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传灯录卷第十三

大鉴下第十三世

杨岐会禅师法嗣

舒州白云守端禅师。衡阳葛氏子。幼事翰墨。冠依茶陵郁山主披削。往参杨岐。岐一日忽问。受业师为谁。师曰。茶陵郁和尚。岐曰。吾闻伊过桥遭攧有省。作偈甚奇能记否。师诵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岐笑而趋起。师愕然通夕不寐。黎明咨询之。适岁暮岐曰。汝见作日打敺傩者么。曰见。岐曰。汝一筹不及渠。师复骇曰。意旨如何。岐曰。渠爱人笑汝怕人笑。师大悟。巾侍久之辞游庐阜。圆通讷禅师举住承天。声名籍甚。又逊居圆通。次徙法华龙门兴化海会。所至众如云集。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镬汤无冷处。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水底按葫芦。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乌飞兔走。问不求诸圣不重己灵未是衲僧分上事。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师曰。死水不藏龙。曰便恁么去时是何。师曰。赚杀尔。到栖贤上堂。承天自开堂后。便安排些葛藤。来山南。东葛西葛却为在归宗开先万衫打叠了也。今日到三峡会里。大似临嫁医瘿。卒著手脚不办。幸望大众不怪。伏惟珍重。上堂。鸟有双翼飞无远近。道出一隅行无前后。尔衲僧家寻常拈匙放筯。尽道知有。及至上岭时为甚么却气急。不见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示众云。泥佛不度水。木佛不度火。金佛不度炉。真佛内里坐。大众。赵州老子十二剂骨头八万四千毛孔。一时抛向诸人怀里了也。圆通今日路见不平为古人出气。以手拍禅床云。须知海岳归明主。未信乾坤陷吉人。示众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大众。作么生说个随缘赴感底道理。秖于一弹指间尽大地含生根机一时应得周足。而未尝动著一毫头。便且唤作随缘赴感而常处此座。秖如山僧此者受法华请。相次与大众相别。去宿县里开堂了方归院去。且道还离此座也无。若道离则世谛流布。若道不离作么生见得个不离底事。莫是无边刹境自它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么。又莫是一切无心一时自遍么。若恁么正是掉棒打月。到者里直须悟始得。悟后更须遇人始得。尔道既悟了便休。又何必更须遇人。若悟了遇人。当垂手方便之时。著著自有出身之路。不瞎却学者眼。若秖悟得干萝卜头底。不唯瞎却学者眼。兼自己动便先自犯锋伤手。尔看我杨岐先师问慈明师翁道。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答云。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进云。官不容针更借一问。师翁便喝。进云。好喝。师翁又喝。先师亦喝。师翁乃连喝两喝。先师遂礼拜。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向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所以山僧尝有颂云。他人住处我不住。它人行处我不行。不是为人难共聚。大都缁素要分明。山僧此者临行解开布袋头。一时撒在诸人面前了也。有眼者莫错怪好。珍重。上堂。古人留下一言半句。未透时撞著铁壁相似。忽然一日觑得透后。方知自己便是铁壁。如今作么生透。复曰。铁壁铁壁。上堂若端的得一回汗出。便向一茎草上现琼楼玉殿。若未端的得一回汗出。纵有琼楼玉殿却被一茎草盖却。作么生得汗出去。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上堂安居之首禁足为名。禁足之意意在进道而护生。衲僧家更有何生而可护何道而可进。唾一唾唾破释迦老子面门。踏一步踏断释迦老子背脊骨。犹是随群逐队汉。未是本分衲僧。良久曰。无限风流慵卖弄。免教人指好郎君。熙宁五年迁化。寿四十八。

