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三衣学处第二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诸苾刍多畜三衣,随安居处所得衣财,浣染刺已内衣帒中,系缚使牢寄主人苾刍,便著上下二衣游行人间。既去之后,主人苾刍为彼藏举,曝晒开张多有作务,遂废读诵摄念思惟。省事苾刍便生嫌贱咸作是语:「如何苾刍多畜长衣妨他正业?」时诸苾刍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苾刍众,为诸苾刍赞叹少欲杜多正行,告诸苾刍:「我观十利广说如前,为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若复苾刍作衣已竟,羯耻那衣复出,于三衣中离一一衣界外宿,下至一夜,泥萨祇波逸底迦。」
佛在王舍城竹林中住,是时具寿大迦摄波,亦住此城西尼迦窟。此时僧伽同一褒洒陀界,时诸苾刍至十五日,褒洒陀时并皆现集,唯待大迦摄波。时大迦摄波从窟发来,路经贤雨河遇河瀑涱,渡水之时大衣被湿,便𫄫去水晒曝待干,遂便晚至往褒洒陀处,于大众中就座而坐。时诸苾刍白迦摄波曰:「我等诸人至褒洒陀日并已详集,唯待尊者,何故晚来?」时具寿大迦摄波对大众中具述前事:「我迦摄波年迈衰老,大衣厚重擎负诚难,为斯来晚,我今不知其事如何?」时诸苾刍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佛言:「汝诸苾刍!应与大迦摄波苾刍年迈衰老,作不离僧伽胝羯磨。若更有余如是流类,应如是与。鸣揵稚集众已,下至四人得为作法。时迦摄波苾刍,随其大小为敬事已,在上座前蹲踞而住,合掌作如是白:『大德僧伽听!我迦摄波苾刍年迈衰老,今从众僧乞不离僧伽胝法。唯愿僧伽与我迦摄波苾刍年迈衰老不离僧伽胝法,慈愍故!』如是三说。时诸苾刍应作白羯磨(广如百一羯磨中具述)。若其僧伽与彼苾刍作不离僧伽胝法已,应著上下二衣人间游行,勿致疑惑。」是时舍利子亦在此会坐,便白诸苾刍曰:「我有风患,僧伽胝重不能檐荷,其欲如何?」诸苾刍闻已白佛。佛言:「汝等应与舍利子为有风患,作不离僧伽胝法。若更有余如是流类。如常集众,乃至四人应入众乞,准迦摄波乞法及羯磨应作,既得法已同前游行。」
尔时世尊赞叹持戒少欲知足,杜多功德为最端严,告诸苾刍曰:「前是创制、后是随开,为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作衣已竟,羯耻那衣复出,于三衣中离一一衣界外宿,下至一夜,除众作法,泥萨祇波逸底迦。」
衣已竟,羯耻那衣复出,有四句差别,广如前说。
言离一一衣者,于僧伽胝、嗢呾罗僧伽、安呾婆娑三衣之中,离一一衣异界而宿,乃至明相出,除僧羯磨,泥萨祇波逸底迦。此犯舍物同前作法。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
摄颂曰:
有一舍村、二舍村、多舍村;墙围村、篱围村、堑围村;一村有一势分、有多势分;多村有一势分、有多势分;一家有一势分、有多势分;多家有一势分、有多势分,如是应知。若伎乐家、外道家、若铺、店、楼及场堂、车、船、林、树皆有一多势分,四种不同。
云何一舍村?谓山野人同居一舍。此齐几何是其势分?谓尽舍内,外有一寻;又复齐其舂捣炒磨、飡噉饮食聚会之处,亦名势分。若苾刍衣在舍中、身居势分,或衣居势分、身在舍中,明相出时此无有犯。若置衣舍内及势分中,身居异处,乃至明相未出已来得恶作罪,明相出时得泥萨祇波逸底迦。一舍既尔,二舍亦然。
云何多舍村?谓村内人家门无次第撩乱而住。此齐几何名为势分?为异、为同?答:此村无势分有异无同。离衣分齐据家为准。
云何墙围村?谓村四面以墙围绕。此齐几何名为势分?为尽墙内,外有一寻;又复齐其鸡飞坠处;又齐怀惭愧人便利之处,是其势分,余如前说。
云何篱围村?谓村四面以篱围绕。此齐几何名为势分?谓尽篱内,外有一寻;又复齐其十二肘梯所及之处;又齐六牛竹车回转之处,是其势分。
云何堑围村?谓村四面以堑围绕。此齐几何名为势分?谓尽堑内,外有一寻;又复齐其牛羊足尘所及之处;又齐弃粪扫时麁大塼石所及之处,是其势分。
云何一村有一势分?谓于此村有一园林一神庙众集之处,是谓一村有一势分。此齐几何名为势分?谓尽园林,外有一寻;又复齐其舂捣炒磨、飡噉饮食聚会之处,是其势分。
云何一村有多势分?谓于此村有多园林多神庙众集之处,是谓一村有多势分。此齐几何名为势分?为异、为同?答:此无势分,但齐室中说。
云何多村有一势分?谓此多村有一园林一神庙众集之处,是谓多村有一势分。此齐几何名为势分?村中并是,外各一寻;又复齐其舂捣炒磨、飡噉饮食聚会之处,亦名势分。
云何多村有多势分?谓此多村有多园林多神庙众集之处,是谓多村有多势分。此齐几何名为势分?为异、为同?答:此无势分。余并如前。
云何一家有一势分?谓此家中唯一家长,兄弟不分,是谓一家有一势分,事并同前一舍村说。
云何一家有多势分?谓此家中有多家长兄弟分别,是谓一家有多势分。此齐几何名为势分?谓齐门来更无势分。
云何多家有一势分?谓诸家中唯一家长兄弟不分,是谓多家有一势分。
云何多家有多势分?谓此诸家有多家长兄弟分别。此齐几何名为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伎乐家有一势分?谓此家中有一家长兄弟不分,是谓一家有一势分。此齐几何名为势分?宅中总是,外有一寻;又复齐其安置竿鼓琵琶箫笛、料理供具聚会饮食处来,亦是势分。
云何一伎乐家有多势分?谓此家中有多家长兄弟分别,是谓一家有多势分。此齐几何名为势分?何共、何别?别谓据彼兄弟所居分齐,共谓安置幡竿处来。
云何多伎乐家有一势分?谓此诸家唯一家长兄弟不分,是谓多家有一势分。此齐几何名为势分?宅中总是,外有一寻;又复齐其安置竿等,并名势分。
云何多伎乐家有多势分?谓此诸家有多家长兄弟分别。此齐几何名为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外道家有一势分?谓此家中同一见解无别意趣。此之势分,宅中总是,外有一寻;又齐晒曝牛粪,安置柴薪及服君持,祠祀箄杓火炉呪祭,舂捣饮食聚会处来。
云何一外道家有多势分?谓此家中有多见解意趣不同。此之势分何共、何别?谓齐天祠。
云何多外道家有一势分?谓诸家中同一见解无别意趣。此之势分,宅中总是,外有一寻;又齐晒曝牛粪等处。
云何多外道家有多势分?谓此诸家有多见解意趣不同。此之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铺有一势分?谓此铺中有一家长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又齐安置货物,计称量度交易之处。
