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流东渐。汉魏虽闻。至于弘义。方开于晋。且晋虽不文。文才实盛。故使翻传终由人显。所以礼乐衣冠晋朝始备。信源智海从兹遂兴。可不然欤。西晋录者。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人。魏大将军侍中录尚书相国。晋王昭之太子也。昭薨炎嗣为王。元帝知历数有归。使太保郑冲奉玺致位。炎垂拱受禅。是为武帝。称晋。都洛及长安。旧东西京也。晋武在驭十有五年。到咸宁中。命司马伷。平吴得晧。封归命侯。自后汉永安二十四年。至晋泰康。肇元庚子岁首。于是九州还一统矣。又吴黄武初陆绩有言曰。从今已后更六十年。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至是果如绩言。蜀平吴灭。将六十年。二十载后。至于惠帝永宁之初。政道亏颓。群雄岳峙。赵王创基搆逆篡立于朝。张轨继迹弗臣擅牧凉土。内外糜沸。仍渐乱阶。刘渊所以平阳。李雄因兹井络。怀帝蒙尘咸谷。愍帝播越长安。既道藉时兴。而两都板荡。法由人显。属二主拪遑。万姓崩离。归信靡托。百官失守。释种无依。时有沙门竺法护及彊梁娄至等。忘身利物誓志弘宣。匪惮苦辛。阐法为务。护于晋世出经最多。弘护法网由其而起。其法钦罗叉聂远父子竺法兰等相继度述。所以五十年间华戒道俗十有三人。并前失译诸经戒等合四百五十一部。七百一十七卷。集为西晋二京四主五十二年世录云尔。
- 杂譬喻三百五十首经二十五卷(见别录)
- 光赞般若经十卷(太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十七品或十五卷见道安录)
- 新道行经十卷(太始年第二出与汉世竺佛调译旧道行全异亦名小品出光赞般若)
- 渐备一切智德经十卷(元康)
- 闲居经十卷
- 正法华经十卷(太康七年出清信士张士明张仲正及法献等笔受或七卷见聂道真录昙邃诵之日一遍遂感神请九十日毕施白马一疋白羊五头绢九十疋)
- 普曜经八卷(永嘉二年于天水寺出是第三译沙门康殊白法臣等笔受与蜀普曜及智猛宝云所出六卷者小异见聂道真及古录)
- 𩙥陀劫三昧经七卷
- 修行经七卷(大康五年出是第二译与汉世安世高出六卷者少异亦云道地经见宝唱录)
- 大哀经七卷(元康元年出或八卷或六卷是大集一品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贤劫经七卷(元康元年出赵文龙笔受或十卷十三卷旧录云永康年出见聂道真录)
- 小品经七卷(太始四年三月四日译是第二出或八卷见聂道真录与旧道行经大同小异)
- 萨芸分陀利经六卷(太始元年译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持心经六卷(太康七年出凡十七品一名等御诸法经一名持心梵天所问经一名庄严佛法经亦云持心梵天经见旧录聂道真录)
- 度世品经六卷(元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出是华严经世间品见聂道真录)
- 密迹金刚力士经五卷(太康元年十月八日出或八卷四卷见支敏度及竺道祖晋世杂录)
- 楼炭经五卷(或六卷八卷是长阿含世记句文小异见聂道真录道安云出方等部)
- 生经五卷(太康六年正月十九日译或四卷见聂道真录)
- 如来兴显经五卷(元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是花严经如来性品亦云兴显如幻经见聂道真录)
- 阿差末经四卷(永嘉元年十二月一日译是第二出或五卷七卷出大集或云阿差末菩萨经见聂道真录及别录)
- 无尽意经四卷(太始年第二出与差末同本别译出大集见聂道真录或五卷)
