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法嗣下三十六人
- 南岳般若启柔禅师
- 筠州黄檗法济禅师
- 襄州洞山守初大师
- 信州康国耀和尚
- 潭州谷山丰禅师
- 颕州罗汉匡果禅师
- 朗州沧谿璘和尚
- 筠州洞山清禀禅师
- 蕲州北禅寂和尚
- 洪州泐潭道谦禅师
- 庐州南天王永平禅师
- 湖南永安朗禅师
- 湖南潭明和尚
- 金陵清凉明禅师
- 金陵奉先深禅师
- 西川青城乘和尚
- 潞府妙胜臻禅师
- 兴元普通封和尚
- 韶州灯峰和尚
- 韶州大梵圆和尚
- 澧州药山圆光禅师
- 信州鹅湖云震禅师
- 庐山开先清耀禅师
- 襄州奉国清海禅师
- 韶州慈光和尚
- 潭州保安师密禅师(已上二十六人见录)
- 洪州云居山融禅师
- 衡州大圣寺守贤禅师
- 庐州北天王徽禅师
- 郢州芭蕉山弘义禅师
- 眉州福化院光禅师
- 庐州东天王广慈禅师
- 信州西禅钦禅师
- 江州庆云真禅师
- 筠州洞山凛禅师
- 韶州双峰慧真大师(已上十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随州双泉山永禅师法嗣一人
- 广州大通和尚(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台州瑞岩师彦禅师法嗣二人
- 南岳横龙和尚
- 温州瑞峰院神禄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 怀州玄泉彦禅师法嗣五人
- 鄂州黄龙诲机大师
- 洛京柏谷和尚
- 池州和龙和尚
- 怀州玄泉第二世和尚
- 潞府妙胜玄密禅师(已上五人见录)
- 福州罗山道闲禅师法嗣十九人
- 洪州大宁隐微禅师
- 婺州明招德谦禅师
- 衡州华光范禅师
- 福州罗山绍孜禅师
- 西川慧禅师
- 建州白云令弇禅师
- 虔州天竺义证禅师
- 吉州清平惟旷禅师
- 婺州金柱义昭和尚
- 潭州谷山和尚
- 湖南道吾山从盛禅师
- 福州罗山义因禅师
- 灌州灵岩和尚
- 吉州匡山和尚
- 福州兴圣重满禅师
- 潭州宝应清进禅师(已上十六人见录)
- 汉州绵竹县延慧禅师
- 潭州龙会山鉴禅师
- 安州穆禅师(已上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安州白兆山志圆禅师法嗣十三人
- 朗州大龙山智洪禅师
- 襄州白马山行霭禅师
- 郢州大阳山行冲禅师
- 安州白兆山怀楚禅师
- 蕲州四祖山清皎禅师
- 蕲州三角山志操禅师
- 晋州兴教师普禅师
- 蕲州三角山真鉴禅师(已上八人见录)
- 郢州兴阳山和尚
- 郴州东禅玄偕禅师
- 新罗国慧云禅师
- 安州慧日院玄谔禅师
- 京兆大秦寺彦宾禅师(已上五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潭州藤霞和尚法嗣二人
- 澧州药山第七世和尚(一人见录)
- 潭州云盖山和尚(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洪州凤楼山同安常察禅师法嗣一人
- 袁州仰山良供禅师(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吉州禾山无殷禅师法嗣五人
- 庐山永安慧度禅师
- 抚州曹山义崇禅师
- 吉州禾山契云禅师
- 漳州保福和尚
- 洪州翠严师阴禅师(已上五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潭州云盖山景和尚法嗣三人
- 衡岳南台藏禅师
- 幽州潭柘水从实禅师
- 潭州云盖山证觉禅师(三人见录)
- 庐山归寂寺澹权禅师法嗣二人
- 鄂州黄龙蕴和尚
- 寿州泊山和尚(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庐山归宗怀恽禅师法嗣二人
- 归宗第四世弘章禅师(一人见录)
- 归宗寺岩密禅师(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池州嵆山章禅师法嗣一人
- 隋州双泉山道虔禅师(一人见录)
- 洪州云居山怀岳禅师法嗣五人
- 扬州风化院令崇禅师
- 澧州药山忠彦禅师
- 梓州龙泉和尚(已上三人见录)
- 云居山住缘和尚
- 云居山住满和尚(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抚州荷玉山光慧禅师法嗣一人
- 荷玉山福禅师(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筠州洞山道延禅师法嗣二人
- 筠州上蓝庆禅师(一人见录)
- 洞山敏禅师第五世(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抚州金峰从志大师法嗣二人
- 洪州大宁神降禅师
- 澧州药山彦禅师(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襄州鹿门山处真禅师法嗣六人
- 益州崇真和尚
- 鹿门山第二世谭和尚
- 襄州谷隐智静大师
- 庐山佛手岩行因禅师(已上四人见录)
- 襄州灵谿山明禅师
- 洪州大安寺真上坐(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抚州曹山慧霞禅师法嗣三人
- 嘉州东汀和尚(一人见录)
- 雄州华严正慧大师
- 泉州招庆院坚上座(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华州草庵法义禅师法嗣一人
- 泉州龟洋慧忠禅师(一人见录)
- 潭州报慈藏屿禅师法嗣一人
- 益州圣兴寺存和尚(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襄州含珠山审哲禅师法嗣六人
- 洋州龙穴山和尚
- 唐州大乘山和尚
- 襄州延庆归晓大师
