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毘奈耶卷第十一

「诸大德!此一百八十波逸底迦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初摄颂曰:

妄毁及离间、
发举说同声、
说罪得上人、
随亲辄轻毁。

故妄语学处第一

尔时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竹林园中。时具寿罗怙罗,于此城侧温泉林住。时有众多敬信婆罗门居士等来诣其所,问言:「大德!世尊今者住在何处?」若佛世尊在竹林中,时罗怙罗恐恼大师,即便报云:「在鹫峰山。」若在毕钵罗窟,报云:「西尼伽窟。」若在西尼伽窟,报云:「在毕钵罗窟。」时彼诸人欲求礼佛不能得见,身体疲倦极生劳苦,诣罗怙罗处。时罗怙罗问诸人曰:「仁等得见世尊不?」答言:「不见。」诸人报云:「圣者!何因故恼我等?」答言:「实尔,我故相恼。」时彼诸人各生嫌贱。时诸苾刍以缘白佛。尔时世尊闻是语已,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王舍城,次第乞食还至本处。饭食讫,于食后时即便往诣温泉林所罗怙罗住处。时罗怙罗遥见佛来,为佛敷座,即安置瓶水并洗足器,净洗手已往迎世尊,收取上衣白言:「善来世尊!愿于此座。」佛便就座已,即取瓶水自洗双足,于洗足器倾去多水、余留少许,告罗怙罗曰:「汝见器中留少水不?」白言:「我见。」「罗怙罗!若苾刍故以妄语,无有惭耻亦无追悔。我观如是愚痴之人,说为乏少沙门之法。」世尊复以器中少水总泻于地,告罗怙罗曰:「汝见少水尽弃地不?」白言:「已见。」佛言:「罗怙罗!若故妄语,无有惭耻亦无追悔。我观如是愚痴之人,说为弃尽沙门之法。」世尊复以其器倾侧至地,告罗怙罗曰:「汝见此器倾侧不?」白言:「已见。」「若苾刍故心妄语,广说乃至,说为倾侧沙门之法。」世尊复以其器覆之于地,同前告问罗怙罗,乃至说为倾侧沙门之法。「复次罗怙罗!如醉象王有大力势牙如车轴,肥壮勇猛善能鬪战。往战场中共他战时,四足两牙尾及脊脇悉皆作用,唯有其鼻卷而不出。罗怙罗!此象为护命故,不用其鼻以摧彼军。象师即念:『此之象王护惜身命。』罗怙罗!若彼象王共鬪之时出鼻战者,是时象师即知此象不悋躯命,自军他军遇便残害,无恶不作。如是罗怙罗!若复苾刍故心妄语,无有惭耻亦无追悔。我说是人无恶不造。」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若人违实法,
故作虚诳语;
乃至命终来,
无过而不造。
宁吞热铁丸,
犹如猛火焰;
不以破戒口,
噉他信心食。」

此是缘起,世尊尚未制戒。

缘在室罗伐城。时吐罗难陀苾刍尼故心妄语。即以此缘,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同前集尼,问吐罗难陀:「汝实如是故心妄语?」答言:「实尔。」种种诃责,乃至「我今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故妄语者,波逸底迦。」

尼谓吐罗难陀,或复余尼。

故者,谓是故心知其不实。

妄语者,有九种妄语、八、七、六、五、四、三、二种,差别不同。云何九种妄语?谓以无根他胜、僧伽伐尸沙、波逸底迦、提舍尼、突色讫里多,以无根破戒、破见、破威仪、破正命而作妄语。云何八种妄语?谓以无根他胜、僧伽伐尸沙、波逸底伽、提舍尼、突色讫里多,以无根见、闻、疑。云何七种妄语?谓以无根破戒、破见、破威仪、破正命,及无根见、闻、疑。云何六种妄语?若苾刍尼欲作妄语,生如是念:「我当妄语。」正妄语时作如是念:「我正妄语。」妄语已作如是念:「我已妄语,以无根见闻疑。」云何五种妄语?谓以无根五部罪而作妄语。云何四种妄语?谓以无根破戒、破见、破威仪、破正命。云何三种妄语?谓以无根见、闻、疑。又有三种妄语,作如是念:「我当妄语、我正妄语、我已妄语。」云何二种妄语?谓我正妄语、我已妄语。无有一种成妄语者。

复有五种妄语。何者是耶?自有妄语得波罗市迦、有得僧伽伐尸沙、有得窣吐罗底也、有得波逸底伽、有得突色讫里多。云何妄语得波罗市迦?若苾刍尼,实不得上人法,自称言得,此妄语得波罗市迦。云何妄语得僧伽伐尸沙?若苾刍尼,知苾刍尼清净无犯,以无根他胜法谤,此妄语得僧伽伐尸沙。云何妄语得窣吐罗底也?若苾刍尼在尼众中故心妄语,非法说法、法说非法、非律说律、律说非律,此妄语得窣吐罗底也。云何妄语得突色讫里多?若苾刍尼,半月半月作褒洒陀、诵戒经时,彼问清净,实不清净自知有犯,作覆藏心默然而住,此妄语得突色讫里多。除向所说四种妄语,诸余妄语悉皆得波逸底迦罪,此是烧煮堕落义,谓犯罪者,堕在地狱、傍生、饿鬼恶道之中,受烧煮苦。又此罪若不慇懃说除,便能障碍所有善法。此有诸义故名波逸底迦。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尼,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作如是想、如是忍可,便云:「我见、我闻、我觉、我知。」如是说时,语语皆得波逸底迦罪。

