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传灯录卷第十

怀让第三世下

前池州南泉普愿禅师法嗣

湖南长沙景岑号招贤大师。初住鹿苑为第一世。其后居无定所。但徇缘接物随请说法。故时众谓之长沙和尚。上堂曰。我若一向举扬宗教。法堂里须草深一丈。我事不获已。所以向汝诸人道。尽十方世界是沙门眼。尽十方世界是沙门全身。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尽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里。尽十方世界无一人不是自己。我常向汝诸人道。三世诸佛共尽法界众生是摩诃般若光。光未发时汝等诸人。向什么处委。光未发时尚无佛无众生消息。何处得山河国来。时有僧问。如何是沙门眼。师云。长长出不得。又云。成佛成祖出不得。六道轮回出不得。僧云。未审出个什么不得。师云。昼见日夜见星。僧云。学人不会。师云。妙高山色青又青。僧问。教中云。而常处此菩提座。如何是座。师云。老僧正坐大德正立。僧问。如何是大道。师云。没却汝。僧问。诸佛师是谁。师云。从无始劫来承谁覆荫。僧师。未有诸佛已前作么生。师云。鲁祖开堂亦与师僧东道西说。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僧云。却据地时如何。师云。拕出死尸著。僧问。如何是异类。师云。尺短寸长。僧问。如何是诸佛师。师云。不可更拗直作曲邪。僧云。请和尚向上说。师云。阇梨眼瞎耳聋作么。师遣一僧去问同参会和尚云。和尚见南泉后如何。会默然。僧云。和尚未见南泉已前作么生。会云。不可更别有也。僧回举似师。师示一偈曰。

百丈竿头不动人
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丈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僧问。只如百丈竿头如何进步。师云。朗州山澧州水。僧云。请师道。师云。四海五湖皇化里。有客来谒。师召曰。尚书。其人应诺。师曰。不是尚书本命。对曰。不可离却即今秖对别有第二主人。师曰。唤尚书作至尊得么。彼云。恁么总不秖对时。莫是弟子主人否。师曰。非但秖对。与不秖对时。无始劫来是个生死根本。有偈曰。

学道之人不识真
只为从来认识神
无始劫来生死本
痴人唤作本来身

有秀才看佛名经问曰。百千诸佛但见其名。未审居何国土还化物也无。师曰。黄鹤楼崔颢题后秀才还曾题未。曰未曾。师曰。得闲题一篇何妨。僧问。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师云。东家作驴西家作马。僧云。此意如何。师云。要骑即骑要下即下。僧皓月问。天下善知识证三德涅槃未。师曰。大德问果上涅槃因中涅槃。曰问果上涅槃。师曰。天下善知识未证。曰为什么未证。师曰。功未齐于诸圣。曰功未齐圣何为善知识。师曰。明见佛性亦得名为善知识。曰未审功齐何道名证大涅槃。师有偈曰。

摩诃般若照
解脱甚深法
法身寂灭体
三一理圆常
欲识功齐处
此名常寂光

又曰。果上三德涅槃已蒙开示。如何是因中涅槃。师曰。大德是。又问。教中说幻意是有邪。师曰。大德是何言欤。云恁么幻意是无邪。师曰。大德是何言欤。云恁么即幻意是不有不无邪。师又曰。大德是何言欤。云如某三明尽不契于幻意。未审和尚如何。明教中幻意。师曰。大德信一切法不思议否。云佛之诚言那敢不信。师曰。大德言信。二信之中是何信。云如某所明二信之中是名缘信。师曰。依何教门得生缘信。大德云。据华严云。菩萨摩诃萨以无障无碍智慧。信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又华严云。诸佛世尊悉知世法及诸佛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又华严云。佛法世间法。若见其真实一切无差别。师曰。大德所举缘信教门甚有来处。听老僧与大德明教中幻意。若人见幻本来真。是则名为见佛人。圆通法法无生灭。无灭无生是佛身。又问。蚯蚓断为两段两头俱动。佛性在阿那头。师云。动与不动是何境界。云言不干典非智者所谈。只如和尚言。动与不动是何境界。出自何经。师曰。灼然言不干典非智者所谈。大德岂不见首楞严经云。当知十方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师有偈云。

