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经重译阙本
一百一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
- 中阿鋡经五十九卷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
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
- 增壹阿鋡经五十卷
序云四十一卷。或云二十四卷。祐云三十三卷
第一译
- 鸠摩迦叶经一卷(一名童子迦叶解难经)僧祐录云失译经。法经录云。出中阿含。第十六卷异译
- 僮迦叶解难经一卷(亦名童迦叶经)祐云出长阿含。乞伏秦沙门圣坚译。房云与罗什迦叶同本。什无迦叶经
右二经同本异译。出长阿含第七卷。与蔽宿经同本。其本并阙。
- 大六向拜经一卷(一名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亦直云六向拜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兼长阿含第十一中善生经。前后三译。二存一阙。
- 佛开解梵志阿𩙥经一卷
右兼长阿含第十三中阿摩昼经。前后三译。二存一阙。
- 六十二见经一卷(亦云梵网六十二见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兼长阿含第十四中梵动经。前后三译。二存一阙。
- 楼炭经六卷(或五卷或八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 楼炭经八卷西晋沙门释法炬译第三译
右兼长阿含第四分中记世经。前后六译四存二阙。
- 道意发行经二卷(房录云出长阿含或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大十二门经二卷(或一卷安公注解房录云出长阿含)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小十二门经一卷房录云出阿含。安公注解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七法经一卷(旧录云阿毘昙七法行经或直云七法行经房云出长阿含)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多增道章经一卷(旧录无道字异出十报法房云出长含)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义决律经一卷
- 弥勒经一卷安云出长阿含。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附西晋录
鸠摩迦叶经下一十四部二十八卷并是长阿含部分阙本。
- 四谛经一卷后汉西域三藏康孟详译
右兼中阿含第七卷中分别圣谛经。前后四译。二存二阙。
- 魔王入目揵兰腹经一卷亦云弊魔试目连经。旧录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右兼中阿含第三十卷中降魔经。前后五译。三存二阙。
- 赖咤和罗经一卷后汉西域三藏支曜译
右兼中阿含第三十一中赖咤惒罗经。前后四译。二存二阙。
- 威革长者六向拜经一卷(或作威华)东晋西域三藏祇多蜜译第二译
- 威革长者六向拜经一卷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第三译
- 善生子经一卷(亦云异出六向拜经)宋沙门释慧简译(第四译)
右兼中阿含第三十三中善戒经。前后六译。二存四阙。
- 堕蓝经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祐录云安公失译经附西晋录
- 七事经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祐录云安公失译附西晋录
- 赖咤謣罗经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祐录云安公失译经附西晋录
右一经疑与第三十一中赖咤惒罗经同本。
- 欢豫经一卷法经录云。劝豫出中阿含第十三。祐录云。安公失译经附西晋录
- 佛有五百比丘经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凡人有三事愚痴不足经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佛试诸比丘言我以天眼视天下人生死好丑尊者卑者经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普法义经一卷(亦云普义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二译三译一阙)
四谛经下一十四部一十四卷。并是中阿含部分阙本。
- 波斯匿王丧母经一卷(或云波斯匿王经祐波耶匿王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右兼增一本经前后四译。二存二阙。出第十八卷。
- 频婆娑罗王问佛供养经一卷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右兼增一本经前后四译。二存二阙。出第二十六卷。
- 指鬘经一卷(或作指髻经)东晋西域三藏祇多蜜译
右兼增一本经前后五译。三存二阙。出第三十一卷。
- 舍利弗目连游诸国经一卷亦云游诸四衢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兼增一本经前后四译。二存二阙。出第四十一卷。
- 佛母般泥洹经一卷(一名大爱道般泥洹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右兼增一本经前后五译。三存二阙。出第五十卷。
- 杂四十四篇经二卷安公云。出增一阿含。或云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右或云杂经四十四篇。既不显别名。未详出何卷中。
- 百六十品经一卷旧录云增一阿含百六十章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波斯匿王丧母经下七部八卷。并是增一阿含部分阙本。
- 异处七处三观经一卷或无异处字杂阿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佛涅槃后诸比丘经一卷(出杂阿含)宋沙门释慧简译
- 自见自知为能尽结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有四求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佛本行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河中大聚沫经一卷或云聚沫譬经。或云水沫所漂经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便贤者坑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所非汝所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两比丘得割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道德舍利日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舍利日在王舍国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独居思惟自念止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问所明种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欲从本相有经一卷或云欲从本经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独坐思惟意中生念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佛说如是有诸比丘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比丘所求色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道有比丘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色为非常念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安公本录从自见自知下有二十二经。云是阿含一卷于中五经已备。余录不复重载。安云。是阿含一卷者四种阿含之中。而不的指何部。今且附此杂阿含之录。
