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毘俱知菩萨三昧法印呪品(印有二十一呪有四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中。说诸法印陀罗尼呪时。与无量菩萨大众及无数持呪贤圣众俱。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到佛所已。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礼佛足已。绕佛三匝却坐一面。
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呪。名毘俱知。甚深微妙秘密神通。具诸法印及坛场法。护持世间普令众生。人非人等免离诸苦。一切众生获其利益。我今欲说。惟愿世尊听许我说。时佛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一切诸众生故。欲说法印陀罗尼坛。我助汝喜随汝意说。尔时同会诸菩萨众莫不欢喜。一时称善。尔时观世音菩萨承佛神力即说印呪。
毘俱知大身法印呪第一
先反列二手小指。各在无名指背上。次各列无名指。在中指背上。二腕相著。竖二中指头相拄。竖二大指二食指。然其食指少屈。似不屈势。头指来去(若以二食指总屈来即是华座印)呪曰。
那(上音)谟萨婆怛他伽底骠(一)阿啰诃陀(上音)骠(比冶反二)三藐三菩提骠(比冶反三)唵(四)跛冶那(去音)萨儞(五)怛啰(二合上)萨儞(六)怛啰(二合上)西(七)怛啰(二合上)萨耶(八)毘𠼝(二合)俱(上音)知(九)跢知(十)倍移跢知(十一)倍移跢知(十二)倍啰(上音)提(十三)倍啰(上音)提(十四)湿闭(二合)羝(十五)遮智尼(十六)莎(去音)诃(十七)
是法印呪。若欲诵时。可作身印至心诵之。诸佛闻者皆悉称赞。若诸菩萨闻呪音者。皆生欢喜。诸天闻者。皆悉顶礼。一切金刚闻呪音者。皆悉怖畏。若诸鬼神闻呪音者。皆生恐惧。六道一切众生闻者。一切皆发菩提之心。在地狱中受苦闻者。皆得停息一切酸楚。法应如是。
毘俱知救病法坛品
呪师若欲救病人者。至于病家。香汤洒浴著新净衣。与作法坛。救其病苦。其作坛处。宜就好地。居近水树华林之间。若临恒河崕岸之处。或近有龙深潭之所。随其所住最胜之处。净修其地。如十一面七日坛法。净修地竟。香泥涂地。悬于种种杂色幡盖及诸宝器。其道场中应作四肘五色法坛。坛中心著毘俱知菩萨位。东方作莲华座。座上横著一口大刀。北方亦作一莲华座。座上仰安明镜一面。南方复作一莲华座。于其座上竖三只箭。坛西门外敷呪师座。取五水罐各受一升以下者。好满盛净水。著五谷子。以青柏叶及竹叶枝梨柰叶枝。塞其罐口。庄严罐已。将安四角及坛中心。种种上味果食十盘。然十二灯。以诸香华种种作法。诵呪供养日日不绝。满七日已。当候随心法印至验为限。至诚忏悔。得灭除障速成证验。后若疗病亦依此法。令其病人。在呪师东面向北坐。呪白芥子。遶其病人头上。烧之三日。定差。若作是法坛。如能候得日月蚀时。为此坛者最为大验。若不值遇日月蚀时。于其月内择取吉日。若无如前好处所者。当就好寺作坛亦得。而其呪师。必须得他布施白马。若无白马。用银作马而与呪师。若无银作马。任呪师意所须之物。以代马用若无物者。好心孝顺持戒坚固。能得不违阿阇梨教严决之者。方教此法。
毘俱知菩萨呪功能
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持是大呪印。为护身结界种种作法。疗病忏悔。供养香华不绝者。当得菩萨护念。
若欲入阿修罗宫者。于八年中日日诵呪。满三千遍。作三眼印。用前大呪。呪白芥子一百八遍。一呪一散以打地上。其地即开而作孔穴。呪师得入。欲住得见弥勒佛者。即任意住。若欲出来勿入城中。若见道中有财物者。将擎出来亦得无罪。若有果子取而食之。寿命一千岁。
若意得大海竭者。可至海际经三个月。用前大呪。呪白芥子一百八遍。散海水中。日日如是海水即竭。若意欲得捉龙取者。应当近于有龙水边。经一百日。作法诵呪。其龙自出。来就呪师任为调伏。若治热病最为验吉。
若人欲得安怛啰(二合)陀那。取摩那叱啰(唐云石雄黄也)蜜陀僧二物。等分共捣为末。更细研之。经六个月。日日洒浴著新净衣。日日三时。平旦日中及日暮时。至心呪药一百八遍讫。更呪七遍。点著眼中。即得随意安怛啰(二合)陀那。洒去方见。其药勿使余人把之。
若意欲入阿修罗宫。有诸恶物罗刹蛇等而作障难。及门不开。黑暗等障。皆预作意。呪白芥子一千八遍。自随将行。但有障处即用打之。在在处处皆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