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传灯录卷第十二

大鉴下第十三世

法云秀禅师法嗣

庐山开先心印智珣禅师饶州人。试经得度志慕宗风。参圆通禅师发悟心要。众推上首。遂住合淝之延昌。次迁开先。佛国禅师回奏紫方袍。都尉张公奏以心印师号。僧问。和尚出世将何为人。师曰。山形拄杖子。僧云。刁刀相似鱼鲁参差。师曰。朝三千暮八百。问赵州三等接人。未审和尚几等接人。师曰。随家丰俭。僧云。向上之机虽已晓。中下之根事若何。师曰。领取钩头意。莫认定盘星。问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和尚以何而显道。师曰。山僧秖似铁。乃曰。极目青天无片云。万象森罗全体露。若也拟议更商量。终是翻成个露布。久立归堂吃茶去。又曰。平旦寅。扶桑日出照何人。个中未了奔南北。孰知大地一微尘。虽然如是。会得甚奇特。不会亦最亲。又曰。击鼓上来大家觑见。法法现前不劳锻炼。诸禅德为什么如此。彼彼大丈夫为君通一线。又曰动静不禅去来常定。万派同源海云自异。可谓心境一如有何不可。然虽如是且道。衲僧分上还得也无。良久曰。天台楖𣗖木。南岳万岁藤。又曰。握须弥于掌内。鉴十方于目前。且道是什么人分上事。所以云门大师云。三藏圣教在汝舌头上。微尘诸佛在汝脚跟下。不如悟去好。忽若筑著磕著东西不辨南北不分底又作么生。良久曰。存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又曰。一法不通。万缘方透。山河无隔碍。灵光触处明。且道眼为什么不见眉毛。秖为住处太近未免衲僧取笑。既不恁么又作么生。钵盂无底寻常事。面无鼻孔笑杀人。

长芦广照应夫禅师法嗣

真定府洪济宗颐禅师姓孙氏沼州人。少习儒业超卓出群。元丰清满禅师见之勉令奉佛。遂投圜通禅师出家落发受具。参广照禅师屡扣宗猷未有开发。一日足方蹑阶忽然省悟。述投机颂曰。举足上甎阶。分明这个法。黄杨木畔笑呵呵。万里青天一轮月。遂陈其所悟。广照可之。待制杨公畏请师出世说法。僧问。台星临宝座。祖意愿宣扬。师曰。万里不挂片云。僧云。恩深转无语。师曰。唯有好风来席上。更无闲语落人间。僧云。千古淳风特地清。师曰。真师子儿善师子吼。问四众临筵请师说法。师曰。须弥山大海水。僧云。我闻一唱三疑息。青莲启目视头陀。师曰。毕钵岩中如何话会。僧云。杲日当空清风满座。师曰。秖道得一半。问达磨面壁此理如何。师良久。僧礼拜。师曰。今日被这僧一问直得口哑。乃曰冬去寒食一百单五。活人路上死人无数。头钻荆棘林。将谓众生苦。拜扫事如何。骨堆上添土。唯有出家人。不踏无生路。大众且道。向什么路去。还会么。南天台北五台参。又曰。镇州萝卜头。声名播天下。虽则诸方老宿尽力提撕。然而多口衲僧𫜪嚼不破。先住禅师放下又分付山僧。如今劈析将来普通供养。良久曰。莫嫌冷淡无滋味。聊表禅家一片心。又曰。金风澹荡物景萧条。叶落庭臯云飞岭上。不逃暑而暑自退。无意凉而凉自来。正当恁么时。若谓唯心境界。正是头上安头。若言一切平常。大似斩头觅活。又曰。新罗别无妙诀。当言不避截舌。但能心口相应。一生受用不彻。且道如何是心口相应底句。良久曰。焦甎打著连底冻。

