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观寺
〔真君观〕
在铨德观东五十步。即九天南上紫光庆华赤帝太虚注生真君之馆。本真君庙在岳祠中各庙门。唐开元中。司马承祯上言。五岳洞天各有上真所治。不可与血食之神同其飨祀。圣旨爱创清宫。凡立夏日先斋洁。勅命州官致醮于是观。兼度道士五人焚修。开元五年。明皇制五灵经云。佐治者有九人。从吏者三百余人。翊卫衙官三百。为国祈真请福之地。上真记云。太虚真人领南上司命即赤帝也。
- 潜山魏君(冲)为副治
- 霍山韩君(众)为佐治
- 霍林山许君(映)
- 丹霍山周君(紫阳)
- 金华山黄君(初平)
- 南霍山郑君(隐)
- 天柱山阮君(傲)
- 紫虚元君魏夫人(华存)
- 冲寂元君麻姑
右竝君佐命之司。吴越楚蜀之地。当司察之。淳化中。始改。为真君观。祥符中。诏赐观额。开元六年。上帝降赐真君。驱邪玉匕一张。其状类剑。长三尺阔四寸。玉文如云霞。其端微有锋刃。玉册一道。长一尺余阔六寸。其篆文曰。道君之玉册。有两印文曰。三天太上之印。皆篆文。或曰。旧本玉册塐在真君臂间。檀香刻此以传于世。玉玺一枚。方阔五寸八角。其文曰。注生真君玉印。亦篆文。今悉存焉。或云。是司马天师篆文也。今朝降到真君火铃冠一顶。以金裹饰潜霍二真君玉君圭二面竝有。 太宗 真宗 仁宗 三圣御书勅黄存焉。大观二年三月。奉旨建 元辰殿。乃集福殿在观中。前有玉清金阙之门。每岁六月生辰。及春夏二祀。皆自京降 御名词表于此致醮。每辰焚御香六两祝 圣寿。恩赐紫衣一道。实国家祈福之所也。故江陵公留题真君观诗全篇云。秘殿崔嵬半紫虚。洞天岑寂列真居。霜毛时下朱陵鹤。金简犹探宛委书。风拂瑶坛欹羽旆。云归翠岭度飙舆。竹烟萝月空歌里。一道寒泉漱碧渠。
观有碑文六。
- 注生真君碑(唐开元二十年。衡州司马赵颐真撰。萧诚书)
- 移建皇帝本命殿碑(大观二年三月。通直郎权潭州通判兼军州事赵岍文并书立)
- 御制化道文
- 宋宣献诗
- 朝贤送单大师诗石
- 南岳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