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卷第三十二

变化篇(此有三部)

  • 述意部
  • 通变部
  • 厌欲部

通变部第二

如华严经云。佛子。如一如来一化身转。如是等不可说譬喻法轮云。一切法界虚空界等世界。悉以毛端周遍度量。一一毛端处。于念念中化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等身。乃至尽未来际劫。一一化佛身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等头。一一头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等舌。一一舌出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等音声。一一音声说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等修多罗。一一修多罗说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等法。一一法中说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等句身味身。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等劫说异句身味身音声充满法界。一切众生无不闻者。尽未来际常转法轮。如来音声无异无断不可穷尽。是为一切诸佛大力那罗延幢佛所住法。

又华严经云。一切诸佛悉有八种微妙音声。一一音声悉有五百妙音声眷属。不可称数百千音声以为庄严。无量无边妙音声伎乐皆悉清净。普能演说一切诸佛正法义味。悉离恐悑安住无畏大师子吼。悉令一切法界一切众生闻其音声随其本行种种善根皆令开解。是为一切诸佛最胜无上口业庄严。

又处处经云。尔时佛笑。口中有五色光出者有五因缘。一欲令人有所问因所问有益故。二恐人言佛不知笑故。三为现口中光故。四笑诸不至诚故。五笑阿罗汉守空不得菩萨道。光还从顶上入者。当示后人大明故。

又佛说心明经云。尔时世尊。为梵志乃笑。五色光从口出。照十方五趣之类。夫欲至人心喜令饿鬼饱。地狱痛息。畜生意开罪除。寻光来诣佛所。诸佛笑法皆有常瑞。若授菩萨决。遍照十方光从顶入。授缘觉决。光入面门。授声闻决。光入肩斗。说生天事。光从脐入。说降人中。光从膝入。说趣三苦。光从足心入。诸佛之欣不以欲笑。不以瞋笑。不以痴笑不放逸笑。不利欲笑。不荣贵笑。不富饶笑。今佛普等愍伤群生。行大慈笑。无斯七也。

又智度论云。如佛初转法轮时。应持菩萨从他方来。欲量佛身上过虚空。无量佛刹至华上世界。见佛身如故。而说偈言。

虚空无有边
佛功德亦尔
设欲量佛身
唐劳不能尽
上过虚空界
无量诸佛土
见释师子身
如故而不异
佛身如金山
演出大光明
相好自庄严
犹如春华敷

又处处经云。佛在世时。诸天鬼神龙人民皆到佛所。听经数百千重。前后皆见佛面。所以者何。佛前世时言语无前后故。是故无不见佛面者。人卧皆随佛所首。向佛尊故。

厌欲部第三

如大庄严法门经云。尔时王舍城中有婬女。女名金色。光明威德。彼女宿世善根因缘。形貌端正众相具足。身真金色光明照曜。容仪媚丽世所希有。神慧聪敏辩才无碍。音辞清妙深邃柔软。言常含笑。随所行处皆金光照。所著衣服亦皆金色。一切人众见者系心爱著无舍。随所游处皆悉随从。有长者子。名上威德。为欲乐故多与财宝。共相要契。车乘庄严。往诣园林。尔时金色女宿缘冥感。为文殊师利化令入道。神变自在故。以头枕彼威德膝上而睡。即以神力于其卧处现为死相。膖胀臭烂难可附近。须臾腹破肝肠剖裂。五藏露现臭秽可恶。大小便道流溢不净。诸根肢节蝇𦚭唼食。不可称说。时长者子见此死尸。生大恐悑身毛皆竖。而作是念。我今无救。遍观四方无归依处。倍增悑畏发大悑声彼长者子二因缘故。生大悑畏。一昔所未见如是恶事。是故生悑。二大众知我与彼同来。在此而今忽死。谓我故杀。阿阇世王不鉴此理横见加戮。是故生悑。时长者子独于此林不见一人。一切凡圣谁能救者。彼长者子过去善根虽熟。以不闻见文殊共金色女所说法故。文殊师利即以神力。令诸树林悉说偈言。长者子闻已心大欢喜。深自庆幸。舍弃死尸从林而出。即往佛所具说悑缘。尔时佛告长者子。汝莫忧悑。我当施汝一切无畏。汝归佛者一切无悑。长者白佛。一切悑畏从何而生。佛言。从贪瞋痴因缘故。畏当知一切诸。悑无主无作无有执者。汝先欲觉今何所在。长者子言。此中所见好色恶觉。凡夫贪著。于圣法中无如是事。于是佛为种种方便说法。时长者子得顺法忍。时金色女知长者子受教化已。庄严五百马车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却住一面。

