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一
- 新集条解异出经录第二
- 新集表序四部律录第三
新集经论录第一
- 四十二章经一卷(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师所撰录阙此经)
右一部凡一卷。汉孝明帝梦见金人。诏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到西域。始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其经今传于世。
- 安般守意经一卷(安录云小安般经)
- 阴持入经一卷
- 百六十品经一卷(旧录云增一阿含百六十章)
- 大十二门经一卷
- 小十二门经一卷
- 大道地经二卷(安公大道地经者修行经抄也外国所抄)
- 人本欲生经一卷
- 道意发行经二卷
- 阿毘昙五法经一卷(旧录云阿毘昙五法行经)
- 七法经一卷(旧录云阿毘昙七法行经或云七法行今阙此经)
- 五法经一卷
- 十报经二卷(旧录云长阿含十报法)
- 普法义经一卷(一名具法行具法行作舍利弗普法义作舍利曰余并同)
- 义决律一卷(或云义决律法行经安公云此上二经出长阿含今阙)
- 漏分布经一卷
- 四谛经一卷(安公云上二经出长阿含)
- 七处三观经二卷
- 九横经一卷
- 八正道经一卷(安公云上三经出杂阿含)
- 杂经四十四篇二卷(安公云出增一阿鋡既不标名未详何经今阙)
- 五十校计经二卷(或云明度五十校计经)
- 大安般经一卷
- 思惟经一卷(或思惟略要法)
- 十二因缘经一卷
- 五阴喻经一卷(旧录云五阴譬喻经)
- 转法轮经一卷(或云法轮转经)
- 流摄经一卷(旧录云一切流经或云一切流摄守经)
- 是法非法经一卷
- 法受尘经一卷
- 十四意经一卷(旧录云菩萨十四意经今阙)
- 本相猗致经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
- 阿鋡口解一卷(或云阿鋡口解十二因缘经或云断十二因缘旧经录云安侯口解凡有四名同一本)
- 阿毘昙九十八结经一卷(今阙)
- 禅行法想经一卷
- 难提迦罗越经一卷(今阙)
右三十四部。凡四十卷。汉桓帝时。安息国沙门安世高所译出。其四谛口解十四意九十八。结安公。云似世高撰也。
- 道行经一卷(安公云道行品经者般若抄也外国高明者所撰安公为之序注)
右一部。凡一卷。汉桓帝时。天竺沙门竺朔佛赍胡本至中夏。到灵帝时。于洛阳译出。
- 般若道行品经十卷(或云摩诃般若波罗经或八卷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
- 首楞严经二卷(中平二年十二月八日出今阙)
- 般舟般三昧经一卷(旧录云大般舟三昧经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
- 伅真陀罗经二卷(旧录云屯真陀罗王经别录所载安录无今阙)
- 方等部古品曰遗日说般若经一卷(今阙)
- 光明三昧经一卷(出别录安录无)
- 阿阇世王经二卷(安公云出长阿含旧录阿阇贳经)
- 宝积经一卷(安公云一名摩尼宝光和二年出旧录云摩尼宝经二卷)
- 问署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或云文殊问菩萨署经)
- 胡般泥洹经一卷(今阙)
- 兜沙经一卷
- 阿閦佛国经一卷(或云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成品经或云阿閦佛经)
- 孛本经二卷(今阙)
- 内藏百品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旧录云内藏百宝经遍校群录并云内藏百宝无内藏百品故知即此经也)
右十三部。凡二十七卷。汉桓帝灵帝时。月支国沙门支谶所译出。其古品以下至内藏百品凡九经。安公云。似支谶出也。
- 成具光明经一卷(或云成具光明三昧经或云成具光明定意经)
右一部。凡一卷。汉灵帝时。支曜译出。
