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 第 04 册 No. 0213 法集要颂经

 

  No. 213

  法集要颂经有为品第一

  尊者法救集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能觉悟烦恼  宜发欢喜心

 今听我所集  佛所宣法颂

 如是佛世尊  一切智中师

 慈悲为有情  广说真实语

 一切行非常  皆是兴衰法

 夫生辄还终  寂灭最安乐

 如烛炽焰时  掷物在暗处

 不使智灯寻  恒为烦恼覆

 人身有形器  弃散在诸方

 骸骨如鸽色  观斯有何乐

 譬如人初夜  识托住母胎

 日涉多迁变  逝而定不还

 晨朝睹好事  夜至则不现

 昨所瞻视者  今夕则或无

 荣富焰炽盛  无常无时节

 不拣择贵贱  常被死王降

 或有在胎殒  或初诞亦亡

 盛壮不免死  老耄甘心受

 若老或少年  及与中年者

 恒被死来侵  云何不怀怖

 命如果自熟  常恐会零落

 生已必有终  谁能免斯者

 譬如陶家师  埏埴作坯器

 诸有悉破坏  人命亦如是

 如人弹琴瑟  具足众妙音

 弦断无少声  人命亦如是

 如囚被系缚  拘牵诣都市

 动则向死路  寿命亦如是

 如河急驶流  往而悉不还

 人生亦如是  逝者皆不回

 诸患集成身  生多众苦恼

 人命亦如是  为老死所伺

 所造成功劳  永世获安乐

 如杖击急水  暂开还却合

 如人操杖行  牧牛饮饲者

 人命亦如是  亦即养命去

 夫人欲立德  昼夜勿空过

 既获得人身  一心思命尽

 不寐觉夜长  疲倦道路长

 愚迷生死长  希闻于妙法

 有子兼有财  悭惜遇散坏

 愚夫不自观  何恃有财子

 百千非算数  族姓富男女

 积聚多财产  无不皆衰灭

 富贵非圣财  恒为无常伺

 犹如盲眼人  不能自观察

 聚集还散坏  崇高必坠落

 生者皆尽终  有情亦如是

 行恶入地狱  修善则生天

 若能修善者  漏尽得涅槃

 诸佛与菩萨  缘觉及声闻

 尚舍有为身  何况诸有情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窟间

 无有地方所  脱止不受死

 若住现在世  过去及未来

 一切有为事  终归于尽坏

 智者能离系  恒正念观察

 常思无漏道  是名真智者

 如囚被系缚  所欲无能益

 亦如朽故车  不久见破坏

 色变为老耄  恋家如在狱

 不觉死来侵  愚夫不能知

 虽寿满百岁  亦被死相随

 为老病所逼  患终至后际

 老至苦缠身  昼夜多痛恼

 辛楚有千般  如鱼入灰火

 江河无停止  驶流去不回

 保惜脓漏躯  虽恋不能住

 四大聚集身  无常讵久留

 地种散坏时  神识空何用

 此身多障恼  脓漏恒疾患

 愚迷贪爱着  不厌求寂灭

 今岁虽云在  冬夏不久停

 凡夫贪世乐  中间不惊怖

 父母与兄弟  妻子并眷属

 无常来牵引  无能救济者

 如是诸有情  举动贪荣乐

 无常老病侵  不觉生苦恼

 剃发为苾刍  宜应修止观

 魔罗不能伺  度生到彼岸

  法集要颂经爱欲品第二

 欲我知汝根  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惟汝  则汝欲不有

 因欲生烦恼  因欲生怖畏

 离欲得解脱  无怖无烦恼

 从爱生烦恼  从爱生怖畏

 离爱得解脱  无怖无烦恼

 果先甜后苦  爱欲亦如斯

 后受地狱苦  烧煮无数劫

 愚迷贪爱欲  恋着于妻子

 为爱染缠缚  坚固难出离

 贤圣示爱欲  庄严诸眷属

 远离于妻子  坚固能利益