天宁道楷禅师法嗣

汝州香山法成禅师示众曰。知有佛祖向上人方有说话分。诸禅德且道。那个是佛祖向上事。有个人家儿子。六根不具七识不全。是大阐提无佛种性。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天堂收不得。地狱摄无门。大众还识此人么。良久曰。对面不僊陀睡多饶寐语。又曰。只这个负累杀人。认作空劫时自己。分明头上安头。更言落在今时。何异霜加雪上。直得纯清绝点。犹有流注真常。纵然转位回机。大似日中逃影。所以道。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喝一喝曰。是甚热盌鸣声。岂不见道。文殊起佛见法见。贬向二铁围山。衲僧起佛见法见。列在三条椽下。乃举起拂子曰。拂子夜来起佛见法见。且道今朝如何批判。击绳床曰。分付德山临济。又曰。灵机独耀智鉴洞然。瞬目扬眉已彰痕迹。拈槌竖拂岂免阶梯。悟之者心超数量语默皆如。左放右收都无依赖。迷之者头头作解取舍有心。纵饶尽得那边。未免这边碍著。所以道。衲僧家语个解粘去缚拔榍抽钉。已是犯锋伤手。更言体之与用正之与偏。恰似三家村里教书郎。未念得一本太公家教。便道文章赛过李白杜甫。诸禅德。伊家自有同风。不要展他书卷。师问僧。甚处人。云西川。师曰。几时离乡。云前年二月。师曰。未离本国一句作么生道。云通身是口难为秖对。师曰。犹是离家失业句。僧无语。师打一拂曰。枉踏草鞋。初师与照阐提同嗣芙蓉而不相识。因有鹏上人者。举照赞芙蓉像云。雨洗淡红桃蕚嫩。风摇浅碧柳丝轻。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枯木清。咦尔是何人。师曰。今日方知他亲见先师。鹏遂请益。师曰。岂不见法眼拈夹山话。云我三十年只作境话会。鹏遂有省。师后被诏住东京净因寺。

成都大智齐琏禅师。潼川中江人。姓牟氏。少有蝉蜕尘浊之志。年十三落发从护圣受具。逾岁游成都。依法华百法讲席。又通唯识。至此则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瞥若有省。其师已不能屈居顷之慨然太息曰。吾弃家为大事。兹纸上语尔。譬如画日月。岂有光明耶。弃之南游访清谿断臂道者。断臂深器之。复谒五祖演真如哲百丈肃晦堂心。日夕参扣然未有省发。在晦堂日有自大阳来者。举芙蓉示众语。师心悦服遂往从之。初见如旧相识。一日凌晨闻板声豁然大悟。急以告芙蓉。芙蓉可之。命掌经藏。分座说法囊锥颕脱。丛林归重名声籍然。未几归省亲。闻芙蓉临净因。复往依止遂首众座。下净因既在辇毂下。而芙蓉以龙象居焉。问法者万指。而师户外之屦亦如之。芙蓉每语人曰。琏首坐牛行虎视机锋横出。异日弘吾道决矣。时天下大兴崇宁寺。精择传法者。永兴经略使王公序。都转运使薛公绍彭以师为宜礼致之。师乃诺其请。居五年名声普闻远迩倾慕。迁襄阳普宁。政和初西归故里。筑庵妙峰将老焉。既而天彭请莅能仁。又改大随。广汉之无为。成都之超悟。最后居大智。师在大随日。其徒有妄诉于州者。师怡然就逮有司考竟其事将加捶楚。即时天大晦瞑群乌飞噪集杖端。有自投于地者。州将骇异遂得释脱焉。超悟在大慈寺之庑。列肆如贾区。常阖户坚坐。动遵戒律人皆敬之。然道价素重。缁素求识面者项背相望。时腊益高矣。颇厌苦遂弃去。众力挽之度不可留。则谓大智居西郊。林樾岑蔚可以佚老。乃列言于府。时制置使席公每加宾礼。师欣然听之。凡历八载禅侣影从遂成宝社。然自是应接简矣。俄示疾。有问者辄称吾无苦。忽语主事僧。为我置一蓝舆。吾将有所适。迟明起趺坐。涉笔书偈泊然而寂。时绍兴十五年十一月四日甲子也。后六日火浴得舍利百余粒皆具五色。阅世七十三。坐六十夏。

