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尼功德轨仪品第九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秘密主金刚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陀罗尼门。如是一切陀罗尼门。云何名为陀罗尼门。何等陀罗尼能为一切陀罗尼母。何等陀罗尼普能利乐一切众生。何等陀罗尼能令有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
尔时世尊告秘密主金刚手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问如来如是深义。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有一陀罗尼。即是一切陀罗尼母。名守护国界主。若有菩萨受持证得此陀罗尼。则得其身同如意宝。众生见者所愿满足。亦能速得无上菩提。
尔时金刚手闻是语已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为我说此陀罗尼。少分功能轨仪法则。我等闻已精勤修习。便能证得此陀罗尼。佛告秘密主言。善男子毘卢遮那世尊。色究竟天为天帝释及诸天众已广宣说。我今于此菩提树下金刚道场。为诸国王及与汝等。略说于此陀罗尼门汝当谛听。善男子陀罗尼母所谓。oṃ 字所以者何。三字和合为唵字唵 故。谓a u ma 一婀字者。是菩提心义婀 乌 莾 是诸法门义。亦无二义亦诸法果义。亦是性义是自在义。犹如国王黑白善恶随心自在。又法身义。二乌字者即报身义。三莾字者是化身义。以合三字共为唵字。摄义无边故为一切陀罗尼首。与诸字义而作先导。即一切法所生之处。三世诸佛皆观此字而得菩提。故为一切陀罗尼母。一切菩萨从此而生。一切诸佛从此出现。即是诸佛一切菩萨诸陀罗尼集会之处。犹如国王住于王城。臣佐辅翼婇女围遶。或出游巡狩还归皇居。必严四兵导从千万。但言王住王之往来。虽不说余而无不摄。此陀罗尼亦复如是。虽说一字无所不收。
尔时秘密主金刚手。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常住平等三昧。等视众生犹如一子。今者云何但言守护国界主耶。诸有贫穷孤惸困苦。无依无归无救无护。何不愍念而守护耶。
尔时如来无上调御。告秘密主金刚手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诸佛如来非不住于平等三昧。由平等故守护国王。善男子譬如良医见小婴孩。身萦疾病不胜医药。乃以良药令母服之。由母服药力及于乳。其子饮乳疾病皆除。诸佛如来亦复如是。哀愍一切守护国王。若护国王获七胜益何等为七。所谓若能守护国王即是守护国之太子。若守护太子即守护大臣。若守护大臣即守护百姓。若守护百姓即守护库藏。若守护库藏即守护四兵。若守护四兵即守护隣国。若能如是一切皆安。善男子是故国王与诸众生。为日为月为灯为眼为父为母。若诸有情无眼无灯无日无月无父无母身命可存。若无国王不可安立。又善男子如大龙池。龙若住时水常盈满。鼋鼍鱼鼈水族皆安。龙若去时水便枯涸。水性之属皆灭无余。国王亦尔。若诸国王受持于此陀罗尼门。能令无量无数众生。现在安乐长守尊贵。身坏命终得生善道。是知国主善能关闭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故我偏说守护国王。
尔时世尊复告秘密主金刚手言。善男子如汝所问轨仪法则。谛听谛听。我今为此陀罗尼故。说金刚城大曼荼罗轨仪法则。善男子若欲建立曼荼罗时。金刚阿阇梨先择其地若山若野。其地若有种种果木。软草名花平坦可乐。或有清净池沼澄潭泉流盈满。诸佛称赞可以建立曼荼罗场。或大河侧或近龙池莲华庄严。所谓优钵罗花拘勿头花波头摩花芬陀利花。复有凫雁鸳鸯白鹤孔雀。鹦鹉舍利拘枳罗等。诸妙鸟王翔集庄严。或是诸佛及诸菩萨独觉声闻。曾所止住寂静可赞。诸天龙等所守护处。及余城邑聚落僧房舍宅堂阁。塔庙天祠牛所住处。闲静园苑空舍之中。并可建立此曼荼罗。若无如是称法之处。不复简择随所便宜以用安置。但随心地作曼荼罗。复次善男子若阿阇梨选择地时。其地若有沙石瓦砾树根株杌发毛爪齿糠𪎈灰炭骸骨冢墓蛇窟蚁穴。如是等地不堪建立曼荼罗场。既择地已阿阇梨当选好宿直日。于清旦时吉祥相时。五体投地礼如来足。随其力分随心广狭以建坛场。量极大者一千由旬。或复九百七百五百。三百一百一由旬量。或七肘量五肘三肘。或一肘量或一手掌乃至一爪甲量。我今当说作金刚城胜曼荼罗量之仪则。当畟方作面开一门。上安阀阅以为庄严。一面各自有三十二磔手之量。四周栏楯画成三重共十二角。以种种宝用作花鬘而为庄严。于坛中心画毘卢遮那如来之像。并画四波罗蜜菩萨。四方四佛各四菩萨。或安种子。一一菩萨各有一拘胝那由他菩萨。以为眷属。次安十二供养菩萨。最外一院安置十天。彼一一尊各有真言。五佛真言已如上说。
