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传灯录卷第五

大鉴下第十一世

洞山晓聪禅师法嗣

南康军云居晓舜禅师瑞州人也。少年麁猛。忽悟浮幻投师出家。乃修细行参洞山。一日如武昌行乞。首谒刘公居士家。士高行为时所敬。意所与夺莫不从之。师时年少不知其饱参颇易之。士曰。老汉有一问。若相契即开疏。如不契即请还山。遂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黑似漆。士曰。磨后如何。师曰。照天照地。士长揖曰。且请上人还山。拂袖入宅师懡㦬即还洞山。山问其故。师具言其事。山曰。尔问我我与尔道。师理前问。山曰。此去汉阳不远。师进后语。山曰。黄鹤楼前鹦鹉洲。师于言下大悟。机锋不可触。住后僧问。承师有言。不谈玄不说妙。去此二途如何指示。师曰。虾蟇赶鹞子。曰全因此问也。师曰。老鼠弄猢狲。上堂。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虾蟇蚯蚓各有窟穴。乌鹊鸠鸽亦有窠巢。正当与么时为甚么人说法。良久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上堂。三峡道无别。朝朝祗么说。僧繇会写真。镇府出镔铁。上堂。不长不短不小不大。此个道理是谁境界。咄。上堂。闻说佛法两字。早是污我耳目。诸人未跨云居门。脚跟下好与三十棒。虽然如是。也是为众竭力。上堂举夹山道。闹市门头识取天子。百草头上荐取老僧。云居即不然。妇摇机轧轧。儿弄口㖞㖞。上堂。诸方有弄蛇头拨虎尾跳大海剑刃里藏身。云居这里寒天热水洗脚。夜间脱袜打睡。早朝旋打行缠。风吹篱倒唤人夫劈篾缚起。上堂。云居不会禅。洗脚上床眠。冬瓜直儱侗。瓠子曲弯弯。

