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悉地羯罗经供养品第二十
复次奉请尊已。次依部类或诸事业。观其大小。依于法则而供养之。既奉请已。作如是言。善来尊者愍我等故。降临道场复垂哀愍。当就此座。坐受微献供。复起诚心。频与作礼而白尊言。大悲垂愍成本愿故。而见降临。非我所能启请本尊。如是三时皆应依此。如前已说应须辨供。先献涂香次施花等。复献烧香次献饮食。次乃燃灯。如其次第。用忿怒王真言。此等供物悉令清净善悦人心各用本色真言而真言之。献涂香已。各列其名如依前说即奉阏伽。如是花香及饮食等。皆亦准此。若涂香烧香花。及饮食无可献者。但诵本色真言。及此手印以此献之。表云供物无可求得。但纳真心后作阏伽。以真心故速满其愿。离此之外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一谓合掌。二以阏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四但运心。此善品中随力应作。或复长时供养中。最无过运心。如世尊说。诸法行中。心为其首。若能标心而供养者。满一切愿。若成就诸余事者。应当发遣诸为障者。若不遣除。后恐伤及。所以先须作遣除法。诵忿怒真言。或用当部成就诸事真言。遣除障已。先次应诵本部尊真言。而真言水。遍请护摩及伦手印。
佛部请火天真言。
唵(喉中抬声呼一句)阿(上)起娜曳(二句)𣣹(呼合反)写(弭也反)合写(同上三句)嚩㰤曩(轻呼)野(四句)莎(去二合)嚩诃(五句)
诵此真言三遍。请召火天。烧食供养。
护摩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阿(上)起娜曳(二句)𣣹(同上)写(同上)合写(同上三句)嚩㰤曩(轻呼)野(四句)搰(奴立反)比(并已反)搰(同上)比(同上)儞跛野(五句)莎(去二合)嚩诃(六句)
次持牛苏。以此真言。一真言一烧。满于三遍。供养火天。
金刚部忿怒金刚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枳里枳里(二句)跛日罗(三句)矩噜驮(四句)𤙖㧊(五句)
以此真言。一真言食。一烧火食。作法除遣地中作诸障者。又用此真言。或用部尊。遍洒花等。复用吉利枳罗忿怒真言并印。当诵真言。左手作印。遍印涂香烧香饮食花等。作净除秽。为自净身故。应以右手。掬持香水。目观香水。诵心真言。灌自身顶。作净除秽。复用一切事真言并忿怒真言。为净座故。真言香水。洒洁于座。又诵七遍。洒地方界。能除诸秽而得清净。吉利枳罗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枳里枳里(二句)跛日罗(三句)跛日里部讷(勒没反四句)畔驮畔驮(五句)虎(二句)𤙖㧊(六句)
此上真言。护地方讫。结虚空界。应同次下苏悉地真言。烧香执持。当诵真言。熏馥空中。除诸秽恶。便得清净。
苏悉地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素(苏古反)悉地迦(同上)履(二合)入嚩里亸(三句)娜娜慕讷(同上)亸曳(四句)入嚩啰入嚩攞(五句)畔驮畔驮(六句)歌娜歌娜(七句)虎(二合)𤙖㧊(八句)
此金刚部苏悉地真言。遍通诸事。结空界用。
佛部结空界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入嚩(同上)攞(二句)虎(二句)𤙖(三句)
此佛部结空界真言。唯通当部。
莲华部结空界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钵头(途邑反)弭儞(二句)皤伽(上)嚩底(三句)暮㰤野暮㰤野(四句)惹蘖暮㰤𩕳(五句)莎(去二合)嚩诃