唵(一)萨怛嚩(二合二)嚩(入)日哩(二合引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啰怛曩(二合二)嚩(入)日哩(二合引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达摩(二)嚩(入)日哩(二合引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羯摩(二)嚩(入)日哩(二合引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萨埵嚩(二合引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啰佐(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啰誐(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娑度(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啰怛曩(二合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谛者(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计覩(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悉蜜多(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达摩(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底乞史那(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系覩(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磨洒(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羯磨(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啰乞洒(二合引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药乞洒(二合引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珊第(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攞洗(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摩㘑(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儗谛(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儞哩(二合)谛(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努闭(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补澁闭(二合引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阿噜计(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𪩘第(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阿麌舍(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波(引)舍(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娑普(二合)咤(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嚩(入)折啰(二合引二)𪩘咤(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唵(一)因达啰(二合)也(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唵(一)阿仡迺(二合)裔(上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唵(一)阎么也(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唵(一)泥(上)以低(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唵(一)嚩(上)噜那也(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唵(一)么那(平)吠(上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唵(一)拘米啰也(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唵(一)伊舍娜(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唵(一)陀罗抳(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唵(一)末啰(二合)没泥(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尔时佛告秘密主言。依此轨仪次第安布。皆周毕已。其阿阇梨为入坛者。先当授与三昧耶戒以为先导。然后灌顶既灌顶已。然后教其念诵真言。唇齿相合其舌微动勿使出声。量力记数及时多少以为常限。要当要期得胜境界。若无克获不出道场。如是精勤以求悉地。我今当说用珠差别。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秘密主金刚手言。善男子谛听谛听此一字陀罗尼门。即是一切陀罗尼母。无边俱胝陀罗尼门以为眷属。若有观察此陀罗尼。无边俱胝三昧现前。过去现在一切诸佛。由观察此陀罗尼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今为诸国王。略说一字令得受持。若诸国王得一字观。一刹那顷便得五种三昧现前。所有烦恼不复现起。善男子此大金刚城曼荼罗。所有功能不可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入此曼荼罗者。则为已见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何以故此曼荼罗。即是一切诸佛贤圣集会议论甚深法处。若能入者。则为诸佛一切菩萨证知护念。为诸如来法王真子。能为一切众生之父。绍三宝种断三恶趣。开人天门住不退地。远一切罪得三十七菩提分法十力无畏。以为璎珞而自庄严。善男子随其城邑。有此道场受持修行。四天大王帝释诸天八部拥护。于此国土常无饥馑亦无冤敌。一切人畜无诸灾疫。诸国小王钦德归化。于诸王中殊胜第一。远离一切忧患苦恼。随其寿命安隐快乐。乃至梦中常见一切诸佛菩萨。转身受生常得安乐。有大名称富有财宝。好行惠施能修安忍。具足智慧爱乐善法。生生常得宿住智慧。于百千世作转轮王。那由他劫作天帝释。百俱胝世常作人王。秘密主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世界满中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入此金刚曼荼罗者。其福胜彼。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尔时秘密主金刚手。闻说此已白佛言。世尊我今闻此大金刚城曼荼罗一切陀罗尼母一切如来成正觉法心。得清净欢喜踊跃。随其所在国土城邑。若有建立此曼茶罗。我秘密主以陀罗尼而为供养。即说陀罗尼曰。
曩谟(一)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也耶(二)曩谟嚩折啰(二合)播曩曳(平三)摩贺(四)药乞叉(二合)犀那钵戴曳(平五)摩贺(引)么攞(六)钵啰(二合)讫啰(二合)摩也(七)摩贺嚩折啰(二合八)谜啰嚩也(九)唵(十)阿没㗚(二合)多(十一)军咤𠼝(十二)吽(十三)发(十四)翳系(十五)翳奚(十六)阿劫腊摩(十七)阿劫腊摩(十八)阿迦哩洒(二合)也(十九)阿迦哩洒(二合)也(二十)嚩(入)质哩(二合)曩(上鼻音乃也反二十一)萨嚩弩瑟咤(二合二十二)那伽难(上二十三)室啰斯(上二十四)频那频那(二十五)嚩(入)折啰(二合)曩(上鼻音乃也反二十六)跛咤(上)也跛咤(上)也(二十七)嚩(入)折啰(二合)曩(上鼻音乃也反二十八)吽吽吽(二十九)癹癹癹(三十)瞋陀瞋陀瞋陀(三十一)嚩(入)折啰(二合)曩(上鼻音乃也反三十二)萨嚩努瑟咤(二合三十三)娜健难(三十四)毘洒耶毘洒耶(三十五)仡啰(二合)娑仡啰(二合)娑(三十六)娑么娑么(三十七)弥勃多(二合)入嚩(二合)啰(三十八)摩哩那(三十九)嚩(入)折哩(二合)娜(乃也反四十)那赖也那赖也(四十一)户𠰷户𠰷(四十二)吽吽吽(四十三)阿没哩(二合)多(四十四)嚩(入)哩洒(二合)儞(四十五)嚩(入)哩杀覩(四十六)祢嚩(上)娑(上)满低曩(上鼻音乃也反四十七)癹癹癹癹癹癹癹(四十八)佉(上已下同)佉佉佉佉佉佉(四十九)佉(上)呬(奚以反下同)佉呬佉呬佉呬佉呬佉呬佉呬(五十)攞攞攞(五十一)娑嚩(二合引)贺(引五十二)
