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刘氏都洛阳
惟孝明皇帝以永平三年岁次庚申。帝梦金人项有日月光飞来殿庭。上问群臣。太史傅毅对曰。臣闻西域有神号之为佛。陛下所梦固其是乎。至七年岁次甲子。帝勅郎中蔡愔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寻佛法。愔等至印度国。请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还。用白马驮经并将画释迦佛像。以永平十年岁次丁卯至于洛阳。帝悦造白马寺。至十四年岁次辛未正月一日。五岳道士楮善信等负情不悦。因朝正之次表请较试。勅遣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帝曰此月十五日大集白马寺南门。尔日信等以灵宝诸经置道东坛上。帝以经像舍利置道西七宝行殿上。信等遶坛涕泣稽请天尊词情恳切。又以栴檀柴等烧经。冀经无损以为神异。然所烧经并从灰烬。先时升天入火履水隐形皆不复能。善禁呪者呼策不应。时太傅张衍语信曰。所试无验即是虚妄。宜就西域真法。时南岳道士费叔才等惭忸自感而死。时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遍覆大众映蔽日轮。摩腾法师先是阿罗汉。即以神足游空飞行坐卧神化自在。时天雨宝华及奏作众乐。感动人情大众欢悦。摩腾复坐法兰说法。时众咸喜得未曾有。时后宫阴夫人王婕妤等。一百九十人出家。司空阳城侯刘善峻镇远将军姜苟儿等。二百六十八人出家。四岳道士吕慧通等。六百二十人出家。京都男女张子尚阿潘等。三百九十一人出家。帝亲与群官为出家者剃发。给施供养经三十日。造寺十所。城外七寺城内三寺。七寺安僧三寺安尼。具如汉明帝法本内传说。
沙门迦叶摩腾。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而敏悟兼有风姿。博学多闻特明经律思力精博探[(阜-十+止)*责]钩深敷文析埋。每有新义出于神表。尝游西印度有一小国。请腾讲金光明经。俄而隣国兴师而来。既将践境辄有事碍兵不能进。彼国兵众疑有异术密遣使觇。但见君臣安然共听其所讲大乘经明地神王护国之法。于是彼国既覩斯神验请和求法。时蔡愔等殷请于腾。腾遂与愔等俱来。见帝于洛阳。以永平十年岁次丁卯。于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一卷)。此经本是外国经抄。腾以大化初传人未深信。蕴其妙解不即多翻。且撮经要以导时俗。腾后终于洛阳。
沙门竺法兰。中印度人。少而机悟淹雅博爱。多通禅思毘尼莫不穷妙。诵经百余万言。学徒千余。居不求安常怀弘利。戒轨严峻众莫能窥。遇愔求请便有轻举之志而国主不听。密与腾同来间行后至。以汉明帝时初共腾译四十二章经腾卒。兰以永平十一年岁次戊辰至十三年庚午。自译佛本行经(五卷)。十地断结经(四卷)。法海藏经(三卷)。佛本生经(二卷)。二百六十戒合异(二卷)总五部一十六卷。初武帝穿昆明池得灰墨。问东方朔。朔云。可问西域胡人。法兰既至时以追问。兰曰。此是劫烧之灰。又将优填王栴檀像样至洛。帝即勅令图写供养。
沙门支娄迦谶。月支国人。操行纯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讽诵群经。志在宣弘游方化物。以桓帝建和元年岁次丁亥。至灵帝中平三年岁次丙寅。于洛阳译阿閦佛国经(二卷)大集经(二十七卷)。般若道行品经(十卷)。首楞严经(二卷)。屯真陀罗尼经(二卷)阿阇世王经(二卷)无量清净经(二卷)孛本经(二卷)。般舟三昧经(二卷)。古品遗日说般若经(一卷)。宝积经(一卷)。问署经(一卷)。梵般泥洹经(一卷)。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一卷)兜沙经(一卷)。内藏百品经(一卷)。大方便报恩经(一卷)。光明三昧经(一卷)。禅经(一卷)。杂譬喻经(一卷)。阿育王太子坏目因缘经(一卷)。总二十一部合六十三卷。审得本旨曾不加饰。可谓善宣法要弘道之士。河南清信士孟福张莲等笔受。