- 法镜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经)
- 十慧一卷(或云沙弥十慧)
右二部。凡二卷。汉灵帝时。沙门严佛调都尉安玄共译出。十慧是佛调所撰。
- 中本起经二卷(或云太子中本起经)
右一部。凡二卷。汉献帝建安中。康孟详译出。
- 法句经二卷
右一部。凡二卷。魏文帝时。天竺沙门维祇难。以吴主孙权黄武三年赍胡本。武昌竺将炎共支谦译出。
- 维摩诘经二卷(阙)
- 大般泥洹经二卷(安公云出长阿含祐案今长阿含与此异)
- 瑞应本起经二卷
- 小阿差末经二卷(阙)
- 慧印经一卷(或云慧印三昧经或云实用慧印三昧经)
- 本业经一卷(或云菩萨本业经)
- 法句经二卷
- 须赖经一卷(或云须赖菩萨经)
- 梵摩渝经一卷
- 私阿末经一卷(或作私呵昧案此经即是菩萨道树经)
- 微密持经一卷(或云无量门微密持经)
- 阿弥陀经二卷(内题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檀过度人道经)
- 月明童子经一卷(一名月明童男子一名月明菩萨三昧经)
- 义足经二卷
- 阿难四事经一卷
- 差摩竭经一卷
- 优多罗母经一卷(阙)
- 七女经一卷(安公云出阿毘昙)
- 八师经一卷
- 释摩男经一卷(安录云出中阿含)
- 孛抄经一卷(今孛经一卷即是)
- 明度经四卷(或云大明度无极经)
- 老女人经一卷(安公云出阿毘昙)
- 斋经一卷(阙)
- 四愿经一卷
- 悔过经一卷(或云序十方礼悔过文)
- 贤者德经一卷
- 佛从上所行三十偈一卷(阙)
- 了本生死经一卷(安公云出生经祐案五卷生经无此名)
- 惟明二十偈一卷
- 首楞严经二卷(别录所载安录无今阙)
- 龙施女经一卷(别录所载安录无)
- 法镜经二卷(出别录安录无)
- 鹿子经一卷(别录所载安录无)
- 十二门大方等经一卷(别录所载安录无今阙)
- 赖咤和罗经一卷(别录所载安录无或云罗汉赖咤和罗经)
右三十六部。四十八卷。魏文帝时。支谦以吴主孙权黄武初至孙亮建兴中所译出。
- 六度集经九卷(或云六度无极经或云度无极集或云杂无极经)
- 吴品五卷(凡有十品今阙)
右二部。凡十四卷。魏明帝时。天竺沙门康僧会。以吴主孙权孙亮世所译出。
- 首楞严经二卷(阙)
- 须赖经一卷(阙)
- 除灾患经一卷(阙)
右三部。凡四卷。魏高贵公时。白延所译出。别录所载。安公录(先无其名)。
- 放光经二十卷(晋元康元年五月十五日出有九十品一名旧小品阙)
右一部。凡二十卷。魏高贵公时。沙门朱士行。以甘露五年到于阗国。写得此经正品梵书胡本十九章。到晋武帝元康初。于陈留仓恒水南寺译出。
- 光赞经十卷(十七品太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
- 贤劫经七卷(旧录云贤劫三昧经或云贤劫定意经元康元年七月二十一日出)
- 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旧录云正法华经或云方等正法华经太康七年八月十日出)
- 普耀经八卷(三十品安公云方等部永嘉二年五月出)
- 大哀经七卷(二十八品旧录云如来大哀经元康元年七月七日出)
- 度世品经六卷(或云度世或为五卷元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出)
- 密迹经五卷(或云密迹金刚力士经或七卷太康九年十月八日出)
- 持心经六卷(十七品一名等御诸法一名庄严佛法旧录云持心梵天经或云持心梵天所问经太康七年三月十日出)
- 修行经七卷(二十七品旧录云修行道地经太康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出)
- 渐备一切智经十卷(或五卷元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
- 生经五卷(或四卷)
- 海龙王经四卷(或三卷太康六年七月十日出)
- 普超经四卷(一名阿阇世王品安录亦云更出阿阇世王经或为三卷旧录云文殊普超三昧经太康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出)