此莲华部结空界真言。唯通常部。次应当用部心真言。真言香水散洒诸方。复以明王根本真言。或心真言。或真言主使者心真言。随取其一。用结方界。或以此诸心真言。而作结界。所结之处如置垣墙。当部仙天。常当护卫无能作障。若诸部事有为法者。应依甘露军荼利法。而遣除之。又有五种护卫法则。常于道场室内作之。谓金刚墙。金刚城。金刚橛。忿怒吉利枳罗。忿怒甘露军荼利。部母。金刚墙真言。
唵(上呼一句)縒啰縒啰(二句)跛日啰(三句)跛(北没反二合)啰迦啰(四句)虎(二合)𤙖㧊(五句)
金刚城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弭塞(僧乙反)普啰(二合)捺(二合)啰讫洒(三句)跋日啰半惹啰(四句)虎(二合)𤙖㧊(五句)
金刚橛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跋日啰枳罗(二句)虎(二合)𤙖㧊(三句)
忿怒吉利枳罗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枳里枳里(二句)跋日啰(三句)虎(二合)𤙖㧊(四句)忿怒甘露军荼利真言
耶谟刺怛(二句)娜怛(二合)啰耶野(一句)娜谟跋日罗矩噜驮野(二合)摩诃嚩攞跛逻讫啰摩野(三句)萨嚩(同上)弭起娜毘那舍曩耶(四句)唵(同上呼五句)虎噜虎噜(六句)底瑟侘(同上)底瑟侘(七句)畔驮畔驮(八句)歌娜歌娜(九句)阿密栗羝(十句)虎(二合)𤙖㧊(十一句)
若本法中。有如是等金刚墙真言。应重结之。诸事既了。次应持诵。持诵之时。先诵当部母真言。
佛部母真言(归命同上)。
唵(同上呼一句)噜噜塞(僧乙反)普噜(二句)入嚩(同上)啰(三句)底瑟佗(魑贾反四句)悉驮路者泥(宁计反五句)萨嚩刺诧(他可反)娑驮𩕳(六句)莎(去二合)嚩诃(七句)
莲华部母真言(归命同观音真言头)。
唵(同上呼一句)迦(居逻反下音同)制(知西反)弭迦(同上)制(同上二句)迦戆(知降反)迦制(同上三句)迦䋾弭迦䋾(四句)迦戆迦制(同上五句)皤伽(上)嚩底弭惹曳(六句)莎(去二合)嚩诃(七句)
金刚部母真言。
娜谟露(轻呼)迦驮室(二合)利曳(一句)那莫商迦隶扇底迦隷(二句)𦁐(九欝反)䋾𦁐䋾(三句)𦁐置抳(四句)迦(上)亸野𦁐置抳(五句)莎(去二合)嚩诃(六句)
先诵此母真言。能卫本尊。能蠲众罪。除诸灾障与悉地门。而得相应。但诵佛部忙么鸡真言。亦通二部。初后持诵。诸天增卫。若于本法。而已说者。持诵之时。先念此者应随本法而念诵之。或于本法。有独胜真言。亦应先诵。无繁别者。如上所说供养次第乃至除秽护净结界一切等事。初持诵时。及作法时。扇底迦等所作事时。皆应作之。若以本部尊主真言。或以本部心真言。或以一切真言王真言。或以苏悉地法王真言。或以一切事真言。此五种真言。三部遍有。随作诸事。各于本部。应取其一。而用作之。所谓自护。及护同伴。请召洒水。洁净结界。以法相治。真言不具。为增力故。为治罚真言故。为发觉故。及余诸事所不述者。亦以当部五真言中。随取其一。而以用之。当得悉地。部心真言。能护本尊。及护己身。护身之时应诵三遍。或复七遍。结其顶发而作一髻。若出家人。结袈裟角。或结线索。持系护身。或真言头指。遍点五处。亦成护身。所谓顶额两膊咽下心上。或以牛黄或白芥子或阏伽水。随取其一。而用护身。若作阿毘遮噜迦法。应用部尊主真言。而护自身。若作扇底迦法。应用忿怒金刚真言护之。若作补瑟征迦法。应用部尊主真言。及忿怒金刚真言。兼而护之。若真言主现时。持诵人怖者。应用部尊主真言。用护自身。但作诸事之时。常以二真言。而护自身。谓部尊主及忿怒真言。念诵了时。