 贪欲难解脱  离欲真出家

 不贪受快乐  智者无所欲

 世间贪欲人  种种非思惟

 若能调伏者  是名真离欲

 若人恒贪欲  处缚难解脱

 唯慧能分别  烦恼断不生

 正念常兴起  寂静欲易除

 自制以法戒  不犯善增长

 常行贪欲人  愚者共狎习

 念定不放逸  次第获无漏

 刹那修止观  能离诸罪垢

 我慢自消除  解脱获安乐

 若人不断欲  如皮入火烧

 刹那见燋坏  受罪无央数

 苾刍慎欲乐  放逸多忧愁

 若离于爱欲  正念受快乐

 无厌有何足  不足何有乐

 无乐有何忧  有爱有何乐

 寂静智慧足  能长无漏道

 贪爱若不足  非法受中夭

 见色心迷惑  不自观无常

 愚以为美善  不知其非真

 愚以贪自缚  不求度彼岸

 贪财为爱欲  害人亦自缚

 世容众妙欲  此欲最味少

 若比天上乐  迦哩洒跛拏

 众山尽为金  犹如铁围山

 此犹无厌足  正觉尽能知

 世间苦果报  皆因于贪欲

 智者善调伏  应依此中学

  法集要颂经贪品第三

 极贪善显现  有情怀疑虑

 若复增贪意  自作坚固缚

 离贪善观察  疑虑得消除

 弃舍彼贪爱  坚固缚自坏

 以欲网自弊  以爱盖自覆

 愚情自恣缚  如鱼入钓手

 死命恒来逼  如犊逐爱母

 贪着放逸者  如猿逢果树

 贪意甚坚牢  趣而还复趣

 夫贪爱润泽  思想为滋蔓

 贪欲深无底  老死是用增

 贪欲多虚诳  贪欲怀吝惜

 若以慧分别  正观获安乐

 由贪受生死  奔波乐向前

 群生无慧眼  不能自观察

 愚迷贪所执  沉沦岂觉知

 若修瑜伽行  魔王不能伺

 贪垢难消释  如犊恋爱母

 离贪免沉沦  离贪得解脱

 因贪增喧诤  因爱饶毁谤

 苾刍修止观  证得寂静果

 贪意如良田  遇风雨增长

 若远离贪爱  烦恼不能侵

 贪欲若薄劣  如水滴莲上

 彼烦恼易除  可说为智者

 伐树不伐根  虽伐犹增长

 拔贪不尽根  虽伐还复生

 贪欲如种田  耕之去杂秽

 爱苗若不耘  善果不坚贞

 贪心与爱心  分别本不二

 造恶俱苦受  云何不生悔

 贪性初为种  爱性受胞胎

 有情恋不息  往来难出离

 诸天及人民  依爱而止住

 爱往众结随  刹那亦不停

 时过复生忧  入狱方自觉

 缘流爱不住  欲网覆疮根

 枝蔓增饥渴  数数增苦受

 譬如自造箭  还自伤其体

 内箭亦如是  爱箭伤有情

 能觉知是者  爱苦共生有

 无欲无有想  苾刍真度世

  法集要颂经放逸品第四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乃自丧

 智者守道胜  终不为迷醉

 不贪致喜乐  从是得圣道

 恒思修善法  自守常坚固

 智者求寂静  吉祥无有上

 迷醉如自禁  能去之为贤

 已升智慧堂  去危乃获安

 智者观愚人  譬如山与地

 当念舍憍慢  智者习明慧

 发行不放逸  约己调伏心

 能善作智灯  黑闇自破坏

 正念常兴起  意静易灭除

 自制以法命  不犯善名称

 专意莫放逸  习意牟尼戒

 不亲卑漏法  不与放逸会

 不种邪见根  不于世增恶

 正见增上道  世俗智所察

 历于百千生  终不堕地狱

 修习放逸人  愚人所狎习

 止观不散乱  如财主守藏

 莫贪乐斗诤  亦勿嗜欲乐

 思念不放逸  可以获大安

 不为时自恣  能制漏得尽

 放逸魔得便  如师子搏鹿

 放逸有四事  好犯他人妇

 初狱二鲜福  毁三睡眠四

 无福利堕恶  畏而畏乐寡

 王法加重罪  身死入地狱

 本情不自造  情知不自为

 不虑邪径路  愚者念力求

 智者喻明灯  闇者从得烛

 示导世间人  如目将无目

 若所作不善  如彼无目人