- 维摩鞊经一卷(一本云维摩鞊名解)
- 阿惟越致遮经四卷(太康五年十月十四日出)
- 严净佛土经二卷(旧录云文殊师利严净经或云文殊佛土严净经)
- 阿耨达经二卷(一名弘道广显三昧经旧录云阿耨达龙王经或云阿耨达请佛经)
- 首楞严经二卷(异出首称阿难言)
- 无量寿经二卷(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宝藏经二卷(旧录云文殊师利宝藏经或云文殊师利现宝藏太始六年十月出)
- 宝结经二卷(一名菩萨净行经旧录云宝结菩萨经或云宝结菩萨所问经永熙元年七月十四日出)
- 要集经二卷(或云诸佛要集经天竺曰佛陀僧祇提)
- 佛升忉利天品经二卷
- 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旧录云等集众德经或云等集)
- 无尽意经四卷
- 离垢施女经一卷(大康十年十二月二日出)
- 郁迦长者经一卷(或云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即大郁迦经或为二卷)
- 大净法门经一卷(建始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出)
- 须真天子经二卷(泰始二年十一月出)
- 幻士仁贤经一卷(或云仁贤幻上经)
- 魔逆经一卷(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出)
- 济诸方等经一卷(或云济诸方等学经)
- 德光太子经一卷(或云赖咤和罗所问光德太子经太始六年九月三十日出)
- 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一本云净律经太康十年四月八日出)
- 决总持经一卷
- 宝女经四卷(旧录云宝女三昧经或云宝女问慧经太康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出)
- 如来兴显经四卷(一本云兴显如幻经元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
- 般舟三昧经二卷(安公录云更出般舟三昧经)
- 首意女经一卷(或云梵女首意经)
- 十二因缘经一卷
- 月明童子经一卷(一名月光童子经)
- 五十缘身行经一卷(旧录云菩萨缘身五十事经或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 六十二见经一卷(或云梵网六十二见经)
- 四自侵经一卷(安公云出阿毘昙)
- 须摩经一卷(旧录云须摩提经或云须摩提菩萨经)
- 随权女经二卷(出别录安录无)
- 方等泥洹经二卷(或云大般泥洹经太始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出)
- 大善权经二卷(或云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或云慧上菩萨经或云善权方便经或云善权方便所度无极经太康六年六月十七日出)
- 无言童子经一卷(或云无言菩萨经)
- 温室经一卷(旧录云温室洗浴众僧经)
- 顶王经一卷(一名维鞊子问经安公云出方等部或云大方等顶王经)
- 圣法印经一卷(天竺名阿遮昙摩又图安公云出杂阿含)
- 移山经一卷(旧录云力士移山经)
- 文殊师利五体悔过经一卷(旧录云文殊师利悔过)
- 持人菩萨经三卷
- 灭十方冥经一卷(元熙元年八月十四日出)
- 无思议孩童经一卷(旧录云孩童经或云无思议光孩童菩萨经或云无思议光经)
- 迦叶集结经一卷(旧录云迦叶结经)
- 弥勒成佛经一卷(与罗什所出异本)
- 舍利弗目连游诸国经一卷(或云舍利弗摩目揵连游诸四衢经)
- 琉璃王经一卷
- 奈女耆域经一卷(或云奈女经)
- 宝施女经一卷
- 宝罔童子经一卷(旧录云宝罔经)
- 顺权方便经二卷(一本云惟权方便经旧录云顺权女经一名转女身菩萨经)
- 五百弟子本起经一卷(旧录云五百弟子自说本末经或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佛为菩萨五梦经一卷(旧录云佛五梦或云太子五梦)