- 宝女经四卷(太康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出或三卷亦云宝女三昧经或云宝女问慧经出大集见聂道真录)
- 普超经四卷(太康七年出第二译与汉世支谶阿阇世王经本同别译亦云普超三昧亦云文殊普超三昧经见竺道祖杂录)
- 海龙王经四卷(太康六年七月出或三卷见聂道真录)
- 阿惟越致经四卷(或云阿惟越致遮经或云不退转法轮经四卷或云广传严净经六卷四经同本别译见聂道真录)
- 持人菩萨所问经三卷(或卷经同本别译)
- 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或云集一切福德三昧经或二卷见聂道真录)
- 超日明三昧经三卷(太始七年正月译初出或两卷或直云超日明经见聂道真录)
- 菩萨藏经三卷
- 诸神呪经三卷
- 宝髻菩萨所问经二卷(泰凞元年七月十四日出大集一名菩萨净行经旧录云宝结经)
- 须真天子经二卷(太始二年于长安青门白马寺出安文惠白元信传语聂承远张玄伯孙休达笔受亦云问四事经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二卷(泰凞年出或云严净佛土或云佛土严净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弘道广显三昧经二卷(永嘉二年三月出一云阿耨达一云阿耨达请佛一云金刚定意或无三昧字凡四名凡十品一本但有七品少中三品一本正有前五品见聂道真录)
- 大般泥洹经二卷(太始五年七月三日出亦云方等泥洹经见聂道真录)
- 无量寿经二卷(永嘉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译是第四出与吴世支谦魏世康僧铠白延等出本同文异亦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首楞严经二卷(别有异出首楞严云阿难言)
- 宝藏经二卷(太始六年出)
- 要集经二卷(亦云诸佛要集经)
- 般舟三昧经二卷(道安云出般舟三昧经)
- 大善权经二卷(太康六年六月译初出亦云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或云慧上菩萨经或善权方便或方便所度无极凡五名见聂道真录)
- 顺权方便经二卷(亦云转女身菩萨经亦云顺权方便经旧录云顺权女经见聂真录)
- 随权女经二卷(见别录安录无)
- 如幻三昧经二卷(或三卷)
- 等目菩萨经二卷(或三卷)
- 勇伏定经二卷(元康元年四月九日出是第四译与支谶支谦白延等所出首楞严经本同异出见聂道真录)
- 更出阿阇世王经二卷(第二出)
- 贾客经二卷
-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亦云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二卷(太始年出亦云佛升忉利天品经见聂道真录)
-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见晋世杂录已后单经)
- 普门品经一卷(太康八年正月出见聂道真录)
- 月光童子经一卷(亦云月明童子经与申日申日兜失利越等三经同本异译)
- 金刚藏菩萨行经一卷(元嘉七年于长安市西寺译出花严第二十二卷)
- 大净法门经一卷(建兴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见道真录)
- 离垢施女经一卷(太康十年二月二日出见聂道真录)
- 须摩提菩萨经一卷(亦云须摩提经亦云须摩经见聂道真及竺道祖等录)
- 龙施女经一卷(旧录云龙施本经第二出)
