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入法界五大观门品第一(并)序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善无畏奉 诏译
若欲现世不舍色身。速证慈氏宫同会说法。得大悉地者。必依此愈誐念诵。必获无上大悉地。若欲依此法念诵。先观净法界心三昧耶。顶上智火轮状如日初出。色赫奕三角。漫荼攞其形如左。
净法界心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raṃ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駄 腩(一) 览(二一遍) 如顶上观三角智火遍身烧尽。五蕴皆空唯有空寂。从中观金刚座。腰已下紫磨方。金刚轮其形如左。
金刚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a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驮 腩(一) 遏(二一遍) 号曰金刚轮座。
从金刚轮上观水轮。色白如赏佉。其形如满月圆形如左。
水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vaṃ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驮(引) 腩(一) [文*感](二一遍) 号曰水轮。
又从水轮上当心中想智火轮。三角赤色尖头向上。号曰一切智心。其形如左。
火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raṃ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駄(引) 腩(一) 囕(二一遍) 又于眉上观半月仰轮状。若黑风叆叇垂云。又其形如左。
风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haṃ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駄(引) 腩(一) 含(去声)(二一遍) 又于顶上观khaṃ 字为虚空。具一切色。其欠 形如左。
虚空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khaṃ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駄(引) 腩(一) [居*捡](二一遍) 图五轮形如左。
观五轮及以法界眼图如上。以五智轮严身。普通真言一切佛心印加持五支。即成金刚不坏无漏智清净法身。以定慧为日月安置于眼界。以用法界眼观。眼遍照十方界。既身如是。此漫拏攞亦然。以此法界观五轮。先观智火烧除漫拏攞地一切秽恶。其形如左。
智火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raṃ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驮(引) 腩(一) 囕(二一遍) 烧除地秽。已下唯有虚空。于虚空中又观空轮。其轮形如左。
观虚空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khaṃ
纳 莾 三 满 多 [慕*骨] 驮(引) 腩(一) [居*捡](二一遍) 又从虚空轮上观风轮。形如仰月黑色。其形如左。
观风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haṃ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驮(引) 腩(一) 含(二一遍) 又从风轮上想火轮。三角赤色。其形如左。
观智火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raṃ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駄(引) 腩(一) 囕(二一遍) 又从火轮上想水轮。号曰大悲水轮。白如雪乳色形如圆月轮。其形如左。
观水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vaṃ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駄(引) 腩(一) [武*感](二一遍) 又从水轮上观金刚轮。方形黄色。其形如左。
观金刚轮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a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駄(引) 腩 遏(二一遍) 如上观五轮了。即以普通真言及印加持于地上。即成真实金刚轮。
又观愈誐海会圣众。漫拏攞图形如左。
