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呪术篇第六十八(此有七部)
- 述意部
- 忏悔部
- 弥陀部
- 弥勒部
- 观音部
- 灭罪部
- 杂呪部
述意部第一
夫神呪之为用也。拔曚昧之信心。启正真之明慧。裂重空之巨障。灭积劫之深疴。业既谢遣黑法潜形。所以累圣式陈。众灵攸仰。故波旬奉呪于白树。梵王显仪于赤畿。七佛扬道于时缘。菩萨陈诚于法会。广罗经诰羌难备焉。然陀罗尼者。西梵天音。东华人译则云持也。诵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据斯以言。弥纶一化依法施行功用立验。或碎石拔木。或移痛灭疴。随声发而苦除。逐音飏而事举。或召集神鬼。或驾御虬龙。兴云布而膏雨垂。呼策志而祯瑞集。感应不穷。其来久矣。
忏悔部第二
述曰。夫呪是三世诸佛所说。若能至心受持。无不灵验。比见道俗。虽有诵持无多功効。自无志诚谤言无征。或有文字譌㬱。或有音韵不典。或饮噉酒肉。或杂食荤辛。或室宇污秽。或浪谈俗语。或衣服不净。或处所不严。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若欲忏悔先立道场。悬缯幡盖烧众名香。四门护净禁止杂人。随其出入每须澡浴。多觅和香口内常含。至诚殷重自责己躬。愧谢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普为四生六趣。心心相续刹那匪懈。如是恳已定验不疑。故菩萨善戒经云。菩萨为破众生种种恶故受持神呪。故有五法不得为。一不食肉。二不饮酒。三不食五辛。四不婬。五不净之家不在中食。菩萨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无量众生。诸恶鬼神诸恶毒病无不能治。
千转陀罗尼神呪
此呪出于西梵由来盛传。至隋大业初。东都雒阳翻经馆笈多三藏。译出此呪以惠遣学士。释彦琮法师即传译之领袖也。初获此本通布华夷。时有长安延兴寺玄琬律师弘法寺静琳法师等。并是道光日下德振通贤。创获流布洗荡瑕累。即于别院仍建道场。每至肇春为受戒沙弥及余道俗相续不绝。灵相重叠。至今五十余年。时渐譌㬱。恐后人不知本末。故委具述之。然大集诸经及陀罗尼集十卷。广明杂呪。不烦具录。今且逐要时济所须。意存灭罪除障。出四十余首。除病济贫护生延命杂术之徒。亦略述二十余。或此处无文西域有本。三藏口传。要用呪者。亦翻出三五。传之流行。余之不尽者冀寻大本。佛说呪曰。
南慕遏罗(去声)怛(入声)那(奴个反)怛逻耶(羊多反)夜(羊个反)南么阿(长声)罗耶阿(短声)吠卢吉低湿吠逻夜菩提(上声)萨哆皤(平声)邪(羊可反)摩诃萨埵婆邪摩诃迦噜腻(拏儞反)迦夜(羊可反)怛驮(地可反)誓曳(去声)誓曳誓夜(羊可反)婆(长声)𨢘(许弃反)儞(奴弃反)誓揄怛[日*梨]迦(去声)逻迦逻(去声)磨(去声)逻磨逻哆(都个反)逻哆逻遮(章可反)逻遮逻钵逻(去声)遮罗钵逻遮罗器拏(去声)器拏萨婆(去声)羯磨吠逻拏(平声)儞迷婆伽伏底(都儞反)索诃(去声)萨啰吠啰低萨婆(去声)勃陀(长声)吠卢吉低只刍(欹数反)秫(始出反)𠰷怛逻揭(渠谒反)逻拏(去声)寔哈(呼合反)婆(轻长反)迦夜沫奴比(扶必反)阇夜那比 输达儞 素噜素噜 钵逻钵逻 素噜素噜萨婆勃陀頞地瑟耻(上寄反)那馺(苏合反)婆诃达磨陀(长声)石揭唎鞞馺婆诃阿罗婆(重声)婆(去声)馺婆(轻声)婆(重声)婆(去声)萨婆达摩婆(去声)蒱达儞 馺婆诃
此呪功能。千劫聚集业障一时诵已皆尽去尽。便获千佛所集善根。当得背于千劫流转中生老病死边际。转此生已见千转轮王。欲生清净佛国者。昼三夜三。一一时中各诵二十一遍。至二十一日。如其所欲即得如意。我见金色佛像菩萨形像。即是先相。命终已后便生菩萨大集会中。
