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种姓地。谓嗢拕南曰。
谓若种姓自性。若种姓安立。若住种姓者所有诸相。若住种姓补特伽罗。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种姓地。
云何种姓。谓住种姓补特伽罗。有种子法由现有故。安住种姓补特伽罗。若遇胜缘便有堪任便有势力。于其涅槃能得能证。问此种姓名有何差别。答或名种子或名为界或名为性。是名差别。问今此种姓以何为体。答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于此立有差别之名。所谓种姓种子界性。是名种姓。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趣入地第二
如是已说种姓地。云何趣入地嗢拕南曰。
谓若趣入自性。若趣入安立。若趣入者所有诸相。若已趣入补特伽罗。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趣入地。
云何趣入自性。谓安住种姓补特伽罗。本性成就涅槃种子。若于尔时有佛出世。生于中国不生达须蔑戾车中。乃至广说。初得见佛及佛弟子。往诣承事从彼闻法得初正信。受持净戒摄受多闻。增长惠舍调柔诸见。从是已后由此法受由此因缘。身灭坏已度此生已。获得六处异熟所摄殊胜诸根。能作长时转胜正信。生起依止亦能与彼受持净戒摄受多闻。增长惠舍调柔诸见。转上转胜转复微妙为所依止。复由如是转上转胜转复微妙信等诸法。更得其余殊胜异熟。由此异熟复得其余随顺出世转胜善法。如是展转互为依因互与势力。于后后生转转胜进。乃至获得最后有身。谓住于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离生。是名趣入。何以故。若道若路若正行迹。能得涅槃能趣涅槃。彼于尔时能升能入能正行履。渐次趣向至极究竟。是故说此名已趣入。如是名为趣入自姓。
云何名为已趣入者所有诸相。谓安住种姓补特伽罗才已趣入设转余生。于自大师及善说法毘奈耶中。虽复妄念。若遇世间现有恶说法毘奈耶及有善说法毘奈耶。虽久听闻以无量门赞美恶说法毘奈耶有胜功德。而不信解爱乐修行。亦不于彼而求出家。设暂出家才得趣入。寻复速疾弃舍退还。为性于彼不乐安住。如蜜生虫置之酽酢。或如爱乐受妙欲者置淤泥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若暂听闻赞美善说法毘奈耶少分功德。或全未闻。虽暂少闻或全未闻。而能速疾信解趣入爱乐修行或求出家。既出家已毕竟趣入终无退转。为性于此爱乐安住。如蜜生虫。置之上蜜。或如爱乐受妙欲者置胜欲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是名第一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虽未得能往一切恶趣无暇。烦恼离系而能不生恶趣无暇。世尊依此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密意说言。若有世间上品正见。虽历千生不堕恶趣。彼若已入上品善根渐向成熟。尔时便能不生无暇及余恶趣。是名第二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暂闻佛或法或僧胜功德已。便得随念清净信心。引发广大出离善法。数数缘念融练净心。身遂毛竖悲泣雨泪。是名第三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性成就猛利惭愧。于所现行诸有罪处。深生羞耻。是名第四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于受持读诵请问思惟观行求善法中。有深欲乐猛利欲乐。是名第五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于一切无罪事业。修集一切善品加行。正方便中能善修集。坚固发起长时发起决定发起。是名第六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彼为性尘垢微薄烦恼羸劣。虽起诸缠而不长时相续久住。无谄无诳能制憍慢我我所执。好取功德憎背过失。是名第七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能善巧藏护其心。于诸广大所应证处不自轻蔑。不自安处。无力能中。其所信解增多猛盛。是名第八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如是等类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