沙门安清字世高。安息国太子。王薨让国于叔出家游方。以汉桓帝建和二年至止。未久大善汉言。初自称前身出家。有一同学性多瞋恚。高曰。卿以此故当受恶形我必相度。乃与辞曰。吾往广州以偿宿对。既至番禺路逢少年拔刀向高。高笑而言曰。故来相偿耳。遂引颈受刃。于是还复高身。译经如故。久之乃曰。须度昔日同学。遂行达䣏亭湖庙。庙神严烈船人祈庙。降呪呼高曰。昔与子同学今寿尽旦夕。恐此丑形秽于江湖。当死山西泽中。又惧堕地狱。今有绢千匹及杂宝等愿为营塔。欲现丑形恐众人惧。高曰。但现无苦。神遂出头乃是大蟒。高向之胡语并为赞呗。蟒悲泣而退。高时达豫章即为造寺。创基之始有一年少。高前受呪愿讫因忽不见。高曰。彼得离恶形也。后人山西泽中见一死蟒头尾数里。今浔阳郡有蛇村是也。高又往广州寻前世害己年少尚在。共说宿缘曰。犹有余报当往会稽毕之。随高至彼市中有乱相打误著高头而死。寻于众录序高之事互有出没。将以神迹难知见闻异耳。自桓帝建初二年岁次戊子。至灵帝建宁三年岁次庚戌。译出修行道地经(七卷或六卷)。法句经(四卷)。大僧威仪经(四卷)。五十挍计经(二卷)。杂四十四篇经(二卷)。七处三观经(二卷)十报经(二卷)大道地经(二卷)。道意发行经(二卷)。禅经(二卷)。安般守意经(二卷)。无量寿经(二卷)。阴持入经(一卷)。百六十品经(一卷)。大十二门经(一卷)。小十二门经(一卷)。人本欲生经(一卷)。阿毘昙五法经(一卷)。七法经(一卷)。普法义经(一卷)。漏分布经(一卷)。四谛经(一卷)。九横经(一卷)。八正道经(一卷)。大安般经(一卷)。思惟要略经(一卷)。十二因缘经(一卷)。五阴喻经(一卷)。转法轮经(一卷)。流摄经(一卷)。是法非法经(一卷)。法受尘经(一卷)。十四意经(一卷)。本相猗致经(一卷)。阿毘昙九十八结经(一卷)。禅行法想经(一卷)。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难提迦罗越经(一卷)。独富长者经(一卷)。长者懊恼三处经(一卷)。由起长者悔过经(一卷)。佛为那拘说根熟经(一卷)。长者兄弟诣佛经(一卷)。佛神力救长者子经(一卷)。阿那邠祁化七子经(一卷)。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一卷)。无畏离车白阿难经(一卷)。受呪愿经(一卷)。长者子制经(一卷)。郁伽居士见佛闻法醒悟经(一卷)。得非常观经(一卷)。舍头谏经(一卷)。出家因缘经(一卷)。佛度栴陀罗儿出家经(一卷)。纯陀沙弥经(一卷)。外道出家经(一卷)。精进四念处经(一卷)。父母恩难报经(一卷)。禅思满足经(一卷)。数息事经(一卷)。禅法经(一卷)。禅秘要经(一卷)。世问言美色经(一卷)。一切行不恒安住经(一卷)。人受身入阴经(一卷)。多倒见众生经(一卷)。人身四百四病经(一卷)。人病医不能治经(一卷)。分别善恶所起经(一卷)。斫毒树复生经(一卷)。犯戒罪报轻重经(一卷)。禅定方便次第法经(一卷)。阿练若习禅法经(一卷)。四百三昧名经(一卷)。自誓三昧经(一卷)。流离王经(一卷)。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迦叶结经(一卷)。骂意经(一卷)。处处经(一卷)。佛为频头婆罗门说像类经(一卷)。婆罗门问佛布施得福经(一卷)。佛为调马聚落主说法经(一卷)。婆罗门行经(一卷)。头遮婆罗门论义出家经(一卷)。佛为事火婆罗门说法悟道经(一卷)。婆罗门虚伪经(一卷)。佛化大兴婆罗门出家经(一卷)。佛为阿支罗迦叶说自他作苦经(一卷)。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一卷)。四咤婆罗门出家得道经(一卷)。佛为憍慢婆罗门说偈经(一卷)。婆罗门服白经(一卷)。