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豪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
迥(国:jiong3,粤:gwing2):遥远。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峨:原指高山,此处形容高。
峨冠句:峨冠,高冠。
博,宽。
博带,宽大的衣带。
峨冠博带是儒生的装束。
紫绞:用于系官印或做服装饰物的紫色的丝带。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用之印和系印用的丝带不同,像汉朝,相国和丞相这一级官员便是金印紫绶。
绯(国:fei1,粤:fei1)袍:也叫朱衣,红色的官服。各个朝代的礼制不同,如唐朝规定,官员四品穿深红色,五品穿浅红色。
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
茗(国:ming2,粤:ming5):茶。
醪(国:lao2,粤:lou4):酒。有时特指里边有渣滓的浊酒。
兕(国:si4,粤:zi6):犀牛,有时特指雌犀牛。
猱(国:nao2,粤:naau4):猿类的一种。
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
攻:从事某项工作或事业,此处指学习、练习。
务:努力从事。
缫(国:sao1,粤:sou1):加工蚕丝的工艺流程之一,即将蚕茧加工以后抽出丝来。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
奥,河流弯曲的地方。
淇澳竹:淇水曲岸边生长的竹子。《诗经·淇奥》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看那淇水弯曲的岸边,绿竹长得多么茂盛)。后来《礼记·大学》引用此诗,“奥”写作“澳”,“淇澳”就慢慢变成地名了。
武陵桃: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说桃花源中,沿溪两岸桃花盛开,“落英缤纷”,而发现桃花源的渔人是武陵郡(今湖南湘西常德一带)人,故桃花源也叫武陵源,“武陵桃”即指桃花源的桃子。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螺髻:此处指形状像螺和发髻的山。
仞(国:ren4,粤:jan6):古代的一个不太精确的长度单位,七八尺左右。
鸭头:此处指颜色像公鸭头上的绿毛一样的水。
腻(国:ni4,粤:nei6),本指肉很肥厚,引申指程度很深。
刑对赏,贬对褒,破斧对征袍。
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
枳(国:zhi3,粤:zi2)棘:帜木与棘木,均为枝干有刺的树木。
雷焕剑,吕虔刀,橄榄对葡萄。
上联出自《晋书·张华传》。雷焕为晋豫章(今江西)人,精通纬象。晋武帝司马炎时,他看到二十八宿的斗宿和牛宿之间有紫气,便知道江西丰城有宝剑。他将此事告诉张华,张华任命他为丰城县令,后果真在丰城县监狱下挖到龙泉、太阿两把宝剑,雷自留一把,送张华一把。张华被诛,其剑不知所终。雷焕死后,其子佩其剑过延平津,剑忽然从腰间跃出跳入水中,派人下水搜寻,只见水中有两条龙在戏水。
下联出自《晋书·王览传》。三国时的魏人吕虔为刺史,他有一把佩刀,曾有精通相术的人说过,这把刀“三公可佩”,吕虔认为王祥有三公之相,便将此刀送给了王祥。王祥在魏为司空,转太尉,封睢陵侯,到晋武帝司马炎时被任命为太保,进爵号为公。王祥临终,将此刀送给了其弟王览,王览做了司徒,进爵号为即丘子。三公指辅佐天子的掌握国家大权的最高官员,各朝名称不同,通常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虔(国:qian2,粤:kin4)
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
椽(国:chuan2,粤:cyun4):放在檩子上架瓦的木条。屋顶上只架一根椽,则房屋很小。
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餔糟。
秉:持。
刘伶:字伯伦,晋竹林七贤之一。
他纵酒放达,逃避乱世,曾著《酒德颂》,说“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只求喝酒,哪里还知道别的事)。
餔(国:bu1,粤:bou1):吃、食。
糟:带有尚未过滤的渣滓的酒,也指过滤出来的渣滓。
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
礼别尊卑:礼仪是用来区别地位高低的。
拱北:拱卫环绕着北斗星。
北,指北辰,即北斗星。
势:地形、地势。
朝东万水:《荀子·宥坐》记载孔子学生子贡问孔子,为什么见到河流就要观看?孔子讲了河流的几条优秀品质,其中有一条是:河流中途可以千回百转,但最终总是流向东方,像君子的志向。我国的河流大多都是流向东边的渤海、黄海、东海的。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双凤翼,九牛毛,主逸对臣劳。
双凤翼:出白唐人李商隐《无题二首》,全诗如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九牛毛:为“九牛一毛”的省简,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文中说“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如果我认罪被杀掉,就好像九头牛掉了一根毛一样,与死掉一只蚂蚁有什么不同呢)?
水流无限阔,山耸有馀高。
雨打村童新牧笠,尘生边将旧征袍。
俊士居官,荣引鹓鸿之序;忠臣报国,誓殚犬马之劳。
俊士:杰出的人才。
鹓(国:yuan1,粤:jun1)鸿之序:像鹓、鸿飞翔时排成的行列,喻指官员上朝的队列。
鹓,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飞行时众鸟追随,排列有序。
鸿,大雁,飞行时排成“人”字形,队列井然。
殚(国:dan1,粤:daan1):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