- 普门经一卷(一本云普门品太康八年正月十一日出)
- 如幻三昧经二卷(旧录云三卷)
- 弥勒本愿经一卷(或云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 舍利弗悔过经一卷
- 胞胎经一卷(旧录云胞胎受身经)
- 十地经一卷(或云菩萨十地经)
- 摩目揵连本经一卷
- 太子慕魄经一卷
- 四不可得经一卷
- 菩萨悔过经一卷(或云菩萨悔过法下注云出龙树十住论)
- 当来变经一卷
- 乳光经一卷
- 心明女梵志妇饭汁施经一卷(或云心明经)
- 大六向拜经一卷(旧录云六向拜经或云威华长者六向拜经)
- 鸯掘摩经一卷(或云指鬘经或云指髻经)
- 菩萨十住经一卷
- 摩调王经一卷(出六度集)
- 象出经一卷(一名无所希望经)
- 照明三昧经一卷
- 所欲致患经一卷
- 法没尽经一卷(或云空寂菩萨所问经)
- 菩萨斋法一卷(一名菩萨正斋经一名持斋经)
- 独证自誓三昧经一卷(或云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 过去佛分卫经一卷(旧录云过世佛分卫经)
- 五盖疑结失行经一卷(安公云不似护公出后记云永宁二年四月十二日出)
- 阿差末经四卷(或云阿差末菩萨经别录所载安录先阙)
- 无极宝经一卷(别录所载先阙安录或云无极宝三昧经)
- 阿述达经一卷(别录所载安录先阙旧录云阿述达女经或云阿阇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右九十部凡二百六卷今并有其经。
- 等目菩萨经二卷(别录所载安录先阙)
- 闲居经一卷
- 更出小品七卷
- 总持经一卷(祐案出生经或云佛心总持)
- 超日明经二卷
- 删维摩鞊经一卷(祐意谓先出维摩烦重护删出逸偈也)
- 虎耳意经一卷
- 无忧施经一卷(一本云阿阇世女名无忧施)
- 五福施经一卷
- 楼炭经五卷(安公云出方等部)
- 勇伏定经二卷(安公云更出首楞严元康元年四月九日出)
- 严净定经一卷(一名序世经)
- 慧明经一卷
- 迦叶本经一卷(或云大迦叶本)
- 光世音大势至受决经一卷
- 诸方佛名经一卷
- 目连上净居天经一卷
- 普首童经一卷
- 十方佛名一卷
- 三品修行经一卷(安公云近人合大修行经)
- 金益长者子经一卷
- 众祐经一卷
- 观行不移四事经一卷
- 小法没尽经一卷
- 四妇喻经一卷
- 庐夷亘经一卷
- 诸神呪经三卷
- 廅罗王经一卷
- 龙施经一卷
- 檀若经一卷
- 马王经一卷
- 普义经一卷
- 鹿母经一卷
- 给孤独明德经一卷(旧录云给孤独氏经)
- 龙王兄弟陀𨖫诫王经一卷(𨖫是达字)
- 劝化王经一卷
- 百佛名一卷
- 更出阿阇世王经二卷
- 殖众德本经一卷
- 沙门果证经一卷
- 龙施本起经一卷(旧录云龙施本经或云龙施女经)
- 佛悔过经一卷
- 三转月明经一卷
- 解无常经一卷
- 胎藏经一卷
- 离垢盖经一卷
- 小郁迦经一卷
- 阿阇贳女经一卷
- 贾客经二卷
- 人所从来经一卷
- 戒罗云经一卷
- 鴈王经一卷
- 十等藏经一卷
- 鴈王五百鴈俱经一卷
- 诫具经一卷
- 决道俗经一卷
- 猛施经一卷(旧录云猛施道地经)
- 城喻经一卷
- 耆阇崛山解一卷
- 譬喻三百首经二十五卷
- 比丘尼诫经一卷
- 诫王经一卷
- 三品悔过经一卷
- 菩萨斋法一卷(旧录云菩萨斋经或云贤首菩萨斋经)
右六十四部凡一百一十六卷经今阙。
合二件。凡一百五十四部。合三百九卷。晋武帝时。沙门竺法护。到西域得胡本还。自太始中至怀帝永嘉二年。以前所译出。祐捃摭群录。遇护公所出更得四部。安录先阙。今条入录中。安公云。遭乱录散小小错涉。故知今之所获审是护出也。
- 超日明经二卷(旧录云超日明三昧经)
右一部。凡二卷。晋武帝时。沙门竺法护。先译梵文。而辞义烦重。优婆塞聂承远整理文偈删为二卷。
- 须真天子经二卷(或云须真天子问四事经太始二年十一月八日出)
右一部二卷。晋武帝世。天竺菩萨沙门昙摩罗察口授出。安文惠白元信笔受。
- 异维摩诘经三卷
- 首楞严经二卷(别录所载安录先阙旧录有叔兰首楞严二卷)
