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入目论
- 新花严经论一部四十卷(并序取其进经年代致先于此有行状一卷或在论初卷后故不别列) 九百纸
【藁】【钟】【隷】【漆】右一部四十卷同四帙。
右此一论。是李通玄长者。开元十七年。于大原东北盂县同颕乡大贤村造。盛行于世。升元二年。僧勉昌。进请编入藏。大唐光文肃武孝高皇帝。令书十本。写李长者真仪十轴。散下诸州。编于藏末。仍勅孙忌侍郎撰序贯于论首。今故编于此。庶无遗堕。
大唐贞元录藏经律论目录等大乘经及念诵法一百二十四部。二百四十卷
大唐玄宗朝所译经未及入古今录者。九部二十卷。
- 大威力乌刍澁摩明王经二卷(或三卷) 三十五纸
-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一卷 五纸
- 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一卷 三纸
右三部五卷。其本见在。北天竺三藏阿质达霰(唐言无能胜将)于安西译。开元二十年。因法月三藏贡献入朝。附上件经到于京邑。不及得入开元录。准勅编入贞元目录。
-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 二纸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三藏沙门达摩战湿罗(唐言法月)东天竺人。开元二十六年。于长安译。此一经与古旧二经中无少异。姚秦译者名摩诃般若大明呪经。玄奘译者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余义无异。与前二经同本异译。但有正宗。无序分流通。今法月所译三分具全。准勅编入贞元释教录。
- 金刚顶瑜伽修习毘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 一十五纸 朝散大夫行尚书驾部员外郎知制诰云骑尉赐紫金鱼袋乔匡舜。奉勅撰 新得贞元录藏大小乘经等序(此序安三经首)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呪本一卷 二纸
-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本一卷 三纸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 一十一纸
右四部四卷。其本见在。南天竺三藏沙门跋日罗(二合)菩提(唐言金刚智)于开元十九年后相译出。准勅编入贞元释教录。后代宗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大弘教三藏。
【书】右八经十卷同一帙。
- 千臂千钵曼殊室利经十卷 一百六十纸
右一部十卷。亦是大弘教三藏金刚智。开元二十八年于长安荐福寺译。其经首序记分明。但(恒安)昨者游礼五台山。回于关右已来。寻访抄写得所将到贞元录藏经文之时。于彼方藏内甚见其经为贞元录中遗漏不载。云于金刚智广行记中具述。为访行记。不获遂不写到。今于大唐保大三年冬。伏蒙天恩。于阙下升元寺写录所将到贞元经文。编录入藏流行。于升元寺西藏院。又见此经本。遂乞编入贞元藏内。三藏金刚智先译经文。本部经中收。依日施行。福资那国。具其事由。乞以上闻伏奉令旨。许以施行编于藏内。仍续已具计数奏闻讫。今又虑年月寖远依前遗失。故寄编于此耳(况金刚智三藏于开元贞元二目中甚有所译经文已计流行目录)。
【壁】右一部十卷同一帙。
- 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三卷(并经新序) 四十三纸
- 金刚顶瑜伽般若理趣经一卷 八纸
- 观自在菩萨授记经一卷 十三纸
- 瑜伽念珠经一卷 二纸
- 奇特佛顶经三卷 六十八纸
- 观自在菩萨最胜明王心经一卷 二十二纸
【经】右六部共十卷同一帙。
- 金刚顶瑜伽文殊师利经一卷 十二纸
- 阿唎多罗阿鲁力经一卷 二十一纸
- 普贤行愿赞一卷 五纸
- 地藏菩萨问法身赞一卷 五纸
- 出生无边门经一卷 十纸
- 大吉祥天女经一卷 七纸
- 底哩三昧耶经一卷 十四纸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经三卷 二十四纸
【府】右八部共十卷同一帙。
- 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一卷 二纸
- 金刚顶瑜伽十八会指归一卷 九纸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分别圣位法门一卷(并序) 十三纸
-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 七十八纸
- 宝箧经一卷 六纸
-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一卷 二纸
【罗】右六部共十卷同一帙。
- 大孔雀明王经三卷(已广流行见转读者) 五十纸
-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 二十四纸
- 雨宝陀罗尼经一卷(并梵字) 五纸
- 蘘麌利童女经一卷 四纸
- 稻𦼮喻经一卷 八纸
- 大宝广博楼阁经三卷 四十五纸
【将】右六部共十一卷同一帙。
- 菩提场庄严经一卷 二十二纸
- 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一纸