泐潭澄禅师法嗣

明州育王山怀琏大觉禅师。漳州龙溪陈氏子。诞生之夕梦僧伽降室。因小字泗洲。既有异兆佥知祥应。龆齓出家丱角圆顶。笃志道学寝食无废。一日洗面泼水于地。微有省发即慕参寻。远造泐潭法席投机印可。师事之十余年。去游庐山掌记于圆通讷禅师所。皇祐中 仁庙有诏住净因禅院。召对化成殿。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后遣中使问曰。才去竖拂人立难当。师即以颂回进曰。有节非干竹。三星偃月宫。一人居日下。弗与众人同 帝览大悦。又诏入对便殿。赐罗扇一把题元寂颂于其上。与师问答诗颂书以赐之。凡十有七篇。至和中乞归老山中。乃进颂曰。六载皇都唱祖机。两曾金殿奉天威。青山隐去欣何得。满箧唯将御颂归 帝和颂不允。仍宣谕曰。山即如如体。也将安归乎。再住京国且兴佛法。师再进颂谢曰。中使宣传出禁围。再令臣住此禅扉。青山未许藏千拙。白发将何补万几。霄露恩辉方湛湛。林泉情味苦依依。尧仁况是如天阔。应任孤云自在飞。既而遣使赐龙脑钵。师谢恩罢捧钵曰。吾法以坏色衣以瓦铁食。此钵非法遂焚之。中使回奏 上加叹不已。治平中上疏乞归。仍进颂曰。千簇云山万壑流。闲身归老此峰头。余生愿祝无疆寿。一炷清香满石楼 英庙依所乞赐手诏曰。大觉禅师怀琏。受先帝圣眷累锡宸章。屡贡诚恳乞赐归林下。今从所请俾遂闲心。凡经过小可庵院任性住持。或十方禅林不得抑逼坚请。师既渡江少留金山。西湖四明郡守以育王虚席迎致。九峰韶公作疏劝请四明之人相与出力。建大阁藏所赐诗颂。榜之曰宸奎翰林。苏公轼知杭州时。以书问师曰承要作宸奎阁碑。谨以撰成。衰朽废学不知堪上石否。见参寥说。禅师出京日 英庙赐手诏。其略云。任性住持者。不知果有否。如有切请录示全文欲添入。此一节师终藏而不出。逮委顺后获于箧笥。开堂日僧问。诸佛出世利济群生。猊座师登将何拯济。师曰。出高水阔。曰华发无根树。鱼跳万仞峰。师曰。新罗国里。曰慈舟不棹清波上。剑峡徒劳放木鵞。师曰。脱却衣裳卧荆棘。曰人将语试。师曰。惯得其便。僧拊掌。师曰。更𨁝跳。问圣君御颂亲颁赐。和尚将何报此恩。师曰。两手拓地。曰恁么则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师曰。半寻拄杖搅黄河。问𫇛棹不停时如何。师曰。清波箭急。曰恁么则移舟谙水势。举棹别波澜。师曰。济水过新罗。曰古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师曰。儿童不识十字街。问坐断毘卢顶。不禀释迦文。犹未是学人行业。如何是学人行业。师曰。砟额望明月。僧以手便拂。师曰。作甚么。僧茫然。师曰。赚却一船人。师曰。若论佛法两事。是加增之辞廉纤之说。诸人向这里承当得。尽是二头三首。譬如金屑虽贵眼里著不得。若是本分衲僧。才闻举著一摆摆断。不受纤尘独脱自在最为亲的。然后便能在天同天在人同人。在僧同僧在俗同俗。在凡同凡在圣同圣。一切处出没自在。并拘检它不得。名𨗿他不得。何也。为渠能建立一切法故。一切法要且不是渠。渠既无背面。第一不用妄与安排。但知十二时中平常饮啄快乐无忧。秖此相期更无别事。所以古人云。放旷长如痴兀人。它家自有通人爱。上堂。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遂拈起拄杖曰。这个不是物。即今现形也。且道月在甚么处。良久曰。长空有路还须透。潭底无踪不用寻。击香台下座。

