 师曰。来。来。我实问你甚处来。 曰。江西。 师曰。泐潭和尚在汝背后。怕你乱道。见么。僧无对。

看华严经次。僧问。看甚么经。 师曰。大光明云.青色光明云.紫色光明云。却指面前曰。那边是甚么云。 曰。南边是黑云。 师曰。今日须有雨。

问。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何章句。 师弹指一声。曰。会么。 曰。不会。 师曰。上来讲赞。无限胜因。虾蟆𨁝跳上天。蚯蚓蓦过东海。

问僧。近离甚处。 曰。河北。 师曰。彼中有赵州和尚。你曾到否。 曰。某甲近离彼中。 师曰。赵州有何言句示徒。 僧举吃茶话。师乃呵呵大笑曰。惭愧。却问。赵州意作么生。 曰。祇是一期方便。 师曰。苦哉。赵州被你将一杓屎泼了也。便打。 师却问沙弥。你作么生会。沙弥便设拜。师亦打。 其僧往沙弥处问。适来和尚打你作甚么。 沙弥曰。若不是我。和尚不打某甲。

香严智闲禅师

师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 师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文字从头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屡乞沩山说破。 山曰。我若说似汝。汝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 师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乃泣辞沩山。过南阳。覩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 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沩山闻得。谓仰山曰。此子彻也。 仰曰。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亲自勘过。 仰后见师曰。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 师举前颂。仰曰。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别更说看。 师又颂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 仰曰。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 师复颂曰。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 仰乃报沩山曰。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

上堂。若论此事。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不蹋枝。手不攀枝。树下忽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不对他。又违他所问。若对他。又丧身失命。当恁么时作么生即得。 时有虎头招上座出众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和尚道。师乃呵呵大笑。

径山洪諲禅师

佛日长老访师。师问。伏承长老独化一方。何以荐游峰顶。 日曰。朗月当空挂。冰霜不自寒。 师曰。莫是长老家风也无。 日曰。峭峙万重关。于中含宝月。 师曰。此犹是文言。作么生是长老家风。 日曰。今日赖遇佛。日。却问隐密全真。时人知有。道不得。太省无辜。时人知有。道得。于此二途。犹是时人升降处。未审和尚亲道.自道.如何道。 师曰。我家道处无可道。 日曰。如来路上无私曲。便请玄音和一场。 师曰。任汝二轮更互照。碧潭云外不相关。 日曰。为报白头无限客。此回年少莫归乡。 师曰。老少同伦无向背。我家玄路勿参差。 日曰。一言定天下。四句为谁宣。 师曰。汝言有三四。我道其中一也无。师因有偈曰。东西不相顾。南北与谁留。汝言有三四。我道一也无。

僧问。掩息如灰时如何。 师曰。犹是时人功干。 曰。干后如何。 师曰。耕人田不种。 曰。毕竟如何。 师曰。禾熟不临场。

许州全明上座先问石霜。一毫穿众穴时如何。 石霜曰。直须万年去。 曰。万年后如何。 石霜曰。登科任汝登科。拔萃任汝拔萃。 后问师曰。一毫穿众穴时如何。 师曰。光靴任汝光靴。结果任汝结果。

僧问。如何是长。 师曰。千圣不能量。 曰。如何是短。 师曰。蟭螟眼里著不满。其僧不肯。便去。 举似石霜。石霜曰。祇为太近实头。 僧却问石霜。如何是长。 石霜曰。不屈曲。 曰。如何是短。 石霜曰。双陆盘中不喝彩。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