 涉道甚艰难  路险怀恐怖

 善法若增长  魔罗不得便

 漏尽证寂灭  可获真实果

 恶法若增长  魔罗常伺便

 失彼寂灭道  受苦无穷尽

 所谓持法者  不必多诵习

 若少有所闻  具足法身行

 虽诵习多义  放逸不从正

 如牧数他牛  难获沙门果

 若闻恶而忍  说行人赞叹

 消除贪嗔痴  彼获沙门性

 赞叹不放逸  毁彼放逸人

 恒获人天报  最上为殊胜

 若人不放逸  智者所赞叹

 所作善增长  能生诸善法

 若行放逸者  现法无能益

 安情如不动  尔乃说为智

 苾刍怀谨慎  放逸多忧愆

 如象拔淤泥  难救深海苦

 苾刍怀谨慎  放逸多忧愆

 抖擞诸罪尘  如风飘落叶

 苾刍怀谨慎  放逸多忧愆

 结使深缠缚  如火焚枯薪

 苾刍怀谨慎  放逸多忧愆

 各各顺次第  得尽诸结使

 苾刍怀谨慎  放逸多忧愆

 义解分别句  寂静永安宁

 苾刍怀谨慎  放逸多忧愆

 烦恼若消除  能得涅槃乐

 放逸不发起  善法应须修

 今世至后世  得行法快乐

 放逸不发起  烦恼自然伏

 善法坚习学  决定得涅槃

 长行于放逸  刹那无暂息

 命终入地狱  刹那亦无歇

 放逸不忆念  亦不习威仪

 耽睡不相应  此是戒障碍

 常离不相应  使不坏其念

 犹念恒调伏  尘垢得消除

 苾刍怀谨慎  持戒勿破坏

 善守护自心  今世及后世

 苾刍勿放逸  舍家顺佛教

 抖擞无常军  如象出莲池

 依此毗尼法  不怀放逸行

 消除生死轮  永得尽苦恼

  法集要颂经爱乐品第五

 爱处生忧愁  爱处生怖畏

 若无所爱乐  何愁何怖畏

 由爱生忧愁  由爱生怖畏

 若远离念爱  遂舍狂乱终

 夫人怀忧愁  世苦无数量

 斯由念恩爱  无念则无愁

 是故不生念  念者是恶累

 彼则无诸缚  无念无不念

 念为求方便  非义不设权

 权慧致大义  自致第一尊

 莫与爱念会  亦莫不念俱

 念爱不见苦  不爱念忧戚

 于中生愁戚  消灭人善根

 爱念就后世  朋友多亲眷

 长夜忧愁恨  念离为甚苦

 念色金色容  天身而别住

 乐极而害至  为死王所录

 若人处昼夜  消灭念爱色

 自掘深根源  不越死径路

 不善形善色  爱色言非爱

 若谓乐着色  放逸之所使

 夫自念欲者  不与恶共居

 此则难获得  乐为恶根本

 夫欲自念者  宜自善守护

 如防护边城  乃牢固墙堑

 夫欲自念者  藏己仍坚密

 犹如防边城  内外悉牢固

 当自善防护  后刹那虚悔

 时过则生忧  须臾堕地狱

 遍于诸方求  令心中间察

 颇有斯等类  不爱乃爱彼

 以己喻彼命  是故不害人

 一切皆惧死  莫不畏刀杖

 恕己可为喻  勿杀勿行杖

 譬如久行人  从远吉却还

 亲厚亦安和  归来怀庆悦

 好福行善者  从此达于彼

 自受多福祚  如亲厚来喜

 起从至圣教  禁制不善心

 近者则见爱  离道莫亲爱

 近者与不近  所往皆有异

 近道则生天  不近堕地狱

 乐法戒成就  成信乐而习

 能诫自身者  为人所爱敬

 为人所敬故  皆由己所造

 现世得名誉  后生于天上

 教习使禀受  制止非法行

 善者之所念  恶者当远离

 善与不善者  此二俱不别

 善者生天上  不善堕地狱

  法集要颂经持戒品第六

 智者能护戒  福致三种报

 现名闻得利  终后生天上

 当见持戒者  护之为明智

 得成真正见  彼获世安静

 持戒得快乐  令身无烦恼

 夜睡眠恬淡  寤则长喜悦

 戒终老死安  戒善止亦宁

 慧为人之宝  福德贼难脱

 何法终为善  何法善安止

 何法为人宝  何盗不能取

 戒法终为安  戒法善安止

 慧为人之宝  唯福不能盗