应当发遣。发遣之时。护彼真言主。或部尊主真言。或用部母。或以部心。亦护自身而作随意。若于秽处不净等处。缘事须往。先诵乌抠澁摩真言作印。印持五处。任意而往。仍须常诵真言。不得废忘。澡浴之时。先诵伏障真言。护身。乃至浴了。不应废忘。伏障真言者。忿怒甘露军荼利也。吃食之时。用部尊主真言。护身念持。欲卧之时用部母真言护身。若作诸法。遂乃忘作护持法则。令使魔兴。欲除魔故。速应诵持当部明王真言。将护自身。一切魔障不得其便。如上备作护身结界及余法已。然后摄心安祥念诵。念诵之人所坐之座。以青茅草而作其座。座高四指阔二磔手。长十六指。如是之座。初念诵时及持诵时。皆应受用。或用迦(去声)势草。或用余青草等。或随部法取乳树木。最为要妙。用作床座。量亦如上。而净刬治。或用诸叶。或以枝茎。如上而制。随观事法。取枝叶用为座。座上结跏趺坐。作扇底迦上成就法。半跏趺坐作补瑟征迦中成就法。垂两足坐。作阿毘遮噜迦下成就法。供养既了。应起诚心赞叹于佛。次叹法僧。次叹观自在。次叹明王大威金刚。伽他曰。
作是虔诚。赞佛菩萨。又复合掌起慇重心。赞余诸佛菩萨相好功德。其赞叹文。应用诸佛菩萨所说叹偈。不应自作。赞叹既已。起自诚心忏悔诸罪。我今归命十方世界诸佛世尊罗汉圣僧及诸菩萨。证知我等。自从过去。及以今生。烦恼覆心。久流生死。贪瞋痴覆。造诸恶业。或于佛法菩萨圣僧父母尊处一切众生有德无德。于如上处。所造诸恶一切罪业。自作教他见作随喜。身口意业广聚诸罪。今对诸佛菩萨。诚心忏悔所造诸罪。如诸佛知。并皆忏悔。起至诚心。尽形归命佛法僧宝涅槃正路为除众生一切苦故。归命三宝。如是归依。头顶礼已。欢喜踊跃。发菩提心。求于胜上解脱甘露悉地佛果。世间众生无量诸苦我当救度令离恶趣。除诸烦恼令得解脱。所有众苦种种翦迫。今起大悲发菩提心。为苦众生而作归依。无主众生为作归主。失路众生为作导师。恐怖众生为作无畏。苦恼众生为得安乐。众生烦恼我为除灭。我从过现未来所发胜心。修诸善业六波罗蜜一切功德。尽皆回施一切众生。归于正路。同升妙果速成佛道。乃至菩提不生懈怠。发菩提心悲念众生起大慈心。彼有众苦何时除灭。为净心故。常持六念。心住一境而不散乱。不应我执。又如过现诸佛发愿。应如发愿生诸净业。愿与众生成就诸德。复愿过现所生功德。愿与一切众生获无尽财。复能舍施。增益智慧。成大忍辱。常修善品。识宿命智。心怀大悲。愿诸生类所生之处。具如上事。次应合掌顶礼本部尊主。忆念明王。次依法则。作诸事业。先以右手而取数珠。置左手中。合掌捧之。思念明王。数珠而诵真言。
佛部净珠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遏部羝弭惹曳悉睇(二句)悉驮刺挮(三句)莎(去二合)嚩诃(四句)
莲华部净珠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阿(上)密栗譡(都浪反)伽(鱼迦反又音迦字居逻反)米(二句)室唎曳(三句)室唎摩里抳(四句)莎(二合)嚩诃(五句)
金刚部净珠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枳[口*履]枳[口*履](二句)涝(弹舌轻呼)䁥(宁一反)[口*履]抳(三句)莎(去二合)嚩诃(四句)
以右手大指。捻无名指头。直舒中指小指。微屈。以头指。押中指上节侧。左手亦然右手搯念珠。通一切用。若阿毘遮噜迦。竖其母指。捻数珠印。菩提子珠。佛部用。莲华子珠。观音部用。噜挪啰叉子珠。金刚部用。三部各用此等数珠。最为胜上。一切念诵应当执持。或用木槵子。或多罗树子。或用土珠或用螺珠。或用水精。或用真珠。或用牙珠。或用赤珠或诸摩尼珠。或用咽珠。或余草子。各随于部。观其色类。应取念持。若作阿毘遮噜迦法。应用诸骨而依数珠。速得成就。复为护持增法验故。