- 襄州含珠山真和尚(已上四人见录)
- 含珠山璋禅师
- 第二世含珠山偃和尚(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凤翔府紫陵匡一大师法嗣三人
- 并州广福道隐禅师
- 紫陵第二世微禅师
- 兴元府大浪和尚(已上三人见录)
- 洪州同安威禅师法嗣二人
- 陈州石镜和尚(一人见录)
- 中同安志和尚(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襄州石门山献禅师法嗣一人
- 石门山第二世慧彻禅师(一人见录)
- 襄州广德义和尚法嗣三人
- 襄州广德第二世延和尚(一人见录)
- 荆州上泉和尚
- 广德周和尚(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京兆香城和尚法嗣一人
- 邓州罗纹和尚(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杭州瑞龙院幼璋禅师法嗣一人
- 西川德言禅师(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隋州护国守澄禅师法嗣八人
- 隋州智门守钦大师
- 护国第二世知远大师
- 安州大安山能和尚
- 颕州荐福院思禅师
- 潭州延寿和尚
- 护国第三世志朗大师(已上六人见录)
- 舒州香𬬻峰琼和尚
- 京兆盘龙山满和尚(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洛京灵泉归仁禅师法嗣二人
- 襄州石门寺遵和尚
- 郢州大阳山坚和尚(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京兆永安院善静禅师法嗣一人
- 大明山和尚(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蕲州乌牙山彦宾禅师法嗣三人
- 安州大安山兴古禅师
- 蕲州乌牙山行朗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 虢州庐山常禅师(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凤翔府青峰和尚法嗣七人
- 西川灵龛和尚
- 京兆紫阁山端己禅师
- 房州开山怀画禅师
- 幽州传法和尚
- 益州净众归信禅师
- 青峰第二世清免禅师(已上六人见录)
- 凤翔府长平山满禅师(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洋州大岩白和尚法师一人
- 卭州碧云和尚(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法嗣
前怀州玄泉彦禅师法嗣
鄂州黄龙山晦机禅师清河人也。姓张氏。唐天祐中游化至此山。节帅施俸钱建法宇。奏赐紫衣号超慧大师。大张法席。僧问。不问祖佛边事。如何是平常之事。师曰。我住山得十五年。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瑠璃钵盂无底。问如何是君王剑。师曰。不伤万类。曰佩者如何。师曰。血溅梵天。曰大好不伤万类。师便打。问佛在日为众生说法。佛灭后有人说法也无。师曰。惭愧佛。问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不是学人本分事。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曰。封了合盘市里揭。问切急相投请师通信。师曰。火烧裙带香。问如何是大疑底人。师曰。对坐盘中弓落盏。曰如何是不疑底人。师曰。再坐盘中弓落盏。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百丈竿头五两垂。师将顺世有僧问。百年后钵囊子什么人将去。师曰。一任将去。曰里面事如何。师曰。线绽方知。曰什么人得。师曰。待海燕雷声即向汝道。言讫告寂。
前福州罗山道闲禅师法嗣
洪州大宁院隐微禅师豫章新淦人也。姓杨氏。诞夕有光明贯室。年七岁依本邑石头院道坚禅师出家。二十于开元寺智称律师受具。历参宗匠至罗山。法宝大师导以师子在窟出窟之要。因之惺悟盘桓数稔。寻回江表。会龙泉邑宰李孟俊请居十善道场。始扬宗致。师上堂谓众曰。还有腾空底么出来。众无出者。师说偈曰。
僧问。如何是十善桥。师曰险。曰过者如何。师曰丧。问资福和尚迁化向什么处去也。师曰。草鞋破。问如何是黄梅一句。师曰。即今恁么生。曰如何通信。师曰。九江路绝。问初心后学如何是学。师曰。头戴天。曰毕竟如何。师曰。脚蹈地。问如何是法王剑。师曰露。曰还杀人也无。师曰。作么。问如何是龙泉剑。师曰。不出匣。曰便请出之。师曰。星辰失位。问国界安宁为什么珠不现。师曰。落在什么处。周广顺元年辛亥金陵李氏向德。召入居龙光禅苑(后改名奉先)暑觉寂禅师。暨建隆二年辛酉随江南李氏至洪井。住大宁精舍重敷玄旨。其年十月示疾。二十七日剃发澡身升堂辞众安坐而逝。明年二月六日归葬于吉州吉水县。遵遗诫也。寿七十有六。腊五十六。谥玄寂禅师。塔曰常寂。
前潭州云盖山景和尚法嗣
前洪州云居第四世怀岳禅师法嗣
前华州草庵法义禅师法嗣
泉州龟洋慧忠禅师本州僊游县人也。姓陈氏。九岁依本山出家。既具戒杖锡观方谒草庵和尚。草庵问曰。何方而来。师曰。六眸峰来。草庵曰。还具六通否。师曰。患非重瞳。草庵然之。师回故山。属唐武宗废教例为白衣。暨宣宗中兴。师曰。古人有言。上升道士不受箓。成佛沙弥不具戒法。遂过中不食不宇而禅。乃述偈三首曰。
师始从参礼以至返初示灭未尝下山。葬于无了和尚塔之东隅二百步。目为东塔。经数载其塔忽坼裂连阶丈余。时主塔僧将发之。于夜宴寂中见西塔定身言曰。吾之遗质既劳汝重瘗。今东塔不烦更出也。塔主禀乎灵感召檀信重修补严饰。逮今香灯不绝。时谓陈沈二真身是也。其无了禅师嗣马祖事迹。广如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