云何一铺有多势分?谓此铺中有多家长兄弟分别。此之势分何共、何别?谓交易坐床。
云何多铺有一势分?谓此诸铺唯一家长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又齐安置货物等处。
云何多铺有多势分?谓此诸铺有多家长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店有一势分?谓此店中有一家长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又齐安置小麦、大麦、油麻、小豆、粟米、粳米、劫贝、丝绵、衣裳等物,计秤量度交易之处。
云何一店有多势分?谓此店中有多店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谓著物板床处。
云何多店有一势分?谓此诸店唯一店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又齐安置麦豆等物。
云何多店有多势分?谓此诸店有多店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楼有一势分?谓此楼中有一楼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又齐聚会饮食处来。
云何一楼有多势分?谓此楼中有多楼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谓安置梯处。
云何多楼有一势分?谓此诸楼有一楼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聚会饮食。
云何多楼有多势分?谓此诸楼有多楼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场有一势分?谓此场中有一场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安置谷麦筐斗之处。
云何一场有多势分?谓此场中有多场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谓场界畔。
云何多场有一势分?谓此诸场有一场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安置谷麦。
云何多场有多势分?谓此诸场有多场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堂有一势分?谓此堂中有一堂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谓系牛马处剉草弃粪所及之处。
云何一堂有多势分?谓此堂中有多堂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谓到门内。
云何多堂有一势分?谓此诸堂有一堂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谓系牛马剉草弃粪所及之处。
云何多堂有多势分?谓此诸堂有多堂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车有一势分?谓此一车有一车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谓驾车行住中间总是,外有一寻,飡噉饮食系牛剉草弃粪及处。
云何一车有多势分?谓此一车有多车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谓齐车轭。何共、何别?共谓轼处。
云何多车有一势分?谓此诸车有一车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谓驾车行处。
云何多车有多势分?谓此诸车有多车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船有一势分?谓此一船有一船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谓船行住中间总是,外有一寻,谓系船处、飡噉饮食。
云何一船有多势分?谓此一船有多船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谓齐船边。
云何多船有一势分?谓此诸船有一船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谓船行住。
云何多船有多势分?谓此诸船有多船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答:此无势分。
云何一林有一势分?谓此林中有一林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谓此林内中间总是,外有一寻;又复齐其采花之处飡噉饮食。
云何一林有多势分?谓此一林有多林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谓齐井来。
云何多林有一势分?谓此诸林有一林主兄弟不分。此之势分,中间总是,外有一寻,采花及处。
云何多林有多势分?谓此诸林有多林主或兄弟分别。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此无势分。
云何一树有一势分?谓枝叶交密所及之处。中间总是,外有一寻;又于五月日正中时树影及处,若无风时花叶果子堕落之处,及天雨时水渧及处。
云何一树有多势分?谓树枝叶踈散不交。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谓是齐树根。
云何多树有一势分?谓此诸树枝叶相交覆所及处,中间总是。
云何多树有多势分?谓此诸树各各相离枝叶不交。此齐几何是其势分?何共、何别?苾刍有犯、无犯?尔时具寿邬波离白佛言:「世尊大德!若苾刍行住坐卧时,齐几许来是离衣势分?」佛言:「如生闻婆罗门种庵没罗树,相离七寻花果茂盛。此七树间有四十九寻,齐此已来是行苾刍不失衣分齐,过此便失。若住坐卧时但一寻内;若二界中间卧时,衣角不离身来,是其势分。若苾刍离衣宿,应为三事犯不犯。」文并如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