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约取信行系愿之缘起也)(以上四句偈。并分行细字。仪宾工布查布所译之旧文也)。
(按番本。广演源流。辩正。布坛。置像。设供等例。三十余篇。文甚繁多皆非讽诵者。无庸全译。今将供坛城法。开列于后)。
修建药师坛法。或有制造坛城。或有绘画坛城。皆可。再或奉安释迦佛。药师七如来。及诸大菩萨护法十二药叉诸像。各随其宜。香灯花供。如法设之其供品。随时具办。务取虔洁。
欲修持者。自身浴净。著新衣。其为外浴。肉酒蒜葱等不净食断之。如三白三甜等净食。食之。染污心远离。其为内浴。以此法门行者居家者。安住斋戒出家者。安大乘斋戒。此最为要故。
仰冀三宝谛实一切诸佛菩萨摄授。二种资粮圆满最胜力。法界清净不可思议胜力。上师诸佛。并其弟子。在此奉受布萨之处。福田降临垂锡(此谛实胜力。降临奉坐。胜解想之)。
(拜毕。各归本位。皷吹诸般乐器。且作且诵云)。
(止乐。复诵云)。
(如是作七支毕。右膝著地。合掌诚念受布萨义云)。
云何。忆昔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调顺马王。及大象王。应作者作。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已利。尽诸有结。具真实语心善解脱。正智解脱者。彼等或以为便于众生故。为令利益故。为令解脱故为令无疾病故。为令无饥馑故。为令圆满菩提方法故为令增上圆满无上菩提正觉故。实受布萨禁戒。如是我(某人)。亦起于此时。至于明旦日出时间实受布萨也(如是诵三遍。已得戒想。更宜记其所戒条目。诵云)。
鄂嘛阿摩噶哈施伊拉 萨嘛拔哈喇萨嘛拔哈喇 拔哈喇拔哈喇 嘛哈阿舒拔达哈 萨鵽巴达嘛 毕不溪伊荅 不杂达哈喇达哈喇 萨曼荅 阿斡罗基得 吽葩查娑阿哈阿(是谓净戒总持。诵七遍。或二十一遍)
(如是发愿)。
(以上。乃受大乘布萨法也。受戒毕。而观作恭敬欢喜之想)。
从真如体中发四无量心
我与诸有。法性本来相同。而尚未悟是理。一切众生愿令常具安乐。及安业因。
愿令永离苦恼。及苦恼因。
愿令既无苦恼不离纯乐。
愿令悉舍爱恶。亲疎分别。苦乐之因永处平等心。
(虎巢大师云。欲修持者。先当竭力自观。无我禅定斯功既起。由是发四无量心。及菩提心。皆为彼无明众生故此语乃分析因果次第。总以四无量心定之。盖菩提心。与四无量心。二种。意本相同也。若专发菩提心者。其说具于下文。发明仪轨。合大师经义也)。
四种加持中加持坛宇
仰冀三宝谛实。一切诸佛菩萨摄授。二种资粮圆满最胜力法界清净不可思议胜力。愿谨遵七佛如来本愿经中所说仪式。十方如来。并其弟子。诸圣护法会集之坛。与诸供品如彼诸佛菩萨。往昔愿力所感清净佛国。兼如阿密达佛。极乐世界。具足一切功德庄严。其地。皆是种种珍宝所成。平如手掌。广大无边。无垢放光微妙触乐柔软适散种种天花。各具牛头旃檀香气宝砖为垣。金银珍珠。纷沙布地。乌答巴拉。沽穆达。莲花。荏苒敷满。八功德水。池沼莹彻。微妙庄饰诸般水鸟。唱和雅音。戏喜飞腾。种种如意宝树。各树具饰以天嘛呢。珍珠璎珞悬垂宝珠。开发花菓。灿然成熟。时风微动。悬垂金铃。摇动出妙法音。行列庄饰。如是丰足宝地。自然成就。
第一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名号诵之奉供发愿
顶礼供养归依。世尊。应供正等正觉。善名称吉祥王如来(诵七遍)(今时不诵七遍。作易法者甚多。则成增减。而大有妨碍。故为克定方好)(此间奉供之法。亦如上于此圣会等六支。增补诵之。以下悉皆倣此)。
诸佛子等。今在众会道场。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前闻号忆念。虔诵七遍。并礼赞供养等善力。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应佛当时。所发本愿某等愿为一切众生。若有身受种种痛苦。热病鬼魅。呪诅起尸等难。种种逼切。皆作灾害。一切病症。顿时息灭。乃至究竟菩提。无热病罪业之鬼魅。一切病症。善消除之。
某等愿为一切众生若有盲聋颠狂白癞诸病所困。愿彼等。乃至究竟菩提。诸根具足。一切苦恼病患。悉能断绝。
某等愿为一切众生。若有贪嗔痴障覆者。或作五逆之罪。多行非行之行。诽谤正法。作种种不善业罪。堕三途地狱。彼等众生。已生于地狱。受诸般苦楚。愿彼等。一切五逆之罪。恶业障等。一切尽能消除。乃至无上正等正觉。究竟不行众生地狱。及恶道中。常受天宫。天乐人乐。