佛部持珠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那谟皤伽(上)嚩底(二句)悉睇睇(三句)娑(去)驮野(四句)悉驮刺挮(五句)莎(去二合)嚩诃(六句)
莲华部持珠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素(苏古反)么底(丁以反)室唎曳(二句)钵头(途邑反二合)么摩理抳(三句)莎(去二合)嚩诃(四句)
金刚部持珠真言。
唵(同上呼一句)跋日啰(二合)尔旦惹曳(三句)莎(去二合)嚩诃(四句)
用前珠印。各依部中而念诵之。念诵之时。珠置当心。不得高下。捧数珠时。微小低头。以至诚心顶礼三宝。次礼八大菩萨。次礼明王眷属。次应持诵真言。想真言主如对目前。如是颀诚。不应散乱心缘别境。但诸真言初有唵字。及囊(上)塞迦(去)㘕字者。应静心中作扇底迦念诵。补瑟征迦念诵。皆应缓诵。或心念诵。或有真言后有𤙖㧊咤字者。当知皆应杀作急声。作阿毘遮噜迦念诵。及余忿怒念诵。三部真言。应看字数多少。字有十五。应诵十五落叉遍。字有三十二者。应诵三落叉。过此数者。应诵十千遍已上。初诵之时。满如上数。观其部类。或上中下。或三种事。或观圣者说。为天所说。为地居天说。细观部类。当诵持之。乃至成就。如是初诵。若不先诵遍满念持。所求下法尚不得成。况求上下悉地成就。以是义故。作胜上心而先念诵。但诸真言初诵持时。已如先说。诵持遍数分为十分。然后念诵既满。祈请真言主悉地因缘。初无相貌。复从头作。第二第三祈请。若有相貌。即当依法念诵真言。若无警界。弃不应诵祈请法则与请召法同。祈请之时于其梦中。见真言主背面而去。或不与语。当应更须起首念诵。如是再三。若于梦中。见真言主与语。当知此人不久成就。若无警界不应诵持。若强念持恐与人祸。初持诵时。于净密处起首诵持。从初日诵持。乃至疲极。遍数多少一须依定。不应加减。先说三时念诵法者。昼日初分后分。于此二时。应当持诵。中分之时。加以澡浴。造诸善业。于夜三时亦同于上。中分之间消息之事。于夜中时持诵。作阿毘遮噜迦法。安怛驮囊法。起米多罗法。于夜分作。说为胜上。若昼念诵。夜作护摩。若夜持诵。昼作护摩。多具诸药。念诵之前而作护摩。持诵了后复作护摩。若能如是最为其上。如前先出所说团食。应作护摩。无问前后。恒依此法念诵护摩。或于法中。但作护摩而得成者。当知亦须念诵真言。若如是者。诸明欢喜法验易成。持诵之人不生瞋怒。不求欲乐。不应自下伴。不勤劳苦。不生恐。不过勤求。不生轻慢。念诵之时不作异语。身虽疲极不纵放之。制诸恶气。世间谈话皆不思念。不舍本尊。纵见奇相不应怪之。念诵之时。亦不分别种种之相。持诵了时。应诵部尊主真言。或诵部母真言。诵此真言当得卫护。无违部法。依于本法。念诵了已。或过本数亦无所畏应起诚心作祈请云。我依本法念诵数满。唯愿尊者领受为证。于其梦中为授教诲。正念诵时。若有謦欬昏沈吹呿。忘真言字。即起就水。作洒净法。纵搯数珠。欠一欲匝。有斯病至。洒净讫已。还从首念。被所障隔。为须一一皆从始念心。搯数珠将毕之时。申礼一拜。终而复始又申一礼。于画像前。或于塔前。或于座所。随念诵处。数珠一匝。一覩尊颜而作一礼。念诵了已。安心净虑。或想真言及其尊主。三时念诵。但初中后诚心作意。遍数多少皆例一类。不增不减。三时澡浴三时涂地。献花香水种种供养。除去萎花。应具三衣。又内衣一日三时浣泽。其衣干燥。香薰洒净。一一时中随听作一。别置睡衣及以浴衣。于此二时替换内衣。日别一洗。其衣干燥。听以薰洒。献尊钵器三时洗挑。既除萎花续置新者。三时常读大乘般若等经。及作制多。涂漫荼罗。先诵承事真言既了。请祈未得。于中不得废阙。一时二时乃至一向。应当念诵。不得间断。若魔障著。病瘿身心。