-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初出亦云顶王经亦云维摩诘子问经亦云善思童子经见支敏度录)
- 无所悕望经一卷(亦云象步经亦云象腋经见聂道真录)
- 魔逆经一卷(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出见聂道真录)
- 济诸方等学经一卷(或无学字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一卷(亦云五十缘身行经亦云菩萨缘身五十事经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一卷(大安二年五月十七日译一名弥勒本愿经一名弥勒难经见聂道真录及竺道祖录)
- 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太康十年四月八日护于洛阳白马寺遇西域沙门寂志诵出经后尚有数品悉忘但宣忆者聂道真笔受见竺道祖录一云净律经)
- 无思议孩童菩萨经一卷(一云不思议光所问经亦云不思议光经)
- 弥勒成佛经一卷(太安二年出一名弥勒当来下生经见聂道真录)
- 舍利弗目连游诸国经一卷(或云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游诸四衢经)
- 琉璃王经一卷
- 宝施女经一卷(一名须摩提法律三昧经见聂道真录)
- 佛为菩萨五梦经一卷(太安二年五月译一名佛五梦一名太子五梦一名仙人五梦见旧录及聂道真录)
- 摩目犍连本经一卷(一本无揵字)
- 太子墓魄经一卷(第二出)
- 四不可得经一卷(见聂道真及正度录)
- 菩萨悔过法经一卷(或无经字下注云出龙树十住论)
- 乳光经一卷(与犊子经本同译别)
- 心明女梵志妇饭汁施经一卷(亦直云心明经)
- 大六向拜经一卷(太安元年译或云尺迦罗越六向拜经或直云六向拜经见支敏度及宝唱录)
- 鸯掘魔经一卷(一名指鬘经或鸯掘魔罗经见道真录)
- 菩萨十住经一卷(与菩萨十地经大同小异)
- 摩调王经一卷(第二出与吴世支谦译者大同小异出六度集)
- 照明三昧经一卷
- 所欲致患经一卷(太安三年正月译见聂道真及王宗录)
- 法没尽经一卷(或作灭字一云空寂菩萨所问经第二译与吴世支谦出者同)
- 菩萨斋法经一卷(或无经字一名正斋一名持斋一名贤首菩萨斋法经)
- 独证自誓三昧经一卷(一名如来自誓三昧经)
- 过去佛分卫经一卷(或云过世见旧录)
- 五盖疑结失行经一卷(永宁二年四月十二日出见聂道真录)
- 总持经一卷(出生经或云佛心总持经)
- 五福施经一卷(一云清净毘尼方广经见唐录)
- 无忧施经一卷(阿阇世王女名)
- 无极宝三昧经一卷(永嘉元年三月三日译见聂道真录及别录)
- 宝网童子经一卷(亦云宝网经见聂道真录)
- 文殊师利悔过经一卷(初出亦云文殊师利五体悔过经)
- 普法义经一卷(亦云普义经第二译与汉世世高出者大同小异见聂道真录)
- 灭十方冥经一卷(光凞元年八月十四日出一本无灭字见聂道真录)
- 菩萨十地经一卷(亦云十地经亦云大方广经出花严十地品)
-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一名温室经见聂道真录)
- 赖咤和罗所问光德太子经一卷(太始六年九月三十日出一名光德太子经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当来变经一卷(见聂道真录)
- 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一卷(太安二年五月译旧录云五百弟子说本末经见聂道真录)
- 师子月佛生经一卷(太安年译见聂道真录)
- 迦叶结集传经一卷(或云结集戒经见聂道真录)
- 柰女耆域经一卷(太安年出一名奈女经见聂道真录)