- 色比丘念本起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善恶意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比丘一法相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有二力本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有三力本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有四力本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人有五力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不闻者类相聚经一卷旧录云相聚经。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天上释为故世在人中经一卷或作无上释。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爪头土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身为无有反复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师子畜生王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阿须伦子波罗门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波罗门子名不侵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生闻波罗门经一卷旧录云生闻梵志经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有𨻗竭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暑杜乘波罗门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佛在拘萨国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佛在优堕国经一卷或作优随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是时自梵守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有三方便经一卷旧录云。三方便经。法经录云。出七处三观。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波罗门不信重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佛告舍日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四意止经一卷旧录云。四意止本行经。法经录云。出中阿含。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说人自说人骨不知腐经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色比丘念本起经下二十五经。安公云。并出杂阿含。
- 杂阿含三十章经一卷法经录云。出杂阿含异本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异处三观经下四十五部四十五卷。是杂阿含部分阙本。
- 舍头谏经一卷(亦云舍头谏太子明二十八宿经亦云太子明星二十八宿亦云虎耳经)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二译
右前后五译四存一阙。
(藏中摩邓女经是世高译今有舍头谏经其摩邓女与舍头谏既是同本不合双出今二本俱载未详所以或可此经即是藏中舍头谏经法护译者录家错上)。
- 杂藏经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四译
右前后四译三存一阙。
- 弟子慢为耆域述经一卷(亦云弟子为耆域述慢或羽弟子戏诞经)
第四译
右与阿难问事佛经等同本。前后四译。三存一阙。
- 小本起经二卷(近加小字或云修行本起或云宿行本起)后汉西域三藏支曜译第一译
- 太子本起瑞应经二卷(亦云应本起)后汉外国三藏康孟详译
- 过去因果经四卷(第五译)
右前后六译三存三阙。
- 法海藏经一卷(或云法海经)后汉天竺三藏竺法兰译(第一译)
右前后三译二存一阙。
- 四十二章经一卷房录云。与摩腾译者少异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奈女耆域经一卷(或云奈女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罪业报应经一卷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目连降龙王经一卷(或无王字或云降龙或云降龙王经)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长者音悦经一卷宋居士沮渠京声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禅秘要经四卷(或无经字)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一译
- 禅秘要经五卷(一名禅法要或三卷或无经字)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第三译
右前后三译一存二阙。
(今有禅要经五卷文极交错不可流行如删繁录中具述)。
- 七女本经一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二译
- 七女本经一卷(亦名女本心明经亦名七女经)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第三译
右前后三译一存二阙。
- 八师经一卷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日难经一卷(一名越难经)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三译)
右前后三译一存二阙。
- 所欲致患经一卷东晋西域三藏祇多蜜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一卷(一名阿阇世王经)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五苦章句经一卷宋居士沮渠京声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坚意经一卷(或云坚心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净饭王般泥洹经一卷西晋沙门释法炬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劝进学道经一卷(一本无劝字)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一译)
- 劝进学道经一卷(亦名劝进经)宋沙门释勇公译第三译
右前后三译一存二阙。
- 贫穷老公经一卷西晋沙门释法炬译(出法上录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分惒檀王经一卷宋居士沮渠京声译第二译
右与三摩竭经同本。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蓱沙王五愿经一卷(一名弗沙迦王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第二译
右前后三译一存二阙。
- 蓱沙王五愿经一卷(亦名弗沙王经)东晋沙门释嵩公译(第三译)
- 瑠璃王经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生经五卷宋凉州沙门释智严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义足经二卷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五盖疑结失行经一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 五盖疑结失行经一卷东晋西域三藏祇多蜜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二本俱阙。
- 太子梦经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一译
- 佛为菩萨五梦经一卷(一名五梦经一名太子五梦经一名仙人五梦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二本俱阙。
- 十善十恶经一卷西晋沙门支法度译第一译
- 十善十恶经一卷安公云出阿毘昙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二本俱阙。
- 禅经一卷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第二译
- 禅经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二本俱阙。
- 恒水经一卷(宝唱录云恒水识经亦云恒水不说戒经)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出法上录第一译
- 恒水戒经一卷(或云恒水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本并阙。
从舍头谏经下四十三部六十一卷除四阿含外诸重译经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