◎灭罪部第六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云。东方去此百千亿佛刹过已。有一佛刹。名无边华世界。彼世界中。有一佛名最胜灯王如来。现在逍遥说法。遣二菩萨来此娑婆世界。一名大光菩萨。二名甘露光菩萨。佛言。汝等二菩萨往向娑婆世界。彼有一佛名释迦牟尼。将此陀罗尼章句说。为诸众生故。安乐故。功德故。增益故。名闻故。生力故。随所意行故。所受乐故。不扰乱故。不杀众生故。为𢺠护故。而说呪曰。
多(上)绖(地也反)他优波差泥 覩差泥 罗叉㝹瞿 波多(上)曳波啰阇婆隷阇(上)婆(上)隷阇婆隷摩(上)诃阇婆隷 阇婆楞伽帝 阇婆隷阇婆梨尼 摩诃阇婆梨尼
阇婆啰木仚娑利 摩娑利 阿迦 (上)隷摩迦(上)隶阿(上)仚(音溪)摩(上)仚那(上)仚娑(上)婆隷 摩诃娑婆隷 三婆离 郁句 目句 三摩帝 摩诃三摩帝帝 三摩帝 摩诃三摩帝 摩诃阇婆隷 娑曳 娑罗弥 目句奢弥 摩诃奢弥 三摩弟 摩诃三摩弟 三目避 毘目避 阿啰细 摩诃阿罗细 摩那(上)细 摩那细 摩那细啼卑底 莎婆诃
尔时彼二菩萨受持此陀罗尼已。譬如壮士屈申臂顷。至释迦牟尼所。恭敬礼已。具申来意作是言。或被诸鬼神恼害。或被诸杂毒虫害。或蛊道病。或有死尸病。或有热病自余种种扰乱鬼病。而最胜灯王如来遣我等将此陀罗尼呪来。为诸众生作利益故。而说前呪。尔时佛告阿难言。汝持此呪为他解说宣通流布。佛出世难值。此呪复甚难闻。若有人能受持此陀罗尼者。火不能烧。刀仗不伤。诸毒不害。县官不杀。梵天不恚。彼人七世常知宿命。此呪过去七十七亿诸佛所说。若有人毁谤此呪者。即是毁谤彼等诸佛。若有鬼神不敬重此呪者。或与我夺某甲威力者。或已呪夺不还者。彼鬼神头破作七分。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比丘。我今亦说陀罗尼章句。为利益众生故。增长功德故。增长威德故。增长色故。增长名闻故。增长力故。随意受乐故。随行受安乐故。不扰乱故。不杀害故。守护故。而说呪曰。
多(上)[口*姪]他阿知(上)跋知(上)那(上)知(上)俱(上)那(上)知(上)迦(上)那(上)知(上)咤罗 跋泥 恀罗跂泥 覩多罗(上)曳阿罗(上)婆枳 咤 枳咤荼枳罗娄迷呼卢迷娑(上)隶摩诃娑隶差迷 摩诃差迷梨隷 嗘隷 [日*旨]隷嗘(虚尔反)隶 寐隶 伊隶(上)尸隶尸隷 尸尸利尸罗跋知(上)阿(上)滞婆(上)滞那(上)滞俱(上)那滞颇那(上)跋帝波(上)那跋帝(上)阿迦细摩迦细迦细迦娑(上)迦细颇细颇娑(上)颇细摩诃颇娑(上)颇细伊(上)泥寐泥多恀多恀波多恀多婆多恀莎婆诃
尔时佛告阿难。汝持此呪为他解说宣通流布。佛告阿难。闻此陀罗尼复倍甚难。若有人能受此呪。复倍为难。若有人能受持读诵。能为他人宣通解说。彼人能知未来二十一世之事。此陀罗尼过去九十九亿诸佛所说。若有人毁谤不信行者。彼人则为毁谤过去诸佛。若有人受持此呪。结戒守护作法。尚能令彼枯树生枝柯华叶果子。何况有识众生受持此呪而不差者。无是处耶。归命一切诸佛。愿我成就此呪。莎婆诃。
尔时世尊复说呪曰。
多(上)姪他 阿啧(悼阶反)婆啧 咤稽咤啰稽 咤𠰷末底 覩𠰷末底 兜隷 覩罗兜隷婆隷娑(上)隷 覩隷 度隷 度度隷苏(上)隷婆 哂哂婆哂利 溪利 毕利 底利 莎婆诃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若有人受持此呪为他宣通。彼人得知二十八世之事。此陀罗尼过去殑伽河沙诸佛所说。若有人毁谤此呪。则是毁谤彼等诸佛。则为舍彼诸佛。一切诸天龙鬼神县官劫贼诸毒蛊等。皆不能害。一切诸恶疾病亦不能害。唯除宿殃所造业报(略说功德广说在经)。
大方等经七佛说灭罪呪
离婆离婆帝 仇呵仇呵帝 陀罗离帝 尼呵罗帝 毘摩离帝莎诃
右此二呪。诸佛共说功能利益灭罪除障备在经文。不具说。