金陵保宁仁勇禅师。四明竺氏子。容止渊秀。龆为大僧通天台教。更衣谒雪窦明觉禅师。觉意其可任大法。诮之曰。央庠座主。师愤悱下山望雪窦拜曰。我此生行脚参禅道不过雪窦誓不归乡。即往泐潭逾纪疑情未泮。闻杨岐移云盖能钤键学者。直造其家。一语未及顿明心印。岐没从同参白云端禅师游研极玄奥。后出世两住保宁而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近火先焦。曰如何是道。师曰。泥里有刺。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切忌踏著。问先德道。寒风凋败叶犹喜故人归。未审谁是故人。师曰。杨岐和尚迁化久矣。曰正当恁么时更有恁么人为知音。师曰。无眼村翁暗点头。问如何是佛师曰。自屎不觉臭。问如何是保宁境。师曰。主山头倒卓。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鼻孔无半边。问如何是尘中自在底人。师曰。因行不妨掉臂。问如何是佛。师曰。铁锤无孔。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镬汤无冷处。问灵山指月曹溪话月。未审保宁门下如何。师曰嗄。曰有花当面贴。师便喝。问摘叶寻枝即不问。如何是直截根源。师曰。蚊子上铁牛。曰直截根源人已晓中下之流如何指示。师曰。石人脊背汗通流。上堂。山僧二十余年挑囊负钵。向寰海之内参善知识十数余人。自家并无个见处。有若顽石相似参底尊宿。亦无长处可相利益。自此一生作个百无所解底人。幸自可怜生。忽然被业风吹到江宁府。无端被人上当推。向十字街头住个破院。作粥饭主人接待南北。事不获已。随分有盐有醋粥足饭。足。且恁过时若是佛法不曾梦见。上堂侍者烧香罢。师指侍者曰。侍者已为诸人说法了也。上堂。看看山僧入拔舌地狱去也。以手拽舌云。阿㖿阿㖿。上堂。秋风凉松韵长。未归客思故乡。且道谁是未归客。何处是故乡。良久曰。长连床上有粥有饭上堂。凤鸣条雨破块。晓来枕上莺声碎。虾蚯蚓一时鸣。妙德空生都不会。三个成群四个作队。窈窈窕窕飘飘飖飖。向南北东西折得梨花。李花一佩两佩。

翠岩真禅师法嗣

潭州大沩慕哲真如禅师。抚州临川闻氏子。僧问。赵州庭柏意旨如何。师曰。夜来风色紧孤客已先寒。曰先师无此语又作么生。师曰。行人始知苦。曰十载走红尘今朝独露身。师曰。雪上加霜。问如何是城里佛。师曰。万人丛里不插标。曰如何是村里佛。师曰。泥猪疥狗。曰如何是山里佛。师曰。绝人往还。曰如何是教外别传底一句。师曰。翻译不出。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寒毛卓竖。曰见后如何。师曰。额头汗出。上堂。月生一天地茫茫谁受屈。月生二东西南北没巴鼻。月生三善财特地向南参。所以道。放行也怛萨舒光。把住也泥沙匿曜。且道放行是把住是。良久曰。圆伊三点水万物自尖新。上堂。古佛道。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堕坑落堑。今复转最妙无上大法轮。土上加泥。如今还有不历阶梯独超物外者么。良久曰。出头天外看谁是个中人。上堂。阿剌剌是甚么。翻思当年破灶堕。杖子忽击著。方知孤负我。以拄杖击香台一下曰。堕堕。上堂。扪空追响劳汝精神。梦觉觉非复有何事。德山老人在汝诸人眉毛眼睫上。诸人还觉么。若也觉去梦觉觉非。若也未觉扪空追响终无了期。直饶向这里倜傥分明。犹是梯山入贡。还有独超物外者么。良久曰。且莫诈明头。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为甚么不得成佛道。师曰。苦杀人。上堂。白云澹泞水注沧溟。万法本闲复有何事。所以道。也有权也有实也有照也有用。诸人到这里如何履践。良久曰。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上堂。山僧本无积畜。且得粥足饭足。困来即便打眠。一任东卜西卜。上堂。古者道。一释迦二元和。三佛陀。自余是甚么椀脱丘。慧光即不然。一释迦二元和三佛陀。总是椀脱丘。诸人还知慧光落处么。若也知去许尔具銕眼铜睛。若也不知莫谓几经风浪险。扁舟曾向五湖游。上堂拈起拄杖曰。一尘才起大地全收。卓一下曰。妙喜世界百杂碎。且道不动如来即今在甚么处。若人识得。可谓不动步而登妙觉。若也未识。向诸人眉毛眼睫里涅槃去也。又卓一下。上堂。不用思而知。不用虑而解。庐陵米价高。镇州萝菔大。上堂拈起拄杖曰。智海拄杖或作金刚王宝剑。或作踞地师子。或作探竿影草。或不作拄杖用。诸人还委悉么。若也委悉去。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出没卷舒纵横应用。如未相委。大似日中逃影。上堂。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慧光门下直拔超升不历科目。诸人既到这里风云布地牙爪已成。但欠雷声烧尾。如今为尔诸人震忽雷去也。以拄杖击禅床下座。师于绍圣二年十月八日无疾说偈曰。昨夜三更风雷忽作。云散长空前溪月落良久别众趋寂。阇维设利斗许大如豆。目睛齿爪不坏。门弟子分塔于京潭。

