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论序第一 长安僧叡
- 中论序第二 昙影法师
- 百论序第三 僧肇法师
- 十二门论序第四 长安僧叡
- 成实论记第五 出论后记
- 略成实论记第六 新撰
- 成实论抄序第七 周颙
- 诃梨跋摩传序第八 江陵玄畅作
- 菩萨波罗提木叉后记第九 未详作者
- 比丘尼戒本出本末序第十 出戒前记
- 比丘大戒序第十一 出戒前记
- 大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序第十二 竺昙无兰
- 关中近出尼二种檀文夏坐杂十二事并杂事共卷前中后三记第十三
- 摩得勒伽后记第十四 出经后记
- 善见律毘婆沙记第十五 出律前记
- 千佛名号序第十六 出贤劫经 竺昙无兰
大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序第十二
夫戒者。人天所由生。三乘所由成。泥洹之关要也。是以世尊授药以戒为先焉。戒者乃三藏之一也。若不以戒自禁。驰心于六境而欲望免于三恶道者。其犹如无舟而求渡巨海乎。亦如鱼出于深渊。鸿毛入于盛火。希不死燋者未之有也。行者以戒自严猛意五十八法者。取道也何难哉。兰自染化务以戒律为意。昔在于庐山中竺僧舒许。得戒一部。持之自随。近二十年每一寻省恨文质重。会昙摩侍所出戒规矩与同。然侍戒众多。施有百一十事。尔为戒有二百六十也。释法师问侍。侍言。我从持律许口受一一记之。莫知其故也。尼戒众多施亦尔。百有一十三十事中第二十一二百五十者。云长钵过十日舍堕。续言是比丘当持此钵与比丘僧。二十二二百六十者。云钵破缀齐五更未得新钵故者当归众僧。推其理旨。宜如二百五十者在长钵后。事与破钵并者为重长也。余以长钵后事注于破钵下。以子从母故也。九十事中多参错事不相对。复徙就二百六十者。令事类相对。亦时有不相似者。重饭食无余因缘堕。应对重饭不属人言。不足此除因缘事与别请并故以对别请。此一戒在重饭。一戒在别请。亦为有余缘则得重饭亦得越次受请也。不舒手受食自恐怖教人恐怖。此二戒无对。将传写脱耶。故本阙乎。众多施亦有不相对不相似者。莫知所以也。余因闲暇为之三部合异粗断起尽。以二百六十戒为本。二百五十者为子。以前出常行戒全句系之于事末。而亦有永乖不相似者有以一为二者。有以三为一者。余复分合令事相从。然此二戒或能分句失旨。贤才聪叡若有揽者。加思为定恕余不逮(比丘僧祥后后从长安复持本来更得重挍时有损益最为定)。
比丘大戒二百六十事(三部合异二卷)
欲说戒。维那出堂前唱。不净者出次。曰庚跋门怒钵罗鞞处。然后入唱行筹。
说戒者乃曰。僧和集会。未受大戒者出。僧何等作为(众僧和聚会悉受无戒于僧有何事)答说戒(僧答言布萨)不来者嘱授清净说(诸人者当说当来之净答言说净)说已。那春夏冬若干日已过去。
自此偈以后。有布萨羯磨及戒文也。此二百六十戒。七佛偈与常行戒偈同。子戒偈同子戒本无偈想亦同。故不出也。而此戒来至杨州。汰法师嫌文质重有所删削。此是其本未措手向质重者也。
晋泰元六年岁在辛巳六月二十五日。比丘竺昙无兰。在杨州丹阳郡建康县堺谢镇西寺。合此三戒到七月十八日讫。故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