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六(观世音等诸菩萨卷下)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法印呪品(唐翻马头)当部(印即有八呪有十六)

马头观世音菩萨大呪第十一

呪曰。

(上音)(上音下同)(上音)跢那(二合)怛啰(二合)夜耶(一)那谟阿𠼝耶婆卢(轻呼)枳帝摄筏(二合)(去音)(二)菩提萨埵(去音)(三)摩诃萨埵(上音)(四)摩诃迦𠰷尼迦(去音)(五)那么萨婆萨埵毘耶(二合)(上音)那伽底(都尔反)(六)那么萨婆萨埵毘耶(二合)(上音)那博诃唎泥(七)那么萨婆萨埵婆瑜(去音)跢啰那(去音)(八)那谟萨婆萨埵婆耶跋啰(二合)赊么那迦啰(去音)(九)那么萨婆萨埵毘耶(二合)地只枳瑳(上音)那迦啰(去音)(十)那么萨婆萨埵盘陀(去音)那炽(炽诣反)陀那迦啰(去音)(十一)那谟萨婆萨埵独佉波啰木叉拏迦啰(去音)(十二)那谟萨婆毘知案(去二合)陀迦(去音)啰毘陀么那迦(去音)(去音)(十三)那么萨婆毘知耶(二合)迟揭(去音)陀谟欝跢(二合平)(十四)摩诃迦𠰷尼迦(去音)(十五)那谟萨婆毘知耶(二合)啰阇跋啰(二合)比跢曳(十六)摩诃瑜(去音)嗜摄筏(二合)(去音)(十七)跢写那摩悉提(二合)唎埵(十八)(上音)担阿唎耶婆卢(轻呼)枳帝摄筏(二合)啰姥枯知(上二合)(去音)(十九)𠼝师毘知耶(二合)(去音)(二十)弟婆那(去音)伽药叉啰刹娑(二十一)(去音)哆啰(二合)智知耶(二合)(二十二)揭啰(上二合)诃那叉跢啰(二合)(二十三)释揭啰(上二合)跋诃(上音)(二十四)路迦婆(去音)罗毘瑟纽(二合)(二十五)摩醯摄筏(二合)啰那啰冶那(二十六)始婆悉健(二合)陀俱(上音)(去音)(二十七)素唎跢啰(二合)那跢哩(二合)伽那地遮(去二十八)那摩悉揭(二合)哩担(二十九)何耶揭哩饭那(去音)摩𠼝跢厌(上音三十)摩跋带(去音)钐弭(上音三十一)萨婆羯么遏他(二合)娑陀(去音)(三十二)阿娑(上音)(上音)(二合)(三十三)萨婆蒲陀(去音)(上)(三十四)毘沙难(去音)(三十五)泥迦跢旦(三十六)萨婆突瑟咤(二合)(去音)(去音)难昙么剑(三十七)跢姪他(三十八)(三十九)陀噜罗陀噜罗(四十)毘噜罗比噜罗(四十一)萨婆比沙(上音)伽跢迦(四十二)萨婆部陀毘达啰(二合)跛迦(四十三)匙皤里陀(四十四)毘悉普(二合)陵伽跢诃(去音)(四十五)鸡萨啰啅(去音)(四十六)跋啰筏唎陀鞞(去音)(四十七)跋折啰龋啰(四十八)(上音)迦跢伽(四十九)阇里陀(五十)婆苏陀跢罗(五十一)尼尸婆(二合)悉陀诃悉陀(五十二)摩𠰷都佉澁陀(五十三)陀啰忍陀啰(五十四)跋罗伐唎陀(五十五)部陀迦(去音)那三暮诃毘𫇴(去音)婆迦(上音)(五十六)钵啰比知耶(二合)三薄