新翻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一第六分云。
尔时最胜天王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修何等行护持正法。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不违言。尊重师长随顺正法。调柔志性纯质诸根寂静。远离一切恶不善行。修习善根名护正法。天王当知。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身语意三业慈悲。不拘利誉持戒清净。远离诸见。名护正法。天王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心不随爱恚怖痴行。名护正行。修习惭愧。名护正法。说法修行皆如所闻。名护正法。天王当知。三世诸佛为护正法说陀罗尼。𢺠护天王及人王等。令护正法久住世间。与诸有情作大饶益。陀罗尼曰。
呾姪他 阿虎洛 尼洛罚底(丁履反下同)虎剌挐莎(去声呼下同)窭荼者遮者遮 折(支热反)尼 阿奔(音声呼)若刹多刹多刹延多刹也莎诃陵末尼羯洛 邬鲁 邬鲁罚底迦 逻跋底迦 阿鞞奢底尼 莎剌尼杜阇 杜阇末底 阿罚始尼罚尸罚多罚多奴娑理尼 部多奴悉没栗底 提罚多奴 悉没栗底 莎诃
天王当知。此大神呪能令一切人非人等皆得安乐。此大神呪三世诸佛为护正法。及护一切人非人等令得安乐。以方便力而当说之。是故天王及人王等。为护正法久住世故。自身眷属得安乐故。国土有情无灾难故。各应精勤至诚诵念。如是则令怨敌灾难魔事法障皆悉销灭。由斯正法久住世间。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云云。
五百七十八第一般若理趣分云云。尔时如来即说神呪。
纳慕薄伽筏帝(一)钵剌壤波罗预多曳(二)薄底(丁履反)筏攃(七男反)罗曳(三)罨跛履弭多窭拏曳(四)萨缚呾他揭多跛履布视多曳(五)萨缚呾他揭多奴壤多壤多邲壤多曳(六)怛姪他(七)钵剌𠯋(一第反下同)钵剌𠯋(八)莫诃钵剌𠯋(九)钵剌壤婆娑羯囇(十)钵剌壤路迦羯囇(十一)案驮迦啰毘谈末埿(十二)悉递(十三)苏悉递(十四)悉殿都漫薄伽筏底(十五)萨防伽孙达囇(十六)薄底筏[打-丁+(葵-天+示)]囇(十七)钵剌娑履多喝悉帝(十八)参磨泾嚩娑羯囇(十九)勃陀勃[口*陀](二十)悉[口*陀]悉[口*陀](二十一)剑波剑波(二十二)浙罗浙罗(二十三)曷逻嚩逻嚩(二十四)阿揭车阿揭车(二十五)薄伽筏底(二十六)么毘滥婆(二十七)莎诃(二十八)
如是神呪三世诸佛皆共宣说。同所护念。能受持者一切障灭。随心所欲无不成办。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尔时如来复说神呪。
纳慕薄伽筏帝(一)钵剌壤波啰弭多曳(二)怛姪他(三)牟尼达谜(四)僧揭洛诃达谜(五)遏奴揭洛诃达谜(六)毘目底达谜(七)萨驮奴揭洛诃达谜(八)吠室洛末拏达谜(九)参漫多奴跛履筏剌呾那达谜(十)窭拏僧揭洛诃达谜(十一)萨缚迦罗跛履波剌那达谜(十二)莎诃(十三)
如是神呪是诸佛母。能诵持者一切罪灭。常见诸佛得宿住智。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尔时如来复说神呪。
纳慕薄伽筏帝(一)钵剌壤波啰弭多曳(二)怛姪他(三)室丽曳(四)室丽曳(五)室丽曳(六)室丽曳细(七)莎诃(八)
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能受持者业障消除。所闻正法总持不忘。疾得无上正等菩提。
此下三呪。西京兴善寺大唐翻经僧玄摸法师。于波颇三藏及余大德婆罗门所。口决正得。诸经先无正本。旧依婆罗门所翻得。为文讹略不依正梵。故更译之。虽有增减不劳致惑。
