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正误
每纸题○支那 每纸折处有支那二字。元本无之。凡典籍折处有题支那撰述。以分于天竺日本诸撰。今题支那必亦其意也。然则碑支那撰述可也。传则海东崔致远作实海东撰述也。而题支那何也○第一张(右)崔致远 齐云师曰。崔致远传在东国通鉴第十一。又唐书艺文志有文二十卷其在高丽文集有三十卷○纂灵记 贤首撰事见此第九张。然其中云撰藏公别录者。按华严玄谈云。纂灵记后经修饰(止此)此等亦是后加之文故云尔○井识 用庄子秋水篇埳井之蛙事言井蛙之识至眇也 又韩文原道曰。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止此)坐井之狭识也 僧祐出三藏记集序云。井识管窥多惭博练 又出三藏记昙无谶传云。坎井之识久迷大方○(八行)大史公 大元本作太○(左一行)盈数 十数也○(三行)坚固心 坚元本作牢(濬妄改)○(五行)书云措诸枉思无邪 措诸抂出论语。思无邪出毛诗○(六行)经曰为净土是道场(云云)出净名经。
第二张(右一行) 外所谓因生以赐姓 外谓外典也事见左传○(三行)内所谓四海入海 内谓内典也事见阿含经○(四行)祖父 祖元本作王(濬妄改) 按尔雅释亲父之考为王父。注如王者尊之(止)𤀹未读尔雅自谓今帝王之父则不成义故改为祖○(八行)弟宝藏 法藏之俗弟又见下文○(左四行)忽覩 忽元本作忽(笔工误)。
第三张(右八行)荐推 推元本作雄○(八行)帝诺 诺元本作若○(九行)[打-丁+(乂/友)]常科 [打-丁+(乂/友)]元本作拔(笔工误下皆例知)○(左八行)崇朝 字出诗。
第四张(右三行)秘颐 颐元本亦同盖笔误当作颐○(六行)无虑 前汉书食货志曰。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注无虑谓大率无小计虑耳○(左三行)窂固 窂元本作牢(笔工误)。
第五张(右一行)建康 康元本作业(濬妄改) 按广舆记江宁府曰。吴自京口徙都于此曰建业晋曰建康(止)盖𤀹以谓古名建业后既改建康则不可更穪建业故改康也。安知书传处名往往有从旧名者○(左二行)地婆诃罗(此云日昭) 元本罗作国实笔误也。𤀹贴云本云。国当作罗。盖𤀹见此一讹以谓全编多讹舛。𤀹所改但此为是余皆非也。凡读三经五论者。乃知地婆诃罗。未以此为奇妙。日昭之昭元本作炤。
第六张(右二行)续者 续元本作读(笔工误)○(六行)今代上之经 如发云上恐土字谓代州也○(六行)[打-丁+(乂/友)]乎 [打-丁+(乂/友)]元本作拔○(十行)光统椎轮益仰圣尊大路因蹑 文选序曰。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注向曰椎轮古栈车大辂玉辂言玉辂因椎轮生(止)余见𤀹加和点。未读文选也。又句读上下文大失义。彼贴纸于云本云。蹑字下脱一字欤可笑。
第七张(右一行)其文也玉寡其理也金相 礼记聘义云。子贡曰。君子贵玉而贱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䃉之多与 文选刘孝标辨命论云。玉质金相。注善曰。毛诗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毛苌曰。相质也铣曰玉金所以比美君子质相言其形貌也。梁书王裒吊祭王僧辨母文曰。金相比映玉德齐温 旧唐书音乐志乐章曰。金相载穆玉裕重晖○(七行)取试循 循元本作楯 ○(八行)师列(乃至)资寻(云云)师至相也。资法藏也。师资字出老子○(左三行)诸候 候元本作侯(笔工误)若向二帙(乃至)傥然靡畅或据五编 元本云。向若二帙不倚五编则抚持也傥然靡据。五编不凭二帙则呾嚼也澹乎无味 此文多少分明。但𤀹不得读下妄为有倒脱。乃贴云本云。向若二字倒乎。靡据中间脱二字欤。及开板终向若作若向。靡下加畅或二字。秽乱古书。罪戾弥天。且如言向二帙则是何等语话哉。盖向若已下者反释也。华严疏第十三曰。向若有性不可熏变(止)钞曰。向若有性下上来顺释此下反释。
第八张(左四行)四圣标题 圣元本作灵(濬妄改) 𤀹未读礼记。未知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妄改为圣。本解龙经麟经之义。而今改为圣则大为无义也○(五行)辨通 辨元本作辩。