叉那迦啰(去音)(五十七)钵啰赊案(去二合)致迦啰(五十八)部知耶(二合)部知耶(二合)(五十九)婆伽畔(轻呼)何耶揭婆(六十)(去音)陀佉(去音)(六十一)跋啰曼(去音)陀啰案(二合)(六十二)(上音)叉啰(上音)叉哆摩(六十三)(去音)跢啰(上音)(六十四)死地迷(六十五)阿比舍阿比舍(六十六)钵啰比舍钵啰比舍(六十七)么么写(自称名)(六十八)试讫隐(二合)(六十九)达𠼝(二合)舍耶噜梵(上音)(七十)阿比舍阿比舍(七十一)匙皤啰毘舍(去音)(七十二)药叉啰刹娑迦(去音)(七十三)萨埵鞞醯(去音)剔旦(七十四)萨婆揭𠼝(二合)(去音)瑟皤(二合)(七十五)阿跋啰提诃徙跛么(七十六)跋啰跋折罗邓瑟咤(二合)(七十七)紧者啰(上音)夜西(七十八)(上音)担突瑟咤(二合)揭啰(上音)(上音)(七十九)突瑟咤毘舍瞻(上音)(八十)阿度那阿度那(八十一)毘度那毘度那(八十二)(上音)(上音)遮突瑟咤(二合)(八十三)萨婆鞞萨婆(八十四)路跢俱拏死迦啰(去音)(八十五)毘𠼝悉只(二合)(上音)毘钐(八十六)度那度那(八十七)毘度那毘度那(八十八)么他么他(八十九)波啰(二合)么他波啰(二合)么他(九十)(上音)婆诃(上音)耶昵婆诃(上音)(九十一)阿输婆曼跢𠲥那(九十二)(去音)迦毘(上音)(九十三)妹姪哩(二合)曼姪𠲥(二合)(九十四)度沙比钐(九十五)波啰(上音)若曼姪𠲥(二合)(九十六)谋诃比钐(九十七)补知(二合)(去音)(九十八)提啰点(平音)(去音)(九十九)计唎舍跋(去音)那毘钐(一百)达摩泥啰点弭(去音)(一百一)肾泥(去音)耶跋啰(去音)拏毘钐(一百二)(去音)陀达摩僧伽肾若(去音)(一百三)羯网施揭讫唵(二合一百四)句噜句噜(二合一百五)阿耶揭哩婆耶㧊(㧊咤反下同一百六)跋折啰龋啰(去音)耶㧊(一百七)毘那赊耶㧊(一百八)跋折啰邓瑟咤(二合)(去音)耶㧊(一百九)跋折啰邓瑟咤(二合)噜知(二合)迦咤颇耶跋(去音)啰婆(重音)耶㧊(一百十)萨婆突瑟咤(二合)曼跢啰(上音)毘那赊耶㧊(一百十一)萨婆揭啰(上音)呼乌瑳陀那耶㧊(一百一十二)萨婆揭𠼝(二合)醯澁皤(二合)跋提阿(上音)覩跛摩(去音)耶㧊(一百十三)萨婆跢啰(上音)钵啰(上音)(上音)(上音)跢揭么耶㧊(一百十四)钵啰(上音)毘知耶(二合)薄叉那(去音)耶㧊(一百十五)皤咤皤目佉(去音)耶㧊(一百十六)萨婆揭啰(上音)(上音)毘舍遮迷皤(上音)赊摩那(上音)耶㧊(一百十七)耶饭涂么么写(自称名字某甲一百十八)阿嘻带瑟拏黮(三合一百十九)(去音)萨婆把黮(二合)皤咤婆目谿(去音)(一百二十)尼讫[啊-可+(嶙-山)](二合)(去音)耶㧊(一百二十一)达弭(上音)迦尔遮(去音)迷羯磨(去音)(百二十二)试讫[啊-可+(嶙-山)](二合)句噜句噜(一百二十三)𤙖𤙖㧊㧊(一百二十四)(去音)(一百二十五)