洪州宝峰阐提惟照禅师。简州李氏子。幼超迈而恶俗。一日授书。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遽曰。凡圣本一体。以习故差别。我知之矣。即趋成都师鹿苑清泰。年十九剃染登具。泰令听起信于大慈。师辄归卧。泰诘之。师曰。既称正信大乘。岂言说所能了。乃虚心游方谒芙蓉于大洪。尝夜坐阁道。适风雪震薄闻警盗者传呼过之。随有所得辞去。大观中芙蓉婴难。师自三吴欲趍沂水。仆夫迷道师举杖击之。忽大悟叹曰。是地非鼇山也邪。北至沂芙蓉望而喜曰。绍隆吾宗必子数辈矣。因留躬畔湖上累年。智证成就出领招提。迁甘露三祖。宣和壬寅诏补圆通。弃去复居泐潭。上堂。古佛道。我初成正觉亲见大地众生悉皆成正觉。后来又道。深固幽远无人能到。㘞没见识汉好龙头蛇尾。便下座。上堂。过去诸佛已入涅槃了也。汝等诸人不应追念。未来诸佛未出于世。汝等诸人不要妄想。正当今日尔是何人参。上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君子不由也。二边不立中道不安时作么生。拈拄杖曰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上堂。太阳门下妙唱弥高。明月堂前知音盖寡。不免舟横江渚棹举清波。唱庆尧年和清平乐。如斯告报普请承当。拟议之间白云万里。上堂。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是死不得底样子。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含生受底规模。大丈夫汉直须处生死流卧荆棘林俯仰屈伸随机施设。能如是也无量方便庄严三昧大解脱门荡然顿开。其或未然无量烦恼一切尘劳岳立面前塞却古路。上堂。古人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正当恁么时且道。是甚么人删诗书定礼乐。还委悉么。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问承师有言。云黯黯处独秀峰挺出。月朦朦里泐潭水光生。岂不是宝峰境。师曰。若是宝峰境凭君仔细看。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看取令行时。曰秖如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如何是和尚宗。师曰。须知云外千峰上。别有灵松带露寒。雪下僧问。祖师西来即不问。时节因缘事若何。师曰。一片两片三四片落在眼中犹不荐。建炎二年正月七日示寂。阇维得设利如珠琲。舌齿不坏。塔于寺之西峰。

续传灯录卷第十二

续传灯录卷第十三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 杨岐方会禅师法嗣十二人

    • 白云守端禅师
    • 保宁仁勇禅师
    • 比部孙居士
    • 石霜守孙禅师
    • 东林郁山主(已上五人见录)
    • 君山守巽禅师
    • 长庆显琼禅师
    • 钦山智因禅师
    • 法轮惟一禅师
    • 崇福善灯禅师
    • 法石行诠禅师
    • 法石皓蟾禅师(已上七人无录)

      翠岩可真禅师法嗣五人

    • 大沩慕喆禅师
    • 西林崇奥禅师
    • 石鼓洞珠禅师(已上三人见录)
    • 净因文禅师
    • 永安普善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大宁道宽禅师法嗣二人

    • 兜率无证禅师
    • 杨岐修广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蒋山赞元禅师法嗣九人

    • 雪窦法雅禅师
    • 承熙应悦禅师
    • 石门雅禅师
    • 龟峰子琼禅师(已上四人见录)
    • 蒋山可政禅师
    • 甘露宗贲禅师
    • 甘露德严禅师
    • 普门道彦禅师
    • 黄安礼居士(已上五人无录)

      双峰省回禅师法嗣四人

    • 光国文赞禅师
    • 灵山彦文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 胜业仲祥禅师
    • 云阳慧然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武泉政禅师法嗣一人

    • 庆善宗震禅师(无录)

      洛浦景韶禅师法嗣三人

    • 夹山道暹禅师
    • 洛浦密询禅师
    • 仁王道圆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菩提光用禅师法嗣一人

    • 净土善思禅师(见录)

      天童清遂禅师法嗣四人

    • 大中立志禅师
    • 乾元圆禅师
    • 万寿应城禅师(已上三人见录)
    • 灵隐慧中禅师(无录)

      云峰文悦禅师法嗣七人

    • 寿宁齐晓禅师
    • 澄慧咸诩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 精严继式禅师
    • 大龙守真禅师
    • 郭山霖禅师
    • 雍熙有惠禅师
    • 龙牙如水禅师(已上五人无录)

