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传灯录卷第九

大鉴下第十二世

大愚芝禅师法嗣

南岳云峰文悦禅师南昌徐氏子。初造大愚。闻示众曰。大家相聚吃茎齑。若唤作一茎虀。入地狱如箭射。便下座。师大骇夜造方丈。愚问来何所求。师曰。求心法。愚曰。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后生趁色力健。何不为众乞食。我忍饥不暇。何暇为汝说禅乎。师不敢违。未几愚移翠岩。师纳疏罢。复过翠岩求指示。岩曰。佛法未到烂却。雪寒宜为众乞炭。师亦奉命能事罢。复造方丈。岩曰。堂司阙人今以烦汝。师受之不乐。恨岩不去心地坐后架。桶篐忽散自架堕落。师忽然开悟。顿见岩用处。走搭伽黎上寝堂。岩迎笑曰。维那且喜大事了毕。师再拜不及吐一辞而去服勤八年。后出世翠岩。时首座领众出迎问曰。德山宗乘即不问。如何是临济大用。师曰。尔甚处去来。座拟议。师便掌。座拟对。师喝曰。领众归去。自是一众畏服。僧问。如何是道。师曰。路不拾遗。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草贼大败。僧礼拜。师嘘一声。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师曰。黄河九曲。曰如何是第一句。师曰。垂手过膝。曰如何是第二句。师曰。万里崖州。曰如何是第三句。师曰。粪箕扫帚。问如何是深山岩崖佛法。师曰。猢狲倒上树。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曰。皮里骨。问不涉廉纤请师速道。师曰。须弥山。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柴场荻草。上堂。语不离窠道。焉能出盖缠。片云横谷口。迷却几人源。所以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汝等诸人到这里凭何话会。良久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上堂。过去诸佛已灭。未来诸佛未生。正当今日佛法委在翠岩。放行则随机利物。把住则瓦解氷消。且道把住好放行好。良久曰咄。这野狐精。击禅床下座。上堂。汝等诸人与么上来。大似刺脑入胶盆。与么下去也是平地吃交。直饶不来不去。朝打三千暮打八百。上堂。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则神。所以娑婆世界以音声为佛事。香积世界以香饭为佛事。翠岩这里秖于出入息内。供养承事过现未来尘沙诸佛无一空过者。过现未来尘沙诸佛。是翠岩侍者无一不到。如一不到三十拄杖。诸上座还会么。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上堂。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秖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忘知心体合。诸禅德会么。古佛与露柱相交。佛殿与灯笼鬪额。若也不会单重交折。上堂。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然虽如是一手不独拍。众中莫有作家禅客本分。衲僧出来共相唱和。有么。时有僧出礼拜。师曰。依希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便下座。上堂。天明平旦万事成办。北俱卢洲长粳米饭。下座。上堂。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尔等诸人横担拄杖向甚么处行脚。良久曰。东胜身洲持钵。西瞿耶尼吃饭。上堂。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且道今日事作么生。良久曰乌龟钻破壁。上堂。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衲僧道会也。山是山水是水。饥来吃饭困来打睡。忽然须弥山𨁝跳入尔鼻孔里。摩竭鱼穿尔眼睛中。作么生商量。良久曰。参堂去。上堂。一刀两段未称宗师。就下平高固非作者。翠岩到这里口似匾担。尔等诸人作么生商量。良久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上堂。若见诸相非相。即山河大地并无过咎。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挂著一缕丝。便能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然虽如是。著衣吃饭即不无。衲僧门下污臭气也未梦见在。上堂。普贤行文殊智。补陀岩上清风起。瞎驴趁队过新罗。吉䝤舌头三千里。上堂。拈起拄杖曰。掌钵盂向香积世界。为甚么出身无路。挑日月于拄杖头上。为甚么有眼如盲。直得风行草偃响顺声和。无纤芥可留。犹是交争底法。作么生是不交争底法。卓拄杖下座。上堂。临济先锋放过一著。德山后令且在一边。独露无私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堪嗟楚下钟离昧(音抹)以拂子击禅床下座。上堂。教中道。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尔等诸人到这里。且作么生辨圆觉。良久曰。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以拂击禅床。上堂。古人道。山河石壁不碍眼光。师曰。作么生是眼。拈拄杖打禅床一下曰。须弥山百杂碎即不问。尔且道。娑竭罗龙王年多少。俗士问。如何是佛。师曰。著衣吃饭量家道。曰恁么则退身三步叉手当胸去也。师曰。醉后添杯不如无。小参。举百丈岁夜示众曰。尔这一队后生。经律论固是不知。入众参禅禅又不会。腊月三十日且作么生折合去。师曰。灼然诸禅德。去圣时遥人心澹泊。看却今时丛林。更是不得所在之处。或聚徒三百五百浩浩地秖以饭食丰浓寮舍稳便为旺化。中间孜孜为道者无一人。设有十个五个走上走下半青半黄。会即总道我会。各各自谓握灵蛇之珠。孰肯知非。及乎挨拶鞭逼将来。直是万中无一。苦哉苦哉。所谓般若丛林岁岁凋。无明荒草年年长。就中今时后生才入众来。便自端然拱手。受他别人供养。到处菜不择一茎。柴不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干怀。虽则一期快意。争奈三涂累身。岂不见教中道。宁以热銕缠身。不受信心人衣。宁以洋铜灌口。不受信心人食。上座若也是去。直饶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供养上座未为分外。若也未是。至于滴水寸丝。便须披毛戴角牵犁拽耙偿他始得。不见祖师道。入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此是决定底事终不虚也。诸上座。光阴可惜时不待人。莫待一朝眼光落地。缁田无一篑之功。銕围陷百刑之痛。莫言不道。珍重。