- 能净一切眼陀罗尼经一卷 二纸
- 施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 四纸
- 三十五佛名经一卷 二纸
- 八大菩萨曼茶罗经一卷 三纸
- 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一卷 八纸
- 诃利帝母经一卷 三纸
- 毘沙门天王经一卷 四纸
-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菩萨陀罗尼经一卷 七纸
【相】右十部共十卷同一帙。
- 文殊问字母经一卷(题云文殊问字母品第十四) 三纸
- 金刚莲花部心念诵法一卷 三十三纸
-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念诵法二卷 三十二纸
- 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一卷 十二纸
- 阿閦如来念诵法一卷 十八纸
- 佛顶尊胜念诵法一卷 八纸
-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一卷 十三纸
-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法一卷 十三纸
- 普贤菩萨金刚萨埵念诵法一卷 十二纸
- 金刚顶瑜伽五秘密修行仪轨一卷 十二纸
【路】右十部共十一卷同一帙。
- 金刚寿命念诵法一卷 三纸
- 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一卷 六纸
-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一卷 十二纸
- 仁王般若念诵法一卷(并序译经沙门惠灵述) 十五纸
- 如意轮念诵法一卷 八纸
-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一卷 五纸
- 瑜伽莲花部念诵法一卷 七纸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观行仪轨一卷 六纸
-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一卷 十三纸
- 甘露军咤唎念诵法一卷 十八纸
【侠】右十部十卷同一帙。
- 华严入法界四十二字观门一卷 六纸
- 文殊赞法身礼一卷 三纸
- 授菩提心戒仪一卷(大乘律) 三纸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一卷 四纸
- 般若理趣释二卷 三十二纸
- 大曼茶罗十七尊释一卷 三纸
- 金刚瑜伽护摩仪一卷 八纸
- 都部陀罗尼目一卷 四纸
- 大乘缘生论一卷(大乘论) 十纸
- 七俱胝佛母陀罗尼经一卷 十九纸
【槐】右十部共十一卷同一帙。
- 大虚空菩萨所问经八卷
【卿】右一部共八卷同一帙。
此一经八卷前后四译。旧录云。是大集中之一分也。不可别存。今以义理幽深。又于大历四年别翻出耳。今当第五译。
- 仁王经二卷(并序) 代宗皇帝御制(已久流行) 三十五纸
- 密严经三卷(并序) 代宗皇帝御制 五十一纸
- 仁王念诵仪一卷 十九纸
已上经等共七十部。计九十七卷。并出大历七年正月进上代宗朝勅下流行目中。宜编入一切经目(元进一百一卷仁王经疏三卷移在后并失经目今计九十七卷)次后续进上具件如后。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三卷 五十一纸
- 成就妙法莲花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 二十五纸
【户】右通前仁王经等五部共十卷同一帙。
- 金刚顶胜初瑜伽经中略出大乐金刚萨埵念诵仪一卷 十一纸
-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一卷(出吉祥胜初瑜伽经) 十 五纸
-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一卷(亦云呵利底母法) 十二纸
- 普遍光明大随求陀罗尼经二卷 三十二纸
-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三纸
- 五字陀罗尼颂一卷 八纸
-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一卷 八纸
-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金翅鸟王品一卷 十一纸
- 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卷(出不空羂索经二十八卷) 二纸
【封】右九部共十卷同一帙。
- 圣迦尼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三卷 四十八纸
- 大威怒乌刍澁摩仪轨一卷 十纸
- 佛说摩利支天经一卷 四纸
- 金刚顶经一字轮王瑜伽一切处念诵成佛仪轨一卷 八纸
-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一卷 九纸
- 大方广如来藏经一卷 十八纸
-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一卷 十四纸
- 速疾立验摩醯首罗天说迦娄罗阿尾奢法一卷 六纸