最甚深
最甚深
法界人身便是心
迷者迷心为众色
悟时刹境是真心
身界二尘无实相
分明达此号知音

又问。如何是陀罗尼。师指禅床右边曰。遮个师僧却诵得。又问。别有人诵得否。又指禅床左边曰。遮个师僧亦诵得。云某甲为什么不闻。师曰。大德岂不闻道。真诵无响真听无闻。云恁么则音声不入法界性也。师曰。离色求观非正见。离声求听是邪闻。云如何不离色是正见。不离声是真闻。师乃有偈曰。

满眼本非色
满耳本非声
文殊常触目
观音塞耳根
会三元一体
达四本同真
堂堂法界性
无佛亦无人

僧问。南泉云。貍奴白牯却知有。三世诸佛不知有。为什么三世诸佛不知有。师曰。未入鹿苑时犹较些子。僧曰。貍奴白牯为什么却知有。师曰。汝争怪得伊。僧问。和尚继嗣何人。师曰。我无人得继嗣。僧曰。还参学也无。师曰。我自参学。僧曰。师意如何。师有偈曰。

虚空问万象
万象答虚空
谁人亲得闻
木叉丱角童

僧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僧云。学人不会。师云。热即取凉寒即向火。僧问。向上一路请师道。师云。一口针三尺线。僧云。如何领会。师云。益州布扬州绢。僧问。动是法王苗。寂是法王根。如何是法王。师指露柱曰。何不问大士。因庭前向日。仰山云。人人尽有遮个事。只是用不得。师云。恰是请汝用。仰山云。作么生用。师乃蹋倒仰山。仰山云。直下似个大虫(长庆云。前彼此作家。后彼此不作家。乃别云。邪法难扶)自此诸方谓为岑大虫。僧问。本来人还成佛也无。师云。汝见大唐天子还自种田割稻否。僧云未审是何人成佛。师云。是汝成佛。僧无语。师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如人因地而倒依地而起。地道什么。三圣令秀上座问云。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师云。石头作沙弥时参见六祖。秀云。不问石头见六祖。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师云。教伊寻思去。秀云。和尚虽有千尺寒松。且无抽条石笋。师默然。秀云。谢和尚答话。师亦默然。秀上坐举似三圣。三圣云。若实恁么犹胜临济七步。然虽如此待我更验看。至明日三圣上问云。承闻和尚昨日答南泉迁化一则语。可谓光前绝后今古罕闻。师亦默然。僧问。如何是文殊。师云。墙壁瓦砾是。又问。如何是观音。师云。音声语言是。又问。如何普贤。师云。众生心是。又问。如何是佛。师云。众生色身是。僧曰。河沙诸佛体皆同。何故有种种名字。师云。从眼根返源名为文殊。耳根返源名为观音。从心返源名为普贤。文殊是佛妙观察智。观音是佛无缘大慈。普贤是佛无为妙行。三圣是佛之妙用。佛是三圣之真体。用则有河沙假名。体则总名一薄伽梵。僧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理如何。师偈曰。

碍处非墙壁
通处勿虚空
若人如是解
心色本来同

又偈曰。

佛性堂堂显现
住性有情难见
若悟众生无我
我面何殊佛面

僧问。第六第七识及第八识毕竟无体。云何得名转。第八为大圆镜智。师有偈曰。

七生依一灭
一灭持七生
一灭灭亦灭
六七永无迁

又有僧问。蚯蚓断为两段两头俱动未审佛性在阿那头。师云。妄想作么。僧云其如动何。师云。汝岂不知火风未散。僧问。如何转得山河国土归自己去。师云。如何转得自己成山河国土去。僧云。不会。师云。湖南城下好养民。米贱柴多足四隣。其僧无语。师有偈曰。