右二部。凡五卷。晋惠帝时。竺叔兰。以元康元年译出。
- 惟逮菩萨经一卷(今阙)
右一部。凡一卷。晋惠帝时。沙门帛法祖译出。
- 楼炭经六卷(别录所载安录先阙)
-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旧录云佛藏方等经)
- 法句本末经四卷(一名法句喻经或六卷或云法句譬经)
- 福田经一卷(或云诸德福田经)
右四部。凡十二卷。晋惠怀时。沙门法炬译出。其法句喻福田二经。炬与沙门法立共译出。
总前出经。自安世高以下至法立以上。凡十七家。并安公录所载。其张骞秦景竺朔佛维祇难竺将炎白延帛法祖。凡七人是祐校众录新获所附。入自卫士度以后。皆祐所新撰。
- 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二卷(众录并云道行经二卷卫士度略出今阙)
右一部。凡二卷。晋惠帝时。卫士度略出。
- 合维摩诘经五卷(合支谦竺法护竺叔兰所出维摩三本合为一部)
- 合首楞严经八卷(合支识支谦竺法护竺叔兰所出首楞严四本合为一部或为五卷)
右二部。凡十三卷。晋惠帝时。沙门支敏度所集其合首楞严。传云。亦愍度所集既阙。
- 注目未详信否
- 大孔雀王神呪一卷
- 孔雀王杂神呪一卷
右二部。二卷。晋元皇帝时。西域高座沙门尸梨蜜所出。
- 譬喻经十卷(旧录云正譬喻经十卷)
右一部。凡十卷。晋成帝时。沙门康法邃。抄集众经撰此一部。
- 十诵比丘戒本一卷(或云十诵大比丘戒)
右一部。凡一卷。晋简文帝时。西域沙门昙摩。持诵胡本。竺佛念译出。
- 比丘尼大戒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晋简文帝时。沙门释僧纯。于西域拘夷国得胡本。到关中令竺佛念昙摩持慧常共译出。
-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五卷(一名长安品经或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伪秦符坚建元十八年出)
右一部。凡五卷。晋简文帝时。天竺沙门昙摩蜱。执胡大品本。竺佛念译出。
- 杂阿毘昙毘婆沙十四卷(伪秦建元十九年四月出至八月二十九日出讫或云杂阿毘昙心)
- 婆须蜜十卷(建元二十年三月十五日出至七月十三日讫)
- 僧伽罗刹集经三卷(秦建元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出)
右三部。凡二十七卷。晋孝武帝时。罽宾沙门僧伽跋澄。以符坚时入长安。跋澄口诵。毘婆沙佛图罗刹译出。又赍婆须蜜胡本。竺佛念译出。
- 四阿鋡暮抄经二卷
右一部。凡二卷。晋孝武时。西域沙门鸠摩罗佛提。于邺寺出。佛提执胡本。竺佛念佛护为译。僧导僧叡笔受。
- 三十七品经一卷(晋大元二十年岁在丙申六月出)
- 贤劫千佛名经一卷
右二部。凡二卷。晋孝武帝时。天竺沙门竺昙无兰。在杨州谢镇西寺撰出。
- 增一阿鋡经三十三卷(秦建元二十年夏出二十一年春讫定三十三卷或分为二十四分)
- 中阿鋡经五十九卷(周建元二十年出)
右二部。凡九十二卷。晋孝武时。兜佉勒国沙门昙摩难提。以符坚时入长安。难提口诵胡本。竺佛念译出。
- 出曜经十九卷
- 菩萨璎珞经十二卷
- 十住断结经十一卷
- 菩萨处胎经五卷(一名胎经或为四卷)
- 中阴经二卷(阙)
- 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一卷(或云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右六部。凡五十卷。晋孝武时。凉州沙门竺佛念。以符坚时于关中译出。
- 中阿鋡经六十卷(晋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于东亭寺译出至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讫与昙摩提所出大不同)
- 阿毘昙八揵度二十卷(一名迦旃延阿毘昙建元十九年出)
- 阿毘昙心十六卷(或十三卷符坚建元末于洛阳出)
- 鞞婆沙阿毘昙十四卷(一名广说同在洛阳译出)