尔时文殊问长者子言。汝识此妹不。长者子言。我今实识。文殊师利言。汝云何识。时长者子。即向文殊。而说偈言。

见色如水沫
诸受悉如泡
观想同阳焰
如是我识彼
见行如芭蕉
知识犹如幻
女名假施设
如是我识彼
身无觉如木
亦如草瓦砾
心则不可见
如是我识彼
诸凡夫如醉
颠倒生恶觉
智者所不染
如是我识彼
如彼林中尸
臭烂恶不净
身体性如是
如是我识彼
过去本不灭
未来亦不生
现在不暂住
如是我识彼
文殊当善听
彼恩难可报
我本多贪欲
见不净解脱
彼身实不死
为化我现死
愍众故示现
谁见不发心
如是贪瞋痴
及一切烦恼
如是体法性
善哉甚微妙

尔时佛告阿难。此金色女上威德男。已于过去教化。令发菩提。今更闻法得顺法忍。此金色女。于当来世过九十百千劫。当得作佛。号曰宝光如来。威德长者。于宝光佛所。得菩萨身。名曰德光。宝光灭后当得作佛。号曰宝焰如来。

又观佛三昧经云。佛告阿难。我昔夏安居时。波罗柰国有一婬女。在楼上。名曰妙意。昔日于佛有缘。尔时世尊化三童子。年皆十五。面貌端正。胜诸世间一切人类。此女见已身心欢喜。白言。丈夫。我今此舍如功德天。富力自在众宝庄严。我今以身及与奴婢。奉上丈夫可备洒扫。若能顾纳随我所愿。一切供给。无所爱惜作是语已。化人就床未及食顷。女前亲近白言。丈夫愿遂我意。化人不违。随己所欲。既附近已。一日一夜心不疲厌。至二日时爱心渐息。至三日时。白言丈夫可起饮食。化人即起。缠绵不已。女生厌悔白言。丈夫异人乃尔。化人告言。我先世法凡与女通。经十二日尔乃休息。女闻此语如人食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身体苦痛如被杵捣。至四日时如被车轹。至五日时如铁丸入体。至六日时支节悉痛。如箭入心。女作念言。我闻人说。迦毘罗城。净饭王子。身紫金色三十二相。愍诸盲冥救济苦人。常在此城常行福度。放金色光济一切人。今日何故不来救我。我从今日乃至寿终。终不贪色。宁与虎狼同处一穴。不贪色欲受此苦恼。化人亦瞋。咄弊恶妇女。废我事业。我今共汝合体一处。不如早死。父母宗亲若来觅者。何处自藏。我宁经死不堪耻辱。女言。弊物我不用。尔欲死随意。是时化人取刀刺颈。血流滂沱涂污女身。萎陀在地。女不能胜。二日青淤。三日膖胀。四日烂溃。五日渐烂。六日肉落。七日唯有臭骨。如胶如漆粘著女身。一切大小便利及诸恶虫。迸血诸脓涂漫女身。女极恶厌而不得离。女发誓愿。若诸天神及与仙人。净饭王子能免我苦。我持此舍一切珍宝以用给施。作是念时。佛将阿难难陀。帝释在前。梵王在后。佛放常光照曜天地。一切大众皆见如来诣此女楼。时女见佛心怀惭愧。藏骨无处。取诸白㲲缠裹臭尸。臭气如故不可覆藏。女见世尊。为佛作礼。以惭愧故身映骨上。臭骨忽然在女背上。女极惭愧流泪而言。如来功德慈悲无量。若能令我离此苦者。愿为弟子心终不退。佛神力故臭骨不现。女大欢喜。为佛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所珍一切施佛。佛为祝愿梵音流畅。女闻祝愿心大欢喜。应时即得须陀洹道。五百侍女闻佛音声。皆发无上菩提道心。无量梵众见佛神变得无生忍。帝释所将诸天有发菩提心者。有得阿那含者。

