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篇第四十一(此有六部)
- 述意部
- 王德部
- 王过部
- 王业部
- 王福部
- 王都部
述意部第一
昔如来在世。预以末法嘱累帝释及诸国王。良由天力可以摧万邪。王威可以率兆庶也。今遗法所付者。意在仗以流通。以四众之微弱。恐三宝之废坏。藉王者以威伏。假王者以势逼。令有不肖者寝其瑕疵。讪黩者掩其纰紊。助大猷以惟新。扇皇风以遐畅。一变告其渐。再变涤区宇。群生佩圣德之恩。佛法得委寄之道。斯付嘱之谓也。如俗曰。昔者圣王立制。意使阴阳有位。君臣有章。男女有别。政令有序。故王者南面而治天下。居后于北宫。居太子于东方。天子立庙。王后立市。日蚀则王修德。月蚀则后修形。此体阴阳之位也。故干始于子。故子为天正。坤始于未。其衡在丑。阴不专制往而承阳。故丑为地正。圣王承天序地以成其功。故寅为人正。三正迭用有变无绝。是以王者必存二代之后体三正也。易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故使臣从乎君女归乎男也。干始于子。左行而终于戍。坤始于未右。行而终于酉。故使男贵左女贵右也。
王都部第六
如十二游经云。波斯匿王者。晋言和悦。迦维罗越国者。晋言妙德。舍卫国者。晋言无物不有。维耶离国者。晋言广大。一名度生死。罗阅祇城者。晋言王舍城。鸠留国者。晋言智士。波罗柰国者。晋言鹿野。一名诸佛国阎浮提中有十六大国八万四千城。有八国王四天子。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土地多饶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玉。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马。八万四千城中有六千四百种人。万物音响各别。有五十六万亿丘聚。鱼有六千四百种。鸟有四千五百种。兽有二千四百种。树有万种。草有八千种。杂药有七百四十种。杂香有四十三种。宝有百二十一种。正宝有七种。海中有二千五百国。有百八十国。人噉五谷。有三百三十国。人噉鱼鼈鼋鼍。五大国王。一王主五百城。第一王名斯黎国。土地尽事佛不事众邪。第二王名迦罗。土地出七宝。第三王名不罗。土地出四十种香及白瑠璃。第四王名阇耶。土地出荜茇胡椒。第五王名那頞。土地出白珠及七色瑠璃。五大国城人多黑色短小。相去六十五万里。从是已去但有海水无有人民。去铁围山百四十万里。
又智度论。问曰。如舍婆提诸大城。皆有诸王舍。何故独名此城为王舍城。答曰。有人言。是摩迦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以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成人。力能并诸国王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复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国人疲役。王大忧怖。集诸智人问其意故。有言。宜应易处。王即更求住处。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以是义故名王舍城。复往古世时。此国有王。名婆薮。心厌世法出家作仙人。是时居家婆罗门。与出家诸仙人共论议。居家婆罗门言。经书云。天祀中应杀生噉肉。诸出家仙人言。不应天祀中杀生噉肉。共诤云云。诸出家婆罗门言。此有大王出家作仙人。汝等信不。诸居家婆罗门言信。诸出家仙人言。我以此人为证。后日当问。诸居家婆罗门即以其夜先到婆薮仙人所。种种问已语婆薮仙人。明日论义。汝当助我。如是明旦论时。诸出家仙人问婆薮仙人。天祀中应杀生噉肉不。婆薮仙人言。婆罗门法天祀中应杀生噉肉。诸出家仙人言。于汝实心云何。婆薮仙人言。为天祀故应杀生噉肉。此生在天祀中死故得生天上。诸出家仙人言。汝大不是。汝大妄语。即唾之言。罪人灭去。是时婆薮仙人寻陷入地没踝。是初开大罪门故。诸出家仙人言。汝应实语。若故妄语者。汝身当陷入地中。婆薮仙人言。我知为天故杀生噉肉无罪。即复陷入地至膝。如是渐渐稍没至腰至项。诸出家仙人言。汝今妄语得现世报。更以实语者。虽入地下我能出汝令得免罪。尔时婆薮仙人自思惟言。我贵人不应两种语。又婆罗门四韦陀法中种种因缘赞祀天法。我一人死当何足计。一心言天应天祀中杀生噉肉无罪。诸出家人言。汝重罪人摧去不用见汝。于是举身没地中。从是已来乃至今日。常用婆薮仙人王法。于天祀中杀羊。当下刀时言。婆薮仙人杀汝。婆薮之子。名曰广车。嗣位为王。后亦厌世法而不能出家。如是思惟。我父先王出家生入地中。若治天下复作大罪。我今当何以自处。如是思惟时。闻空中声言。汝若行见难值希有处。汝应是中作舍住。作是语已便不复闻声。未经几时。王出畋猎。见有鹿走其疾如风。王便逐之而不可及。遂逐不止。百官侍从无能及者。转前见有五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细软好华遍地。种种树林华菓茂盛。温泉浴池皆悉清净。其地庄严。处处有散天华天香闻天伎乐。尔时揵闼婆伎乐。适见王来各自还去。是处希有未曾所见。今我正当在中作舍住。如是思惟已群臣百官寻迹而到。王告诸臣。我前所闻空中声言。汝行若见希有难值之处。汝于是中作舍住。我今见此希有之处。我应是中作舍住。即舍本城于此山中住。是王初始在此中住。从是已后次第止住。是王元起造立宫舍。故名王舍城。
又智度论。耆阇崛山者。此名鹫头山。问曰。何故名鹫头山。答曰。是山顶似鹫。王舍城人见其似鹫故。共传言鹫头山。因而名之为鹫头山。又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诸鹫常来食之。还在山头。时人遂名鹫头山。是山于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圣人住处。
又大哀经云。佛在王舍城灵鹫山者。古昔诸佛之所游居。如来威神之所建立。其地道场诸菩萨众所共咨嗟。无极法座天龙鬼神等。咸俱归命稽首为礼。
又智度论。问。佛普慈一切。何故独住王舍城不住余城。答曰。亦住余城希少。而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城。为诸城边国。又弥离车地多弊恶人。善根未熟故不住之。又佛知恩故多住此二城。问曰。何故知恩多住二城。答曰。憍萨罗国是佛生身地。舍婆提大城佛为法主故。亦在此城。问曰。若知恩故多住舍婆提城者。迦毘罗城近佛生处。何以不住。答曰。佛无余习。近诸亲属亦无累想。然释种弟子多未离欲。若近亲属则染著心主。以报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众生皆念生地故。如偈说。
以报法身地恩故多住王舍城。诸佛皆爱法身故。如偈说。
法身于生身胜故。二城中多住王舍城。
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