- 阿毘昙心四卷(晋太元十六年在庐山为远公译出)
- 三法度二卷(同以太元十六年于庐山出)
右六部。凡一百一十六卷。晋孝武帝及安帝时。罽宾沙门僧伽提婆所译出。
- 新大品经二十四卷(伪秦姚兴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二日于逍遥园译出至六年四月二十三日讫)
- 新小品经七卷(弘始十年二月六日译出至四月二十日讫)
- 新法华经七卷(弘始八年夏于长安大寺译出)
- 新贤劫经七卷(今阙)
- 华首经十卷(一名摄诸善根经)
- 新维摩诘经三卷(弘始八年于长安大寺出)
- 新首楞严经二卷
- 十住经五卷(或四卷定五卷什与佛駄耶舍共译出)
- 思益义经四卷(或云思益梵天问经)
- 持世经四卷(或三卷)
- 自在王经二卷(弘始九年出)
- 佛藏经三卷(一名选择诸法或为二卷)
- 菩萨藏经三卷(一名富楼那问亦名大悲心或为二卷)
-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一名集华)
- 无量寿经一卷(或云阿弥陀经)
- 弥勒下生经一卷
- 弥勒成佛经一卷
- 金刚般若经一卷(或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诸法无行经一卷
- 菩提经一卷(或云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 遗教经一卷(或云佛垂般泥洹略说教戒经)
- 十二因缘观经一卷(阙)
- 菩萨呵色欲一卷
- 禅法要解二卷(或云禅要经)
- 禅经三卷(一名菩萨禅法经与坐禅三昧经问)
- 杂譬喻经一卷(比丘道略所集)
- 大智论百卷(于逍遥园译出或分为七十卷)
- 成实论十六卷
- 十住论十卷
- 中论四卷
- 十二门论一卷
- 百论二卷(弘始六年译出)
- 十诵律六十一卷(已入律录)
- 十诵比丘戒本一卷
- 禅法要三卷(弘始九年𨳝月五日重校正)
右三十五部。凡二百九十四卷。晋安帝时。天竺沙门鸠摩罗什。以伪秦姚兴弘始三年至长安。于大寺及逍遥园译出。
- 长阿鋡经二十二卷(秦弘始十五年出竺佛念传译)
- 昙无德律四十五卷(已入律录)
- 虚空藏经一卷(或云虚空藏菩萨经三藏后还外国于罽宾得此经附商人送到凉州)
- 昙无德戒本一卷
右四部。凡六十九卷。晋安帝时。罽宾三藏法师佛驮耶舍。以姚兴弘始中于长安译出。
- 舍利弗阿毘昙二十二卷(或二十卷)
右一部。凡二十二卷。晋安帝时。外国沙门毘婆沙。为姚兴于长安石羊寺译出。
- 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伪河西王沮渠蒙逊玄始十年十月二十三日译出)
- 方等大集经二十九卷(或云大集经或三十卷或二十四卷)
- 方等王虚空藏经五卷(或云大虚空藏经检经文与大集经第八虚空藏品同未详是别出者不别录云河南国乞佛时沙门释圣坚译出)
- 方等大云经四卷(或云方等无想大云经或为六卷)
- 悲华经十卷(别录或云龚上出)
- 金光明经四卷
- 海龙王经四卷
- 菩萨地持经八卷(或云菩萨戒经或云菩萨地经)
- 菩萨戒本一卷(别缘云炖煌出)
- 优婆塞戒七卷
- 菩萨戒经八卷
- 菩萨戒优婆戒坛文一卷
右十一部。凡一百四卷。晋安帝时。天竺沙门昙摩谶。至西凉州。为伪河西王大沮渠蒙逊译出(或作昙无谶)。
- 阿毘昙毘婆沙六十卷(丁丑岁四月出至己卯岁七月讫)
右一部。凡六十卷。晋安帝时。凉州沙门释道泰共西域沙门浮陀跋摩。于凉州城内苑闲豫宫寺译出。初出一百卷。寻值凉王大沮渠国乱亡。散失经文四十卷。所余六十卷传至京师。
- 宝梁经二卷
右一部。凡二卷。晋安帝时。沙门释道龚出(傅云于凉州出)。
- 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卷(沙门支法领于于阗国得此经胡本到晋义熈十四年三月十日于道场寺译出至宋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都讫)
- 观佛三昧经八卷
- 新无量寿经二卷(永初二年于道场出)
