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诵胜利第八之四
- 越道人一
- 河薰雄二
- 释通慧三
- 隋沙弥四
- 僧福缘五
- 彭子乔六
- 释慧胜七
- 尼法空八
- 释妙莲九
- 释慧生十
- 释昙义十一
- 释清慧十二
- 建王谷十三
- 尼妙法十四
- 唐林通十五
- 李山龙十六
- 僧法贤十七
- 释僧智十八
- 释慧达十九
- 女扬氏二十
- 释法道二十一
- 北道僧二十二
- 释思约树二十三
- 竺长舒二十四
越州观音道场道人一
百济沙门释发正。梁天监中。负笈西渡。寻师学道。颇解义趣。亦修精进。在梁三十余年。不能顿忘桑梓。归本土发正自道闻他说。越州界山有道场。称曰观音。有观音堵室故往视之。欀椽烂尽。而堵墙独存之。尚有二道人。相要契入山。一人欲诵华严经。一人欲诵法华经。各据一谷。策作堵室。其诵华严者。期月可毕。心疑其伴。得几就往候之。曾无一卷。其人语曰。期已将尽。粮食欲绝。宜及至期竟之。若不能念诵一部。正可诵观世音经也。便还其室。于是此人心自悲痛。宿因钝根。乃至心读诵。昼夜匪懈。谙得略半。后数日。其人复来者为此人以实告之。其人语曰。我已诵华严矣。奈何如此观世音之初。况迳两三日而不谙乎。我若舍汝而去。则负所要。若待汝竟精食欲尽。既于三日不竟。理不得相待耳。将以明复来者矣。子其免云。此人至到悲痛倍前。至心诵念。才得竟毕。明旦其人复来者语曰。如此观世音之初。尚不能诵。无可奈何。我时舍汝而去也。此人跪曰。昨暮才得竟耳。于是其人大喜。欲以相试。乃坐床诵之。三十卷经。一无遗落。次复此人上床诵之。始得发声。即于空中。雨种种华香。华溢堵室。香闻遍谷。气氲满天。不可胜计。于是诵华严者。即下地叩头。头面流血。忏悔谢过。事毕欲别去。此人止曰。常有一老翁馈我食。子可少待与。久久不来。相到与者。此人欲汲水。如向老翁担食参休于草下。此人怪而问曰。我伴适来。望得共食。有何事窜伏不馈。翁答。彼人者轻我若此。岂忍见乎。于是始知。是观世音菩萨。即五体投地。礼拜甚至。须臾仰视。便失所在。此人所[贝*系]堵墙至今犹存哉。发正亲所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