 修戒行布施  作福为良田

 从是至彼岸  常到安乐处

 苾刍立戒德  守护诸根门

 饮食知节量  寤寐意相应

 意常生觉悟  昼夜精勤学

 漏尽心明解  可致圆寂道

 智者立禁戒  专心习智慧

 苾刍无热恼  尽果诸苦除

 以戒常伏心  守护正定意

 内学修止观  无忘为正智

 蠲除诸罪垢  尽慢勿生疑

 终身求法戒  勿远离圣念

 戒定慧解脱  应当善观察

 彼已离尘垢  尽烦恼不生

 集白净解脱  无智皆以尽

 超越魔罗界  如日光明照

 我慢及迷醉  苾刍应外避

 戒定慧三行  求满勿远离

 既不放自恣  诸有勿想念

 是故舍阴盖  不生如是障

 苾刍防禁戒  恒见学此者

 直趣涅槃路  速得净如是

 花香不逆风  芙蓉栴檀香

 德香逆风薰  德人遍闻香

 乌钵嚩哩史  多誐罗栴檀

 如是等花香  勿比于戒香

 若人能持戒  清净不放逸

 正智得解脱  是名安乐处

 此道无有上  消除禅定魔

 贤圣德难量  得达八正路

  法集要颂经善行品第七

 守护身恶行  自正护身行

 守护身恶者  常修身善行

 守护口恶行  自正护口行

 守护口恶者  常修口善行

 守护意恶行  自正护意行

 守护意恶者  恒修意善行

 身当弃恶行  及弃口恶行

 意亦弃恶行  及诸秽恶法

 身当修善行  修口善亦然

 及修意善者  无欲尽诸漏

 身当修善行  修口意亦尔

 今世及后世  永得生善处

 慈仁行不杀  常能善摄身

 彼得无尽位  所适皆无患

 不行杀为仁  常能慎过言

 彼得无尽位  所适皆无患

 过去身恶业  应当自悔恨

 今身不放逸  智生罪除灭

 过去口恶业  应当自悔恨

 今若不妄语  智生罪除灭

 过去意恶业  应当自悔恨

 今意常清净  智生罪除灭

 慎身为勇捍  慎口捍亦然

 慎意为勇捍  一切结亦然

 此处名不死  所适无忧患

 护身为善哉  护口善亦然

 护意为善哉  护一切亦然

 苾刍护一切  能尽诸苦际

 护口意清净  身终不为恶

 能净此三业  是道大仙说

  法集要颂经语言品第八

 妄语入地狱  作之言不作

 二罪后俱受  是行自牵去

 恒怀暴恶人  斧在口中出

 所以自伤身  由其出恶言

 说法自悦人  口出无量义

 使我怀妊身  不惭此仪式

 誉恶恶还誉  是二俱为恶

 好以口快斗  彼后皆无安

 争为微少利  如掩失财宝

 从彼致斗诤  合意向恶道

 百千尼罗浮  三十六五狱

 诽谤贤圣者  口意发恶愿

 无道堕恶道  自增地狱苦

 远愚修忍意  念谛则无犯

 若倚内宝藏  依贤圣活命

 愚者堕恶道  犹愿邪见作

 以失今良会  更立誓愿求

 终不见圣谛  况欲见究竟

 竹芦生实干  还害其自躯

 若吐言当善  不演恶法教

 从善得解脱  为恶不得解

 善解者为贤  是为脱恶趣

 圣贤解不然  如彼愚得解

 苾刍挹损意  不躁言得忠

 义说如法说  所语言柔软

 善说贤圣教  法说如法二

 念说如念三  谛说如谛四

 是以言语者  必使心无患

 亦不克有情  是为能善言

 言使投意可  亦令得欢喜

 不使至恶意  出言众悉可

 至诚甘露说  说法无有上

 谛说义如法  是为立道本

 如说佛言者  是吉得灭度

 为能断苦际  是谓言中上

  法集要颂经业品第九

 应远离一法  所谓妄语人

 无恶不经历  不免后世苦

 宁吞热铁丸  渴饮洋铜汁

 不以无戒身  食人信施物

 犯戒放逸人  国中如肉团

 无惭不畏罪  后受地狱殃

 若人畏苦报  亦不乐行苦

 勿造诸恶行  念寻生变悔

 至诚为诸恶  自作教他作

 不免于苦报  欲避有何益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莫能于此处  避免宿恶殃