又马头别大呪第十二

呪曰。

(上音)(上音下同)(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那谟阿𠼝耶婆卢枳帝摄筏啰(去二合)(二)菩提萨埵(去音)(三)摩诃萨埵(去音)(四)摩诃迦𠰷尼迦(去音)(五)那么萨婆萨埵毘耶(二合)(上音)那迦帝儞(六)那谟萨婆萨埵波耶目叉迦啰(二合)(七)那谟毘知耶(二合)阿迟迦陀谟陀(去音)(八)摩诃瑜(去音)迦瑜(去音)枳尼(九)跢悉泯(二合)那摩悉揭(二合)哩埵(十)翳誓阿唎耶婆卢枳帝摄筏啰(十一)谋祜知(二合)(去音)唎南(上音二合)(十二)跋折啰句啰婆(上音)(上音十三)何耶揭哩(二合)饭那(去音)(十四)波啰末(平音)跢厌(上音十五)摩跋帝钐弭(上音十六)阿婆(上音)演萨婆部跢(去音)(上音十七)药叉难(去音)阇毘那舍迦阇(二合上音十八)阿谟(去音)干萨婆迦𠼝夜难(上音十九)毘赊难(去音)阇尼皤啰(去二合)(上音二十)毘赊难(去音)阇毘那舍难(上音二十一)跢姪他(二十二)(二十三)陀噜罗陀噜罗(二十四)毘噜罗毘噜罗(二十五)萨婆毘沙佉(平音)跢迦(二十六)时皤里陀(二十七)毘悉普(二合)楞迦陀诃(去音)(二十八)鸡娑啰啅(去音)(二十九)跋啰(二合)伐唎(二合)陀鞞(去音)(三十)跋折啰屈(去音)(三十一)昵迦陀(上音)(上)(三十二)阇里陀婆苏陀跢啰(三十三)尼尸皤(二合)死陀诃死陀(三十四)摩𠰷都佉澁(二合)(三十五)波啰鞞陀菩陀伽(去音)(三十六)僧𫇴(叉数反)盘那迦(上音)(三十七)波啰毘知耶(二合)薄叉那迦(上音)(三十八)波啰摩赊案(去音二合)知迦(上音)(三十九)部知耶部知耶(二合上同)(四十)婆伽梵(四十一)何耶揭哩婆(四十二)(去音)陀可(去音)(四十三)啰曼陀啰案(去音)(四十四)(上音)叉啰(上音)(四十五)(去音)知摩(二合)曼陀啰案(去音)(四十六)死殿梅陀𠼝(二合)舍耶(四十七)阿比舍阿比舍(四十八)具啰毘舍(去音)(四十九)萨婆迦𠼝(二合)(上音)澁皤(二合)(五十)阿波啰提徙跛(去音)(五十一)皤啰跋折啰邓瑟咤(二合)(五十二)紧只啰从夜西(五十三)翳昙突瑟咤(二合)揭啰(上音)(五十四)突瑟咤(二合)毘舍(去音)阇案(二合)(五十五)突瑟咤(二合)𡀔𫄠(上音)(五十六)突瑟咤(二合)时皤(上音二合)(上)(五十七)突瑟咤(二合)比产(五十八)阿度那阿度那(五十九)毘度那毘度那(六十)么他么他(六十一)波啰么他波啰么他(六十二)跢他伽(去音)(六十三)阿枳让(上二合)皤罗(轻呼上音)(六十四)菩陀达摩僧伽奴知若(去二合)(六十五)羯么米试揭案(二合六十六)句噜句噜(六十七)何耶揭哩婆耶㧊(六十八泮咤反下同)跋折啰枯啰(上音)耶㧊(六十九)跋折啰邓瑟咤啰(三合)耶㧊(七十)跋折啰邓瑟咤𠰷(三合)知迦(二合)咤颇(喉音)耶婆(重音)夷啰摩(去音)夜㧊(七十一)波啰曼陀啰那舍那(去音)耶㧊(七十二)萨婆羯呼瑳陀那迦啰耶㧊(七十三)萨婆揭奚(上音)瑟婆(二合)阿跋啰(上二合)提何(上音)途婆摩(去音)耶㧊(七十四)波啰(二合)比知耶(二合)波去史(二合)那迦啰(去音)耶㧊(七十五)萨婆比沙昵迦陀那耶㧊(七十六)萨婆揭啰(上音)诃毘舍阇米皤赊摩那耶㧊(七十七)皤咤皤目佉耶㧊(七十八)耶伴(轻音)途么么(自称名字七十九)阿醯第史那(二合)悉打(长引)萨迸(长引八十)皤咤皤目契(八十一)尼揭𪢠(二合)(去音)(八十二)㧊㧊(八十三)那谟啰(上音)跢那(二合)怛啰(二合)夜耶(八十四)那谟阿𠼝耶婆卢枳帝摄筏(二合)(去音)(八十五)菩提萨埵(去音)(八十六)摩诃萨埵(去音)(八十七)摩诃迦𠰷尼迦(去音)(八十八)阿比舍阿比舍(八十九)何耶揭哩部乌(长引)枳若(二合)波夜提(九十)(去音)(九十一)

