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问答真法身
远问曰。佛于法身中为菩萨说经。法身菩萨乃能见之。如此则有四大五根。若然者。与色身复何差别。而云法身耶。经云法身无去无来。无有起灭。泥洹同像。云何可见。而复讲说乎。
什答曰。佛法身者。同于变化。化无四大五根。所以者何。造色之法。不离四大。而今有香之物。必有四法。色香味触。有味之物。必有三法。色味触。有色之物。必有二法。有色有触。有触之物。必有一法。即触法也。余者或有或无。如地必有色香味触。水有色味触。若水有香。即是地香。何以知之。真金之器用承天雨。则无香也。火必有触。若有香者。即是木香。何以知之。火从白石出者。则无香也。风但有触。而无色也。若非色之物。则异今事。如镜中像。水中月。见如有色。而无触等。则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又经言法身者。或说佛所化身。或说妙行法身。性生身。妙行法性生身者。真为法身也。如无生菩萨。舍此肉身。得清净行身。又如法华经说。罗汉受起为佛。经复云。罗汉末后之身。是二经者皆出佛口。可不信乎。但以罗汉。更不受结业形故。说言后边耳。譬如法身菩萨。净行生故。说言作佛。如是佛事。虽皆是实。而有参差。有真有伪。真法身者。遍满十方虚空法界。光明悉照无量国土。说法音声。常周十方无数之国。具足十住菩萨之众。乃得闻法。从是佛身方便现化。常有无量无边化佛。遍于十方。随众生类若干差品。而为现形。光明色像。精麁不同。如来真身。九住菩萨尚不能见。何况惟越致及余众生。所以者何。佛法身者。出于三界。不依身口心行。无量无漏诸净功德本行所成。而能久住。似若泥洹。真法身者。犹如日现。所化之身同若日光。如首楞严经。灯明王佛寿七百阿僧祇劫。与此释迦同。是彼一身无有异也。若一佛者。此应从彼而有。法性生佛所化之佛。亦复如是。若言法身无来无去者。即是法身实相。同于泥洹。无为无作。又云。法身虽复久住。有为之法。终归于无。其性空寂。若然者。亦法身实相无来无去。如是虽云法身说经。其相不生不灭。则无过也。
远领解曰。寻来答要。其义有三。一谓法身实相无来无去。与泥洹同像。二谓法身同化。无四大五根。如水月镜像之类。三谓法性生身。是真法身。能久住于世。犹如日现。此三各异。统以一名。故总谓法身。而传者未详辨。徒存名而滥实故。致前问耳。君位序有判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