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第七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

今当问彼汝何所欲嗢拕南曰。

功能无体性
摄不摄相违
有用及无用
为因成过失

自在天等变化功能。为用业方便为因。为无因耶。若用业方便为因者。唯此功能用业方便为因。非余世间。不应道理。若无因者。唯此功能无因而有。非世间物。不应道理。又汝何所欲。此大自在为堕世间摄。为不摄耶。若言摄者。此大自在则同世法。而能遍生世间。不应道理。若不摄者。则是解脱。而言能生世间。不应道理。又汝何所欲。为有用故变生世间。为无用耶。若有用者。则于彼用无有自在。而于世间有自在者。不应道理。若无用者。无有所须。而生世间。不应道理。又汝何所欲。此所出生为唯大自在为因。为亦取余为因耶。若唯大自在为因者。是则若时有大自在。是时则有出生。若时有出生是时则有大自在。而言出生用大自在为因者。不应道理。若言亦取余为因者。此唯取乐欲为因。为除乐欲更取余为因。若唯取乐欲为因者。此乐欲为唯取大自在为因。为亦取余为因耶。若唯取大自在为因者。若时有大自在是时则有乐欲。若时有乐欲是时则有大自在。便应无始常有出生。此亦不应道理。若言亦取余为因者。此因不可得故。不应道理。又于彼欲无有自在。而言于世间物有自在者。不应道理。如是由功用故。摄不摄故。有用无用故。为因性故。皆不应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又应问彼。汝何所欲。此呪术方为是法自体。为是非法自体。若是法自体者。离彼杀生。不能感得自所爱果。而能转彼非法以为正法。不应道理。若是非法自体者。自是不爱果法。而能转舍余不爱果法者。不应道理。如是记已。复有救言。如世间毒呪术所摄不能为害。当知此呪术方亦复如是。今应问彼。汝何所欲。如呪术方能息外毒。亦能息内贪瞋痴毒。为不尔耶。若能息者。无处无时无有一人贪瞋痴等静息可得故不中理。若不能息者。汝先所说。如呪术方能息外毒。亦能息除非法业者。不应道理。又汝何所欲。此呪术方为遍行耶。不遍行耶。若遍行者。自所爱亲不先用祠。不应道理。若不遍者。此呪功能便非决定。不应道理。又汝何所欲。此呪功能为唯能转因亦转果耶。若唯转因者。于果无能。不应道理。若亦转果者。应如转变即令羊等成可爱妙色。然舍羊等身。已方取天身。不应道理。又汝何所欲。造呪术者。为有力能及悲愍不。若言有者。离杀彼命。不能将彼往生天上。不应道理。若言无者。彼所造呪能有所办。不应道理。如是由因故。譬喻故。不决定故。于果无能故。呪术者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我今当说非法之相。若业损他而不治现过是名非法。又若业诸修道者共知此业感不爱果。又若业一切智者决定说为不善。又若业自所不欲。又若业染心所起。又若业待邪呪术方备功验。又若业自性无记。诸如是等皆是非法。

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乃至广说。又依世间诸静虑故。见世施主一期受命恒行布施无有断绝。从此命终生下贱家贫穷匮乏。彼作是思。定无施与爱养祠祀。复见有人一期寿中恒行妙行。或行恶行。见彼命终堕于恶趣生诸那落迦。或往善趣。生于天上乐世界中。彼作是思。定无妙行及与恶行。亦无妙行恶行二业果异熟。复见有一刹帝利种。命终之后。生婆罗门吠舍戍陀罗诸种姓中。或婆罗门。命终之后。生刹帝利吠舍戍陀罗诸种姓中。吠舍戍陀罗等亦复如是。彼作是思。定无此世刹帝利等从彼世间刹帝利等种姓中来。亦无彼世刹帝利等从此世间刹帝利等种姓中去。又复观见诸离欲者生于下地。又见母命终已生而为女。女命终已还作其母。父终为子。子还作父。彼见父母不决定已作如是思。世间毕定无父无母。或复见人身坏命终。或生无想。或生无色。或入涅槃。求彼生处不能得见。彼作是念。决定无有化生众生。以彼处所不可知故。或于自身起阿罗汉增上慢已临命终时遂见生相。彼作是念。世间必无真阿罗汉。如是广说。问复何因缘。或有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一切诸法体相。答以于如来所说甚深经中相似甚深离言说法。不能如实正觉了故。又于安立法相。不如正理而思惟故。起于空见。彼作是念。决定无有诸法体相。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为有生所受业及后所受业。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若俱有者。汝先所说。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无有妙行。无有恶行。无有妙行恶行业果异熟。无此世间。无彼世间。不应道理。若言无有后所受者。诸有造作净与不净种种行业。彼命终已。于彼生时。顿受一切净与不净业果异熟。不应道理。又汝何所欲。凡从彼胎藏。及从彼种子而生者。彼等于此为是父母。为非父母耶。若言是父母者。汝言无父无母。不应道理。若言彼非父母者。从彼胎藏及彼种子所生。而言非父非母。不应道理。若时为父母。是时非男女。若时为男女。是时非父母。无不定过。又汝何所欲。为有彼处受生众生天眼不见。为无有耶。若言有者。汝言无有化生众生。不应道理。若言无者。是则拨无离想欲者。离色欲者。离三界欲者。不应道理。又汝何所欲。为有阿罗汉性而于彼起增上慢。为无有耶。若言有者。汝言世间必定无有真阿罗汉。不应道理。若言无者。若有发起不正思惟颠倒。自谓是阿罗汉。此乃应是真阿罗汉。亦不中理。又应问彼。汝何所欲。圆成实相法。依他起相法。遍计所执相法。为有为无。若言有者。汝言无有一切诸法体相。不应道理。若言无者。应无颠倒亦无染净。不应道理。如是若生后所受故。非不决定故。有生处故。有增上慢故。有三种相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