是二呪者。波帝咤悉陀波伴底(唐云随诵成验)虽不受持坛供养法。随诵成验。

画作像法

取新瓦瓶未曾用者。染作青色。于其瓶上。画作马头观世音像。其像身高。如来一搩手。(等人一肘)画作四个欢喜之面。左边一面画作黑色。眼睛绿色狗牙上出。右边一面画作赤色。名吃呪面。当中前面。作菩萨面。极令端正。画作白色离像顶上悬于空中。画作青面。口吐宝珠其四头上各戴宝冠。其宝冠上皆化佛坐。菩萨左手把于莲华。屈肘向上。拳在髆前。右臂垂下。五指皆申施无畏手。两手腕上皆作宝钏。其像项下著宝璎珞。身分庄严如余处说观世音身庄严之法。其像立在宝莲华上。作此像已。豫从白月十日起首。食大麦乳糜。后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三日三夜断绝不食。取婆迦比遮香干陀那句利华。呪此二物。一呪一投当前面上。至八千遍。其面口中放出光明。其光围遶呪师身已。还入像口。于其口中出如意珠。即当收取。取此珠已。即得十四千岁寿活。寻得七宝转轮圣王。命终以后生安乐国。从观世音足下而生。

又有一法。当乞食吃。吃大麦乳糜。诵七万遍。一万遍时毘那夜迦即得被缚。第二万遍呪法成就。第三万遍即得安善那。摩那炽啰药法成就。三日三夜不食作法手把其药。正呪药时。药中若现三种相者。即知药成。言三相者。谓暖烟焰即得成就安陀啰陀那。升空而去。即得成就持呪仙人。自在得入阿修罗窟。第四万遍离地四指而行自在。第五万遍即得随意升空而行。第六万遍即得千岁活。呪师成就呪仙。随其所作任运皆成。一切所呼唤者皆来。第七万遍呪师即得头发变作螺髻成就。随其所须应念即至。亲近承事于观世音。即知三世一切众生死此生彼。即得成就。

又法若欲打西(去音)(若耶反)者。马头像前三日三夜断食。香摩坛上。种种香华以净饮食乳粥果等种种供养。捣娑阇啰娑香。以白蜜和为八千丸呪一丸。香呪一遍已。投火中烧如是一一乃至香尽。彼西若众。寻即初见变为乌头。更经少时。转为何耶揭哩婆头呪师奇上向彼众时。一切西若悉皆散灭。

又法先以大麦与牛吃已。取粪中麦。洒干捣煮为乳糜。从白月一日食此乳糜。至十三日即断不食。马头像前以涂香涂地。散种种华。烧诸名香。种种饮食供养毕已。取迦比阇香捣为细末。水和为丸数满八千。取迦他罗木为柴然火。取一香丸。一呪一投于火中烧如是乃至八千丸。尽其炭变为苏跋那金。重百千两。

又法若欲吃他呪者。取己身中少许血已。和白芥子为八千丸。黑月十四日一日不食。取佉陀啰木𬬻中然火。取前白芥子丸。一呪一丸投火中烧。如是乃至芥子丸尽。一切诸呪悉皆吃尽(吃者外国语也。即同大唐破灭。语训他者是外道也)

又法但诵呪行于旷野处及诸沙碛。所须饮食自然而至。

又法日月蚀时取净牛酥。一两。新瓦盋宬。即把此盋仰看日月。呪盋中酥。乃至酥暖。或烟火出。当尔之时即饮此药。服此酥已。随欲诣处举意即至。若常诵此呪。一切怖畏得无所畏。所有障难悉皆解脱。