- 胞胎经一卷(太安二年八月一日译或云胞胎受身经见聂道真录)
- 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太安二年四月一日译第三出与汉世严佛调吴世支谦出者大同小异见聂道真录)
- 郁伽罗越问菩萨行经一卷(或云郁伽长者经即大郁伽经或二卷是第三出与魏世康僧铠吴世支谦译本同广略文异见道安及支敏度录)
- 幻士仁贤经一卷(见聂道真录)
- 决总持经一卷(一云决定总持经)
- 首意女经一卷(一云梵女首意经)
- 舍头谏经一卷(亦云太子二十八宿经亦云虎耳意经与摩登伽经同本异出第二译与汉世安世高所出者小异见释道安录)
- 十二因缘经一卷(第三出与汉世安世高出一云具多树下思惟十二缘经见唐录)
- 六十二见经一卷(亦云梵网六十二见经见竺道祖录)
- 四自侵经一卷
- 无言童子经一卷(或二卷亦云无言菩萨经出大集见聂道真录)
- 圣法印经一卷(元康四年十二月五日于酒泉郡出竺法首笔受亦直云圣印经亦云慧印经道安云出杂阿含见聂道真及宝唱录)
- 移山经一卷(旧录云力士移山经)
- 严净定经一卷(一名序世经)
- 慧明经一卷
- 大迦叶本经一卷
- 光世音大势至受决经一卷(元康年出亦直云观世音授记经见聂真录)
- 诸方佛名功德经一卷
- 目连上净居天经一卷(一本无天字出佛本行集经)
- 普首童真经一卷(见聂道真录)
- 十方佛名经一卷
- 三品修行经一卷(亦云三品悔过经道安云近代人所集合大修行经)
- 金益长者子经一卷
- 众祐经一卷
- 观行不移四事经一卷
- 小法没尽经一卷
- 四妇喻经一卷
- 庐夷亘经一卷
- 廅罗王经一卷
- 檀若经一卷
- 龙施经一卷
- 马王经一卷
- 鹿母经
- 无垢施菩萨分别应辩经(与离垢施女经同见唐录)
- 给孤独明德经一卷(亦云结孤独氏经)
- 龙王兄弟陀达试王经一卷
- 劝化王经一卷
- 百佛名经一卷(初出)
- 殖众德本经一卷
- 沙门果证经一卷
- 身观经一卷
- 医王经一卷
- 法观经一卷
- 意经一卷
- 降龙经一卷
- 应法经一卷
- 邪见经一卷
- 受岁经一卷
- 贫穷经一卷
- 灌臈经一卷(或云般泥洹后四辈灌臈经)
- 蜜具经一卷(出生经)
- 悔过经一卷(亦云舍利弗悔过经)
- 犯罪经一卷
- 法社经一卷(世注为疑)
- 杂赞经一卷
- 盂兰经一卷
- 分别经一卷
- 腹使经一卷(出生经)
- 苦应经一卷
- 闲居经一卷(出生经)
- 四种人经一卷
- 七宝经一卷
- 四未曾有经一卷(亦云四未有经)
- 八阳经一卷
- 三十二相因经一卷(或云菩萨三十二相经见道安录)
- 四自在神通经一卷
- 佛悔过经一卷
- 三转月明经一卷
- 解无常经一卷
- 胎藏经一卷
- 离垢盖经一卷
- 小郁伽经一卷(与郁伽长者经不同)
- 阿阇贳王女经一卷(建武元年出第二译与吴世支谦译者小异亦名阿述达经亦名阿阇世王女经亦名阿述达菩萨经见聂道真及支敏度录)
- 人所从来经一卷
- 诫罗云经一卷
- 鴈王经一卷
- 十等藏经一卷
- 鴈王五百鴈俱经一卷
- 诫具经一卷
- 决道俗经一卷
- 猛施经一卷(亦云猛施道地经见旧录)
- 城喻经一卷
- 诫王经一卷
- 菩萨斋经一卷(或云贤首菩萨斋经已上一百六十一部三百三十五卷并见旧录及三藏记)
- 多闻经一卷(已下四十八部四十八卷并是见吴录别录及晋世杂录)
- 弥勒菩萨为女身经一卷(一本无菩萨字)
- 离睡经一卷
- 文殊师利菩萨经一卷
- 寤意经一卷
- 宝月明菩萨经一卷(亦云宝日光菩萨问莲华国相貌经)
- 乐想经一卷
- 尊上经一卷
- 慈仁问八十种好经(或直云八十种好经见道安录)
- 夫那罗经一卷
- 惰蓝本经一卷(见别录云是异出维蓝)
- 贫女为国王夫人经一卷
- 宝女问慧经一卷(第二译与吴世支谦出者同出四卷宝女经)
- 七女本经一卷(第二译与吴世支谦出者同)