第九张(右一行)班班 元本作斑斑○(二行)心均畅日 畅元本作愒(濬妄改)左传昭元年曰。主民翫岁而愒日。林注翫愒皆贪也。言执政为民之主而贪翫岁日。愒开去声(止)𤀹未读左传而妄改为畅○(左五行)祇林之宝 宝元本作定○(六行)实乃 实元本作寔(妄改)字汇寔音殖实也。增韵注实寔通用误(止)寔有实也训则义亦通。又不与实通用则不可妄改也。
第十张(右六行)苑公成 公元本作上(濬妄改) 高僧传僧远以齐永明二年卒。帝(世祖武帝)致书于沙门法献曰。承远上无常。弟子夜中已自知之。远上此去甚得好处诸佳非一(止)又出三藏记集僧祐十诵义记目录序云。大律师颕上积道河西振德江东(止)盖上者裁用上人字也。僧传远上出三藏颕上可以为例证矣。𤀹未读如上书妄改上字○(左八行)授号天授师及后历曰永隆元年 元本授下有后及历三字。此后及历作名一字无永字 元本曰。授后及历号天授。师名曰隆元年(云云)𤀹贴云本云。此一行文有漏处义不疎通欤。他日请领教示。云师以墨抹贴纸。然𤀹及开板未领教示。妄加妄改。又书上方曰此一行文有漏处欤。抑元本不可读。而濬妄改者非为令易读耶。今虽改犹似有漏处而不可读则妄改何所益。但存元本不可读而可也。今如予之所点则义亦明白也。或曰字作日月之日则对上天字此编贪对语故然言师道名日日隆盛也。元年者天授元年也○(九行)张柬之叛逆 柬元本作易 按张易之叛逆而张柬之讨之。实柬之非反逆者。𤀹未读唐史通鉴妄改字诬柬之陷叛逆莫大之罪。不识者归责于崔致远。岂非枉屈耶○通鉴纲目中宗神龙元年曰。春正月张柬之等举兵讨武氏之乱。张易之昌宗伏诛○十一张(右七行)实寄天伦 实元本作寔(濬妄改)○(八行)主者施行 勅书尾语式也。广弘明集周武帝诏尾曰。主者施行(止)见𤀹和点似未知此字○(左六行)长吏 吏元本作史○(七行)辨教 辨元本作辩。
十二张(右四行)盥浴 盥元本作衅 按国语齐语曰。严公使束缚管仲以予齐使。齐使受而以退。比至三衅三浴之。注以香涂身曰衅。衅或为熏 正字通衅注许定切欣去声(云云)又通作衅又涂也。周礼女巫衅浴。谓以香药沐浴也○(六行)逗挠 史记韩长孺传云。廷尉当王恢逗挠当斩。注军法行而逗留。畏挠者要斩挠屈弱也○(九行)[盖-去+(大/ㄙ)]慈力 [盖-去+(大/ㄙ)]元本作盖(笔工误)字汇盖又作葢(止)而无[盖-去+(大/ㄙ)]字○(左六行)天殊 止观二之三卷云。其性天殊应法记云。天乖谓同天地之别(止)今亦天地殊之义也。
十三张(左四行)[盖-去+(大/ㄙ)]缠 [盖-去+(大/ㄙ)]元本作盖。
十四张(右十行)南齐王 西蜀宏 盖皆人名(濬点非)○(左一行)景云 唐睿宗年号○(六行)寝食 寝元本作寝(笔工误)。
十五张(右一行)虽则如来演贶 诗经周南汝坟篇云。虽则如毁父母孔迩○□太冲魏都赋云。虽则生常固非自得之谓也(止)虽则字格不一而下点为法则义非○(八行)桥陵 唐睿宗也 一统志陕西西安府曰。睿宗桥陵在蒲城县丰山○文献通考百二十五曰。睿宗崩葬桥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八行)脱屣褰衣 谓帝者让位也。前碑文曰。太上皇脱屣万机褰衣四海 𤀹上方书曰。此行脱字义未稳乎(止)余观之此行义皆明白。盖到笔不宣心者书诰之辞也。桥陵已下撰者之语言。睿宗后让位养德皆依法藏之劝导也○(左二行)辨彼金言 辨元本作辩○(四行)阽危 出前汉书食货志。
十六张(右六行)青目有本 元本无有字(濬妄加)○(十行)宛若 若者譬喻之如义(濬点为指事之如义非也)○(左一行)寝处 寝元本作寝(笔工误)。
十七张(右十行)若东家丘 言义想初未能振华严宗于海东人驯侮之。如所谓东家孔丘也 东家丘出刘向新序。观𤀹点似未知此事○(左三行)岫寺 岫元本作岬(濬妄改) 字汇岬古狎切音甲○(五行)[盖-去+(大/ㄙ)]亦 盖元本作盖○(八行)周正月 夏十一月也○(九行)辜月 尔雅释天曰十一月为辜。
十八张(右七行)官供 前碑亦载之云。余皆官供(止)义最明○(左四行)死也衰 衰元本作哀(濬妄改)论语子张篇曰。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止)𤀹以为当作衰而对上荣若死也衰微则何所赞美也○(五行)麟史 左传也。
十九张(右三行)实得面 实元本作寔○(七行)仍孙 尔雅○(七行)益友 论语○(左二行)僧谱为癈 癈元本作废○(三行)处休 庄子渔父篇云。不知处阴以休影○(四行)象骨 骨元本作胥。盖笔误当作胥。𤀹妄改骨是何义 象胥见周礼三十八○(七行)罪知 孔子作春秋曰知我罪我其唯春秋乎。见孟子又史记孔子世家○(七行)𫖮续 𫖮元本作觊(濬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