谁问山河转
山河转向谁
圆通无两畔
法性本无归

讲华严大德问。虚空为是定有为是定无。师曰。言有亦得言无亦得。虚空有时但有假有。虚空无时但无假无。云如和尚所说有何教文。师曰。大德岂不闻。首楞严经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片云点太清里。岂不是虚空生时但生假名。又云。汝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皆悉消殒。岂不是虚空灭时但灭假名。老僧所以道。有是假有无是假无。又问经云。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此意如何。师曰。以净琉璃为法界体。以真金像为无漏智体。体能生智智能达体。故云如净瑠璃中内现真金像。问如何是上上人行处。师曰。如死人眼。云上上人相见时如何。师曰。如死人手。问善财为什么无量劫游普贤身中世界不遍。师曰。尔从无量劫来还游得遍否。云如何是普贤身。师曰。含元殿里更觅长安。问如何是学人心。师曰。尽十方世界是尔心。云恁么则学人无著身处也。师曰。是尔著身处。云如何是著身处。师曰。大海水深又深。云学人不会。师曰。鱼龙出入任升沈。问有人问和尚即随因缘答。总无人问和尚如何。师曰。困即睡健即起。云教学人向什么处会。师曰。夏天赤骨力。冬寒须得被。问亡僧什么处去也。师有偈云。

不识金刚体
却唤作缘生
十方真寂灭
谁在复谁行

南泉有真赞云。

堂堂南泉
三世之源
金刚常住
十方无边
生佛无尽
现已却还

南泉久住投机偈。

今日还乡入大门
南泉亲道遍乾坤
法法分明皆祖父
回头惭愧好儿孙

师答曰。

今日投机事莫论
南泉不道遍乾坤
还乡尽是儿孙事
祖父从来不入门

师又有劝学偈云。

万丈竿头未得休
堂堂有路少人游
禅师愿达南泉去
满目青山万万秋

因临济和尚云。赤肉团上有无位真人。师乃有偈云。

万法一如不用拣
一如谁拣谁不拣
即今生死本菩提
三世如来同个眼

师诫人斫松竹。偈云。

千年竹
万年松
枝枝叶叶尽皆同
为报四方玄学者
动手无非触祖公

赵州观音院(亦曰东院)从谂禅师。曹州郝乡人也。姓郝氏。童稚于本州扈通院。从师披剃未纳戒。便抵池阳参南泉。值南泉偃息。而问曰近离什么处。师曰。近离瑞像院。曰还见瑞像么。师曰。不见瑞像只见卧如来。曰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曰。有主沙弥。曰主在什么处。师曰。仲冬严寒伏惟和尚尊体万福。南泉器之而许入室。异日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邪。师言下悟理。乃往嵩岳瑠璃坛纳戒。却返南泉。异日问南泉。知有底人向什么处休歇。南泉云。山下作牛去。师云。谢指示。南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窓。师作火头。一日闭却门烧满屋烟。叫云。救火救火。时大众俱到。师云。道得即开门。众皆无对。南泉将锁匙于窓间过与师。师便开门。又到黄蘗。黄蘗见来便闭方丈门。师乃把火于法堂内叫云。救火救火。黄蘗开门捉住云。道道。师云。贼过后张弓。又到宝寿。宝寿见来即于禅床上背面坐。师展坐具礼拜。宝寿下禅床。师便出。又到盐官云。看箭。盐官云。过也。师云。中也。又到夹山将拄杖入法堂。夹山曰。作什么。曰探水。夹山曰。一滴也无探什么。师倚杖而出。师将游五台山次。有大德作偈留云。