又法若患路陀疮(患此疮者悉皆死也)及诸毒蛇之所𫜪者(此蛇人见即死)或患健毘咤鸡疮。此等诸疮。呪黄土泥满一千遍。涂其疮上即得除差一切怖畏心念即除。

又法若人忽逢一切水难。心念即得不被沈溺。如是等法不可广说。随意即成。若造大曼茶罗者不得行欲。

作何耶揭唎婆像法

复次更有画作像法。取净白褺。不得截割。请一画师最巧能者。勿违其价。香汤洒浴著新净衣。与受八戒。日日如是。于清净处作一水坛。纵广四肘(水坛之法如余部说)呪师护身结界毕已。与彼护身。于其坛中。烧种种香散种种华供养已讫。于此坛内画作菩萨。其菩萨身。长佛一搩(长短正当次人一肘)总有四面。中菩萨面极令端正作慈悲颜。颜色赤白头发纯青。左边一面作大瞋怒黑色之面。狗牙上出头发使竖如火焰色。右边一面作大笑颜。赤白端正似菩萨面。头发纯青。三面头上各戴天冠及著耳珰。其天冠上。有一化佛结加趺坐。中面顶上作碧马头。仍令合口。菩萨项下著宝璎珞。项背圆光数重色作。左手屈臂。手当乳前把红莲华。其莲华与菩萨头齐。正临左髆。其华台上作一化佛。著绯袈裟结加趺坐项背有光。右手仰掌五指皆伸。臂肘平屈。其手掌擎真陀摩尼(唐云如意珠也)。其珠团圆如作白色。赤色光焰围绕其珠。于其右手。正当珠下雨种种宝。其左髆上著弊耶(二合)迦啰者摩(二合唐云虎皮)如著祇支。当右腋下掩皮结带。更用虎皮缦其胯上。以外臂钏天衣裙等。皆如余处画菩萨法。如令菩萨端身正立红莲华上。空悬宝伞盖菩萨头。其上空中画作种种天音乐具。两边空中须陀会天舞蹈供养。画此像时用香汁画。皮胶不当用。

马头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意欲受持菩萨法者。准前应作四肘坛法。当觅胜地清净之所扫洒清净。复以香水牛粪泥地。悬于种种杂色幡盖宝铃珮镜。并诸金银种种间错严饰道场其道场。中立五色坛。纵广四肘。先下白色。次黄次赤次青次黑。而作四门。其坛中心作莲华座。安置马头观世音像。正当东门作莲华座。安十一面菩萨。正当北门作莲华座。安八臂观世音。其坛南方更无华座。作八龙王。何等为八。一名难陀龙王。二名婆素鸡龙王。三名德叉迦龙王。四名羯固咤龙王。五名般摩龙王。六名摩诃般摩龙王。七名商佉波罗龙王。八名鸠利迦龙王。此八龙王唯以糠米乳糜供养。以外余者种种饮食供养亦得然。四十五灯。先唤八个龙王安置。用马头菩萨身印来去呪曰。

(一)(去音)耶毘阇(去音)(二)阿瑟咤(二合)(去音)伽啰阇那(三)阿罗阇那(四)莎诃(五)

其坛西门如近南畔。安一火𬬻。以胡麻人稻谷华等。酥蜜相和竟诵菩萨心呪。呪前和物一遍。呪已投火中烧。一一如是。乃至满足一千八遍已。次请中心马头菩萨。次请北方八臂观世音菩萨。用菩萨身印法来去呪曰。

(一)夜势夜输担(二)莎诃(三)

次请东方十一面菩萨。用华座印来去。安置座已。散种种华烧诸名香。沈水薰陆栴檀香等而供养之。呪师一日不食如不忍饥唯得食酥香汤洒浴著新净衣。入道场中而作供养。常得观世音菩萨忆念。亦于一切菩萨法中皆悉有验。若欲论议。当作此坛而供养者。皆得胜上不被他难。亦能难他。若病难差。作此坛已病无不差。若被毒药毒虫虎等之所伤者。若诵前呪无有不差。用酥木佉子(唐云芸台)捣以为末。极令微细。用酪(作酪残汁也)汁和。如和[麸-夫+少]法。用马头观世音心呪。呪三七遍。与其病人空腹服之。腹内所有一切毒虫悉皆吐出。亦兼通用军茶利法结界供养(以下诸菩萨法)