世尊我今复当说于念诵轨仪法则。金刚阿阇梨凡欲所为。要当先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若有国土亢阳无雨。金刚阿阇梨往有莲华大龙池所。或河流岸或复小池。当结大界。或四方界或四隅界。结护己身此处作坛坛上图画七头龙王。散种种花烧种种香。涂香末香花鬘资具种种供养。坛场四面悬青色幡建赤色幢。当以谷麦油麻大麦腊沓子银金钱等投龙池中。右遶四面合掌礼拜以为供养。次备饮食以为供养。谓酪密酥乳糜白粳米饭种种饮食。转读大孔雀王经。起大悲心发大誓愿。为诸众生祈降甘雨。作是法已若不降雨。当以忿怒尊陀罗尼念诵加持。我当自来以金刚杵。而拟龙头令彼惊怖。时龙云中恭敬合掌。下微细雨普遍充洽龙亦欢喜。唯除众生有决定业甘雨不降余必应心。念诵之时食三白食。所谓乳酪及白粳米。诵十万遍便得成就。
若雨过多便诵止雨陀罗尼曰。
唵(一)阿蜜㗚低底(二)吽(三)底瑟咤(二合四)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诵此陀罗尼七遍。或以钵器或瓶缸等盛蜀葵花。以钵瓶等覆在地上便即晴明。
若他方冤敌来相侵扰。当诵此陀罗尼曰。
南谟(一)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耶也(二)唵(三)阿蜜㗚多(四)嚩日哩(二合)阿蜜㗚低(五)吽(六)孽捙孽捙(七)曳(入)他苏佉(八)三昧也(九)摩奴三末啰(十)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一)
烧安悉香以花置掌中。作金刚合掌诵此真言。四向散花冤贼退散。
若国土内一切灾难诸恶鬼神。流行疫毒恼于人畜。及有他方冤敌侵扰。当作极大威德忿怒王金刚手甘露军荼利金刚。哑哑而笑要胜秘密心法。亦取诸毒刺。火焚念诵而作护摩。如上灾难皆悉消灭。若欲効验先诵真言满十万遍即得悉地。
若欲先知善恶吉凶定不定者应当诵此陀罗尼曰。
南谟(一)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耶也(二)南谟(三)始战(二合)拏嚩折啰(二合引)跛曩曳(四)摩贺(五)药乞叉(二合)犀那钵戴曳(平六)翳鬘(七)勿[亭*野](亭也反八)钵啰乞叉(二合)茗(九)娑茗(十)勿[亭*野](亭也反十一)三没哩[亭*野](亭也反)覩(十二)唵(十三)阿蜜㗚(二合)低癹(十四)怛儞也(二合)他(十五)战抳战抳(十六)印抳泯抳(十七)僧羯[口*束*页]摩(十八)泯抳(十九)阿尾奢矫祢(二十)钵啰(二合)尾奢矫祢(二十一)阿悉泯(二十二)阿麌瑟咤(二合二十三)曼茶哩(二十四)钵扇努(二十五)那啰迦(二十六)那哩迦(二十七)儞尾那(二十八)斫𫇴洒(二十九)阿闭覩(三十)摩努山(三十一)斫𫇴入(拈熠反)眠斫𫇴(三十二)跛啰(二合)嚩(入)多也(三十三)覩系那纥哩(二合)单(三十四)曳(入)写纥哩(二合)单(三十五)曳(入)怛啰(二合三十六)悉他比单(三十七)怛(三十八)萨挽(三十九)捺哩洒(二合)也(四十)莎嚩(二合引)贺(四十一引)
次说持念轨仪。金刚阿阇梨先以瞿摩夷涂成方坛。以乳酪末作儞也(平二合)阿乐多(二合乐音阑格反)各盛满椀置坛四角四角。置灯。然后散花烧安悉香。或于剑中或镜或墙。或指或掌或灯或佛像。或水精或坛或琉璃中。称心所欲见其善恶。当以童男或有童女。身无瘢痕清净无过。澡浴身体著解白衣。诵此真言用加持之。我当至彼自现其身。随其所问三世之事悉皆辩说。随心疑惑悉皆断除。若为癫癎鬼魅所著。当以杨枝及石榴枝。以上真言加持七遍。烧安悉香于地画彼鬼神形像。令前童子执杨枝等。鞭彼图画鬼神形像胸背等处。时彼病人如挞其身。嘷叫啼泣叩头求救。从今永去不敢更来。时阿阇梨令鬼立誓。若再来者愿我眷属丧灭无余。鬼立誓后更不再来病者平复。非唯去病种种胜事。此总持力皆得称心成就所作。
尔时世尊告秘密主金刚手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陀罗尼能与未来一切众生作大利益。一切如来悉皆随喜。此陀罗尼能令众生发菩提心。又令一切外道异见皆悉调伏。与诸佛法以为先导。随诸国土有此总持。国无饥馑人民安乐。国主无病无复怨敌。佛法流通无诸障碍。秘密主菩萨以此陀罗尼为主覆护自身。能持种种陀罗尼宝。于夜暗中而为明炬。又以种种陀罗尼门。而作璎珞庄严其身。以此陀罗尼而为先导。以此陀罗尼而为器仗。过现未来恒须执持。以此陀罗尼而为室宅。安住其中而行布施。守护净戒修习安忍。懃行精进深入禅定照明般若。秘密主菩萨云何安住于此陀罗尼中而行布施。秘密主以此菩萨。不舍平等而行施故。谓陀罗尼平等故布施平等。布施平等故我平等。我平等故众生平等。众生平等故法平等。法平等故菩提平等。菩提平等故即陀罗尼平等故。此菩萨住陀罗尼能行布施。如是布施非随烦恼而行布施。与胜义法相应布施。悉能舍离一切烦恼名最胜舍。诸见不起内外眷属一切皆舍。秘密主此是安住陀罗尼住处修行布施。