      开福守义禅师法嗣一人

    • 澄慧惟昺禅师(无录)

      泐潭晓月禅师法嗣五人

    • 上蓝居晋禅师
    • 泐潭道律禅师
    • 永安修玉禅师
    • 开先慈觉禅师
    • 荐福宗海禅师(已上五人无录)

      定惠超信禅师法嗣六人

    • 穹窿智圆禅师(一人见录)
    • 明因悟果禅师
    • 启宁处明禅师
    • 慧日如鉴禅师
    • 鹿苑契符禅师
    • 普明法澄禅师(已上五人无录)

      兴教坦禅师法嗣一人

    • 明教绍珵禅师(无录)

      玉泉悟空禅师法嗣一人

    • 护国齐月禅师(见录)

      常熟禀珍禅师法嗣一人

    • 金山惠满禅师(无录)

      福严保宗禅师法嗣二人

    • 华药义然禅师
    • 承天智昱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太子同广禅师法嗣一人

    • 龙门清照禅师(见录)

      净因道臻禅师法嗣六人

    • 长庆慧暹禅师
    • 栖胜继超禅师
    • 香严洞敷禅师(已上三人见录)
    • 少林元训禅师
    • 北禅绍宣禅师
    • 白鹿宗海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天王仁岳禅师法嗣四人

    • 兴化绍清禅师
    • 定林景芳禅师
    • 首山处珪禅师(已上三人见录)
    • 上方希元禅师(一人无录)

      玉泉谓芳禅师法嗣四人

    • 圣泉绍灯禅师
    • 慧力善周禅师
    • 南华重辩禅师
    • 延福智兴禅师(已上四人见录)

      金山怀贤禅师法嗣一人

    • 圆通知谨禅师(无录)

      乌崖暹禅师法嗣一人

    • 西禅希用禅师(无录)

      承天世珍禅师法嗣二人

    • 白水中白禅师
    • 九顶智海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径山琳禅师法嗣一人

    • 兜率择梧律师(无录)

      雪峰誉禅师法嗣三人

    • 鹫峰重道禅师
    • 圆明重彦禅师
    • 宝林奉琛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资寿捷禅师法嗣二人

    • 大智文宥禅师
    • 资寿思永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上方真禅师法嗣二人

    • 云峰齐觉禅师
    • 南岳绍巽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章江达禅师法嗣一人

    • 万寿法印禅师(无录)

      灵隐文胜禅师法嗣二十五人

    • 灵隐延珊禅师
    • 荐福居则禅师
    • 灵隐蕴聪禅师
    • 南院清禅师
    • 宝宁宗禅师
    • 石佛有邦禅师
    • 清凉举内禅师(已上七人见录)
    • 佛日子升禅师
    • 兴教保威禅师
    • 安乐照禅师
    • 广果隆禅师
    • 永安锡禅师
    • 护国崇禅师
    • 灵隐照禅师
    • 永安绍禅师
    • 妙严洪禅师
    • 清凉慈化禅师
    • 何山慧忠禅师
    • 广法归穆禅师
    • 圆寂修庆禅师
    • 景清智荣禅师
    • 护国昶禅师
    • 报本拙禅师
    • 瑞岩普禅师
    • 海会岳禅师(已上十八人无录)

      保福居煦禅师法嗣一人

    • 智者嗣如禅师(见录)

      龙华悟乘禅师法嗣三人

    • 灵岩宣密禅师(一人见录)
    • 灵凤慧端禅师
    • 干明闲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瑞严义海禅师法嗣二人

    • 大梅文慧禅师
    • 翠岩嗣元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彰江昭远禅师法嗣一人

    • 万寿守坚禅师(见录)

      兴阳舟禅师法嗣一人

    • 智门慧泰禅师(无录)

      白鹿端禅师法嗣一人

    • 法海戒诸禅师(无录)

      归宗安禅师法嗣二人

    • 慈云有规禅师
    • 同安宗一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凉峰渊禅师法嗣一人

    • 隐山法灿禅师(无录)

      言首座禅师法嗣一人

    • 招提惟湛禅师(见录)
续传灯录卷第十三目录(终)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