- 女人欲炽荒迷经一卷(出出曜)
- 悉鞞梨天子诣佛说偈经一卷(出杂阿含)
- 梵王变身经一卷
- 观世音经一卷(出正法华经)
- 惟明二十偈一卷(第二出与吴世支谦译者同)
- 三品悔过经一卷
- 耆阇崛山解经一卷(见祐录)
- 比丘尼戒一卷(十诵本或有经字与昙摩持所出小异)
- 众经目录一卷
右二百一十部。合三百九十四卷。月支国沙门昙摩罗察。晋言法护。本姓支。历游西域。解三十六国语及书。从天竺国。大赍梵本婆罗门经。来达玉门。因居炖煌。遂称竺氏。后到洛阳及往江左。起武帝世大始元年。至怀帝世永嘉二年。其间在所遇缘便译。清信士聂承远执笔助翻。卷轴最多。而高僧传唯云。护出一百六十五部。僧祐出三藏集记。止录一百五十四部三百九卷。其中释道安录。又阙四部。祐足。安云。遭值乱世录目星散。更相错涉。信有是焉。所以杂录及诸别记。多注竺法护出。故知今之所获审是护公翻译不疑。故聂承远子道真。与竺法首陈士伦孙佰虎虞世等。前后并是笔受之人。已见别传。不复委载。又李廓录及杂别录。并云。支菩萨译经六部一十六卷。僧祐录云。天竺菩萨译经数同群录。唯名不同。而祐下注支菩萨共竺法护译。捡上翻名。昙无罗察。晋言即是法护。然支菩萨六部经目。并入法护录中。支竺姓乖始末异耳。言菩萨者盖美其号。究捡群录。其支菩萨。即竺法护。无别两人。出三藏记。便成二举小非详审。
- 十二游经一卷
右一经一卷。武帝世外国沙门彊梁娄至。晋言真喜。太始二年于广州译。见始兴及宝唱录。
- 大阿育王经五卷(光熈年出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二卷(第二译或三卷四卷即是竺法护所出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同本别名文小异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太安二年出或三卷亦云示现宝藏经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阿阇贳王经二卷(太康年译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阿难目佉经一卷(与微密持经本同名异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右五部合一十二卷惠帝世安息国沙门安法钦太康年于洛阳译。
- 放光般若经二十卷(第三出与汉世竺佛朔所译道行及小品并同本异译别名)
右一部二十卷。此经元是颕川沙门朱士行。覩其别本。行在洛阳尝讲道行。披览窃觉文句隐质诸未尽善者。每嗟叹曰。此经实是大乘之要。而文未周。译理不尽。誓志捐身发心寻取。行以魏末甘露五年。发迹雍州。遂游西域。于于殿国得前梵本九十章。减六十万言。遣弟子弗如檀。晋云法饶。从于殿送还归洛阳。未发之顷。于殿诸僧小乘学众。遂以白王云。汉沙门欲以梵书惑乱正典。王为地主。若不禁之。将断正法。聋盲汉地王之咎也。王即不听赍经出境。士行懊恼深怀痛心。乃请乞求烧经为证。王即许焉。于是积薪聚置殿前。欲以焚之。士行至诚临火誓曰。若当大法应流汉地。经当不燃。如其不护命也如何。言已投经。火即为灭皮牒如本。更觉光鲜。大众骇服咸称神感。遂得送来。达到陈留。还遇于殿僧无罗叉竺叔兰等。当惠帝世元康元年五月十日。于陈留仓垣水南寺译之。而竺道祖僧祐王宗宝唱李廓法上灵裕等。诸录述著众经。并云。朱士行翻此。盖据其元寻之人。推功归之耳。房云。余审详挍勘。支敏度录及高僧传。出经后记诸杂别目等。乃是无罗叉竺法叔等三人详译。朱士行身留停于于殿。仍于彼化。唯遣弟子。奉赍经来到于晋地。斯岂得称士行出也。
- 超日明三昧经三卷(第二译或直云超日明经与竺法护前出三卷者大同小异)
- 迦叶诘阿难经一卷(第二译与汉世严佛调出者小异见始兴及宝唱录)