又百缘经云。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长者妇。产一男儿。形貌极丑状似恶鬼。有人见者舍之而去。年渐长大父母厌恶。驱令远弃。乃至畜生。见此丑陋。尚怀悑惧。何况人类。又于一时。诣林采菓以自存活。飞鸟走兽。无不悑走。绝迹无住。世尊慈念将诸比丘。到林欲度。见佛避走。佛以神力使不得去。时诸比丘在树下跏趺系念。世尊化作丑陋人。执持应器盛满中食。渐向丑人。形状类己心怀喜悦。今此人者真是我伴。寻求共语同器而食。食已时彼化人忽然端正。丑陋问言。汝今何以忽然端正。化人答言。我食此食。以善心观彼树下坐禅比丘使我端正。丑陋闻已。寻复效之。寻得端正。心怀喜悦。即向化人深生信解。于是化人还复本形丑陋。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其种种说法得须陀洹果。即于佛前求索出家。佛告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时诸比丘见是事已。请佛为说宿本因缘。佛告比丘。乃往过去无量世中。有佛出世。号曰弗沙。在一树下结跏趺坐。我及弥勒俱为菩萨到彼佛所种种供养。而翘一足。于七日中说偈赞佛。

天上世间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有
世界所有悉能见
无有能及如佛者

尔时菩萨说此偈已。时彼山中有一鬼神。作丑陋形来恐悑我。我以神力令彼行处悬崖崄岨不能得过。时彼山神即作是念。我以恶心恐悑他故。令我今者行处崄难不可得过。今当往彼忏悔先罪。作是念已。寻即往诣。忏悔讫已发愿而去。佛告比丘。欲知彼山神恐悑我故。五百世中形体丑陋见者惊走。由彼忏悔故今遭值我出家得道。比丘闻已欢喜奉行。

颂曰。

大圣神变
随事开曚
含英秀发
开寤相应
服以邪道
化现神通
隐显利物
乃轨高踪
群生息谤
感寤兴隆
潜运自在
见者生恭
罕逢斯圣
绝代灵笼
含生有福
遇此休功

感应缘(略引二十五验)

  • 通叙神化多种之变
  • 周时有左慈能变
  • 舌埵山有帝女能变
  • 夏鲧及赵王如意变
  • 魏襄王年中有女变
  • 汉建平中有男子变
  • 汉建安中有男子变
  • 晋元康中有女变
  • 晋惠怀时有男女变
  • 汉景帝时有人变
  • 汉宣帝时有鸡变
  • 晋太康年中有蟚蜝及蟹变
  • 孔子于陈弦歌馆中有鳀鱼变
  • 梁朝居士韦英妻梁氏嫁变
  • 晋豫章郡吏易拔变
  • 晋宜阳县有女姓彭名娥变
  • 晋太末县吴道宗母变
  • 晋复阳县有牛变
  • 炎帝之女变
  • 诸传杂记之变
  • 秦时有江南亭庙神变
  • 秦时南方有落民飞头变
  • 高阳氏同产夫妇变
  • 魏时寻阳县北山蛮人作术变
  • 魏时清河宋士母因浴变