何处青山不道场
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
正眼观时非吉祥

师云。作么生是正眼。大德无对(法眼代云。请上坐领某甲卑情。同安显代云。是上坐眼)师自此道化被于北地。众请住赵州观音。上堂示众。云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枝草为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为一枝草用。佛是烦恼烦恼是佛。时有僧问。未审佛是谁家烦恼。师云。与一切人烦恼。僧云。如何免得。师云。用免作么。师扫地。有人问云。和尚是善知识为什么有尘。师曰。外来。又僧问。清净伽蓝为什么有尘。师曰。又一点也。又有人与师游园见兔子惊走。问云。和尚是大善知识为什么兔子见惊。师云。为老僧好杀。僧问。觉华未发时如何辨贞实。师云。开也。僧云。是贞是实。师云。贞是实实是贞。僧云。什么人分上事。师云。老僧有分阇梨有分。僧云。某甲不招纳如何。师佯不闻。僧无语。师云去。师院有石幢子被风吹折。僧问。陀罗尼幢子作凡去作圣去。师云。也不作凡亦不作圣。僧云。毕竟作什么。师云。落地去也。师问一坐主。讲什么经。对云。讲涅槃经。师云。问一段义得否。云得。师以脚踢空吹一吹云。是什么义。坐主云。经中无此义。师云。五百力士揭石义便道无。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塼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保寿云。射虎不真徒劳没羽。长庆问觉上坐云。那僧才出礼拜。为什么便收伊为墼子。觉云。适来那边亦有人恁么问。庆云。向伊道什么。云也向伊恁么道。玄觉云。什么处却成墼子去。丛林中道才出来便成墼子。只如每日出入行住坐卧。不可总成墼子也。且道。遮僧出来具眼不具眼)有僧游五台。问一婆子云。台山路向什么处去。婆子云。蓦直恁么去。僧便去。婆子云。又恁么去也。其僧举似师。师云。待我去勘破遮婆子。师至明日便去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婆子云。蓦直恁么去。师便去。婆子云。又恁么去也。师归院谓僧云。我为汝勘破遮婆子了也(玄觉云。前来僧也恁么道。赵州去也恁么道。什么处是勘破婆子。又云。非唯被赵州勘破。亦被遮僧勘破)僧问。恁么来底人师还接否。师云接。僧云不恁么来底师还接否。师云接。僧云。恁么来者从师接。不恁么来者如何接。师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师出院路逢一婆子。问和尚住什么处。师云。赵州东院西。婆子无语。师归院问众僧。合使那个西字。或言东西字。或言栖泊字。师曰。汝等总作得盐铁判官。僧曰。和尚为什么恁么道。师曰。为汝总识字(法灯别众僧云。已知去处)僧问。如何是囊中宝。师云。合取口(法灯别云。莫说似人)有新到僧。谓师曰。某甲从长安来。横担一条拄杖。不曾拨著一人。师曰。自是大德拄杖短(同安显别云。老僧遮里不曾见恁么人)僧无对(法眼代云。呵呵。同安显代云。也不短)有僧写得师真呈师。师曰。且道似我不似我。若似我即打杀老僧。不似我即烧却真。僧无对(玄觉代云。留取供养)师敲火问僧云。老僧唤作火。汝唤作什么。僧无语。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法灯别云。我不如汝)新到僧参。师问。什么处来。僧云。南方来。师云。佛法尽在南方。汝来遮里作什么。僧云佛法岂有南北邪。师云。饶汝从雪峰云居来。只是个担板汉(崇寿稠别云。和尚是据客置主人)僧问。如何是佛。师云。殿里底。僧云。殿里者岂不是泥龛塑像。师云是。僧云。如何是佛。师云。殿里底。僧问。学人迷昧乞师指示。师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也。师云。洗钵去。其僧忽然省悟○师上堂。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后有僧举示洛浦洛浦扣齿。又举示云居云居云。何必。僧回举示师。师云。南方大有人丧身失命。僧云。请和尚举。师才举前语。僧指傍僧云。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恁么语话。师乃休(此一段旧本全无伦理今依别录改正)僧问。久向。赵州石桥。到来只见掠彴。师云。汝只见掠彴不见赵州桥。僧云。如何是赵州桥。师云。过来。又有僧同前问。师亦如前答。僧云。如何是赵州桥。师云。度驴度马。僧云。如何是掠彴。师云。个个度人(云居锡云。赵州为当扶石桥扶掠彴)师闻沙弥喝参向侍者云。教伊去。侍者乃教去。沙弥便珍重去。师云。沙弥得入门。侍者在门外(云居锡云。什么处是沙弥入门。侍者在门外。遮里若会得。便见赵州)师问新到僧。什么处来。僧云。从南来。师云。还知有赵州关否。僧云。须知有不涉关者。师云。遮贩私盐汉。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下禅床立。僧云。莫即遮个便是否。师云。老僧未有语在。师问菜头。今日吃生菜熟菜。菜头拈起菜呈之。师云。知恩者少负恩者多。僧问。空劫中还有人修行也无。师云。汝唤什么作空劫。僧云。无一物是。师云。遮个始称得修行。唤什么作空劫。僧无语。僧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汝玄来多少时邪。僧云。玄之久矣。师云。阇梨若不遇老僧几被玄杀。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师云。老僧在青州作得一领布衫重七斤。僧问。夜离兜率昼降阎浮。于其中间摩尼为什么不现。师云。道什么。其僧再问。师云。毘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师问院主。什么处来。对云。送生来。师云。鵶为什么飞去。院主云。怕某甲。师云。汝十年知事作恁么语话。院主却问。鵶为什么飞去。师云。院主无杀心在。师托起钵云。三十年后若见老僧留取供养。若不见即扑破。一僧出云。三十年后敢道见和尚。师乃扑破。有僧辞。师问。什么处去。僧云。雪峰去。师云。雪峰忽若问汝。云和尚有何言句。汝作么生祇对。僧云。某甲道不得。请和尚道。师云。冬即言寒夏即道热。又云雪峰更问汝毕竟事作么生。其僧又云。道不得。师云。但道亲从赵州来不是传语人。其僧到雪峰一依前语举似雪峰。雪峰云。也须是赵州始得。玄沙闻云。大小赵州败阙也不知(云居锡云。什么处是赵州败阙处。若检得出是上座眼)僧问。如何是赵州一句。师云。老僧半句也无。僧云。岂无和尚在。师云。老僧不是一句。僧问。如何是出家。师云。不履高名不求苟得。僧问。澄澄绝点时如何。师云。遮里不著客作汉。僧问。如何是祖师意。师乃敲床脚。僧云。只遮莫便是否。师云。云即脱取去。僧问。如何是毘卢圆相。师云。老僧自幼出家不曾眼花。僧云。岂不为人。师云。愿汝常见毘卢圆相。人问和尚还入地狱否。师云。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识为什么入地狱。师云。若不入阿谁教化汝。一日真定帅王公携诸子入院。师坐而问曰。大王会么。王云。不会。师云。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王公尤加礼重。翌日令客将传语。师下禅床受之。少间侍者问。和尚见大王来不下禅床。今日军将来为什么却下禅床师云。非汝所知。第一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末等人来三门外接。师寄拂子与王公曰。若问何处得来。但道老僧平生用不尽者。师之玄言布于天下。时谓赵州门风。皆悚然信伏矣。唐干宁四年十一月二日右脇而寂。寿一百二十(有人问。师年多少。师云。一串念珠数不尽)后谥真际大师。