浮山远禅师法嗣

东京净因净照道臻禅师。福州古田戴氏子也。父梦伟然黄冠裳者导从至舍。母遂妊。又梦天乐黄幡梵呗引厖眉碧眼一僧至。即诞师。幼不茹荤。十四岁投上生院出家持头陀行。十九为大僧。阅大小经论。置不读曰。此方便说耳。即持一钵走江淮。所参知识甚多而得旨于浮山。江州承天虚席欲致师。非师所欲。乃游丹阳寓止因圣寺。一日行江上顾舟默计曰。当随所往信吾缘也。问舟师曰。载我船尾可乎。舟师笑曰。师欲何之我入汴船也。师因曰。吾偶欲游京师。遂载之而北。谒净因大觉琏禅师。琏使首众于坐下。及琏归吴。众请以师嗣焉。开法之日英宗遣中使。降香赐紫方袍觉照师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而师一目之。万口一辞咸以为本色道人。莫不加敬。积数年元丰三年春。慈圣光献上仙。神宗诏至庆寿宫说法僧问。慈圣仙游定归何所。师曰。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上大悦。诏设高广坐恣人问答。左右上下得未曾有。欢声动宫殿。赐与甚厚。又语执政。道臻素有德行。可择一美号进呈。乃赐号净照禅师。京城创诸禅刹。辟相国寺为慧林智海二禅寺。其命主僧必使师择之。宿老皆从风而靡。高丽使三僧来就学。师随根开导皆契宗旨。师为人渠渠静退似不能言。性慈祥纯谨奉身至约。一布裙二十年不易。无所嗜好。尝雪方丈之西壁。请文与可扫墨竹。谓人曰。吾使游人见之心自清凉。此君盖替我说法也。所居都城西隅衲子四十余辈。颓然不出户。三十年如一日。元祐八年八月十七日。忽语门弟子净圆曰。吾更三日行矣。及期沐浴更衣说偈已跏趺而化。阅世八十。坐六十一夏。黄鲁直尝题其像曰。老虎无齿卧龙不吟。千林月黑六合云阴。远山作眉红杏腮。嫁与春风不用媒。老婆三五少年日。也解东涂西抹来。可想见其高致也。师初出世。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有钱使钱无钱守贫。僧云。月华嫡子临济儿孙。师曰。放尔三十棒。问如何是净因境。师曰。法广殿牌仁宗亲写。僧云。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六代祖师天下闻。问如何是道中人。师曰。万家烟火外一枕水云间。问如何是佛。师曰。朝粧香暮换火。问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师曰。河南犬吠河北驴鸣。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拄杖横担不到肩。僧云。谢师答话。师曰。错认定盘星。乃曰。一问一答无有尽时。古人唤作无尽藏海。亦呼为方便门。于纳僧面前远矣。何故权柄在手纵夺自由。坐断毘卢壁立千忉。善财楼阁孰肯闲游。华藏琅函岂能看取。丈夫猛利本合如然。过后思量成第二月。除兹投机徇器止宿草庵。就下平高曲成万物。周流无滞触处皆通。苟不尽毫毛自取其咎。如斯谈说笑杀衲僧。且道谁是解笑者。良久曰。看取。便下座。又示众拈拄杖曰。楖栗木杖子。善能谈佛祖。聋人既得闻。哑人亦解语。指白石为玉。点黄金为土。便恁么会去。他家未相许。不相许莫莽卤。南街打鼓北街舞。卓一下。