夫慈济之道震古式瞻。通化之方由来难测。此是方外之大圣。非是域中之凡能。穷之不可原。究之不可尽。然凡圣虽别变化有同。良由智有浅深障有麁细。机有大小化有宽陿。盖达生死之本。可以言变化矣。若依佛教明信因果。因缘相假方成变化。若据外俗未达大方。唯信缘起不赖因成。故千宝记云。天有五气万物化成。木精则仁。火精则礼。金精则义。水精则智。土精则恩。五气尽纯圣德备也。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中土多圣人。和气所交也。绝域多怪物。异气所产也。苟禀此气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性。故食谷者智慧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憨而悍。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气者神明而长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大腰无雄细腰无雌。无雄外接无雌外育。三化之虫先孕后交。兼爱之兽自为牡牝。寄生因夫高木。女萝托乎伏苓。木株于土。萍植于水。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虫土闭而蛰。鱼渊潜而处。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本乎时者亲旁则各从其类也。千岁之雉入海为蜃。百年之雀入江为蛤。千岁龟鼋能与人语。千岁之狐起为美女。千岁之蛇断而复续。百年之鼠而能相卜。数之至也。春分之日鹰变为鸠。秋分之日鸠变为鹰。时之化也。故腐草之为萤也。朽苇之为蛬也。稻之为𧉪也。麦之为蛱蝶也。羽翼生焉。眼目成焉。心智存焉。此自无知而化为有知。而气易也。鹤之为麞也。蛇之为鼈也。蛬之为虾也。不失其血气而形性变也。若此之类不可胜论。应变而动。是谓顺常。苟错其方则为妖眚。故下体生于上气之反者也。人生兽兽生人。气之乱者也。男化为女。女化为男。气之质者也。鲁牛哀得疾七日而化为虎。形体变易爪牙施张。其兄将入。搏而食之。当其为人不知将为虎。当其为虎不知当为人故。晋太康中。陈留阮士。禽伤于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已而双虺成于鼻中。元康中历阳纪元载。客食道龟。已而成瘕。医以药攻之。下龟子数升。大如小钱。头足㲉备文甲皆具。唯中药已死。夫嗅非化育之气。鼻非胎孕子所。亨道非物之具。从此观之。万物之生死也。与其变化也。非通神之思。虽求诸己恶识所自来。然朽草之为萤由乎腐也。麦之为蛱蠂由乎湿也。尔则万物之变皆有由也。农夫止麦之化者。沤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其与不然乎。今所觉事者。固未足以究其变化之极也。此乃由众生本识杂业熏成。因种既熟缘假外形。情与非情随缘兴变。若先无种纵遇其缘。缘疏力弱亦未能独变故。因假缘故。种不独成缘假因故。缘不独办。因缘和合。力用相齐。万类由生。一非能建。庶将来哲。岂猜余卜也。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有神道。尝在曹公坐。公曰。今日高会恨不得吴松江鲈鱼为脍。放云。可得也。求铜盘贮水。放以竹竿饵钓盘中。须臾引一鲈出。公大抚掌。会者皆惊。公曰。一鱼不周座席得两为佳。放乃复饵钓之。须臾引出。皆三尺余。生鲜可爱。公便目前脍之周赐座席。公曰。今既得鲈。恨不得蜀生姜耳。放曰可得也。公恐其近道买。因曰。吾昔使人至蜀买锦。可勅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人去须臾还得生姜。又云。于锦肆下见公使。已勅增市二端。后经岁余。公使还果增市二端锦。问之云。昔某月某日见人于肆下。以公勅勅之。增市二端锦。后公近郊士人从者百许人。放乃赍酒一甖脯一片。手自倾甖行酒百官。百官皆醉饱。公还验之酤卖家。昨悉亡其酒脯矣。公恶之阴欲杀元放。元放在公座。将收之。放却入壁中霍然不见。乃募取之。或见于市乃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后或见放于阳城山头。行人逐之。放入于群羊。行人知放在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复相杀。本成君术。既验。但欲与相见。羊中忽有一大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人即云。此羊是。竞往欲取。而群羊数百皆为羝羊。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于是莫知所取焉。老子曰。吾之所以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哉。若老子之畴可谓能无身矣。岂不远哉。

眠梦篇第二十六(此有五部)

  • 述意部
  • 三性部
  • 善性部
  • 不善部
  • 无记部

三性部第二

如善见律云。梦有四种。一四大不和梦。二先见梦。三天人梦。四想梦。云何四大不和梦。答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虚空或见虎狼师子贼逐。此是四大不和梦。虚而不实。云何先见梦。答或昼日见。或白或黑。或男或女。夜克梦见。是名先见梦。此亦不实。云何天人梦。答若善知识天人为现善梦。令人得善。若恶知识者为现恶梦。此即真实。云何想梦者。答此人前身。或有福德。或有罪障。若福德者现善梦。罪者现恶梦。如菩萨初欲入母胎时。梦见白象从忉利天下入其右脇此是想梦也。若梦礼佛诵经持戒布施种种功德此亦想梦。问梦为善不善无记耶。答亦善不善无记。若梦见礼佛听法说法。此是善功德。若梦见杀盗婬。此是不善梦。若梦见青黄赤白色等。此是无记梦也。问曰。若尔者应受果报。答曰不受果报。何以故。以心业羸弱故不感报。是故律云。除梦中不犯也。又迦延论云。云何一切睡眠相应耶。答曰。或睡不眠相应。如未眠时。身不软心不软。身重心重。身𧄼𧀧心𧄼𧀧。身愦心愦。身睡心睡。为睡所缠。是谓睡不眠相应。云何眠不睡相应。答曰。不染污心眠梦。是谓眠不睡相应。云何睡眠相应。答曰。染污心眠梦。是谓睡眠相应。云何不睡不眠。答曰。除上尔所事。问眠当言善不善无记耶。答曰。眠或善。或不善。或无记。云何为善。答曰。善心眠梦。云何不善。答曰。不善心眠梦。云何无记。答曰。除上尔所事。如梦中施与作福持戒守斋。如善心眠时所作福。当言余福回。是名善。云何眠时所作不福当言回耶。答曰。如梦中杀盗等。如不善心眠余不福心回。是名不善。云何眠时所作福不福不当言回。答曰。如眠时非福心非不福心回。如无记。心眠时。所作福非福不当言回。是名无记。问梦名何等法。答曰。是五盖中无明盖也。

