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萧
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
慢:轻慢、轻忽、看不起对方。
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
轩:原义为古代贵族所乘的车子,参见卷上十三元注,此处指长廊上的窗户,也可统称房屋中较大的对外的窗户。
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
乘五马:太守的代称。宋人彭乘《墨客挥犀》卷四说,古代一辆车配四匹马,称一乘,按照《汉官仪》的规定,太守出行可增加一马,故以“五马”代指太守(相当于现在省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此处仅以字面意义与“贯双雕”构成对仗。
贯双雕:一箭射中两只老鹰,形容箭法高超。据《北史》和《新唐书》的记载,隋朝的长孙晟、唐朝的高骈都曾“一箭双雕”。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
彻夜:通宵、一整夜。
骤雨:急雨、猛雨。
终朝:整一个早晨。
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
飒(国:sa4,粤:saap3):形容风声
关河:据《史记·苏秦列传》,关河本指函谷关、蒲津关、龙门关、合河关等关卡和黄河,后引申泛指一般山河。
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绿杨桥。
蓼(国:liao3,粤:liu5):一种草本植物。
鸂(国:xi1,粤:kai1)鶒(国:chi4,粤:cik1):水鸟名。体形略大于鸳鸯,羽毛多呈紫色,雌雄相随,故又名紫鸳鸯。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
昭:明亮。
赵瑟(国:se4,粤:sat1):瑟为一种弹奏类的弦乐器,据东汉应邵《风俗通》的说法,瑟为伏羲所作,有四十五弦,每弦各有一柱,上下移动弦柱可调节各弦声音的高低。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赵国的国君善于鼓瑟,《杨恽传》说“妇本赵女,雅善鼓瑟”(我妻子本是赵地的女子,很擅长弹瑟),可见赵地有鼓瑟的传统,故称赵瑟。
“赵瑟”为乐器,“虞韶”为乐曲,对仗不甚工整。祝明本作“武勺对虞韶”。“武勺”,指周武王之勺舞(《礼记·内则》“舞勺”下,唐孔颖达解释说这是“舞龠之文舞”)正与“虞韶”构成工对。祝明本的文字比较好。
虞韶:即韶乐。远古的贤明帝王舜(姓姚,名重华)为有虞氏的后代,故称虞舜,据说韶乐是他创作的,所以称虞韶。
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
轺(国:yao2,粤:jiu4)车:一匹马驾驶的轻便军车,多供使者乘坐。
驿骑:驿站设置的单匹马。
琼瑶:美玉名。
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
上联出自《庄子·人间世》,说国君征集武士,而支离(一个形体丑陋的残疾人)也卷起衣袖,露出手臂掺杂于应征者之中。
攘(国:rang3,粤:joeng4),卷起衣袖。
下联出自《晋书·陶潜传》。陶渊明做彭泽县县令,上级派官员来视察,手下告诉陶渊明,应穿好官服前去迎接,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弯下腰去面对这乡里小人。说完便辞官而去。
范甑:(国:zeng4,粤:zang6):《后汉书·独行传》记载,东汉桓帝时,范冉(又作范丹,字史云)因牵连到反对宦官的事件当中,为避祸而逃出京城,靠卖卜为生,家中屡屡断粮,蒸饭的甑中都落满了灰尘,但他怡然自得,根本不放在心上。当时人称赞说“甑中生尘范史云。”
颜瓢:颜回用来喝凉水的水瓢,代指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论语·雍也》记载,孔子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说:吃一竹筐饭,喝一瓢冷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忧虑,而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生活态度。颜回真是个贤人!
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
鸳帐:绣有鸳鸯的帐幕,也指夫妻共居其中的帐幕。
凤台萧:据《列仙传·上》记载,萧史为春秋时人,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为妻。他善于吹箫,能吹出凤鸣之声。有一天在凤台上吹箫,引来了凤凰,便和弄玉一起乘凤升天成仙而去。
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
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陌:田间小道。
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
班:指东汉大史学家班固。班固字孟坚,其父亲班彪撰《汉书》未成而去世,班固继承父志,历尽磨难,经二十余年写成《汉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续写完成)。
马:指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继其父司马谈之位为太史令,开始写作《史记》。其间因为替李陵辩护,被下狱,受宫刑,含羞忍垢,发奋著书,终于完成130篇的《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董:指西汉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董仲舒。董仲舒精通儒家经典,鼓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最为正统的学派奠定了基础。
晁(国:chao2,粤:ciu4):指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晁错。汉文帝、汉景帝时,晁错多次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深得国君信任。后因为主张削除诸侯力量、加强中央权力,触犯了各诸侯国的利益,吴楚等七国诸侯便以“诛晁错,清君侧”(诛灭晁错,以清除皇帝跟前的小人)为借口起兵造反,晁被诛。
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
电影:闪电的影子。
八千路,廿四桥,总角对垂髫。
八千路:此处是用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意思,全诗见卷上二冬注。
廿四桥:出自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全诗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廿(国:niàn,粤:jaa6),二十。
总角:代指年幼之时。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束为两股,形状似角,分置两旁,故称总角。
垂髫(国:tiao2,粤:tiu4):代指儿童或童年之时。古代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故称垂髫。
髫,儿童下垂的头发。
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
贾谊赋成伤鵩鸟,周公诗说托鸱鸮。
上联出自题名为西汉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卷五。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只鵩鸟停在他家房屋上。长沙的风俗,鵩鸟所停之家,主人死,故贾谊为了排遣忧伤而写了《鵩鸟赋》。
贾谊,西汉人,学问渊博,有政治才干,汉文帝召为博士,升太中大夫。后得罪权贵,出任长沙王太傅,死时仅33岁,湖南长沙现还有贾太傅祠。
伤鵩(国:fu2,粤:fuk6)鸟,因鵩鸟而悲伤。鵩鸟,一种猫头鹰之类的鸟。
下联出自《尚书·金滕》。据《金滕》篇的说法,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临时代理执政),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散布谣言,说周公想篡权,并与商朝的遗民联合密谋造反。周公说:我如不暂时掌握政权,天下就会大乱,我无法向死去的先王先公交代,我宁可灭掉管、蔡,也不能让周朝的天下毁掉。于是发动东征,消灭了叛乱的管蔡集团,并作诗向周成王表白自己的忠心,据说《诗经》中的《幽风·鸱鸮》诗,即是周公为此而作。
就,成功,此处指诗写好了。
鸱(国:chi1,粤:ci1)鸮(国:xiao1,粤:hiu1),亦作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
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逸兴:清逸脱俗的兴致。
俄尔:也作俄而,双音词,忽然、顷刻、一下子。
长亭:秦汉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为行人休息及送别践行之所,故后代以长亭代指送别之处。
黯然:双音词,很沮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