蒋山元禅师法嗣

天童山清遂禅师法嗣

净因臻禅师法嗣

邓州香严慧照洞敷禅师。福州人生于范氏。幼而气韵清敏。长慕空宗。依东宗景德寺圆明大师出家。试经得度受具。遍参江淮丛席。末后见净因臻。一言顿契如箭锋相拄。加以学问该博。自然融会。名动京师。被旨出世于邓之香严几十载。返故里住龟山寿山神光三刹。上堂曰。西干四七道绝语言。东上二三法无文字。惟传一印直指人心。心了则天地全该。印定则丝毫不漏。尘尘绝待法法融虚。方乃契圣根源。始曰入佛知见。如斯荐得落二落三。本色衲僧如何话会。还道得么。个中消息若为传。凤阙龙楼峭倚天。要会觉城东际事。寥寥千古尚依然。住龟山时。僧问。远辞香严丈室。近入龟山道场。如何是不动尊。师曰。千手大悲提不起。僧云。如何是动尊。师曰。玉殿曾游历金门屡往还。又问。如何是龟山境。师曰。千峰来有路八极净无尘。云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有时开眼有时合。又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师曰。山寒露骨水浅见沙。师乃曰。穷经穷论。正如入海算沙。觅法觅心。大似扪空求响。故释尊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诸祖传衣。亦乃广开方便。发挥教外之正法。指示涅槃之妙心。作筏渡人应病与药。故善说法者说无所说。善传心者传无所传。纵饶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手血。未免拕泥带水。岂能点瓦成金。大众只如今日为国开堂。还有奇特事也无。良久曰。叠叠青山与流水。旧时颜色旧时声。又示众曰。春无三日晴。风雨时时作。岩下见蟠桃。自开还自落。翻忆灵云得处亲。迄今底事何萧索。非萧索。春山春水四寥廓。鹧鸪啼处百花香。好荐声前这一著。喝一喝。又曰。炎风匝地畏日流空。奇云当户任长舒。白藕飃香来不断。林间达士了无寒暑之变迁。尘里游人但见光阴之迅速。直得灯笼合掌露柱攒眉。一年又将半。几个是知音。知不知。路上行人口似碑。