善性部第三

如出生菩提心经云。尔时世尊告迦叶婆罗门言。汝善男子。有四种善梦得于胜法。何等为四。所谓于睡眠中梦见莲华。或见繖盖。或见月轮及见佛形。如是见已。应自庆幸。我遇胜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有睡梦见莲华
及以梦见于繖盖
或复梦里见月轮
应当获得大利益
若有梦见佛形像
诸相具足庄严身
众生见者应欢喜
念当必作调御师

又杂宝藏经云。昔有恶生王。为行残暴无悲邪见。如来遣迦旃延化其本国。恶生王及夫人皆得生信。王大夫人号为尸婆具沙。后生太子字乔波罗。时王于寝梦见八事。一头上火然。二两蛇绞腰。三细铁网缠身。四见二赤鱼吞其双足。五有四白鹤飞来向王。六血泥中行泥没其腋。七登大白山。八鹳雀咽头。于梦寤已以为不祥愁忧惨悴。寻即问诸外道婆罗门。外道闻王此梦。素嫌于王兼嫉尊者迦旃延。因王此梦言。大不吉。不禳厌之祸及王身。王闻其语。信以为然。益增忧恼。即问之言。若禳厌时当须何物。诸婆罗门言。所须用者王所珍爱。我若说者王必不能。时王答言。此梦甚恶。但恐大祸殃及我身。除我以往余无所惜。请为我说所须之物。诸婆罗门等见其殷勤知其心至。即语王言。所可用者此梦有八。还须八种可得禳灾。一杀王所敬夫人尸婆具沙。二杀王所爱太子乔婆罗。三杀辅相大臣。四杀王所有乌臣。五杀王一日能行三千里象。六杀王一日能行三千里驼。七杀王良马。八杀王所敬秃头迦旃延。却后七日若杀此八。聚集其血入中而行可得消灾。王闻其言以己命重。即便许可。还至宫中愁忧懊恼。夫人问王。何故如是。王答夫人具陈说上不祥之梦。并道婆罗门禳梦所须。夫人闻已而作是言。但使王身平安无患。妾之贱身岂足贵耶。白王言。却后七日我当归死。听我往彼尊者迦旃延所。六日之中受斋听法。王言。不得。汝若至彼或语其实。彼若知者舍我飞去。夫人殷勤。王不能免。即便听往。夫人到彼尊者所。礼拜问讯遂经三日。尊者怪问。王之夫人未曾至此经停信宿。何故今者不同于常。夫人具说王之恶梦。却后七日当杀我等用穰灾患。余命未几故来听法。因向尊者说王所梦。尊者迦旃延言。此梦甚吉。当有欢庆不足为忧。一头上火然者。宝主之国。当有天冠直十万两金来贡于王。正为斯梦。夫人心急七日向满。为王所害。惧其来晚。问尊者言。何时来到。尊者答言。日晡时必当来至。二两蛇绞腰者。月支国王当献双剑。价直十万两金。今日当至。三细铁网缠身者。大秦国王当献珠璎价直十万两金。后日朝晨当至。四赤鱼吞足者。师子国王当献毘琉璃宝屐。价直十万两金。后日食时当至。五四白鹤来者。跋耆国王当献金宝。后日日中当至。六血泥中者。安息国王当献鹿毛钦婆罗衣。价直十万两金。后日日昳当至。七登大白山者。旷野国王当献大象。后日晡时当至。八鹳雀咽头者。王与夫人当有私密之事。事至自当知之。果如尊者所言。期限既至。诸国所献一切皆到。王大欢喜尸婆具沙夫人先有天冠。重著宝主国所献天冠。王因校戏脱尸婆具沙夫人所著一重天冠。著金鬘夫人头上。时夫人瞋恚而言。若有恶事我先当之。今得天冠与彼而著。寻以酪器掷王头上。王头尽污。王大瞋恚。拔剑欲斫夫人。夫人畏王。走入房中。即闭房户。王不得前。玉寻自寤。尊者占梦云。有私密事正此是耳。王及夫人寻至尊者迦旃延所。具论上来信于非法恶邪之言。几于尊者妻子大臣所爱之物行大恶事。今蒙尊者离于恶事。即诣尊者敬奉供养。驱诸外道婆罗门等。远其国界。即问尊者。有何因缘如此诸国。各有所珍奉献于我。尊者答言。乃往过去九十一劫。尔时有佛名毘婆尸。彼佛出时有一国。名曰槃头。王之太子信乐精进。至彼佛所供养礼拜。即以所著天冠宝剑璎珞大象宝车钦婆罗衣。用上彼佛。缘是福庆生生尊贵。所欲珍宝不求自至。王闻是已。于三宝所深生敬信。作礼还宫。

