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第一卷
律藏(力出反。梵言毘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毘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毘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亦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或译云灭恶也。或云化度。言梵经化度众生也。或云调伏。调伏贪瞋痴也。即文殊净律经云晓了贪欲名为律是也。案尔疋律法也谓法则也。又云律诠也法律所以铨量轻重也。又云律常也言可常行也。故字从彳。彳即行也。从聿。聿者笔也。定罪正刑非笔不断也。释名云律者缧也𠕀人必使不得放肆也。言尸罗者此音止得谓止恶得善也。旧译云清净及性善者皆义释也。缧音力追反缧系也)。
稽首(字诂古文[(二/日)*(首-目+日)]同苦礼反白虎通曰所以稽首何稽至也首头也言头至地也三苍稽首顿首也说文下首也周礼太祝辩九拜一曰[(二/日)*(首-目+日)]首是也)。
说戒(古薤反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婆罗此译云禁戒者亦禁义也广疋戒备也周易以此斋戒韩康伯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字体从廾持戈以戒不虞字意也廾又作拜同巨龙反)。
讽诵(福凤反讽谓咏读也诵谓背文也)。
罣碍(又作罫同胡卦反字书网碍也说文碍止也)。
垣墙(于烦反四周墙也释名垣援也人所依阻以为援卫也墙者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飚火(俾遥反小火也案字体作熛说文熛飞火也三苍迸火也吕氏春秋云突泄一熛焚宫烧藉是也)。
醒者(思挺反字林醉解也)。
除愈(古文瘉同臾乳反说文瘉病瘳也方言差闲愈也)。
身康(格刚反康安也字林休也尔疋康乐也)。
难诘(去质反广疋诘责也说文诘问也)。
馑饥(古文𩚮又作饥同几治反尔疋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春秋谷梁传曰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五谷不升谓之灾说文饥馑也)。
梵行(凡泛反梵言梵摩此云清净或曰清洁正言寂静葛洪字苑云梵洁取其义矣故二梵本云裒罗那地耶译言旧第二杂心论云众具反第二是也)。
发被(皮寄反被谓被带也亦衣被也律文有作披张之被非也)。
袈裟(举佉反。下所加反。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己*殳)/毛][渻-目+毛]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杂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秽。又义云离尘服。或云消瘦衣。或称莲华服。或言间色衣。皆随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
利戟(居逆反字林有枝兵器也周礼戟长六尺释名戟格也言旁有枝格也)。
伺之(琕苍作覗字林音猳或作司司湑牦胥吏二反广疋伺候也亦察也狙也狙音千絮反)。
羯磨(居谒反此译云作法办事忧婆离问经作劒暮此梵讹也)。
和上(菩萨内戒经作和阇皆于阗国等讹也应言郁波第耶夜此云近诵以弟子年小不离于师常逐常近受经而诵也又言邬波柁耶此云亲教旧译云知有罪知无罪名为和上也邬音于古反拕音徒我反)。
阿阇梨(经中或作阿祇利皆讹也应言阿遮利夜此云正行又言阿遮利耶此云轨范旧云于善法中教授令知名阿阇梨也)。
君持(经中或作军迟此云瓶也谓双口澡鑵律文作鍕锵非也)。
罗阅(以拙反十二游经云此言王舍城应云罗阇义是料理以王伐之谓能料理人民也)。
揭梨醯(此云舍中也在摩伽国中城名也)。
陶师(又作匋同大劳反史记陶瓦器也苍颉篇陶作瓦家也舜始为陶于河滨是也案西域地多卑湿不得作窑但累坏器露烧之耳亦借音为姚也)。
柴薪(仕隹反礼记收祑薪以供郊广郑玄曰大可折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薪施炊爨柴以给燎也)。
相率(所律反谓将领行也率导引也)。
瓶沙王(此言讹也正言频婆娑罗此云形牢是摩伽陀国王也)。
栅㰚(叉白反说文编竖木也㰚又作篱陀二形同力支反通俗文柴垣曰拕木垣曰栅释名云以柴作之疏离然也律文作柟楀非体也柟音南楀音矩也)。
亲厚(古文屋同胡苟反案厚者不薄也重也律文或作友于久反说文友同志也广疋友爱也亲也随作皆得也)。
若逻(力贺反戍属也谓游兵以御冦者也韵略云逻谓循行非违也律文作㑩非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