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六问诸蕴分位有几种。答有多种。谓得无想定等心不相应行。广说如前。
问依何分位建立。得此复几种。答依因自在现行分位建立。得此复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行成就。
问依何分位建立无想定灭尽定及无想天。此三各有几种。答依已离遍净贪未离上贪出离想作意为先。名灭分位。建立无想定。此复三种。自性者唯是善。补特伽罗者在异生相续。起者先于此起。后于色界第四静虑当受彼果。依已离无所有处贪止息想作意为先。名灭分位。建立灭尽定。此复三种。自性者唯是善。补特伽罗者在圣相续。通学无学。起者先于此起。后于色界重现在前。托色所依方现前故。此据未建立阿赖耶识教。若已建立于一切处皆得现前。依已生无想有情天中名灭分位。建立无想此亦三种。自性者无覆无记。补特伽罗者唯异生性。彼非诸圣者。起者谓能引发无想定思。能感彼异熟果。后想生已是诸有情便从彼没。
问依何分位建立命根。此复几种。答依业所引异熟住时决定分位建立命根。此复三种。谓定不定故。爱非爱故。岁劫数等所安立故。问依何分位建立众同分。此复几种。答依诸有情相似分位立众同分。此复三种。所谓种类同分。自性同分。工巧业处养命同分。
问依何分位建立生。此复几种。答依现在分位建立生。此复三种。所谓刹那生。相续生。分位生。问依何分位建立老。此复几种。答依前后分位建立老。此复三种。谓异性老。转变老。受用老。问依何分位建立住。此复几种。答即依生分位建立住。此复三种。谓刹那住。相续住。立制住。问依何分位建立无常。此复几种。答依生已坏灭分位建立无常。此复三种。谓坏灭无常。转变无常。别离无常。
问依何分位建立名身。此复几种。答依假言说分位建立名身。此复三种。谓假设名身。实物名身。世所共了不了名身。如名身。句身文身当知亦尔。此中差别者。谓标句释句。音所摄字所摄。
问依何分位建立异生性。此复几种。答依未生起一切出世圣法分位。建立异生性。此复三种。谓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
问依何分位建立流转。此复几种。答依因果相续分位建立流转。此复三种。谓刹那展转流转。生展转流转。染污清净展转流转。问依何分位建立定异。此复几种。答依法别相分位建立定异。此复三种。谓相定异。因定异。果定异。问依何分位建立相应。此复几种。答依因果相称分位建立相应。此复三种。谓和合相应。方便相应。称可道理所作相应。问依何分位建立势速。此复几种。答依迅疾流转分位建立势速。此复三种。谓诸行势速。士用势速。神通势速。问依何分位建立次第。此复几种。答依一一行流转分位建立次第。此复三种。谓刹那流转次第。内身流转次第。成立所作流转次第。问依何分位建立时。此复几种。答依行相续不断分位建立时。此复三种。谓去来今。问依何分位建立方。此复几种。答依所摄受诸色分位建立方。此复三种。谓上下傍。问依何分位建立数。此复几种。答依法齐量表了分位建立数。此复三种。谓一数二数多数。问依何分位建立和合。此复几种。答依所作支无阙分位建立和合。此复三种。谓集会和合。一义和合。圆满和合。问依何分位建立不和合。此复几种。答与和合相违。应知不和合若分位若差别。
问于诸蕴中。何义几蕴是有色。答即以此性还说此性。色自性义是有色义。一蕴是有色。问何义几蕴是有见。答眼所行义一蕴一分是有见。问何义几蕴是有对。答展转相触据处所义。及麁大义。是有对义。麁大义者。当知远离三种微细。此三微细如前应知一蕴一分是有对。问何义几蕴是有漏。答麁重所随非彼对治烦恼所生义。一切一分是有漏。复有有漏义。谓若是处烦恼能生四种过失是有漏义。何等名为四种过失。一不寂静过失。二内外变异过失。三发起恶行过失。四摄受因过失。当知初过失缠现行所作。第二过失诸烦恼事随逐烦恼所作。第三过失烦恼因缘所作。第四过失引发后有所作。问何义几蕴是有为。答从因已生及应生义。一切是有为。问何义几蕴是有诤。答多随瞋恚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有诤。问何义几蕴是有爱味。答多随爱见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有爱味。问何义几蕴是依耽嗜。答多随欲贪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依耽嗜。