金山颖禅师法嗣

续传灯录卷第九(终)

续传灯录卷第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

    • 投子青禅师法嗣九人

    • 芙容道楷禅师
    • 大洪报恩禅师
    • 洞山云禅师
    • 福应文禅师
    • 龙蟠昙广禅师(已上五人见录)
    • 光化祥禅师
    • 普贤标禅师
    • 延洪善禅师
    • 果侍者(已上四人无录)

      玉泉皓禅师法嗣二人

    • 林溪文庆禅师(见录)
    • 北禅希肇禅师(无录)

      夹山遵禅师法嗣一人

    • 福昌知信禅师(见录)

      佛印元禅师法嗣二十人

    • 庆善净悟禅师
    • 善权慧泰禅师
    • 崇福德基禅师
    • 宝林怀吉禅师
    • 资福宗诱禅师
    • 翠岩惠空禅师
    • 密岩德溥禅师
    • 云居仲和禅师
    • 同安幼宗禅师
    • 龙兴居岳禅师
    • 万杉子章禅师
    • 鹅湖德延禅师(已上十二人见录)
    • 文殊道用禅师
    • 龟峰祖廉禅师
    • 安国以愉禅师
    • 东禅圆同禅师
    • 北塔惠珂禅师
    • 香严开禅师
    • 大别宗禅师
    • 云居思文禅师(已上八人无录)

      广因要禅师法嗣二人

    • 妙峰如璨禅师(见录)
    • 监山合知禅师(无录)

      智海逸禅师法嗣一十一人

    • 黄蘗志因禅师
    • 大中德隆禅师
    • 白鹿仲豫禅师
    • 签判刘经臣居士(已上四人见录)
    • 荐福重言禅师
    • 白云放禅师
    • 兴福智正禅师
    • 荐福严禅师
    • 凤山世如禅师
    • 双峰弼禅师
    • 幽岩觉禅师(已上七人无录)

      支提隆禅师法嗣三人

    • 灵隐玄本禅师(见录)
    • 支提文翰禅师
    • 灵隐玄顺庵主(已上二人无录)

      净土惟素禅师法嗣一人

    • 净土惟政禅师(见录)

      宝林殊禅师法嗣一人

    • 宝林用明禅师(见录)

      东山宗禅师法嗣一人

    • 定峰晓宣禅师(见录)

      法昌遇禅师法嗣三人

    • 五峰密禅师
    • 大和山主
    • 慧日和尚(已上三人无录)

      兴化铣禅师法嗣三人

    • 南台以谓禅师
    • 花药常选禅师
    • 崇寿玢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圆通讷禅师法嗣三人

    • 兴国智昱禅师
    • 四祖逸禅师
    • 三祖文铣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净众先禅师法嗣一人

    • 隆福绍珍禅师(无录)

      瑞鹿安禅师法嗣二人

    • 瑞鹿蕴仁禅师
    • 姚[晕-车+歧]通判(已上二人无录)

      般若蟾禅师法嗣一人

    • 般若隆一禅师(无录)

      瑞鹿先禅师法嗣一人

    • 瑞鹿如昼禅师(无录)

      智者肯禅师法嗣一人

    • 智者绍忠禅师(无录)

      双林已禅师法嗣一人

    • 枫桥来禅师(无录)

      竹圆显禅师法嗣二人

    • 广安牛心道轸禅师
    • 香水守真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大乘遵禅师法嗣四人

    • 龙山景静禅师
    • 双池宠禅师
    • 竹林用淳禅师
    • 智门智常禅师(已上四人无录)

      益首座法嗣一人

    • 李林宗中书(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十目录(终)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