前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法嗣

镇州普化和尚者不知何许人也。师事盘山密受真诀。而佯狂出言无度。暨盘山顺世乃于北地行化。或城市或冢间。振一铎云。明头来也打。暗头来也打。一日临济令僧捉住云。不明不暗时如何。答云。来日大悲院里有斋。凡见人无高下。皆振铎一声。时号普化和尚。或将铎就人耳边振之。或拊其背。有回顾者即展手云。乞我一钱。非时遇食亦吃。尝暮入临济院吃生菜饭。临济曰。遮汉大似一头驴。师便作驴鸣。临济乃休。师曰。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僧问法眼未审临济当时下得什么语。法眼云。临济留与后人)师见马步使出喝道师亦喝道及作相扑势。马步使令人打五棒。师曰。似即似是即不是。师尝于阛阓间摇铎唱曰。觅个去处不可得。时道吾遇之把住问曰。汝拟去什么处。师曰。汝从什么处来。道吾无语。师掣手便去。一日入临济院。临济曰贼贼。师亦曰贼贼。同入僧堂。临济指圣僧问是凡是圣。师曰是圣。临济曰。作遮个语话。师乃撼铎唱曰。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师唐咸通初将示灭。乃入市谓人曰。乞一个直裰。人或与披袄或与布裘。皆不受。振铎而去。时临济令人送与一棺。师笑曰。临济厮儿饶舌。便受之。乃告辞曰。普化明日去东门死也。郡人相率送出城。师厉声曰。今日葬不合青乌。乃曰。第二日南门迁化。人亦随之。又曰。明日出西门方吉。人出渐稀。出已还返。人意稍怠。第四日自擎棺出北门外。振铎入棺而逝。郡人奔走出城。揭棺视之已不见。唯闻铎声渐远。莫测其由。

前归宗寺智常禅师法嗣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