- 越难经一卷(第二出)
右三经合四卷。惠帝世。清信优婆塞聂承远。以此经等虽并先出文义隐质理句未圆。远后遂更重整文偈删改胜前。见今所行于世者是。
- 异毘摩罗诘经三卷(元康元年第五出与汉佛调吴支谦及竺法护罗什等出大同小异或二卷见道祖录)
- 首楞严经二卷(元康元年出是第五译与二支一白一竺出文是本同见道真录)
右二经。合五卷。惠帝世。西域沙门竺叔兰。并于洛阳出之。
- 十住经十二卷
- 诸佛要集经二卷
- 观世音授记经一卷(第二出)
- 寂音菩萨愿经一卷
- 大光明菩萨百四十八愿经一卷
-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一卷
- 师子步雷菩萨问发心经一卷(或云问文殊师利成佛发心经)
- 大云密藏问大海三昧经一卷
- 溥首童真经一卷
- 寂音菩萨问五浊经一卷
- 无言菩萨流通法经一卷(出大集)
- 菩萨戒要义经一卷(出菩萨戒经)
- 菩萨呵睡眠经一卷
- 菩萨呵家过经一卷
- 菩萨如意神通经一卷
- 菩萨苦行经一卷
- 菩萨宿命经一卷
- 菩萨受斋经一卷
- 菩萨导示行经一卷
- 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
- 菩萨奉施诣塔作愿经一卷
- 菩萨本愿行品经一卷
- 菩萨求五眼法经一卷
- 菩萨出要行无碍法门经一卷
- 菩萨初发心时经一卷
-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第二出与法护译大同小异)
- 菩萨戒身自在经一卷
- 菩萨三法经一卷
- 无言菩萨经一卷(第二出)
- 菩萨道行六法经一卷
-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一卷
- 无垢施菩萨分别报应经一卷(即是异出离垢施经亦云应辩经)
- 菩萨初地经一卷
- 儒童菩萨经一卷(出六度集)
- 菩萨十道地经一卷
- 光味菩萨造七宝梯经一卷(出大集)
- 菩萨缘身五十事经一卷(与五十缘经大同小异)
- 菩萨戒自在经一卷
- 菩萨十法住经一卷
- 波斯匿王欲伐鸯掘魔罗经一卷
- 转轮圣王七宝具足经一卷
- 转轮圣王发心求净土经一卷
- 文殊师利与离意女论义极似维摩经一卷
- 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第二出与法护译小异)
- 初发意菩萨行易行经一卷(出十住论)
- 菩萨布施忏悔法一卷(出决定毘尼)
- 菩萨戒独受坛文一卷
- 菩萨忏悔法一卷(异本)
- 菩萨杂行法一卷
- 菩萨所行四法一卷
- 菩萨五法行经一卷
- 菩萨六法行经一卷
- 异出菩萨本起经一卷(或无起字)
- 众经目录一卷
右五十四部。合六十六卷聂承远子道真。惠帝之世。始太康年迄永嘉末。其间询禀咨承。法护笔受之外。及护公殁后。真遂自译前件杂经。诚师护公真当其称。颇善文句辞义分炳。此并见在别录所载。
- 严净佛土经二卷(亦云净土经)
- 泥洹经二卷
- 善权经一卷
- 持心梵志经一卷
- 檀特陀罗尼经一卷
-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
- 如来兴显经一卷
- 海龙王经一卷
- 长者修行经一卷(亦云长者威施所问菩萨修行亦云菩萨修行经)
- 五百童子经一卷(亦云幼童经出生经)
- 佛问四童子经一卷(出大集经)
- 调伏王子道心经一卷(出大集经)
- 誓童子经一卷(或作逝与菩萨逝经大同小异第二出)
- 五百王子作净土愿经一卷
- 三幼童经一卷
- 二童子见佛说偈供养经一卷
- 大爱道般泥洹经一卷
- 等集三昧经一卷
- 首达经一卷(旧录)
- 无量破魔陀罗尼经一卷
- 贤者五福经一卷
- 郁伽罗越问菩萨经一卷
