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蓝田山悟真寺释慧超(善思附)
- 唐蒙阳长韦仲珪
- 唐左监门校尉李山龙
- 唐伯济国释慧显
- 唐隐居释法智
- 唐雍州高逸释遗俗
- 唐骊山高逸释法喜
- 唐金陵栖玄寺释道琼
- 唐雍州宝云寺释智友
- 唐蓝田山悟真寺释法诚(杨难及附)
- 唐摄山栖霞寺释智聪
- 唐绛州彻禅师所教癞人
- 唐京西南福水乡史呵誓(释道正附)
- 唐提州永福寺释玄真
- 唐高逸释正则
- 唐丹阳人阴明观
- 唐雍州蓝田谢智藏
- 唐臣山高逸释慧津
- 唐西京辩才寺释道琎(洪粲附)
- 唐雍州观道士史(秦州权氏女附)
- 唐左肃机崔义起突厥侍女
- 唐西京兴善寺释万相(杨州道艺附)
- 唐西京净影寺释智藏
- 唐雍州高逸释弘照(履信附)
- 唐苏州混山县尼
释慧超。俗姓范氏。丹阳建元人也。少有远量。温雅明达。萧然有拔尘之想。于是研穷秘藏。用成其愿焉。诵法华经。以为恒业。时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悟一乘之妙义。明三观之奥旨。超闻之。与天台智者。仙城慧命。契结良因。累年寻诣。禅师。常语众曰。超公得忍人也。会稽净业法师。卜居蓝谷。钦超道德。亲自邀请。共隐八年。常勤六度。又甞法令严峻。禁勒沙门。超。潜伏瓦窑。绵历三纪。后时难廊清。拂衣而去。告窑主曰。贫道。此中诵法华经。已千余遍。可扫洒供养。勿更用之。其人不信。仍修旧贯所烧之瓦。遂变作莲华之形。周植四壁。远近见者。咸叹异之。又甞在寺诵经。有一猛兽。来听超诵。兼为受戒。以手抚之。略如家犬。语曰。檀越好去。即依言而返。感彻幽明。难以具记。后卧疾。弟子流涕跪问。答曰。吾之常也。长生不忻。夕死不戚。乃面西而坐云。第一义空。清净智观。奄然长往。年七十有七。即武德五年十二月六日也。自超九岁入道。即诵法华经。凡五十余年。向二十千遍。
有门人善思者。亦诵法华。万有余遍。临终之日。幡华音乐。纷聒空际。在寺僧众。咸悉见闻。又自见华台迎之。思乃端然拱立。合掌而化。远近观者。如堵墙焉。不许葬埋。施诸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