- 禅经修行方便二卷(一名庚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一名不净观经凡有十七品)
-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或云如来藏今阙)
- 菩萨十住经一卷
- 出生无量门持经一卷
- 新微密持经一卷(阙)
- 本业经一卷(阙)
- 净六波罗蜜经一卷(阙)
- 文殊师利发愿经一卷(晋元熈二年岁在庚申于道场寺出)
右十部。凡六十七卷。晋安帝时。天竺禅师佛驮跋陀。至江东及宋。初于庐山及京都译出。
- 大般泥洹六卷(晋义熈十三年十一月一日道场寺译出)
- 方等泥洹经二卷(今阙)
- 摩诃僧祇律四十卷(已入律录)
- 僧祇比丘戒本一卷(今阙)
- 杂阿毘昙心十三卷(今阙)
- 杂藏经一卷
- 𫄧经(梵文未译出)
- 长阿鋡经(梵文未译)
- 杂阿鋡经(梵文未译)
- 弥沙塞律(梵文未译)
- 萨婆多律抄(梵文未译)
- 佛游天竺记一卷
右十一部。定出六部。凡六十三卷。晋安帝时。沙门释法显。以隆安三年游西域。于中天竺师子国得胡本。归京都住道场寺。就天竺禅师佛驮跋陀共译出。其长杂二阿鋡𫄧经。弥沙塞律萨婆多律抄。犹是梵文。未得译出。
- 方等檀特陀罗尼经四卷(或云大方等陀罗尼)
右一部。凡四卷。晋安帝时。高昌郡沙门释法众所译出。
- 普门品经一卷(阙)
右一部。凡一卷。西域沙门祗多蜜所出。传云。晋世出。未详何帝时。
- 决定毘尼经一卷(一名破坏一切心识)
右一部。凡一卷。众录并云。于凉州炖煌出。未审译经人名。传云。晋世出。未详何帝时。
- 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永初二年于道场寺出一录云于六合山寺出)
- 佛所行赞五卷(一名马鸣菩萨赞或云佛本行赞六合山寺出)
右二部。凡七卷。宋孝武皇帝时。沙门释宝云。于六合山寺译出。
- 观世音授记经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宋武帝时。黄龙国沙门昙无竭。游西域译出。
- 弥沙塞律三十四卷(即释法显所得胡本以宋景平元年七月译出已入律录)
- 弥沙塞比丘戒本一卷(与律同时出)
- 弥沙塞羯磨一卷(与律同时出)
右三部。凡三十六卷。宋荥阳王时。沙门竺道生释慧严。请罽宾律师佛驮什于京都龙光寺译出。
- 杂阿毘昙心十三卷(今阙)
右一部。凡十三卷。宋文帝时。西域沙门伊叶波罗。以元嘉三年。为北徐州刺史王仲德。于彭城译出。至择品未竟。至八年更请三藏法师于京都校定。
- 菩萨善戒十卷(或云菩萨地十卷)
- 优婆塞五戒略论一卷(一名优婆塞五戒相)
- 三归及优婆塞二十二戒一卷(或云优婆塞戒)
- 昙无德羯磨一卷(或云杂羯磨)
右四部。凡十三卷。宋文帝时。罽宾三藏法师求那跋摩。于京都译出。
- 杂阿毘昙心十四卷(宋元嘉十年于长干寺出宝云传译其年九月讫)
- 摩得勒伽经十卷(宋元嘉十二年乙亥岁正月于抹陵平乐寺译出至九月二十二日讫)
- 分别业报略一卷(大勇菩萨撰)
- 劝发诸王要偈一卷(龙树菩萨撰)
- 请圣僧浴文一卷(阙)
右五部。凡二十七卷。宋文帝时。天竺三藏法师僧伽跋摩。于京都译出。
-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或云普贤观经下注云出深功德经中)
- 虚空藏观经一卷(或云观虚空藏菩萨经)
- 禅秘要三卷(元嘉十八年译出或云禅法要或五卷)
- 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
右四部。凡六卷。宋文帝时。罽宾禅师昙摩蜜多。以元嘉中于祇洹寺译出。
- 普耀经六卷
- 四天王经一卷
- 广博严净经四卷(或云广严净不退轮转经)
右三部。十一卷。宋文帝时。沙门释智严。以元嘉四年。共沙门宝云译出。
- 般泥洹经二十卷(阙)
- 摩诃僧祇律一部(胡本未译出)
右二部。定出一部。凡二十卷。宋文帝时。沙门释智猛游西域还。以元嘉中于西凉州译出泥洹经一部。至十四年赍还京都。
- 贤愚经十三卷(宋元嘉二十二年出)
右一部。凡十三卷。宋文帝时。凉州沙门释昙学威德。于于阗国得此经胡本。于高昌郡译出(天安寺释弘守传)。
- 新阿鋡经五十卷