北禅智贤禅师法嗣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漳州林氏子。幼弃家依郡之崇福得度。有大志自受具游方。名著丛席。浮山远和尚甞指谓人曰。此后学行脚样子也。参北禅贤。问近离甚处。师曰。福严。贤曰。思大鼻孔长多少。师曰。与和尚当时见底一般。贤曰。且道老僧见时长多少。师曰。和尚大似不曾到福严。贤笑云。学语之流。又问。来时马大师健否。师曰健。云向汝道什么。师曰。令北禅莫乱统。贤云。念汝新到不欲打汝。师曰。倚遇亦放过和尚。茶罢。贤又问。乡里甚么。师曰。漳州。贤云。三平在彼作什么。师曰。说禅说道。贤云。年多少。师曰。与露柱齐年。贤云。有露柱即且从。无露柱年多少。师曰。无露柱一年也不少。贤云。半夜放乌鸡。师因倒心师事之。后游西山睠双岭深邃栖息三年。与英邵武胜上座游。应法昌请决别曰。三年聚首无事不知。检点将来不无渗漏。以拄杖划一划曰。这个且止。宗风事作么生。英云。须弥安鼻孔。师曰。临崖看浒眼。特地一场愁。英云。深沙努眼睛。师曰。争奈圣凡无异路。方便有多门。英云。铁蛇钻不入。师曰。有甚共语处。英云。自缘根力浅。莫怨太阳春。却划一划云。宗风且止。这个事作么生。师与一掌。英约住云。这漳州子莫无去就。师曰。尔作这般见解。不打更待何时。又与一掌。英云。也是我致得。法昌在分宁之北。千峰万壑古屋数间。师至安乐之火种刀耕。衲子时有至者。皆不堪其枯淡。坐此成单丁。开炉日以一力挝鼓。升座曰。法昌今日开炉行脚僧无一个。唯有十八高人缄口围炉打坐。不是规矩严难免见诸人话堕。直饶口似秤锤未免灯笼勘破。不知道绝功勋枉用修因证果。喝一喝曰。但能一念回心。即脱二乘羁锁。又曰。毘耶杜口倣傚宗乘。鹫岭拈花翻成毒药。九年面壁钝置先宗。半夜传衣欺它后学。马祖即心是佛。大似待兔守株。盘山非心非佛。可谓和泥合水。如斯之见尽是败坏祖风灭胡种族。承虚接响罔圣欺贤。后学无辜遭它指注。若论此事诸佛不曾出世。亦无一法与人。达磨不西来。二祖不得髓。直得皇风荡荡野老讴謌。心无所恃行无所依。闻禅与道似见冤家。说色与心如逢猛虎。法昌然后与尔挑野菜舂黍米。作和罗饭煮骨董羹。饥即飡困即眠。不由诸位自崇高。莫学三乘立飧课。大宁宽禅师至。师画地作此[○@牛]相。便曳出。翌日未升坐。谓宽曰。昨日公案如何。宽画此[○@牛]相即飏撒之。师曰。宽禅头名下无虚人。乃升坐曰。忽地晴天霹雳声。禹门三汲浪峥嵘。几多头角为龙去。虾蟹依然努眼睛。南禅师至。师方植松。南云。小院子栽许多松作么。师曰。临济道底。云栽得多少。师曰但见狷啼鹤宿耸汉侵云。南指石云。这里何不栽。师曰。功不浪施。云也知无下手处。师却指石上松曰。从什么处得此来。南大笑云。苍天苍天。乃作偈云。头戴华巾离少室。手携席帽出长安。鹫峰峰下重相见。鼻孔元来总一般。又画此○示之。师曰。葫芦棚上摘冬瓜。麦浪堆中钓得虾。谁在画楼沾酒处。相邀来吃赵州茶。又画此

答之。南云。铁牛对对黄金角。木马双双白玉蹄。为爱雪山香草细。夜深乘月过前溪。又画[○@一]示之。师曰。玉麟带月离霄汉。金凤衔花下彩楼。野老不嫌公子醉。相将携手御街游。又画此○答之。师又与南举程大卿看生缘话。师曰。和尚何不直下与伊勦绝却。南云。也曾为蛇画足来。是伊自不瞥地。师曰。和尚如何为它。南云。咬尽生姜呷尽醋。师曰。流俗阿师又恁么去。南云。和尚作么生。师拈拂子便打。南云。这老汉也是无人情。时南道被天下丛林宗之。而师与之酬唱如交友。一时豪杰多归之。龙图徐公禧布衣时。与师往来为法喜之游。师将化前一日作偈遗之曰。今年七十七。出行须择日。昨夜问龟謌。报道今朝吉。徐览偈耸然。邀灵源清禅师同往。师方坐寝室以院务诫知事曰。吾住此山二十三年。护惜常住每自莅之。今行矣。汝辈著精彩。言毕举拄杖曰。且道这个分付阿谁。徐与灵源皆屏息。遂掷杖投床枕臂而化。

庐山开先善暹禅师法嗣

续传灯录卷第五

续传灯录卷第六目录

    大鉴下第十一世

    • 大阳玄禅师法嗣二十五人

    • 投子义青禅师
    • 兴阳清剖禅师
    • 福严审承禅师
    • 罗浮显如禅师
    • 白马归喜禅师
    • 大阳慧禅师
    • 云门灵运禅师
    • 云顶海鹏禅师
    • 明机聪禅师(已上九人有语见录)
    • 四祖海禅师
    • 资福乘禅师
    • 觉城道齐禅师
    • 罗浮远禅师
    • 洞山存禅师
    • 云门宝印禅师
    • 太平慧空禅师
    • 安州延福禅师
    • 福严贤禅师
    • 承天宗禅师
    • 方广隆禅师
    • 崇胜智聪禅师
    • 四祖处仁禅师
    • 大阳祈禅师
    • 白马归春禅师
    • 晦叔王曙居士(已上十六人不录)

