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统纪卷第五十一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自有佛法以来。所以知三教之并兴。诸宗之互立与夫世变之不常。固已系之编年。至欲考一事之本末。则岁月散漫莫之可寻。今故开张众目会其事要。俾讨论典故者识某事于某朝某年之下。兹但举略以指广云耳。

君上奉法  屡朝拜佛  天书御制

圣君护法  试经度僧  特恩度僧

进纳度僧  士夫出家  沙门封爵

僧职师号  不拜君父  不称臣僧

崇礼高行  沙门著书

君上奉法

汉明帝。问摩腾法师曰。佛出世何不及此。答曰。佛虽不往。然光明及处。千年五百。皆有圣人传佛声教。而往化之。

吴主皓问佛法于阚泽。答曰。孔老法天。诸天奉佛。

晋元帝。召潜法师讲经。著屐登殿○明帝幸兴皇寺。集义学沙门讲道○成帝召义法师入禁中授五戒○召潜法师讲般若经○召支遁法师入禁中讲经○简文幸瓦官。听汰法师讲放光般若经。

宋高祖设斋内殿。沙门道照陈词。帝称善○文帝率公卿。日集祇洹寺。听求那跋摩讲华严十地品○帝与侍中何尚之论佛理○帝闻生法师佛性义。诏求沙门述生法师顿悟义○孝武召猷法师内殿说法○四月八日内殿灌佛斋僧。

齐高帝。幸庄严寺。听达法师讲维摩经○武帝华林园受八关斋戒○帝不豫。诏诸沙门祈佛七日。天香满殿。

梁武帝。重云殿讲经。沙门法彪为都讲○召旻法师入殿。讲胜鬘经。公卿毕集○帝集诸沙门制文。永断酒肉○帝服田衣礼娄约法师受具足戒。公卿道俗受戒者。四万八千人○召云光法师内殿讲经。天雨宝华○帝幸同泰寺舍身○京城大疫。为百姓设救苦斋。幸同泰寺行清净大舍。开涅槃经题设道俗大斋五万人○帝幸同泰寺讲涅槃经○帝幸同泰寺发金字般若经题。听法者三十万人○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简文帝四月八日。建斋度人。亲为愿文陈武帝迎佛牙于杜姥宅。设四部无遮大会○幸大庄严寺舍身。群臣表请还宫○幸大庄严寺发金光明经题○勅大内设仁王斋○召琼法师于重云殿。讲大品般若经○太极殿设无碍大会。行舍身法○集沙门行方等忏法华忏金光明忏○宣帝召暅法师。为七庙讲大品般若经○后主召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诏𫖮禅师赴太极殿。讲大智度论题。般若经题。诏𫖮禅师居光宅寺。帝幸寺听讲仁王经。躬礼三拜○诏𫖮禅师赴崇正殿。为皇太子授菩萨戒。

北魏孝文。诏德法师一月三入殿说法。帝数幸王园寺。与沙门谈论佛法○幸白塔寺听登法师讲成实论○诏四月八日迎洛京诸寺佛像。入阊阖宫受散花礼敬○宣武御式干殿讲维摩经。西域沙门至者三千人。

北齐文宣。幸辽阳甘露寺。禅居深观。勅非军国大事不得闻○武成诏藏法师。赴太极殿讲华严经。

隋文帝。诏兴法师。太兴殿授菩萨戒○晋王迎𫖮禅师至扬州。设千僧斋受菩萨戒。

唐太宗诏常法师入内殿。为皇后太子授菩萨戒○奘法师译瑜伽师地论。勅写新译经论颁赐九道总管○武后诏藏法师讲新译华严经。师指殿隅金师子为譬。集其言为金师子章○中宗诏于化度寺设无遮大会○召藏法师入殿授菩萨戒○召北宗秀禅师居内道场。礼为国师○玄宗召净禅师至阙问道○肃宗召不空三藏灌顶授戒○诏南阳忠禅师问道○召隣法师入禁中讲经○代宗诏建盂兰盆会。设七庙神座迎行衢道○诏径山钦禅师入见。赐号国一禅师○德宗幸安国寺设盂兰盆供○顺宗诏尸利禅师咨问禅理○宪宗问观法师华严法界。豁然有得。封大统清凉国师○召鹅湖义禅师问佛性○召章敬惮禅师咨问禅法○召宽禅师咨问禅要○穆宗遣两街迎请汾阳业禅师。中夜说法端坐而逝○敬宗幸兴福寺观叙法师讲经。

文宗。诏圭峰密禅师问佛法○宣宗遣使以师礼召盐官安禅师。力辞。勅所居为齐丰寺○召辩禅师入见问道○懿宗于禁中延名僧设讲座自唱经题手录梵文○设万僧斋自升座为赞呗。长眉僧来应供。陵空而去。