- 惟逮菩萨经一卷(见高僧传及三藏记)
右二十三部。合二十五卷。惠帝世。河内沙门白法祖出。高僧传。止云。祖出一经。然其所出诸经遭世扰攘。名录罕存莫纪其实。房广搜捡诸杂记录。见此二十二经。并注祖出。今依所覩备而载之。
- 楼炭经六卷(第二出见别录与法护出五卷者小异出长阿含安录无)
-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旧录云佛藏方等经见三藏记)
- 法句本末经五卷(第二出亦云法句譬喻亦云法譬或四或六)
- 诸德福田经一卷(亦直云福田经)
右四部。合一十三卷惠帝世。沙门释法立共法炬等于洛阳出之。
- 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二卷(第二出亦直云道行经与竺佛朔译者文质为异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右一经二卷。惠帝世。优婆塞卫士度略出从旧道行中删改。亦是小品及放光等要别名耳。未详士度是何许人。传录弗载缘起莫寻。
- 合首楞严经五本八卷(第六出合两支两竺一百五本为一部见支敏度录)
- 合维摩诘经三本五卷(第四出合一支两竺三本为一经见支敏度录)
右二经。合一十三卷。惠帝世。沙门支敏度撰集众译共合为部。
- 楼炭经八卷(第三出是长阿含世记一分与法护法立所出五卷六卷者大同略广异先共法立出以意未悉故广之见敏度及宝唱录)
- 法句喻集四卷(一名句本末或五卷见唐录)
- 遗教法律经三卷(一云遗教法律三昧经一云遗教三昧经见始兴录)
- 诸经菩萨名经二卷
- 佛为比丘说烧头喻经一卷(出杂阿含经)
- 波斯匿王祖母命终经一卷
- 魔女闻佛说法得男身经一卷(第二出与先译弊魔试目连经本同名异见始兴及僧祐录)
- 衰利经一卷
- 无惧经一卷
- 普施经一卷(出阿含)
- 无常经一卷
- 慢法经一卷
- 数经一卷(出杂阿含)
- 名称经一卷
- 受持经一卷
- 忍辱经一卷
- 时经一卷(一云非时经)
- 灌经一卷(亦云四月八日灌经)
- 福田经一卷(一名诸德福田经第二出与法立译者小异出竺道祖晋世杂录)
- 福行经一卷(出阿含)
- 柔软经一卷
- 正意经一卷(第二出)
- 伏婬经一卷
- 危脆经一卷
- 息恚经一卷(出中阿含)
- 要意经一卷(出阿含或云恶意)
- 求欲经一卷(出阿含)
- 举钵经一卷
- 要道经一卷(出阿含)
- 法海经一卷
- 晓食经一卷(出修行道地经)
- 放逸经一卷
- 灰河经一卷
- 群牛譬经一卷(出阿含)
- 铸金喻经一卷
- 毒草喻经一卷(出生经)
- 恒河喻经一卷
- 须河喻经一卷
- 木杵喻经一卷(出阿含)
- 调达喻经一卷
- 婴儿喻经一卷
- 大蛇譬喻经一卷(亦云大蛇经见旧录)
- 爪甲擎土譬喻经一卷(亦云爪甲取土经见旧录)
- 灰河譬喻经一卷(与灰河经小异)
- 毒喻经一卷(与毒草喻小异出生经)
- 飞鸟喻经一卷(出阿含)
- 譬喻六人经一卷(出骂意经)
- 群羊喻经一卷(出阿含)
- 田夫喻经一卷(出阿含)
- 马喻经一卷
- 韦提希子月夜问夫人经一卷
- 顶生王故事经一卷
- 波斯匿王诣佛有五威仪经一卷(出阿含)
- 波斯匿王丧母经一卷
- 净饭王般泥洹经一卷
- 阿阇世王受决经一卷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一卷
- 转轮圣王七宝现世间经一卷
- 频毘娑罗王诣佛供养经一卷
- 琉璃王攻释子经一卷
- 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一卷
- 优填王经一卷
- 阿阇世王问瞋恨从何生经一卷
- 波斯匿王女命过诣佛经一卷(出阿含)
- 罗汉遇瓶沙王经一卷(出阿含)
- 明帝释施经一卷