若苾刍尼,曾见闻觉知而忘其事,作如是想、如是忍可,而云:「不妄。」语语皆得波逸底迦。若实见闻觉知后遂生疑,彼作此想如是忍可,言:「于见等无有疑心。」语语说时皆得堕罪。若不见闻觉知、有见等想,彼作此解,言:「有见。」等,语语说时皆得本罪。若实不见,有闻觉知,彼作此想、如是忍可,后言:「我见无有闻等。」语语说时皆得本罪。若实不闻,有见觉知,彼作此想、如是忍可,后言:「我闻无见觉知。」语语说时皆得本罪。若实不觉,而有见闻知,彼作此想、如是忍可,后言:「我觉无见闻知。」语语说时皆得本罪。若实不知,而有见闻觉,作如是想、如是忍可,后言:「我知无见闻觉。」语语说时皆得本罪。

若实见而忘,闻觉知不忘,彼作此想,后言:「我见不忘,闻觉知亦不忘。」语语说时皆得本罪。若实闻而忘,见觉知不忘,彼作此想,后言:「我闻不忘,见觉知亦不忘。」语语说时皆得本罪。

若实觉而忘,见闻知不忘,彼作此想,后言:「我觉不忘,见闻知亦不忘。」语语说时皆得本罪。

若实知而忘,见闻觉不忘,彼作此想,后言:「我知不忘,见闻觉亦不忘。」语语说时皆得本罪。

若实见而疑,闻觉知不疑,彼作此想,后言:「我见不疑,闻觉知疑。」语语说时皆得本罪。若实闻而疑,见觉知不疑,彼作此想,后言:「我闻不疑,见觉知疑。」说时本罪。若实觉而疑,见闻知不疑,彼作此想,后言:「我觉不疑,见闻知疑。」说时本罪。若实知而疑,见闻觉不疑,说亦如上。若实不见而作不见想,有闻觉知作闻觉知想,后言:「我见,不闻觉知。」说时本罪。若实不闻作不闻想,有见觉知作见觉知想,后言:「我闻,不见觉知。」说时本罪。若实不觉作不觉想,有见闻知作见闻知想,后言:「我觉,不见闻知。」说时本罪。若实不知作不知想,有见闻觉作见闻觉想,后言:「我知,不见闻觉。」说时本罪。若实见闻觉知,彼作此想,后言:「我不见闻觉知。」说时本罪。

若实见闻觉知而不忘其事,彼作此想,后言:「我见闻觉知而忘其事。」说时本罪。若实见闻觉知而无疑心,彼作此想,后言:「我见闻觉知而有疑心。」说时本罪。若实见,不闻觉知,彼作此想,后言:「我不见,然有闻觉知。」说时本罪。若实闻,不见觉知,彼作此想,后言:「我不闻,然见觉知。」说时本罪。若实觉,不见闻知,彼作此想,后言:「我不觉,然见闻知。」说时本罪。若实知,不见闻觉,彼作此想,后言:「我不知,然见闻觉。」说时本罪。

若实见不忘,闻觉知忘,彼作此想,后言:「我见而忘,闻觉知不忘。」说时本罪。若实闻不忘,见觉知忘,彼作此想,后言:「我闻而忘,见觉知不忘。」说时本罪。若实觉不忘,见闻知忘,彼作此想,后言:「我觉而忘,见闻知不忘。」说时本罪。若实知不忘,见闻觉忘,彼作此想,后言:「我知而忘,见闻觉不忘。」说时本罪。若实见不疑,闻觉知有疑,彼作此想,后言:「我见有疑,闻觉知不疑。」说时本罪。若实闻不疑,见觉知有疑,彼作此想,后言:「我闻有疑,见觉知不疑。」说时本罪。若实觉不疑,见闻知有疑,彼作此想,后言:「我觉有疑,见闻知不疑。」说时本罪。若实知不疑,见闻觉有疑,彼作此想,后言:「我知有疑,见闻觉不疑。」说时本罪。

若实见作见想,不闻不觉不知作不闻不觉不知想,彼作此想,后言:「我不见,然有闻觉知。」说时本罪。若实闻作闻想,不见觉知作不见觉知想,彼作此想,后言:「我不闻,然有见觉知。」说时本罪。若实觉作觉想,不见闻知作不见闻知想,彼作此想,后言:「我不觉,然有见闻知。」说时本罪。若实知作知想,不见闻觉作不见闻觉想,彼作此想,后言:「我不知,然有见闻觉。」说时得本罪。若苾刍尼,凡所有语违心而说,皆得本罪。若不违心而说者,并皆无犯。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毘奈耶卷第十一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