问何义几蕴是世间。答戏论依义。一切一分是世间。问何义几蕴是堕界。答三界所摄世间义。一切一分是堕界。问何义几蕴是过去。答已受用因果义。一切是过去。问何义几蕴是未来。答未受用因果义。一切是未来。问何义几蕴是现在。答已受用因义及未受用果义。一切是现在。问何义几蕴是内。答六处并属彼义。一蕴一分四蕴全是内。问何义几蕴是外。答内相违义。一蕴一分是外。问何义几蕴是麁。答不光洁积聚相增长义。一切一分是麁。问何义几蕴是细。答麁相违义。一切一分是细。问何义几蕴是劣。答无常苦不净染污义。一切一分是劣。问何义几蕴是妙。答劣相违义。一切一分是妙。问何义几蕴是远。答处所去来时方隔越义。一切一分是远。问何义几蕴是近。答远相违义。一切一分是近。
问何义几蕴是欲界系。答于此间生未得对治。或得已出三时现行义。一切一分是欲界系。问何义几蕴是色界系。答已得色界系对治。若入彼定或复生彼。未得上对治。或得已出三时现行义。一切一分是色界系。问何义几蕴是无色界系。答已得无色界系对治。若入彼定或复生彼。未得上对治。或得已出三时现行义。一切一分是无色界系。复有差别。谓轻安俱三摩地。及彼眷属并彼果法所不摄义。是欲界系属色烦恼。与彼相违所摄义。是色界系。离色烦恼彼所摄义。当知是无色界系。
问何义几蕴是善。答能感当来乐果报义。及烦恼苦永断对治义。一切一分是善。问何义几蕴是不善。答能感当来苦果报义。及能发起诸恶行义。一切一分是不善。问何义几蕴是无记。答彼俱相违义。一切一分是无记。复有差别。谓离过失义。及过失功德对治随顺义。是善。与此相违义。是不善。彼俱相违义。是无记。
问何义几蕴是学。答学方便善义。一切一分是学。问何义几蕴是无学。答学究竟善义。一切一分是无学。问何义几蕴是非学非无学。答离前二种所有善染污无记法义。一切一分是非学非无学。问何义几蕴是见所断。答现观智谛现观所应断义。一切一分是见所断。问何义几蕴是修所断。答从现观后修道所断义。一切一分是修所断。问何义几蕴是无断。答一切染污永断对治义。及已断义。一切一分是无断。问何义几蕴是无色等。答如前所说色等相违义。当知是无色等义。如是等类应当分别诸蕴差别。问如说积聚义是蕴义。何等名为积聚义耶。答种种所召体义。更互和杂转义。一类总略义。增益损减义。是积聚义。
问何缘色蕴说名为色。答于彼彼方所种殖增长义。及变碍义故名为色。此变碍义复有二种。一手等所触便变坏义。二方处差别种种相义。
问何缘四无色蕴总说名名。答顺趣种种所缘境义。依言说名分别种种所缘境义故说为名。
问诸蕴谁所摄。为何义故建立摄耶。答自性所摄非他性。为遍了知种种自类。是故建立。问诸法谁相应。为何义故建立相应。答他性相应非自性。为遍了知依自性清净心有染不染法若增若减是故建立。
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欲令名中唯心实有非诸心所。此不应理。何以故。且说诸蕴有五种性不成就故。又若彼计分位别故有五性者。分位别计亦有过失。何以故。是诸分位展转相望作用差别。若有若无皆成失故。若言有者。由相异故便应有异实物体性。若言无者。计分位别则为唐捐。又不应谓如六识身分位差别。何以故。由六识身所依所缘有差别故。是诸分位一处可得故不应理。若谓转变亦不应理。何以故。于有色物可转变故。得有分位前后差别。非于无色有如乳酪生酥等异。又心因缘无差别故。行别分位不应道理。于一刹那必不可得差别因缘令彼分位而有差别。是故汝计分位差别不应道理。又违教故。唯心实有不应道理。违何等教。谓如经言贪瞋痴等恼染其心令不解脱。问此中何所相违。答若唯有心二不俱有。是即贪等应不依识。若汝复谓以识为先亦不应理。无差别过前已说故。又复经言与触俱生受想思等。又余经说如是诸法恒共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说言如是诸法而可分析令别殊异。又佛世尊为欲成立此和合义说灯明喻。是故不可离彼俱生而说和合。虽复经言如是六界说名士夫。然密意说故无过失。问此中有何密意。答唯欲显说色动心所最胜所依。当知是名此经密意。复有违彼圣教。可得何等圣教。谓世尊言乳酪生酥三譬喻故。或有处所麁四大种以之为我。或有处所有色意生。或有处所无色想生。如是经意。岂唯大种。或唯有心。唯有想耶。是故当知如是等经皆有密意。故名所摄四无色蕴心与心所。更互相应道理成就。中嗢拕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