【八】右八部共十卷同一帙。
-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一卷(亦名五支略念诵法) 二纸
-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随行法一卷 三纸
- 木槵经一卷 一纸
- 金刚顶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一品(亦名文殊五字念诵法) 二十四纸
- 曼殊室利童子菩萨五字瑜伽法一卷 二纸
- 金刚顶降三世大仪轨一卷 四纸
-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 四十二纸
- 金刚顶经观自在如来修行法一卷 六纸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论一卷(亦云瑜伽总持教门说菩提心观行修持义) 七纸
【县】右九部共十卷同一帙。
- 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一卷 二纸
-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行念诵仪轨一卷 七纸
-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 七纸
- 观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莲花部念诵法门一卷(亦名成就大悲观自在) 十二纸
-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一卷 四纸余
- 金刚手光明灌顶经一卷(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 十一纸
- 末利支提婆华鬘经一卷 十一纸
- 大圣天欢喜双身毘那夜迦法一卷 三纸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一卷 九纸
- 金轮王佛顶略念诵法一卷 三纸
-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一卷 三纸
【家】右十一部共一十一卷同一帙。
右三十九部。共四十五卷。又计前大历七年中仁王经等三部六卷。同为五帙。今又都通计前大历七年中所进经。都合一百九部。计一百四十二卷(内大乘律寄在花严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同帙收大乘论二部二卷一卷与大乘律同帙一卷大日略念诵法同帙)都计一十四帙。并是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赠司空食邑三千户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梵云阿目佉跋折罗(唐云不空金刚)本名智藏。从名改号为不空。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灌顶国师。于三朝内相次奉诏。翻译经律论等。后于大历七年。又相次进上经目。于贞元十五年。奉勅编入贞元释教目录。其不空塔庙碑文。并见在长安。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十卷(并序) 德宗皇帝御制 一百六十纸
- 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一卷 二纸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第四译) 二纸
【给】右三经十二卷同一帙。
-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十卷(并经新序) 一百五十五纸
【千】右一经十卷同一帙(贞元六年庚午岁与牟尼室利等同译)。
- 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并序)德宗皇帝御制 一百一十纸
【兵】右一经八卷同一帙(贞元六年庚午岁译)。
- 大方广佛花严经四十卷(内云入不思义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六百一十二纸
【高】【冠】【陪】【辇】右一经四十卷同四帙。
此经乌茶国王自手书。进大唐德宗皇帝。其经当前花经中入法界分。从第六十到第八十。计二十一卷。今译为四十卷。其经贞元十三年。于长安译。其元进经梵夹表文在第一卷后记耳(其经虽曾见其文辞理多前后移易故计写到)。
右上六部七十卷。并是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梵云般刺若。唐言智惠。于德宗圣神文武皇帝贞元四年岁次戊辰。后相次奉诏宣译。于贞元十五年。奉勅编入贞元释教录。
- 十力经一卷(并序记) 十纸
右一经一卷。龟兹国三藏勿堤提犀鱼(唐言莲花精进)于安西译。
- 回向轮经一卷 四纸
- 十地经九卷 一百二十一纸
右二经十卷。于阗三藏尸罗达磨(唐言戒法)于北庭译。
【驱】右三经共十一卷同帙。
此三经十一卷同一序记。在十力经前。云是大唐国僧法界。从中印土持此梵夹。路欠请译出将归。于贞元十五年。准勅编入贞元释教录。
大唐保大乙巳岁续贞元释教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