婆罗门问世尊将来世有几佛经(一卷)。婆罗门避死经(一卷)。佛为婆罗门说耕田经(一卷)。七老婆罗门请为弟子经(一卷)。婆罗门通达经论经(一卷)。佛覆裸形子经(一卷)。婆罗门解知众术经(一卷)。佛为婆罗门说四法经(一卷)。佛为年少婆罗门说知善不善经(一卷)。如幻三昧经(一卷)。安般经(一卷)。内藏经(一卷)。五门禅要用法经(一卷)。水喻经(一卷)。浮木譬喻经(一卷)。鼈喻经(一卷)。提婆达生身入地狱经(一卷)。摩那祇女人诽佛生身入地狱经(一卷)。鬼问目连经(一卷)。十八地狱经(一卷)。地狱罪人众苦经(一卷)。地狱报应经(一卷)。目连见众生身毛如箭经(一卷)。摩诃衍精进度中罪报品经(一卷)。尊者薄拘罗经(一卷)。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迦栴延无常经(一卷)。当来变灭经(一卷)。太子墓魄经(一卷)。四不可得经(一卷)。坚心正意经(一卷)。分明罪福经(一卷)。多增道章经(一卷)。奈女祇域经(一卷)。金色女经(一卷)。摩邓女经(一卷)。前世争女经(一卷)。承事胜己经(一卷)。悔过法经(一卷)。舍利弗悔过经(一卷)。太子梦经(一卷)。小般泥洹经(一卷)。慈仁不杀经(一卷)。阿难同学经(一卷)。商人脱贼难经(一卷)。过去弹琴人经(一卷)。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一卷)。世间强盗布施经(一卷)。商人子作佛事经(一卷)。呪贼经(一卷)。卒逢贼结衣带呪经(一卷)。梵天诣婆罗门讲堂经(一卷)。五阴成败经(一卷)。八光经(一卷)。五战鬪人经(一卷)。五法经(一卷)。五行经(一卷)。三毒经(一卷)。阿含正行经(一卷)。良时难遇经(一卷)。求离牢狱经(一卷)。莲华女经(一卷)。孤母丧一子经(一卷)。昔有二人相爱敬经(一卷)。住阴持入经(一卷)。镜面王经(一卷)。子命过经(一卷)。健陀国王经(一卷)。叹宝女经(一卷)。大迦叶遇尼干子经(一卷)。正斋经(一卷)。阿那律思惟目连神力经(一卷)。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一卷)。舍利弗问宝女经(一卷)。月灯三昧经(一卷)。阿难惑经(一卷)。佛印三昧经(一卷)。迦叶诘阿难经(一卷)。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空净天感应三昧经(一卷)。情离有罪经(一卷)。药王药上菩萨观经(一卷)。义决律(一卷)。凡译一百七十六部合一百九十七卷。
沙门竺佛朔印度人。识性明敏博综多能。以灵帝嘉平元年岁次壬子。于洛阳译。道行经(一卷)。至光和六年岁次癸亥译。般舟三昧经(二卷)。支谶译。语孟福张莲笔受。弃文存质。深得经旨。
优婆塞都尉安玄。亦号安侯骑都尉。安息国人。志性贞白深有理致。博诵群经并通幽旨。以灵帝光和四年岁次辛酉。于洛阳译。法镜经(二卷)。断十二因缘经(一卷)。严佛调笔受。具得音正尽经微旨。郢匠之美见述其人。
沙门支曜西域人。博达群典妙解幽微。京洛之间挹其风彩。以灵帝中平二年岁次乙丑。于洛阳译。成具光明经(二卷)。小本起经(二卷)。赖咤和罗经(一卷)。马有八态经(一卷)。首至问佛十四事经(一卷)。闻城十二因缘经(一卷)。堕落优婆塞经(一卷)。小道地经(一卷)。马有三相经(一卷)。阿那律八念经(一卷)。摩诃摩耶经(一卷)。凡一十一部一十三卷言直理诣不加润饰。
沙门康巨西域人。心存游化志在弘经以灵帝中平四年岁次丁卯。于洛阳译。问地狱事经(一卷)。
清信士严佛调临淮人。绮年颖悟敏而好学。共安玄对译善闲梵言。以灵帝中平五年岁次戊辰。于洛阳译。古维摩诘经(二卷)。𣽈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思意经(一卷)。内六波罗蜜经(一卷)。迦叶诘阿难经(一卷)。十慧经(一卷)。凡七部一十。卷理得音正尽经微旨。故安玄称佛调出经省而不烦存本巧妙。