杂呪部第七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呪经(已下并出陀罗尼杂集经录)
尔时如来初成正觉。有一大梵天王。来诣佛所敬礼佛足。而作是言。
第一名弥酬迦 第二名弥伽王 第三名骞陀 第四名阿波悉摩罗 第五名牟致迦 第六名摩致迦 第七名阇弥迦 第八名迦弥尼 第九名梨婆坻 第十名富多那 第十一名曼多难提 第十二名舍究尼 第十三名揵咤波尼 第十四名目佉曼荼 第十五名蓝婆
此十五鬼神。常游行世间为婴孩小儿而作于恐怖。我今当说此诸鬼神恐怖形相。以此形相令诸小儿并生惊畏。
弥酬迦者。其形如牛。
弥伽王者。其形如师子。
骞陀者。其形如鸠摩罗天。
阿波悉摩罗者。其形如野狐。
牟致迦者。其形如猕猴。
摩致迦者。其形如罗刹女。
阇弥迦者。其形如马。
迦弥尼者。其形如妇女。
黎婆坻者。其形如狗。
富多那者。其形如猪。
曼多难提者。其形如猫儿。
舍究尼者。其形如乌。
揵咤波尼者。其形如鸡。
目佉曼荼者。其形如薰狐。
蓝婆者。其形如蛇。
此十五鬼神著诸小儿令其惊怖。我今当复说诸小儿怖畏之相。
弥酬迦鬼著者。令小儿眼睛回转。
弥迦王鬼著者。令小儿数数欧吐。
骞陀鬼著者。令小儿其两肩动。
阿婆悉魔罗鬼著者。令小儿口中沫出。
牟致迦鬼著者。令小儿把拳不展。
摩致迦鬼著者。令小儿自啮其舌。
阇弥迦鬼著者。令小儿喜啼喜笑。
迦弥尼鬼著者。令小儿乐著女人。
黎婆坻鬼著者。令小儿现种种杂相。
富多那鬼著者。令小儿眠中惊怖啼哭。
曼多难提鬼著者。令小儿喜啼喜笑。
舍究尼鬼著者。令小儿不肯饮乳。
揵咤波尼鬼著者。令小儿咽喉声塞。
目佉曼荼鬼著者。令小儿时气热病下痢。
蓝婆鬼著者。令小儿数噫数哕。
此十五鬼神。以如是等形怖诸小儿及其小儿惊怖之相。我皆已说。复有大鬼神王名旃檀干闼婆。于诸鬼神最为上首。当以五色线诵此陀罗尼。一遍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神鬼名字。使人赍此书线。语彼使言。汝今疾去。行速如风。到于四方。随彼十五鬼神所住之处。与旃檀干闼婆大鬼神王。令以五缚缚彼鬼神。兼以种种美味饮食香华灯明及以乳粥供养神王。
尔时大梵天王复白佛言。世尊。若有女人不生男女。或在胎中失坏堕落。或生已夺命。此诸女等欲求子息保命长寿者。常当系念修行善法。于月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清净洗浴著新净衣。礼十方佛。至于中夜以少芥子置己顶上。诵我所说陀罗尼呪者。令此女人即得如愿。所生童子安隐无患。尽其形寿命不中夭。若有鬼神不顺我呪者。我当令其头破为七分。如阿梨树枝。即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呪曰。
哒[口*姪]咃 阿伽啰 伽泥 那伽伽泥 娑楼隷 祇隷 伽婆隷 钵隷 不隷 罗收祢 修罗俾 遮罗俾 婆陀尼 波啰阿曷利沙尼那易 弥那易 苏婆诃
世尊。我今说此陀罗尼呪。护诸童子令得安隐获其长寿故。
尔时世尊一切种智即说呪曰。
哒[口*姪]咃 菩陀菩陀菩陀 㝹摩帝 菩提菩提 摩隷 式叉夜娑舍利 娑达祢 娑罗地 头隷头头隷波腊多头隷 舍摩腻 扠鞞扠隷 波腊帝扠蓝舍弥帝 槃他槃𫄨 波呵腻 祇摩腻 陀波腻 苏婆诃 腻婆罗腻 苏婆诃
世十五鬼神常食血肉。以此陀罗尼呪力故。悉皆远离不生恶心。令诸童子离于恐怖安隐无患。处胎初生无诸患难。诵此呪者。或于城邑聚落。随其住处亦能令彼婴孩小儿长得安隐。终保年寿。南无佛陀。成就此呪护诸童子。不为诸恶鬼神之所娆害。一切诸难一切恐怖悉皆远离。苏婆诃。时此梵天闻说此呪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