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初明四洲(此有十部)
- 述意部
- 会名部
- 地量部
- 山量部
- 界量部
- 方土部
- 身量部
- 寿量部
- 衣量部
- 优劣部
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麁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检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谓苦本。故涅槃喻之于大河。法花方之于火宅。圣人启悟息驾反源。超出三有渐逾十地也。寻世界立体四大所成。业和缘合与时而作。数盈灾起复归于灭。所谓短寿者谓其长寿。长者见其短矣。夫虚空不有故厥量无边。世界无穷故其状不一。于是大千为法王所统。小千为梵王所领。须弥为帝释所居。铁围为蕃墙之城。大海为八维之浸。日月为四方之烛。总总群生于兹是宅。琐琐含识莫思涂炭。沈俗而观。则迂诞之奢言。大道而察。乃掌握之近事耳。但世宗周孔雅伏经书。然辩括宇宙臆度不了。易称玄天。盖取幽深之名。庄说苍天。近在远望之色。于是野人信明谓旻青如碧。儒士据典谓干黑如漆。青黑诚异乖体是同。儒野虽殊不知是一。然则俗尊天名而莫识实。岂知六欲之严丽。十梵之光明哉。嗟夫。区界现事犹莫之知。不思妙义固其已矣。窃惟方等大典多说深空。寻长含楼炭辩章世界。而文博偈广卒难捡究。今简要略用摽厥致耳。
◎诸天部第二(此别有二十二部)
- 辩位部
- 会名部
- 业因部
- 受生部
- 界量部
- 身量部
- 衣量部
- 寿量部
- 住处部
- 广狭部
- 庄饰部
- 奏请部
- 通力部
- 身光部
- 市易部
- 婚礼部
- 饮食部
- 仆乘部
- 眷属部
- 贵贱部
- 贫富部
- 送终部
辩位部第一
如婆沙论中说。天有三十二种。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无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第一欲界十天者。一名干手天。二名持华鬘天。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总名忉利天摄)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乐天。十名他化自在天(初星宿及后四。此五居空。干手华鬘放逸四天忉利。此五在山。具如下第九住处说)第二色界有十八天者。初禅有三天。一名梵众天。二名梵辅天。三名大梵天(此大梵天无别住处。但于梵辅有层台高显严博。大梵天王独于上住。以别群下于此。三天之中梵众是庶民。梵辅是臣。大梵是君。唯此初禅有其君臣民庶之别。自此已上悉皆无也)二禅之中有三天。一名少光天。二名无量光天。三名光音天。第三禅中亦有三天。一名少净天。二名无量净天。三名遍净天。第四禅中独有九天。一名福生天。二名福爱天。三名广果天。四名无想天(此无想天亦无别所。但与广果同阶别处以是外道所居故分二种别名也)五名无烦天。六名无热天。七名善现天。八名善见天。九名色究竟天(亦名阿迦腻咤天名色界合有十八天)第三无色界中有四天。一名空处天。二名识处天。三名无所有处天。四名非想非非想处天(是名三界总有三十二种天也)问曰。未知此三十二天几凡几圣。答曰。二唯凡住。五唯圣住。自余二十五天凡圣共住。所言二唯凡住者。一是初禅大梵天王。二是四禅中无想天中。唯是外道所居。问曰。何故此二唯凡住耶。答曰。为大梵天王不达业因。唯说我能造化一切天地人物。恃此高慢轻蔑一切圣人。故不与居。又无想天中唯是外道修无想定以生其中。受五百劫无心之报。外道不达谓为涅槃。受报毕已必起邪见来生地狱。以是义故。一切圣人亦不生中也。所言五唯圣人居者。谓从广果已上无烦无热等五净居天。唯是那含罗汉之所住也。纵凡生彼天者要是进向那含身。得四禅发于无漏起熏禅业。或起一品乃至五品。方乃得生。凡夫无此熏禅业故不得生也。若言那含生彼理则无疑。问曰。阿罗汉既是无生。何故亦云生彼天者。答曰。此应言欲界那含生彼而得罗汉。非谓先是罗汉而生彼也。自余二十五天凡圣共居。不言可悉。若总据大小乘说。合有四天。故涅槃经云。有四种天。一世间天。二生天。三净天。四义天。世间天者如诸国王。生天者从四天王乃至非想非无想天。净天者从须陀洹至辟支佛。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