如上观五轮及漫拏攞海会已。便诵普通真言。以普通印加持地。便成真实金刚轮大愈誐漫拏攞海会。普通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sa rva 纳 莽 三 满 多 [慕*骨] 駄(引) 腩(一) 萨 啰[武*我](二合) thā khaṃ u dga te spha ra he 他(上) 欠 𪄥 捺蘖(二合) 底(二) 萨破(二合) 啰 醯 maṃ ga ga na kaṃ svā hā
𤚥 誐 誐 曩 捡 萨[武*我](二合引) 贺(三) 此真言亦于供养中而成普通供养真言。于五部之中为普供养。其普通手印相者。以定慧二手十轮相叉齐度。即是普通印。若用此印加持身。即成金刚不坏之身也。若加持地上便成金刚地漫拏攞。如此五轮如上。略观慈氏菩萨修愈誐漫拏攞。大圆明内更观九圆明八金刚界道。其中圆明慈氏菩萨白肉色。头戴五智如来冠。左手执红莲花。于莲花上画法界塔印。右手大拇指押火轮甲上。余指散舒微屈风幢。种种宝光。于宝莲花上半跏而坐。种种璎珞天衣白带镮钏庄严。于八圆明中安四智三昧耶等。下漫拏攞品中一一分明。如上观以便作三昧耶辟除护身结界等事。次第而作之。
次说三昧耶真言曰。
oṃ va jrā ja li sa ma ya
邬𤙖(二合) [武*我] 躭啰(二合) 耽 履 三 莽 也 其手印相以智定二手十轮相叉合掌。诵明五遍加持五处。便成三昧耶身。此名一切佛心三昧耶印。因以此印生一切印故。先作三昧耶印。
金刚部三昧耶真言曰。
oṃ va jra va ndha tra ṭ
邬𤙖(二合) [武*我] 躭啰(二合) 满 陀 怛喇(二合) 咤(一) 其印相作前金刚合掌印。便成合作拳系置心上。当系心腑时。诵明一七遍。散其合拳双下三系。此名结金刚界印。三系心已。由是真言及印力故。能净三业坚固母地心。
次于持诵处遣除秽触及为障者。凡献香花涂香末香并诸供具。辟除去垢清净光现增威作金刚界。结诸方界护身及伴。护居住处如上所说。有未详临事要须一一皆诵真言作印护持。能使成就无诸障难。当用降三世尊明王真言及手印而作加持各能成办诸事业等。
次诵降三世尊明王真言曰。
oṃ ni su mbha va jra hūṃ
邬𤙖(二合) 𩕳 三 婆(上)(一) [武*我] 耽啰(二合)(二) 虎𤙖(二合)(三) 此名降三世明王真言。成办诸事者。其印相以智定二手各为拳。竖其风幢掘大空轮入掌内。以地水火轮三轮押之即成。其印以定手印置在心上。以智手印用触诸物。及结地界四方四隅乃至上下等方。右转三遍指上下便成。结十方界讫。次警觉本尊及一切诸世尊四智四波罗蜜多。从三昧耶起观瞻愈[以*宜]者。愍念懃苦忆昔本愿降赴道场。
警觉真言曰。
oṃ va jra ti ṣṭa
邬𤙖(二合) [武*葛] 耽罗(二合)(一) [底*以] 瑟咤(二合)(二) 其手印相。以智定二手地轮钩锁相连。屈其大空令入掌中。以水轮及以火轮双押大空轮。风幢向前相著。以掌向上便诵真言七遍。以印从下发起请本尊。是名发起本尊之印也。
发请本尊真言曰。
oṃ va jraṃ sa ma jaḥ
邬𤙖(二合) [武*我] 耽囕(二合) 糁 忙 耽(急重呼之)(一) 其手印相。以智定二手相叉作金刚拳。不解此拳以智风幢拨智大空。定手亦然。如是三弹指。诵明一七遍。即成发请。凡请诸尊定法。心想本尊在覩史陀宫珊瑚殿上。普现色身三昧耶起。从珊瑚殿上白宝阶道场降临道场。其形如左。
大圆明内。更有五圆明。四隅四半月轮。八宝塔。四金刚轮。四金刚杵。界道。其中圆明本尊慈氏菩萨。次四面智波罗蜜多菩萨。四隅四内供养等菩萨。其圆明外边。旋智火光焰。从空而降其圣者等。皆头戴五智如来冠。各执本印契半跏而坐。其慈氏等尊亦如上说。左手执红莲华。于华上置法界塔印。右手作说法之印。如上是也。庄严如上。想已便迎请本尊。
请本尊真言曰。
oṃ va jro ku śa jaḥ
邬𤙖(二合) [武*我] 耽𠻴(二合引) 俱 舍 耽(急重呼)(一) 其手印相。以智定二手各作金刚拳。竖二风幢。以智腕置定手腕上。向外作钩形而作此印已。诵明一七遍。三召请既蒙来赴。次请入道场。
请入道场真言曰。
oṃ va jra pa śa hūṃ
邬𤙖(二合) [武*我] 耽罗(二合) 簸 舍 虎𤙖(二合)(一) 其手印相。以智定二手作金刚拳。竖二地轮。二大空交结。右押左。既奉请入已。诵明一七遍。便辟除尾曩夜迦。示三昧耶。依请而住。
请住真言曰。
oṃ va jra ghaṃ ṭa aḥ
邬𤙖(二合) [武*我] 耽啰(二合) 健(引) 咤 恶(一)(铃也) 其手印相。以智定二手作金刚拳。竖二地轮屈二大空轮。双入掌中。上来发请。乃至欢喜令坚固而住。真言一七遍。
坚固真言曰。
oṃ va jra spho ṭa vaṃ
邬𤙖(二合) [武*我] 耽啰(二合) 塞普(二合) 咤 [武*感](一)(锁也) 其手印相。智定二手相拍。便成坚固印。
次应灌沐本尊及己身灌顶。真言曰。
oṃ va jra mo ka ṭaḥ
邬𤙖(二合) [武*我] 耽啰(二合) [牟*古] 迦 姹(一) 其手印相。以智手水轮与大空轮相捻。余轮直竖按水器上。想沐浴本尊。以印洒尊及己身顶上。奉献遏啰伽(二合)香水。想灌本尊顶。用此印并诵真言三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