      雪窦显禅师法嗣八十四人

    • 天衣义怀禅师
    • 称心省倧禅师
    • 承天传宗禅师
    • 南明日慎禅师
    • 投子法宗道者
    • 宝相蕴观禅师
    • 君山显升禅师
    • 洞庭慧金典座
    • 修撰曾会居士
    • 报本有兰禅师
    • 长芦智福禅师
    • 洞山慧圆禅师
    • 香积孜禅师
    • 宝庆子环禅师
    • 天衣在和禅师
    • 称心守明禅师
    • 凤栖仲卿禅师
    • 灵岩德初禅师
    • 龙兴智传禅师
    • 干明则禅师
    • 干明知应禅师
    • 云峰元益首座(已上二十二人见录)
    • 安国琮禅师
    • 永安元楚禅师
    • 称心清演禅师
    • 证圣守环禅师
    • 汤院守恩禅师
    • 广教景先禅师
    • 东禅贤禅师
    • 上山德隆禅师
    • 化城德迁禅师
    • 广慧用舒禅师
    • 因胜惟政禅师
    • 资福肇禅师
    • 白云德宣禅师
    • 兴元道满禅师
    • 承天洞源禅师
    • 鹿苑显冲禅师
    • 荐福知一禅师
    • 岳林宗善禅师
    • 万寿慧照禅师
    • 海会择芝禅师
    • 妙果自政禅师
    • 疎山淳禅师
    • 德山应禅师
    • 君山筠禅师
    • 南岳文政禅师
    • 启霞志宣禅师
    • 罗山蒙禅师
    • 地藏赏禅师
    • 真如雅禅师
    • 凤台崇禅师
    • 药山恭禅师
    • 西禅罕禅师
    • 报恩政禅师
    • 玉池希白禅师
    • 宝相欢禅师
    • 云门毅禅师
    • 横金显禅师
    • 云岩元度禅师
    • 万寿德禅师
    • 护国宜谦禅师
    • 白云重郜禅师
    • 净土义亲禅师
    • 大觉利真禅师
    • 护国惟德禅师
    • 天圣仲华禅师
    • 荐福可禅师
    • 翠峰普禅师
    • 天童利章禅师
    • 妙果垂则禅师
    • 龙华觉禅师
    • 护国德基禅师
    • 报恩宗秘禅师
    • 建福可概禅师
    • 西方岫禅师
    • 雪窦省宗禅师
    • 大乘晓禅师
    • 启霞崇梵禅师
    • 仗锡怀秀禅师
    • 报恩道能禅师
    • 白衣宗朴禅师
    • 白衣智华禅师
    • 水陆瑞云禅师(已上六十二人无录)

      百丈宝月智映禅师法嗣二人

    • 惠因怀祥禅师
    • 惠因义宁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南华宝缘禅师法嗣一十四人

    • 兴化延庆禅师
    • 宝寿行德禅师
    • 白虎守升禅师
    • 佛陀崇钦禅师
    • 延祥法迎禅师
    • 舜峰惠宝禅师(已上六人见录)
    • 甘露自缘禅师
    • 永泰宗宝禅师
    • 双峰法崇禅师
    • 宝林海月禅师
    • 罗汉清显禅师
    • 清锉智静禅师
    • 翁山文白禅师
    • 延寿法牟禅师(已上八人无录)

      云盖继鹏禅师法嗣四人

    • 报恩谭禅师(一人见录)
    • 法轮真禅师
    • 白霞安禅师
    • 复首座(已上三人无录)

      洞山子荣禅师法嗣二人

    • 圆通居讷禅师(一人见录)
    • 延庆法珠禅师(一人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六目录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