诸大菩萨法会印呪品 当部(印有九呪有十)

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呪第三

反钩二无名指右压左。在于掌中合腕。二小指二中指直竖头相拄。二头指曲。各捻中指背上节上。头指来去呪曰。

(一)婆鸡陀那(去音)(二)莎诃(三又本无莎诃)

此文殊师利印。六字呪功能。我今欲说。若有持此呪欲成就者。或食乳或食乳糜。或食菜或食果子食乳。应食此食。日别三时香汤洒浴。谓入五更以后为初时。日中以后是第二时。黄昏以后至初夜为第三时。于此三时各一度洒浴。时别各著一具净衣。是故亦须三具净衣。诵呪令满六十万遍。此为最初承事供养文殊师利。

又若欲受持成就验者。先须画作文殊师利菩萨之像。其画像法。取好白褺勿令有毛发。亦不得割断卢缕。其彩色中不得用胶。应以香汁和画。其文殊师利之像莲华座上结加趺坐。其右手画作说法手。左手正当胸上仰著。画其像身作童子形。身黄金色。白色天衣遮脐以下。余身皆露。首戴天冠身佩璎珞。臂印钏等众事庄严。其左厢画观世音像。其身白银色。璎珞天衣庄严身分。极令华饰。莲华座上结加趺坐。左手执白拂。其右厢画普贤菩萨像。其身金色。璎珞衣服庄严身分。极令华饰。莲华座上结加趺坐。右手执白拂。正当文殊师利之上于。虚空中两边各。作首陀会天。手执华鬘。在空云内唯现半身。手垂华鬘。于其文殊师利像下右边。画作受持呪者。右膝著地手执香𬬻。其文殊师利等下。遍画作池水。其菩萨像两边。各画作山峰形。其画师自从起首欲画之时。日日与受八关斋戒。香汤洒浴著新净衣。然后画作。乃至画了。当觅有佛舍利塔处。即安文殊师利像。在塔东面。像面向西。若无大塔。应以小塔安置文殊师利像后以面向西。设种种香华种种饮食及果子等。三时供养。其道场内然于酥灯。作其道场要须预觅寂静之处。呪师唯令一人供给。若正在道场诵呪之时。所须香华饮食等供。弹指而索不得出言。布置种种诸供具已。取沈水香。截长二指一千八段。点都𠰷瑟迦(二合)(唐云酥合香是)烧于无烟佉陀罗炭。若无以紫姜木替。取前沈香。点前油中呪一遍已投火中烧。如是乃至尽千八段。一夜将晓明相出时。行者即见文殊师利。所有求愿皆悉满足。除婬欲事。以外所求悉皆不违行者所愿。

又法当于像前取栴檀香。截长二指一千八段。还依前法呪火中烧。昼夜供养。是时文殊师利。即自现身当为说法。所有身患皆悉除愈。得菩萨地而得自在。

又法当于像前。以瞿摩夷涂地。散众名华烧种种香。行者于涂地场内一边坐。诵呪满足一百八遍。如是乃至经于一月。得大聪明。悉能记持一切经论。

又法日日随心常诵莫忘。定受业报亦令销灭。

又法若日别能诵满一百八遍。临命终时决定得见文殊师利。随心所愿皆得受生。文殊师利为欲利益诸众生故。诸功能中略说少分。复次是法印呪。若有人患恶疮恶病。取龙脑香沈香甘松香多伽罗香栋树皮。是五种物总捣为末。以牛胆和而作团已竟。然后阴干。欲用之时日中暴干。仍以净布覆其药上。勿令见日。当以前印印其药上。亦以前呪呪药。满足一百八遍。更作小丸如弹丸大。于大盘中盛水和竟。用涂疮上。二十一遍涂之即差。若腹中有病。取淘粳米水。和煎药服。二十一度其病即差。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