则不精诚。便常放逸。身心疲劳。违于时节。不依法则。或时不浴。作持念诵及以护摩。不应作数。摄心用行。依法念诵。其此数者。应记为数。作护摩时念诵之时请召之时。此三事中。所有真言遍数。一一皆须依法满数。纵欲数满。欠一未了。而有障起。更从头数。若不依法作皆不成。若有依法作漫荼罗时。或日月蚀时。于此二时。加法念诵其福增高。不久成就无有疑也。若于八大灵塔。或于过去诸佛行菩萨行处。最为胜上。或于正月十五日时。亦为胜时。或于师主处受真言。先经承事便当念持。不久速成。或于梦中。见真言主而指授者。依彼法则亦速成就。彼念诵人。供养增加处所尊胜。或当时分。更加精诚。其数未满。唯此胜故。真言主悦而赐成就。当知此法悉地虽速不久当坏。以是义故。先承事了。而所得者说为坚固。先承事时应广供养。于日月蚀于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复加献供诸神仙众。如余部说。前等日加诸善事业斋戒等事。是日复加。献供本明真言主。瓶盛香水。插垂花枝。或取阏伽器。用甘露军荼利真言。而真言之。自灌其顶。能除魔障。或于其日献诸饮食。涂漫荼罗及以护摩。燃灯等供并须加之。或有法中。但说持诵自然验见者。前所张像。舍利塔等。忽然摇动或光焰出。当知不久速得成就。得成就时有何相貌。所谓身轻。病苦永除。增益胜慧。心无所畏。身威光现。勇健增益。夜梦常见清净实事。心恒安泰。于诵念时及作事业。不生疲倦。身出奇香。或行勇施。钦敬尊德。于真言主深生敬仰。成就之时如现上事。当知即是成就相貌。先承事了。依于法则供养本尊。应加献供及以护摩。先承事法依数既了。次应须作悉地念诵。复先求愿。于其梦中而希警界。作先承事法时。所念诵处。作悉地念诵。不应移处。有诸难事而移去者。至所住处。复须先作承事法则。然后乃作悉地念诵。若不依前念诵。应作治罚。取部尊主真言诵一千遍。或时念诵本持真言。经十万遍。若离此者。还如前说先作承事。正念诵时。忽然错误诵余真言。既知错误诚心忏过。由放逸故致斯错误。愿尊舍过。便申顶礼。复须从始而念诵之。忽于秽处心放逸故。诵本真言便自觉已。应须治罚。至持诵处。诵部尊主真言七遍。半月半月一日不食。次服五净。诵五净真言。经百八遍。然后服之。服此五净。半月之中所食秽恶之食。当得清净真言增力佛部五净真言曰。
娜谟皤伽(上)嚩底(丁礼反一)乌瑟腻沙(上)野(二)弭秫(输律反)睇(三)弭啰制(而曳反)始米(四)扇底迦[口*履](五)莎(去二合)嚩诃(六)
莲华部五净真言。
娜谟刺怛(二合)娜怛(二合)啰耶野(一)娜莫阿(上)利野(二)嚩路枳谛湿嚩啰野(三)菩提萨埵野(四)摩诃萨埵野(五)摩诃迦噜抳迦野(六)唵(同上)(七)野输(去)制(面曳反八)莎(去二合)嚩诃(九)
金刚部五净真言。
娜谟剌怛(二合)娜怛(二合)啰耶野(一)娜谟室战拏跋日啰幡拏曳(二)摩诃药䞘洒拪那幡亸曳(三)
唵(同上)(四)始弃始弃(五)䁥(宁一反)摩黎钵啰䏶(六)钵啰皤莎(去二合)嚩梨(七)谛制(而曳反)谛饶(儒照反)嚩底(八)钵啰皤嚩底(丁以反九)莎(去二合)嚩诃(十)
取黄牛乳酪苏粪尿。各别真言经百八遍。和置一处。复百八遍。以波罗舍中盛之。或诸乳树叶。或阏伽器。复以茅草揽。诵真言经一百八遍。后面向东。蹲踞而坐。顿服三合。如是三度。如药升合。当服之时不应致语。念诵之时像现声语。先应简择。即诵部尊主真言及印。若是魔作自然而退。或出语言与本法异。当知魔作。或出语言劝作恶事。亦是魔作。若见恶梦。即须先诵部母真言。经一百八遍。若不先诵部母真言。不可念诵。若念诵时其数减少。不应休止。若增无过。如上所说念诵次第。皆须依之。若异此法欲求悉地。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