玉泉谓芳禅师法嗣

福州圣泉寺绍灯禅师。本郡古田县临水人。姓陈氏。生时异香满室紫帽覆首。幼不茹荤。七岁自厌尘坌。观诸经论如听旧书。十岁辞亲出家。礼潭州开福寺琎长老为师。精通法华试经得度。受具之后瓶锡游方。造玉泉芳禅师法席。一见针芥相投筌蹄顿忘。遂还乡里深自韬晦。郡守丁公向师道。延住陀岭塔院。缁素归敬。忽一日索浴更衣鸣鼓升坐。四方檀信凑如市。师乃说颂曰。吾年五十三。去住本无贪。临行事若何。不用口喃喃。俨然示寂瞑目两宵。偶闻钟声忽然复醒四大轻安。自后身常频出舍利。元丰中本郡大旱。太守孙公向师道风。请令祈雨。次日甘泽大霈。孙公钦仰。迁住文殊。前后郡邑亢旱。府主许公。察院王公。左司叶公。累请祷雨无不应期。迁住圣泉。凡住三道场。僧问。如何是圣泉境。师曰。目前无异草。僧云。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往来无罣碍。僧云。人境已蒙师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师曰。驴事未去马事到来。乃曰。般若门中纵说百千妙义不增一毫。直饶结舌亡锋岂减少分。若论玄中又玄终非妙门。鸟道鱼踪早伤途辄。何也。盖为出此入彼。去者不至其方。来者不到其所。举一明三莫穷幽趣。更不用续凫截鹤夷岳盈壑。霄壤相望去道转远。正当与么时衲僧门下作么生商量。良久曰。昨夜三更月到窓。