沙门康孟详西域人。有慧学之誉。以献帝兴平元年岁次甲戌。至建安四年岁次己卯。于洛阳译。太子本起瑞应经(二卷)。兴起行经(二卷)。梵网经(二卷)。舍利弗目连游四衢经(一卷)。报福经(一卷)。四谛经(一卷)。凡六部合九卷。奕奕流便足腾玄趣。
沙门竺大力西域人。情好远游无惮艰险。弘道终日未以为劳。以献帝建安二年岁次丁丑。于洛阳译。修行本起经(二卷)。康孟详度语。
沙门昙果西域人。学该内外解通真俗。于迦毘罗卫国得中本起经赍来至洛。以献帝建安十二年岁次丁亥。翻中本起经(二卷)。康孟详译语。
失译人名一百二十三部合一百四十八卷。并出古旧二录及道安失译并僧祐三藏记费长房三宝录并纪于汉录后。虽不知译人经是正经。雠校梵文允合真理。还依旧录附之后汉。大方便报恩经(七卷)。分别功德经(五卷)。梵本经(四卷)。泥洹后千岁中变记经(四卷)。合道神足经(四卷)。如来性起经(二卷)。诸经佛名(二卷)。旧譬喻经(二卷)。杂譬喻经(二卷)。观无量寿佛经(一卷)。龙种尊国变化经(一卷)。过去香莲华佛世界经(一卷)。见牧牛者示道经(一卷)。作佛形像经(一卷)。三千佛名经(一卷)。千佛因缘经(一卷)。五十三佛名经(一卷)。八部佛名经(一卷)。十方佛名经(一卷)。贤劫千佛名经(一卷)。称扬百七十佛名经(一卷)。南方佛名经(一卷)。灭罪得福佛名经(一卷)。观世音所说行法经(一卷)。弥勒为女身经(一卷)。寂调意所问经(一卷)。萨陀波仑菩萨求深般若图像经(一卷)。菩萨生地经(一卷)。菩萨所生地经(一卷)。菩萨受戒法经(一卷)。受菩萨戒次第十法(一卷)。菩萨忏悔法(一卷)。初发意菩萨常昼夜六时行五事法(一卷)。六菩萨名经(一卷)。迦叶赴佛泥洹经(一卷)。义呗比丘经(一卷)。僧名数事行经(一卷)。比丘诸禁律(一卷)。摩诃僧祇律比丘要集(一卷)。优波离问佛经(一卷)。沙弥威仪(一卷)。沙弥十戒经(一卷)。比丘尼十戒经(一卷)。受十善戒经(一卷)。沙弥尼戒(一卷)。贤者五戒经(一卷)。优婆塞威仪经(一卷)。四天王经(一卷)。魔娆乱经(一卷)。顶生王因缘经(一卷)。行檀波罗蜜经(一卷)。功德庄严王八万四千岁请佛经(一卷)。魔调王经(一卷)。诲子经(一卷)。教子经(一卷)。福子经(一卷)。小儿闻法即解经(一卷)。菩萨修行经(一卷)。长者贤首经(一卷)。长者命终无子付属经(一卷)。质多长者请比丘经(一卷)。善德婆罗门求舍利经(一卷)。外道诱质多长者经(一卷)。无害梵志执志经(一卷)。梵志避死经(一卷)。梵志丧女经(一卷)。梵志观无常得解脱经(一卷)。贫子得财发狂经(一卷)。𤢴狗啮主经(一卷)。居士物故为妇鼻虫经(一卷)。铁城泥犁经(一卷)。泥犁经(一卷)。勤苦泥犁经(一卷)。地狱经(一卷)。盐王五天使者经(一卷)。积骨经(一卷)。苦阴经(一卷)。持斋经(一卷)。海八德经(一卷)。寂志果经(一卷)。人弘法经(一卷)。未曾有经(一卷)。华严璎珞经(一卷)。观世楼炭经(一卷)。般若得经(一卷)。惟日杂难经(一卷)。内身观章经(一卷)。摩诃刹头经(一卷)。清净法行经(一卷)。金刚清净经(一卷)。净除业障经(一卷)。摩诃衍宝严经(一卷)。十住毘婆沙经(一卷)。佛遗日摩尼宝经(一卷)。转女身菩萨经(一卷)。受持佛名不堕恶经(一卷)。七宝经(一卷)。十二因缘章经(一卷)。沙门为十二头陀经(一卷)。三十二相因缘经(一卷)。三十七品经(一卷)。般舟三昧念佛章经(一卷)。庾伽三磨斯经(一卷)。禅要呵欲经(一卷)。须河譬经(一卷)。法句譬喻经(一卷)。譬喻经(一卷)。梵音偈本经(一卷)。阿弥陀佛偈经(一卷)。后出阿弥陀佛偈(一卷)。赞七佛偈(一卷)。怛惒尼百句(一卷)。五言咏颂本起(一卷)。道行品诸经梵音解(一卷)。般若波罗蜜神呪经(一卷)。七佛所结麻油述呪(一卷)。幻师波陀神呪(一卷)五龙呪毒经(一卷)。取血气神呪(一卷)。呪䶚齿呪(一卷)。呪牙痛呪(一卷)。呪眼痛呪(一卷)。呪贼法用(一卷)。七佛安宅神呪(一卷)。安宅呪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