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部第二(此别三部)
- 述意部
- 劝持部
- 引证部
述意部第一
窃闻。戒是人师道俗咸奉。心为业主。凡圣俱制。良由三宝所资四生同润。故经曰。正法住正法灭。意在兹乎。是以持戒为德。显自大经。性善可崇。明乎大论。戒复方之日月。譬若宝珠。义等涂香。事同惜水。越度大海。号曰牢船。生长善牙。又称平地。是以菩萨禀受微尘不缺。罗汉护持纤芥无犯。宁当抱渴而死弗饮水虫。乃可被系而终无伤草叶。书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言行忠信。战战兢兢。岂可放纵心马不加辔勒。驰骋情猨都无制锁。浮囊既毁前路何期。德瓶已破胜缘长绝。或复要聚恶人朋结凶党。更相扇动备造愆瑕。无惭无愧。不羞不耻。日更增甚。转复沈浮。似若葶苈艾蒿枝叶皆苦诃梨菓树遍体无甘。从明入暗无复出期。劫数既遥痛伤难忍。于是镬汤奔沸猛气冲天。𬬻炭赫曦爆声烈地。镕铜灌口则腹烂肝销。铜柱逼身则骨肉俱尽。宛转呜呼何可言念。如斯等苦寔由毁戒也。
引证部第三
如大庄严论说。我昔曾闻。有诸比丘与诸贾客入海采宝。既至海中船舫破坏。尔时有一年少比丘。捉得一枚版。上座比丘不得版故。将没水中。于时上座恐怖惶惧恐为水漂。语年少言。汝宁不忆佛所制戒。当敬上座。汝所得版应以与我。尔时年少即便思惟。如来世尊实有斯语。诸有利乐应先与上座。复作是念。我若以版用与上座必没水中。洄澓波浪大海之难。极为深广。我于今者命将不全。又我年少初始出家未得道果。以此为忧。我今舍身用济上座。正是其时。作是念已而说偈言。
说是偈已。即便舍版持与上座。既授版已。于时海神感其精诚。即接年少比丘置于岸上。海神合掌白比丘言。我今归依坚持戒者。汝今遭是厄难之事。能持佛戒。海神说偈报曰。
又论云。我昔曾闻。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穿珠家立于门外。时彼珠师为于国王穿摩尼珠。比丘衣赤往映彼珠。其色红赤。彼穿珠师。即入其舍。为比丘取食。时有一鹅见珠赤色。其状似肉。即便吞之。珠师持食以施比丘。寻即觅珠不知所在。此珠价贵。珠师贫急语比丘言。得我珠耶。比丘恐杀鹅取珠。当设何计得免斯患。即说偈言。
尔时珠师虽闻斯偈。语比丘言。若不见还汝徒受苦。终不相置。比丘即四向望无可恃怙。如鹿入围莫知所趣。比丘无救亦复如是。尔时比丘即自歛身端正衣服。彼人语比丘言。汝今与我鬪耶。比丘答言。不共汝鬪。我自共结使鬪。又说偈言。
时穿珠师即加打棒。以两手并头并皆被缚。四向顾望莫知所告。而作是念。生死受苦皆应如是。又说偈言。
尔时珠师语比丘言。何用多语。遂加系缚。倍更挝打。以绳急绞耳眼口鼻尽皆血出。时彼鹅者即来食血。珠师瞋忿打鹅即死。比丘问言。此鹅死活。珠师答言。鹅今死活。何足故问。时彼比丘即向鹅所。见鹅既死洟泣不乐。即向鹅说偈言。
珠师问比丘言。鹅今于汝竟是何亲。愁恼乃尔。比丘答言。不满我愿所以不乐。珠师问言。欲作何愿。比丘以偈答言。
尔时比丘更具说已。珠师即开鹅腹而还得珠。既见珠已便举声号哭。语比丘言。汝护鹅命不惜于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即说偈言。
又大庄严论说。有诸比丘。旷野中行。为贼劫掠。剥脱衣裳。时此群贼惧诸比丘往告聚落。尽欲杀害。贼中一人先曾出家。语同伴言。今者何为尽欲杀害。比丘之法不得伤草。今者以草系诸比丘。彼畏伤故终不能得四向驰告。贼即以草而系缚之。舍之而去。诸比丘等既被草缚。恐犯禁戒不得挽绝。身无衣服为日所炙。蚊虻蝇蚤之所唼娆。从旦被缚至于日夕。转到日没晦冥大暗。夜行禽兽交横驰走。甚可悑畏。有老比丘语诸年少。说偈诫言。
是诸比丘为苦所逼。不得屈伸及以转动。恐伤草命。唯当护戒至死不犯。即说偈言。
诸比丘等闻老比丘说是偈已。各正其身不动不摇。譬如大树无风之时枝叶不动。时彼国王遇出畋猎。渐渐游行至诸比丘所系之处。王遥见之心生疑惑。谓是露形尼揵子等。遣人往看。诸比丘等深生惭愧。障蔽其身使人审知释子沙门。何以知之。右肩黑故。即便还白言。大王。彼是沙门。非为尼揵。即说偈言。
于时大王闻是事已。深生疑怪。默作是念。我今宜往彼比丘所。作是念已。即说偈言。
说是偈已。往至其所。以偈问曰。
于是比丘。以偈答王曰。
尔时国王闻说偈已。心甚欢喜。即为比丘解草系缚。而说偈言。
感应缘(略引二验)
- 梁沙门释法聪
- 隋沙门释法充
后南梁襄阳景空寺释法聪。南阳新野人。卓然神正性洁如玉。蔬藿是甘无求滋馔。因至襄阳繖盖山白马泉。筑室方丈。以为栖心之宅。入谷两所置兰若舍。今巡山者尚识故基焉。初梁晋安王承风来问。将至禅室。马骑相从。无故却退。王惭而返。夜感恶梦。后更再往。马退如故。王乃洁斋躬尽虔敬。方得进见。初至寺侧。但覩一谷猛火洞然。良久伫望。忽变为水。经停倾仰。时水灭堂现。以事相询。乃知尔时入水火定也。堂内所坐绳床两边。各有一虎。王不敢进聪乃以手按头著地。闭其两目召王令前。方得展礼。因告境内多弊虎灾。请聪救援。聪即入定。须臾有十七大虎来至便与受三归戒。勅勿犯暴百姓。又命弟子。以布系诸虎颈。满七日已当来于此。王至期日设斋众集。诸虎亦至。便与饮食解布。遂尔无害。其日将王临白马泉。内有白龟。就聪手中取食。谓王曰。此是雄龙。又临灵泉。有五色鲤鱼。亦就手食。云此是雌龙。王与群吏嗟赏其事。大施而旋。有凶左右数十壮人。夜来欲劫所施之物。遇虎哮吼遮遏其道。又见大人倚立禅室。傍有松树止到其膝。执金刚杵将有守护。竟夜回遑日午方返。王怪其来方以事首。遂表奏闻。初聪住禅堂。每有白鹿白雀驯服栖止。行往所及慈救为先。因见屠者驱猪百余头。聪三告曰。解脱首楞严。猪遂绳解散去。诸屠大怒。将事加手。并仡然不动。便归悔过罪。因断杀业。又于汉水渔人牵网。如前三告。引网不得。方复归心空网而返。又荆州苦旱。长沙寺遣僧至聪所请雨。使还大降。陂池皆满。后卒于江陵天宫寺。即是梁太初年也。其寺现有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