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篇(此有四部)
- 述意部
- 祈祭部
- 降雨部
- 河海部
述意部第一
夫圣道虚寂故能圆应无方。以其无方之应故应无不适。比以阴阳愆候亢旱积时。北墉之礼久申。西郊之雨莫应。圣上忧兆庶之失业。恐稼穑之不登。减膳恤刑。霄衣肝食。精诚格于上下。玉帛遍于山川。灵液莫霑祈云罕积。仰惟慧炬潜曜。无幽不烛。神功叵测。有感必通。所以仰凭三宝。敷演一乘。转读微言。树兹大福。愿法教始开。慈云遐布。玄言一阐。沛泽远覃。嘉禾连秀于郊原。瑞菓遍生于林木。衣唯服于八蚕。食必资于七获。世界欝若众香。含生宛如安养。无请不谐。有祈必应。并沐兹定水。继圣智之原。辟此爱罗超有无之境也。
河海部第四
如新婆沙论云。于此赡部洲中有四大河。眷属各四。随其方面流趣大海。谓即于此赡部洲中有一大池名无热恼。初彼出四大河。一名殑伽。二名信度。三名缚刍。四名私多。初殑伽河从池东面金象口出。右绕池一匝流入东海。次信度河从池南面银牛口出。右绕池一匝流入南海。次缚刍河从池西吠瑠璃马口出。右绕池一匝流入西海。后私多河从池北面颇胝迦师子口出。右绕池一匝流入北海。殑伽大河有四眷属。一名阎母那。二名萨洛瑜。三名阿氏罗筏底。四名莫醯。信度大河有四眷属。一名毘[竺-二+跛]奢。二名蔼罗筏底。三名设咀荼卢。四名毘咀娑多。缚刍大河有四眷属。一名筏刺拏。二名吠咀剌尼。三名防奢。四名屈愍婆。私多大河有四眷属。一名萨梨。二名避魔。三名捺地。四名电光。如是且说有大名者。然四大河一一各有五百眷属。并本合有二千四河。随其方面流趣大海。如是所说二千四河。未入海顷。颇有能令不入海不。无如是事。假使有人。或以神力。或以呪术。广说乃至令不得入圣谛现观。无有是处。
又涅槃经云。譬如大海有八不可思议。何等为八。一者渐渐转深。二者深难得底。三者同一咸味。四者潮不过限。五者有种种宝藏。六者大身众生在中居住。七者不宿死尸。八者一切万流大雨投之不增不减。
又金刚三昧不坏不灭经云。佛言。弥勒当知。阿耨大池出四大河。此四大河分为八河。及阎浮提一切众流皆归大海。以沃焦山大海不增。以金刚轮故大海不减。此金刚轮随时转故。令大海水同一咸味。
又涅槃经云。善男子。如殑伽河中有七众生。一者常没。二者暂出还没。三者出已则住。四者出已遍观四方。五者遍观已行。六者行已复住。七者水陆俱行。言常没者。所谓大鱼。受大恶业。身重处深。是故常没。暂出还没者。如是大鱼受恶业故。身重处浅。暂见光明。因光故出。重故还没。出已住者。谓坻弥鱼。身处浅水乐见光明。故出已住。遍观四方者。所谓错鱼。为求食故遍观四方。是故观方。观已行者。谓是错鱼遥见余物。谓是可食。疾行趣之。故观已行行已复住者。是鱼趣已既得可食。即便停住。故行已复住。水陆俱行者。即是龟也(喻七种众生者如文不烦此述)。
颂曰。
感应缘(略引二十二验)
- 秦时中宿县有观亭水神
- 秦时丹阳县湖侧有梅姑神
- 汉时夜郎𦟥水竺王祠有竹节神
- 汉中平年江水内有蛾含沙射人
- 汉永昌不韦县有禁水毒气
- 太山之东有澧泉饮用神灵
- 二华之山当黄河有神簰分流
- 黄帝时有赤将子舆能随风雨上下
- 神农时有赤松子是雨师能服水入火
- 汉沙门千吉能祈雨将孙策忌害见怪
- 汉沙门竺昙盖祈雨有征
- 晋沙门僧群隐山感神水饮而不饥
- 晋庐山释慧远以杖掘地感泉涌出
- 晋沙门于法兰感涸㵎涌水清流
- 晋沙门涉公能呪龙下钵中
- 晋沙门佛图澄能祈雨白龙二头见
- 晋沙门竺昙摩罗刹能呪水枯而更流
- 宋沙门求那跋陀罗能祈雨应时而降
- 齐沙门昙超有神请超祈雨有征
- 梁安国寺有瑞像放光处有泉涌
- 唐沙门空藏能祈雨甚有征应
- 唐沙门慧璿山隐无水感神请居得水
园果篇第七十二(此有五部)
- 述意部
- 引证部
- 树果部
- 损伤部
- 种子部
述意部第一
窃惟。王舍竹园经行是寄。灵山石室宴坐斯依。净住遍于十方。慈化通于三界。所以远追须达。高慕庵罗。崇无尽之因。造不坏之地。兴心敬仰。福趣玄门。起念乖恭。业钟汤炭。故覩则发心。见便忘返。益福生善。称为伽蓝也。若有真心造作。纵小得福弘多。何况于大。若起伪心修造。纵大得福尚少。何况于小。是故行者。若欲造作。必须依法。不得奸伪也。
种子部第五
如长阿含经云。有何因缘世间有五种子。有大乱风从不败世界吹种子来生此国。一者根子。二者茎子。三者节子。四者虚中子。五者子子。是为世间有五种子出。
又起世经云。有何因缘有五种子世间出现。佛告比丘。若于东方有诸世界。或成已坏。或坏已成。或成已住。南西北方成坏及住亦复如是。尔时有阿那毘罗大风。别于他方成住世界。吹五种子散此界中。散已复散。乃至大散。所谓根子茎子节子接子子子。此为五子。阎浮树果大如摩伽陀国一斛之瓮。摘其果时汁随流出。色白如乳。味甘如蜜。阎浮树果随所出生有五分益。谓东南西方上下二方。东方生者。诸揵闼婆皆共食之。南方生者。为七大聚落人民所食。何者为七。一名不正噭。二名噭唤。三不正体。四贤五善贤。六牢。七胜。西分生者。金翅鸟等所共食之。上分生者。虚空夜叉皆共食之。下分生者。海中诸虫皆来取食。
又观佛三昧经云。佛言。雪山有树名殃伽陀。其果甚大。其核甚小。推其本末从香山来。以风力故得至雪山。益冬盛寒罗刹夜叉在山曲中屏㟪之处。粪秽不净盈流于地。猛风吹雪以覆其上。渐渐成堑五十由旬。因粪力故此果得生。根茎枝叶华实滋茂。春阳三月八方同时。皆悉风起消融氷雪。唯果树在。其果形色阎浮提果。无以为譬。其形团圆满半由旬。婆罗门食即得仙道五通具足。寿命一劫。不老不死。凡夫食之。向得四沙门果。三明六通无不悉备。有人持种至阎浮提粪坏之地。然后乃生。高一多罗树。树名拘律陀。果名多勒。大如五升瓶。人有食者。能除热病。
又涅槃经云。佛言。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则成醍醐。
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