某等愿为一切众生。若有穷困乏匮。饮食衣财。米谷卧具。香鬘诸物愿彼等。乃至究竟菩提。资生金银。衣财米谷。卧具香鬘。受用诸物某等愿为一切众生。若有缠缚捶挞。入于监牢。兵刃等。身受种种苦恼。愿彼等。乃至究竟菩提。一切缠缚捶挞。常令解脱。断绝一切身中烦恼。
某等愿为一切众生。若有无依怙者。身烦火炽。误入狮子虎豹。熊罴毒蛇之处。至于命难。可怜愍者。愿彼等。乃至究竟菩提。身中烦火。一切息灭。狮虎熊罴毒蛇等皆生慈心。无畏安住善地。
某等愿为一切众生。若有互相鬪争。言讼恼乱惊恐怕惧。愿彼等。乃至究竟菩提鬪争言讼。一切息灭互相慈心安住。
某等愿为一切众生。若有乘船。入于江海至无有洲渚。欲求活命。种种叫苦愿彼等。乃至究竟菩提。江海之中。安然得出无畏渡过。
愿此身迁没时。即往应供正等正觉善名称吉祥王如来佛土。莲台狮子宝座内化生往生之后总持禅定等。一切功德现前无上导师。善名称吉祥王等。及十方一切诸佛。亲得授记。心生欢悦刹那刹那间。无碍入于诸佛国土。
第三僧宝文殊菩萨
顶礼供养归依。圣者文殊室利菩萨摩诃萨。心离一切过咎尘垢。身具众德清净光明。威仪庄严。足依莲花。天人阿苏喇龙及持明仙等。拥围发髻。顶著宝冠摧破三恶道诸苦众生(七遍)。
(奉供六支同前)。
世尊。圣者文殊室利怜愍恶世众生。被种种业障所蒙诸般疾病所缠。忧愁苦恼所逼一切邪见所迷渐渐下堕诸恶道趣。为怜愍是等有情。或有听闻此经者。于无上菩提。不得退转。诸罪业障。一切悉皆消灭。罪魔不侵。一切灾害。不如意事。皆得消散。凡所欲求一切顺缘。随意成就。为此七药师如来名号。及本愿功德经因在大法会中。特白导师世尊。释迦牟尼佛言。世尊。后像法转时。若有持诵。本愿功德经为他广大演说。若自书。或令人书。造成梵本。敬信尊重。以种种花香。末香烧香。花鬘涂香。幡盖供养。我于彼善男子。善女人。种种称扬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令其觉悟。以五花缯彩。而裹帙之。供于净处。有是经处。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受持是经者。无复横死。一切皆不能夺其精气。设有夺者。还复如故。此等所说。皆如圣言。真实正量许诺。今在合和供品坛宇之中。受享供养海会如来。共忆前缘。补修仪轨。圣事流通。本经所说。一切饶益。令我等一切众生。速得成就。摄授垂锡。
第三次收末赛愿法(敬礼者)
拔济天人众生净梵子(起)
宗派上师诸尊我顶礼(至此十五偈。六十句。同前诵之)
(以下八偈。系虎巢大师所造。或不诵前八偈。诵此八偈亦可)。
(如是奉七支毕祝云)。
如是钦遵七佛本愿功德经中所说。谨备供品。陈设坛场恭请七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与释迦牟尼引导世尊。及其眷属光临坛所。称扬圣号礼拜供养。发彼诸佛前所发愿彼诸佛前。忏悔罪愆。随喜善根劝请乞住。以斯善根之力。并佛菩萨威神摄授之力伏愿掌教弘法。利物济人。诸尊自在上师。从无始以来所有积聚一切罪障。悉皆消灭。无病延年。身居安稳兴大事业。世出世间。一切祥瑞。皆获丰足。究竟二种资粮圆满。即证坚固之身。速获无上佛乘。一切世间内外所有灾患。悉皆消散。安乐丰足。获得无上广大菩提。更愿一切方隅。人畜无殃。亦无饥馑。及与冤难。永除不祥。风调雨顺。谷稼丰登。安乐吉祥。丰满具足一切众生。现居安乐。来世往生彼佛国土。面见彼佛。亲蒙授记。圆满二种资粮。即证大觉果位。更愿妙法。久住于世。一切门路。宣扬开阐。
复诵忏谢文
出有坏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七佛。及其眷属。与本师世尊释迦如来。并诸眷属。圣会面前。今为(某人云云)兼为我等。及利益众生故。虔心持诵此经时节。我等恶时有情。功行卑微。有所未备。或自不觉察。因以懈弛。故身语意行。烦恼杂染。或供品粗薄。或不洁净。或所作仪轨不合经旨。种种错误。所有罪过。伏冀大慈大悲。哀愍垂宥。永令不为障碍。摄授垂锡。
复次奉送文。
大慈大悲诸佛世尊。善能利益我等一切已毕。以神通力。与其眷属。各还本土。
回向偈。
吉祥偈。
(此吉祥赞三首各末句作乐。其首者散华米也)。
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