秘密主云何菩萨。住陀罗尼修行净戒。此菩萨见身口意本性寂静而护持戒。于身口意心无所著。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不依于内不依于外。不依蕴界处不依菩提。亦不依于陀罗尼门。不依涅槃及一切法。护持净戒亦不念言我能持戒。是为菩萨安住总持护持净戒。秘密主云何菩萨。住陀罗尼修习安忍。此菩萨修忍辱时。不见自身不见众生。不见补特伽罗不见寿者。不见于我及以我所。此菩萨内心清净众生清净一切法清净。以无所依依清净心而行安忍。此菩萨修安忍时。无有少法而可修习。亦无少法而可损减。亦无少法而可增长。亦不为于少法生故。亦不为于少法灭故。亦不为于少法尽故。亦不为于少寂静故。亦不为于一切众生无我性故。亦不为于一切众生寂静性故。亦不为于无恐怖故。亦不为于身灭尽故。亦不为于语言尽故。亦不为于心意尽故。并不为于如是等法修习安忍。此菩萨于身修安忍时。为他所害节节支解。当自观察身与草木墙壁瓦砾等无有异。此菩萨于语修安忍时。为他毁辱以妙言词而酬答之。自在观察言语性空不可执持。体性寂静无有住处。又此法体皆不相待。刹那刹那不相续故。如是观察修行安忍。此菩萨于心修安忍时。无有浊乱亦无高下。见身与心各不相知。了见身心无有住处。此是菩萨安住总持修习安忍。
秘密主云何菩萨。住陀罗尼懃行精进。此菩萨为欲增长诸善法故。勤行精进而观法界。不见增长不见损减。无少真实可得成就。无少颠倒可得坏灭。无世界成无世界坏。依此清净陀罗尼门。观察诸法亦复如是。不见善法而可增长。不见恶法而可减灭。彼诸法性无大无小无有住处。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如是知见一切诸法。依如是法庄严自身。为令众生真实解了颠倒法故而为说法。如是说时观察众生实不可得。以知众生不可得故。则一切法亦不可得。何以故谓离众生无有少法而可得者。离法亦无众生可得。又此法性即是我性。我性即是一切法性。一切法性即是佛性。此彼本性体平等故。观察寻求如是佛法无少可得。法不可得故佛不可得。又能观心尚不可得况所求法而当可得。内外能所二相俱忘。如是说法此是菩萨安住总持勤行精进。
秘密主菩萨云何。住陀罗尼修习静虑。此菩萨若入诸定。当入诸禅平等体性。非有成就非无成就。观察诸定无增无减。不依诸境而有观察悟诸禅定。及一切法平等体性。不乱不灭不相障碍。于诸净虑支林功德。不依身求不依心求。如是入时依于实相真际法性而入于定。观诸众生体性平等诸法无生。如是相应修习于定。如是入定心不住内。亦不住外亦不住心。此菩萨不住于识。超过一切有见众生持戒入禅。亦悉超过一切外道五通神仙声闻缘觉一切三昧三摩钵底。此菩萨所有禅定。从陀罗尼而得出生。远离诸见及诸烦恼。而皆回向无上菩提。成就众生常住纯一真实三昧。乃至涅槃无有变异。是为菩萨住陀罗尼修习静虑。秘密主云何菩萨住陀罗尼。修习于法毘钵舍那。谓此菩萨以智慧眼明见诸法。非肉眼见非天眼见。此菩萨如是见时。见法寂静见近寂静。见无所行见无合会。虚闲寂静无有成就。此菩萨以如是见见一切法。若见少法不名为见不见少法是名为见。何以故若见法体智慧不生。若无智慧亦无无智。亦无有见。如是见法非有我见。非众生见非寿者见。非养育见非士夫见。非补特伽罗见。如是见者是名见法。如是见法即见众生虚妄颠倒。是故菩萨于诸众生。起极坚固大悲之心。作是念言奇哉众生。如是妙法如是清净云何而为烦恼所缠恒受大苦。为欲令其解脱妄苦而起大悲。是为菩萨住陀罗尼修习于法毘钵舍那。佛言秘密主我于无量无数劫中。修习如是波罗蜜多。至最后身六年苦行。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毘卢遮那。坐道场时无量化佛犹如油麻遍满虚空。诸佛同声而告我言。善男子云何而求成等正觉。我白佛言我是凡夫未知求处。唯愿慈悲为我解说。是时诸佛同告我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汝今宜应当于鼻端想净月轮。于月轮中作唵字观。作是观已于夜后分。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十方世界如恒河沙三世诸佛。不于月轮作唵字观。得成佛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唵字即是一切法门。亦是八万四千法门宝炬关钥。唵字即是毘卢遮那佛之真身。唵字即是一切陀罗尼母。从此能生一切如来。从如来生一切菩萨。从菩萨生一切众生乃至少分所有善根。善男子此陀罗尼具如是等不可思议威德功用。穷劫演说劫数可尽。此陀罗尼功用威德不可穷尽。尔时世尊欲重显示此陀罗尼胜功德故。而说偈言。
尔时秘密主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闻说此已。欢喜踊跃即起合掌。右遶世尊经百千匝。还复本座恭敬瞻仰。佛说此陀罗尼功德品时。三十二那由他菩萨得此陀罗尼。无量无数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