◎不善部第四

如发觉净心经云。佛告弥勒菩萨言。菩萨当观二十种眠睡诸患。何等二十。一乐睡眠者当有懒堕。二身体沈重。三肤皮不净。四皮肉麁澁。五诸大秽浊威德薄少。六饮食不消。七体生疮疱。八多有懈怠。九增长痴网。十智慧羸弱。十一善欲疲倦。十二当趣黑暗。十三不恭敬。十四禀质愚痴。十五多诸烦恼心向诸使。十六于善法中而不生欲。十七一切白法能令减少。十八常行惊悑之中。十九见精进者而毁辱之。二十至于大众被他轻贱。又国王不黎先泥十梦经云。佛在世时。时有国王。名不黎先泥。夜梦十事。一梦见三瓶并两边瓶满气出。相交往来。不入中央空瓶中。二梦见马口食尻亦食。三梦见小树生华。四梦见小树生菓。五梦见一人索绳人后有羊羊主食绳。六梦见狐坐于金床上于金器中食。七梦见大牛还从犊子乳。八梦见四牛从四面鸣来相趋欲鬪。当合未合不知牛处。九梦见大陂水中央浊四边清。十梦见大谿水流正赤。王梦见是事已。即寤大悑恐亡其国及身妻子。王至明日。即召公卿大臣及诸道人晓解梦者。即言。昨夜梦见十事。寤即恐悑。意中不乐。谁能解梦。有一婆罗门言。我为王解之。恐王闻者愁忧不乐。王言。如卿所覩说之勿有所讳。婆罗门言。王梦皆恶。当取所重爱夫人太子及边亲近侍人奴婢。皆杀以祠天王。可得无他。王有卧具及著身珍宝好物。皆当烧已祠天。如是者王身可得无他。王闻梦恶愁忧不乐。即入斋房思念是事。王正夫人名摩尼。到王所问王言。何为入斋房愁忧不乐耶。我身有过于王耶。王言。汝无过于我。我自愁耳。夫人复问王言。汝莫问我。闻者令汝不乐。夫人复言。我是王身半。设有善恶。王语我。云何不相语耶。王便为夫人具说夜梦十事。夫人言。王莫愁忧如人买金磨石好丑善恶。其色自见于石上。今佛近在精舍。去国不远。何不往问。如佛所解。王当随之。王即勅群臣严驾而出到佛所。头面佛足却坐白佛言。我昨夜梦见十事。具如前述。所梦如是。寤即恐悑。恐亡我国及身妻子。唯佛为解所梦十事。愿闻教诫。佛言。王莫恐悑。梦者无他。乃为后世当来之事。非今世恶。此后世人当不畏法禁。婬泆贪利嫉妬不知厌足。少义无慈喜怒无惭愧。