 众生有苦恼  不免于老死

 唯有仁智者  能免缠缚罪

 妄语求贿赂  自所行不正

 怨谮良善人  以枉治善士

 罪缠斯等人  没溺深险坑

 夫士为行者  好之与暴恶

 各自为己身  终以不败亡

 动转屈身形  唯影恒亲附

 或起或往来  不离其形影

 不但影随形  形亦自随影

 犹行善恶行  终不离自身

 遂贪食毒味  不从吾往言

 为毒之所害  后乃自觉悟

 愚心不开悟  习恶不从吾

 受地狱苦痛  后方悟其教

 戏笑为其恶  已作身自受

 号泣受罪报  随行而罪至

 恶不即时受  如??牛湩汁

 罪在于阴伺  譬如灰覆火

 恶不即时受  如彼锋利剑

 不虑于后世  当受其苦报

 恶为恶所缚  为恶不自觉

 至恶知恶至  受恶恶根源

 如铁生翳垢  反食其自身

 恶生于自心  还当坏其体

  法集要颂经正信品第十

 信惭戒布施  上士誉此法

 斯道明智说  得生于天界

 愚不修天行  亦不赞布施

 正直随喜施  彼得后世乐

 信者真人长  念法所安住

 近者应得上  智寿中中贤

 人业何者上  何行致欢乐

 何要出要者  何寿寿中上

 信者真人长  念法所安住

 实者意得上  智寿寿中贤

 信财乃得道  自致法灭度

 善闻从慧得  得脱一切缚

 信之与戒法  慧意则能行

 健夫度恚怒  从是得脱渊

 信使戒成就  亦获寿及慧

 在在则能行  处处见供养

 施共与斗集  此业智不处

 施时非斗时  速施何疑虑

 此方出世利  慧信为智母

 是财出世宝  家产则非常

 欲见诸真者  乐听闻法教

 能舍悭垢心  此乃为上信

 信能渡有河  其福难侵夺

 能禁止窃盗  闲静沙门乐

 沙门恒来至  智者所见乐

 及余笃信者  闻则生欢喜

 若人怀懊恼  贪他人衣食

 彼人昼夜寐  不获三摩地

 若人能断贪  如截多罗树

 彼人则昼夜  及获三摩地

 无信不修行  好剥正言说

 如掘取清泉  掘泉扬其泥

 智者习信行  乐仰清净流

 如善取泉水  思冷不扰浊

 信智不染他  惟智与贤仁

 非好则远之  可好则近学

 乐信与不乐  寂默自应思

 远离无信者  信仁应行之

 无常及欲贪  放逸与爱乐

 戒善行语言  业信为第十

  法集要颂经沙门品第十一

 断漏降伏他  离欲名梵行

 不犯牟尼戒  无一愿不满

 行力若缓慢  作善与不善

 梵行不清净  不获于大果

 所有缓慢业  劣意尽除之

 修习清净行  获果尽无余

 譬如执利剑  执缓则伤手

 沙门不禁制  地狱缚牵引

 又如执利剑  执紧不伤手

 沙门禁制戒  渐近涅槃路

 难晓则难了  沙门少智慧

 诸想多扰乱  愚者致苦恼

 沙门为何行  如意不自禁

 步步数黏着  但随思想走

 学难舍罪难  居在家亦难

 会止同利难  艰难不过是

 袈裟在肩披  为恶不捐弃

 常念行恶者  斯则堕恶道

 畏罪怀惊惧  假名为沙门

 身披僧伽胝  如刳娑罗皮

 所谓长老者  不必以耆年

 形熟鬓发白  愚蠢不知罪

 能知罪福者  身净修梵行

 明远纯清洁  是名为长老

 所谓沙门者  不必剃须发

 妄语多贪爱  有欲如凡夫

 世称名沙门  汝亦言沙门

 形服似沙门  譬如鹤伺鱼

 如离实不离  袈裟除不除

 持钵实不持  非俗非沙门

 所言沙门者  消除窣兔罗

 守护微细愆  是名真梵行

 所言沙门者  息心灭意想

 秽垢尽消除  故说为出家

  法集要颂经卷第一

大正藏 第 04 册 No. 0213 法集要颂经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