- 和难经一卷(出生经)
- 鸯掘魔妇死经一卷(或云妇化经)
- 阿梵和利比丘无常经一卷
- 波利比丘谤梵行经一卷
- 摩诃比丘经一卷
- 拘提比丘经一卷
- 调达教人为恶经一卷(出六度集)
- 调达问佛颜色经一卷
- 尊者瞿低迦独一思惟经一卷(出阿含)
- 差摩比丘喻重病经一卷(出杂阿含)
- 瞻波比丘经一卷
- 鸯掘髻经一卷(第二出与法护指髻经大同小异)
- 比丘分卫经一卷(出生经)
- 佛看病比丘不受长者请经一卷(出出曜经)
- 佛为诸比丘说莫思惟世间思惟经一卷
- 比丘求证人经一卷
- 比丘问佛多优婆塞命终经一卷(出中阿含)
- 佛为比丘说大力经一卷
-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一卷
- 聪明比丘经一卷
- 大悲比丘本愿经一卷
- 罗汉迦留陀夷经一卷
- 和难释经一卷(出生经与和难经小异)
- 罗旬喻经一卷
- 佛降鸯掘魔人民欢喜经一卷
- 优陀夷坐树下寂静调伏经一卷(出阿含)
- 金师精舍尊者病经一卷
- 难提释经一卷
- 浮弥经一卷(出增一阿含)
- 比丘各言志经一卷(出生经)
- 比丘疾病经一卷(出生经)
- 比丘于色厌离经一卷(出阿含)
- 佛为比丘说三法经一卷
- 坐禅比丘命过生天经一卷
-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一卷
- 比丘问佛何故舍世学道经一卷(出出曜经)
- 佛为比丘说极深崄难处经一卷
- 沙曷比丘功德经一卷
- 深浅学比丘经一卷
- 相应相可经一卷
- 比方世利经一卷
- 前世三转经一卷
- 少多制戒经一卷
- 求欲说法经一卷
- 众生身秽经一卷
- 信能渡河经一卷
- 苦阴因事经一卷(出中阿含)
- 叶喻多少经一卷
- 异信异欲经一卷
- 向邪违法经一卷
- 说法难值经一卷
- 增一阿含经一卷(出增一阿含)
- 积木烧燃经一卷(与树经大同小异)
- 恒水流澍经一卷
- 邪业自活法经一卷(出生经)
- 栴檀涂塔经一卷
- 眼色相系经一卷
- 处中行道经一卷(出杂阿含)
- 无始本际经一卷
- 往古造行经一卷
- 舍诸世务经一卷
- 众生未然三界经一卷
- 有众生三世作恶经一卷
- 人民疾疫受三归经一卷(出阿含)
- 信人者生五种过患经一卷
- 四大色身生厌离经一卷
- 以金贡太山赎罪经一卷(世注入疑录)
右一百三十二部。合一百四十二卷。惠帝世。沙门释法炬出。初炬共法立同出。立死后。炬又自出。多出大部。与立所出每相参合。广略异耳。僧祐录全不载。既见旧别诸录。依取继之。庶知有据以考正伪焉。
-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第二出与安法钦所译三卷者大同小异见竺道祖杂录)
- 十善十恶经一卷(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逝童子经一卷(第三出亦名长者制经亦直云制经亦云菩萨逝经亦直云逝经五本文同别译为异名)
- 善生子经一卷(第三出与竺法护竺难提尸迦罗越六向拜经大同小异见敏度及竺道祖录)
右四经合五卷惠帝永宁年中沙门支法度出总见宝唱录。
- 度世品经六卷
- 如来秘密藏经二卷(一名大方广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亦直云如来性起经)
- 阿耨达龙王经二卷
- 方等陀罗尼经一卷
- 宝严经一卷
- 五福德经一卷(亦直云五福经)
- 明相续解脱地波罗蜜经一卷
- 弟子学有三辈经一卷(或云三品弟子经)
右八经。合一十五卷。吴别二录。并直单注元康年中出。不显译人。详览群录未见指的。所以别件犹殊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