佛言。第一梦见三瓶并两边瓶。满气出相交往来不入中央空瓶中者。此后世人豪贵者。自相追随不亲贫者。王梦瓶并正谓是耳。王莫恐悑。于国于太子于夫人。皆亦无他。

佛言。第二王梦见马口食尻亦食者。此后世人作帝王及大臣。禀食县官俸禄。复采万民不知厌足。王梦正是。王莫恐悑。

佛言。第三梦见小树生华者。此后世人。年未满三十而头生白发。贪婬多欲年少强老。王梦正是。王莫恐悑。

佛言。第四王梦见小树生菓者。此后世女人。年未满十五行嫁。抱儿而归不知惭愧。王梦正是。王莫恐悑。

佛言。第五王梦见一人索绳人后有羊羊主食绳者。此后世人夫婿出行贾作。其妇于后便与他家男子交通。食其财物。王梦正是。王莫恐悑。

佛言。第六王梦见狐坐金床上于金器中食。此后世人下贱便尊贵。有财产众人敬畏。公侯子孙更经贫贱。处于下坐饮食在后。王梦正是。王莫恐悑。

佛言。第七王梦见大牛还从小犊子乳者。此后世人无有礼义。母反为女作媒。诱恤他家男子与女交通。求财物以自供给不知惭愧。王梦正是。王莫恐悑。

佛言。第八王梦见四牛从四面鸣来相趋欲鬪当合未合不知牛处者。此后世帝王长吏及人民。皆无至诚之心。更相欺诈。愚痴瞋恚不敬天地。是故雨泽不时。长吏人民请祷求雨。天当四面起云雷电有声。长吏人民咸言当雨。须臾之间云散不堕。所以者何。帝王长吏人民无有忠正慈仁。王梦正是。王莫恐悑。

佛言。第九王梦见大陂水中央浊四边清者。此后世中国当扰乱治行不平。人民不孝父母。不敬长老。边国四面当清平。人民和穆孝顺二亲。王梦正是。王莫恐悑。

佛言。第十王梦见大谿水流正赤者。此后世诸国当忿争。兴军聚众更相攻伐。当作车兵步兵骑兵共鬪。相杀伤不可数。死者于路血流正赤。王梦正是。王莫恐悑。于国于大子于夫人皆亦无他。

王闻长跪心即欢喜。今受佛恩令得安隐。作礼还归。重赐宫臣。从今已后不信诸异外道及婆罗门。

无记部第五

如十诵律云。有比丘众中睡。佛言。听水洗头。犹睡不可信。令比丘以五法用水洗他。一者怜愍。二者不恼他。三者睡眠四者头倚墙壁。五者舒脚坐犹睡不止。听以手撑。若故睡不止。佛听以毱掷。若故睡不止。佛听用禅杖者。若取禅杖时应生敬心。以两手捉杖放戴顶上。若坐睡不止。应起看余睡者以禅杖筑。筑已还坐。若无睡者。还以禅杖著本处已坐。若故睡不止。佛听用禅镇。安孔作之。以绳贯孔中。绳头施纽挂耳上。去额前四指著禅镇堕地。佛言。禅镇堕者。应起庠行如鹅行法。

颂曰。

昏沈睡盖
游想妄现
亲族虚聚
徒霑美宴
既寤空无
妄生爱恋
虽通三性
终成七变

感应缘(略引六验)

  • 汉甘陵府丞文颕
  • 宋陈秀远
  • 宋太守诸葛覆
  • 宋马虔伯
  • 齐沙门释僧护
  • 唐沙门释智兴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智兴。俗缘宋氏。洺州人也。谦约成务励行坚明。依首律师诵经持律。心口相吊不辍昏晓。至大业五年仲冬。次当维那。鸣钟依时僧徒无扰。同寺僧名三果者有兄。从炀帝南幸江都。中路身亡。初无凶告。通梦其妻曰。吾行达彭城不幸病死。由斋戒不持今堕地狱。备经五苦辛酸叵述。谁知吾苦。赖以今月初日。蒙庄严寺僧智兴鸣钟发响声振地狱。同受苦者一时解脱。今生乐处思报其恩。汝可具绢十匹早奉与之。并陈吾意寄礼殷诚。从眠惊寤怪梦所由。与人共说初无信者。寻又重梦及诸巫觋咸陈前说。后经十日凶告奄至。恰与梦同。果乃奉绢与之。而兴自陈无德。并施大众。寺主恭禅师等合寺大德。咸问兴曰。何缘钟鸣乃感斯应。兴曰。余无他术。见付法藏传云。罽腻咤王受苦。由鸣钟得停。及增一阿含经鸣钟偈。福敬遵此辙励力行之。严冬登楼风切皮肉。僧给羔袖用执钟椎。兴自励意露手鸣椎。掌中伤破不以为苦。兼鸣钟之始。先发善愿。愿诸贤圣同入道场。同受法食。然后三下。将欲长打如先致敬。愿诸恶趣闻此钟声。俱时离苦速得解脱。如斯愿行志常奉修。岂惟彻诚遂能远感。众服其言。倍验非谬。以贞观六年三月。遘疾少时。自知后世。舍缘身资召诸师友。因食陈别。寻卒庄严。春秋四十有五(右二验出唐高僧传)

法苑珠林卷第三十二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