灵隐胜禅师法嗣

续传灯录卷第十三

续传灯录卷第十四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 慧林圆照宗本禅师法嗣二百人

    • 法云善本禅师
    • 投子修颙禅师
    • 金山善宁禅师
    • 广灵希祖禅师
    • 资寿除岩禅师
    • 隐静守俨禅师
    • 本觉守一禅师
    • 甘露仲宣禅师
    • 大平守恩禅师
    • 灵耀𧦬良禅师
    • 长芦崇信禅师
    • 瑞光守琮禅师
    • 水西山轲禅师
    • 启霞慧章禅师
    • 石佛晓通禅师
    • 南冥善通禅师
    • 西湖文义禅师
    • 韶山杲禅师
    • 净因惟岳禅师
    • 天童可齐禅师
    • 万寿普懃禅师
    • 香山延泳禅师
    • 雪窦守卓禅师
    • 报本常利禅师
    • 资福道芳禅师
    • 九𡽀著禅师
    • 香山法昼禅师
    • 琅山载仪禅师
    • 定慧遵式禅师
    • 广法法光禅师
    • 瑞岩永觉禅师
    • 法海世长禅师
    • 太平慧灯禅师
    • 米山崇僊禅师
    • 宝花愿禅师
    • 岳林元亨禅师
    • 澄慧善珂禅师
    • 宝华悟本庆禅师
    • 净土慧旻禅师
    • 澄慧师冕禅师
    • 石霜能禅师
    • 逍遥聪禅师
    • 投子普聪禅师
    • 普照处辉禅师
    • 南禅宁禅师
    • 道场慧印禅师
    • 褒亲祥禅师(已上四十七人见录)
    • 金山法慧禅师
    • 干明慧觉禅师
    • 瑞岩有居禅师
    • 马祖崇新庵主
    • 灵应本嵩禅师
    • 寿宁梵仁禅师
    • 福严仲孚禅师
    • 灵泉宗一禅师
    • 保圣永良禅师
    • 石塔慧禅师
    • 万寿有琛禅师
    • 光化楚苌禅师
    • 南禅慧禅师
    • 护国灵祐禅师
    • 同庆自鉴禅师
    • 灵岩慈云禅师
    • 普照真寂禅师
    • 功臣宗龄禅师
    • 道场良演禅师
    • 无锡法平禅师
    • 寿宁成务禅师
    • 因胜法海禅师
    • 蠡口法荣禅师
    • 罗汉用诚禅师
    • 广慧道亨禅师
    • 宜兴显常禅师
    • 资福机清禅师
    • 广教了证禅师
    • 仁王安德禅师
    • 宝林义蒙禅师
    • 象山灵旷禅师
    • 福严智悦禅师
    • 大中子荣禅师
    • 感慈慧端禅师
    • 华藏希声禅师
    • 干明可久禅师
    • 香城言惠禅师
    • 光化仁逊禅师
    • 白龙希祖禅师
    • 崇寿智海禅师
    • 五峰祖印禅师
    • 上方可耸禅师
    • 云岩道声禅师
    • 昭庆守严禅师
    • 四面惟羲禅师
    • 华严惟素禅师
    • 法王法海禅师
    • 万寿义诰禅师
    • 秀峰真懿禅师
    • 白泉智通禅师
    • 报恩重真禅师
    • 昭庆宗满禅师
    • 普净法英禅师
    • 焦山义深禅师
    • 支提洪占禅师
    • 护国祖印禅师
    • 灵峰永松禅师
    • 南磵智净禅师
    • 湖心义皐禅师
    • 澄照守仁禅师
    • 无锡志圆禅师
    • 练塘清悟禅师
    • 延庆德清禅师
    • 永明道囦禅师
    • 广教法海禅师
    • 崇福惟贤禅师
    • 宝华宝月禅师
    • 地藏清德禅师
    • 崇德省余首座
    • 大别法满禅师
    • 净慈崇善禅师
    • 万寿圆禅师
    • 圣寿省聪禅师
    • 鹫峰昙清禅师
    • 梵天彦琦禅师
    • 六安文湛禅师
    • 荐福熙禅师
    • 广觉法忠禅师
    • 法海明禅师
    • 因胜观禅师
    • 龙兴如应禅师
    • 广际深禅师
    • 文殊芳禅师
    • 安乐道思禅师
    • 光化真觉禅师
    • 施水守淳禅师
    • 西院宗戒禅师
    • 南祥忠简禅师
    • 神江则轲禅师
    • 昆山希祖禅师
    • 南华德明禅师
    • 寿宁普规禅师
    • 陈园浩沾禅师
    • 寿宁慧真禅师
    • 因胜圆明禅师
    • 保福慧[卄/((厂-一)*臣)]禅师
    • 瑞岩永利禅师
    • 崇福惟善禅师
    • 龙溪圆照禅师
    • 寿圣自英禅师
    • 寿宁宗一禅师
    • 天王道肱禅师
    • 资福瑞珍禅师
    • 灵泉景仁禅师
    • 神光合韶禅师
    • 灵泉智深禅师
    • 上方法广禅师
    • 文殊尚月禅师
    • 资胜以逊禅师
    • 白莲愈廉禅师
    • 法相用先禅师
    • 太平慧真禅师
    • 西余安德禅师
    • 宝严西杲禅师
    • 法会子升禅师
    • 龙华行庆禅师
    • 寿宁可机禅师
    • 禅悦慧日禅师
    • 安国子志禅师
    • 安乐有捷禅师
    • 练塘惠满禅师
    • 仰天契达禅师
    • 真隐纯洁禅师
    • 慧日德慧禅师
    • 净光法空禅师
    • 龙兴自端禅师
    • 慧日道祥禅师
    • 净土法慧禅师
    • 兴国重宁禅师
    • 安国子咏禅师
    • 永安简玉禅师
    • 承天了宗禅师
    • 甘泉立生禅师
    • 清修省方禅师
    • 灵岩用芳禅师
    • 遍福心印禅师
    • 龙门普顺禅师
    • 千顷宗应禅师
    • 永泰有澄禅师
    • 杨直讲居士
    • 道齐和尚
    • 圆明和尚
    • 善德和尚
    • 法海和尚
    • 报恩志明禅师
    • 大宁永贤禅师
    • 功臣慧周禅师
    • 大卢奉坚禅师
    • 灵峰自和禅师
    • 多福太素禅师
    • 广际用干禅师
    • 宝琛和尚
    • 鸡峰止首座(已上一百五十三人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十四目录(终)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