- 大法鼓经二卷(东安寺译出)
- 胜鬘经一卷(丹阳郡译出)
- 八吉祥经一卷(元嘉二十九年正月十三日于荆州译出)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道场寺译出)
- 央掘魔罗经四卷(道场寺译出)
- 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
- 相续解脱经二卷(东安寺译出)
- 第一义五相略一卷(东安寺译出)
- 释六十二见经一卷(阙)
- 泥洹经一卷(似即一卷泥曰经阙)
- 无量寿经一卷(阙)
- 无忧王经一卷(阙)
右十三部。凡七十三卷。宋文帝时。天竺摩诃乘法师求那跋陀罗。以元嘉中及孝武时。宣出诸经。沙门释宝云及弟子菩提法勇传译。
- 观弥勒菩萨生兜率天经一卷(或云观弥勒菩萨经或云观弥勒经)
- 观世音观经一卷
- 禅要秘密治病经二卷(宋元孝建二年于竹园寺译出)
- 佛母般泥洹经一卷(孝建二年于钟山定林上寺译出一名大爱道般泥洹经)
右四部。凡五卷。宋孝武帝时。伪河西王从弟沮渠安阳侯。京都译出。前二观先在高昌郡久已译出于彼赍来京都。
- 念佛三昧经六卷(宋大明六年译出或云菩萨念佛三昧经)
- 破魔陀罗尼经一卷(或云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大明六年译出)
右二部。凡七卷。宋孝武时。西域沙门功德直至荆州。沙门释玄请于禅房译出。
- 十诵羯磨一卷(或云略要羯磨法十诵律出)
右一部。凡一卷。宋景和中。律师释僧璩。于京都撰出。
- 十诵比丘尼戒本一卷(或云十诵比丘尼大戒)
- 十诵律羯磨杂事一卷
右二部。凡二卷。宋明帝时。律师释法颕。于京都撰出。
- 海意经七卷(阙)
- 如来恩智不思议经五卷(阙)
- 宝顶经五卷(阙)
- 无尽意经十卷(阙)
- 三密底耶经一卷(汉言贤人用律阙)
右五部。凡二十八卷。宋明帝时。天竺沙门竺法眷。于广州译出。并未至京都。
- 杂宝藏经十三卷(阙)
- 付法藏因缘经六卷(阙)
- 方便心论二卷(阙)
右三部。凡二十一卷。宋明帝时。西域三藏吉迦夜。于北国以伪延兴二年。共僧正释昙曜译出。刘孝标笔受。此三经并未至京都。
- 无量义经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齐高帝时。天竺沙门昙摩加他耶舍译出。
- 五百本生经(未详卷数阙)
- 他毘利(齐言宿德律未详卷数阙)
右二部。齐武皇帝时。外国沙门大乘。于广州译出。未至京都。
- 善见毘婆沙律十八卷(或云毘婆沙律齐永明七年出)
右一部。凡十八卷。齐武帝时。沙门释僧猗。于广州竹林寺。请外国法师僧伽跋陀罗译出。
- 观世音忏悔除罪呪经一卷(永明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译出)
-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一卷
右二部。凡二卷。齐武皇帝时。先师献正游西域。于于阗国得观世音忏悔呪胡本。还京都请瓦官禅房三藏法师法意共译出。自流沙以西。妙法莲华经竝有提婆达多品。而中夏所传阙此一品。先师至高昌郡。于彼获本。仍写还京都。今别为一卷。
- 百句譬喻经十卷(齐永明十年九月十日译出或五卷)
右一部。凡十卷。齐武帝时。天竺沙门求那毘地于京都译出。
- 毘跋律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齐帝时。沙门释法度出。
- 教戒比丘尼法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梁天监三年。钟山灵耀寺沙门释僧盛。依四分律撰。
- 大智论抄二十卷(一名要论)
右一部。凡二十卷。晋帝世。庐山沙门释慧远。以论文繁积学者难省。故略要抄出。
- 虚空藏经八卷
右一部。凡八卷。宋武帝世。河南国乞佛时沙门圣坚出。
- 十二因缘经一卷(建武二年出)
- 须达长者经一卷(建武二年出)
都合四百五十部。凡一千八百六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