五代唐庄宗。召三圣然禅师问法。

大宋太祖。诏沈义伦。以金银字写金刚经。召蕴法师讲演○诏超法师等入内诵金字大藏经○上手金刚经常自读诵。谓赵普曰。不欲甲胄之士知之。但言读兵书○太宗召赤脚道者入见。问南方禅律如何化物云云○幸开宝塔问。僧何人。曰塔主。上曰。朕塔因何卿作主○上问。僧何来。答曰。庐山卧云庵。上曰。卧云深处不朝天○诏两街僧录省才进盂兰盆仪○真宗召浮石矩法师讲四十二章经○仁宗顶玉冠观音像。以朝百官○勅韶州迎六祖衣钵。入京供养○诏左街琏禅师入对化成殿○召舜禅师入对便殿。赐紫衣银钵○乾元节勅福圣塔院。建大斋。施袈裟○神宗勅大内设千僧斋。施金刚经袈裟○诏净慈本禅师。住京师慧林。入对延和殿○徽宗嘉州奏。古树有定僧。诏舆至禁中。曰我远法师弟慧持也。上令图形制赞○钦宗高宗即位遣八辇。召金山勤禅师。诣行在说法○高宗幸上竺大士殿。炷香赐万岁香山为大士供○孝宗遣内都监。至径山问道于杲禅师○灵山琳法师入见问道○幸上竺问讷法师岁旦光明忏之旨。赐钱建十六观堂。内翰楼钥作记○勅禁中建内观堂。一遵上竺制度○佛生日召上竺讷法师。领五十僧。入内观堂行护国金光明三昧。赐帛五十匹。岁以为常○召灵隐远禅师入对选德殿○召天竺灵隐径山及三教之士。集内观堂赐斋○召上竺讷法师独对选德殿。问大士灵迹法华经旨○召雁山中仁禅师入对禁中○幸上竺礼大士。赐白云堂印。令三学诸宗并诣白云堂。公举用印○召灵隐光禅师入对。赐号佛照○召灵隐光禅师入对。进宗门直指○召雪窦印禅师入见。奏对大说。即日住径山○上称寿皇。召讷法师入内殿注金刚经。

僧职师号

晋安帝。秦主以僧䂮为国僧正。法钦为僧录○宋文帝勅尼宝贤为京邑尼僧正○孝武勅道猷为新安寺法主○勅道温为都邑僧正○顺帝勅法持为天下僧正。

齐高帝诏法颕为京邑僧主○武帝勅玄畅法献为僧主。分任江南北事。

梁武帝诏云光法师为大僧正。

陈文帝。勅宝琼为京邑大僧统○宣帝勅昙瑗为国僧正○后主勅惠暅为京邑大僧正○北魏文成勅师贤为沙门统○勅昙曜为昭玄沙门都统。

北齐文宣诏高僧法常为国师○勅昙延法师为昭玄上统○置昭玄十统。以沙门法上为大统。尊为国师。

隋文帝。勅僧猛为隋国大统○诏昙迁为昭玄大沙门统。

唐太宗。诏杜顺和尚入见。锡号帝心○武后勅神秀禅师入京行道。历三朝皆礼为国师○玄宗沙门一行号称天师○勅辩才为朔方管内教授○肃宗召南阳惠忠禅师入见。号称国师○代宗诏南岳法照为国师○德宗赐澄观清凉法师教授和上○宪宗赐沙门知玄悟达国师○封澄观大统清凉国师。○勅沙门端甫录街左僧事。灵邃录右街僧事○穆宗勅沙门惟英充两街僧统○文宗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师大达法师端甫。右脇而灭○勅沙门云端充左右街僧录○宣宗勅灵晏充左右街僧录○勅知玄法师充三教首座○勅三教首座辩章充左街僧录。僧彻充右街僧录○懿宗延庆节勅左街僧录惠照大师清兰。右街僧录明彻大师彦楚。讲论佛法○勅沙门觉晖充左右街副僧录。

汉吴越王钱俶。奉沙门德韶为国师。

宋太宗吴越国僧统赞宁入见。赐号通惠大师○真直史馆编修赞宁迁右街僧录○赐四明延庆知礼法智大师○赐天台东山本如神照大师○仁宗赐三藏法护普明慈觉传梵大师○神宗天竺海月大师惠辩补都师○高宗赐法道宝觉圆通法济大师○赐径山宗杲大惠禅师○孝宗赐灵山子琳慈受大师○赐上竺若讷右街僧录○赐上竺若讷左街僧录慧光法师○赐灵隐惠远佛海禅师○赐灵隐德光佛照禅师。

沙门著书

梁武帝。沙门慧皎撰高僧传十四卷起汉永平尽梁天监。开德业为十科。

隋文帝。翻经学士费长房。进开皇三宝录。

唐高宗。沙门道宣撰续高僧传三十卷。起梁天监尽唐正观○沙门道世撰法苑珠林一百卷。总括大藏分门类事○德宗。湖州刺史于頔进沙门皎然杼山诗集。藏于御书殿梁末帝。沙门归序进经论会要。诏入大藏。赐演教大师。

晋天福沙门可洪。进大藏经音义四百八十卷。

周世宗。沙门义楚进释氏六帖勅付史馆。赐紫衣缣币。

宋太祖。吴越寿禅师著宗镜录一百卷○沙门文胜奉勅修大藏随函索隐六百六十卷○太宗翰林李昉等。进太平广记。其间录佛法者三十卷○通慧大师赞宁进续高僧传三十卷。起唐正观。勅入大藏。又撰鹫岭圣贤录五十卷。僧史略三卷○真宗。沙门道原进景德传灯录三十卷○译经润文官赵安仁。修藏经录二十一卷。赐名大中祥符法宝录○沙门道诚著释氏要览三卷○益州进沙门仁赞释氏会要四十卷○仁宗。三藏惟净进新译经音义七十卷○三藏惟净。进新译大藏目录二帙。赐名天圣译教录。赐光梵大师紫衣○参政王随进删修景德传灯录十五卷○驸马都尉李遵勗广传灯为三十卷。赐名天圣广灯录○沙门契嵩进辅教编定祖图正宗记。勅入大藏。赐明教大师紫衣缣币○徽宗。沙门惟白进续灯录。勅入大藏。赐佛国禅师金襕衣○尚书王古阅大藏撰法宝标目八卷○石门惠洪撰禅林僧宝传三十卷。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一(终)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