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 章节目次
- 乐邦遗稿序
- 净饭王与七万释种皆生净土
- 十二光如来尊号
- 弥陀佛国说三乘法
- 净土水鸟树林说法
- 僧问讲弥陀经座主
- 大本弥陀忏赞佛偈
- 小本弥陀忏赞佛偈
- 波斯匿王观佛实相
- 智者大师念佛五方便门
- 智者大师念佛禅门四教离念
- 观弥陀丈六三十二相
- 观弥陀八万四千相好
- 观弥陀池上一丈六像
- 若念一佛诸佛自现
- 念佛名者必成三昧
- 文法师净行法门序
- 发菩提心求生净土
- 念佛者如私遇明君
- 杨无为题净土忏法
- 陈了翁谈唯心净土
- 一念佛力能断诸障
- 念佛者命终绝无魔事
- 议世人善轻恶重
- 题远法师影堂壁
- 齐已大师留题远公影堂
- 文通大师留题东林
- 慧持法师割爱
- 僧显得十六观经而大喜
- 刘遗民厌官爵
- 纪诸法师皆生西方
- 净土名义
- 莲社名义
- 西域与西方净土不同
- 庐山莲社图记
- 念佛三昧宝王论跋
- 发心决定必得生
- 净土有三十种利益
- 决定求生当起忻厌
- 净土十疑论叙
- 刻净土十疑论跋
- 劝念三世诸佛偈A天竺忏主
- 慈慧梵行法门偈
- 婬欲杀害更相助发
- 国清寺三隐士
- 评龙牙禅师颂
- 圆泽法师报缘生死
- 布法师净土非所愿
- 徐陵丞相发五誓愿
- 评世人发来生出家愿
- 评晁太傅以净土为小乘
- 世有六种人于净土自障
- 斥人谓修净土为取著
- 辨于色声求佛名为邪道
- 世有十种人命终不得念佛
- 答净土是被钝根权说问
- 念佛成就三力则易超往
- 辨般舟念佛心有想则痴
- 辨志公愚人乐往西方
- 三菩萨愿生兜率天
- 辨心净则国土净
- 求生净土托佛愿力则易
- 道门成仙不出轮回
- 释不可以少善根得生彼国
- 海慧禅师示心净土净
- 大智律师示事理不二
- 女子坐亡骨生莲华
- 圆辨法师说唯心净土
- 解空法师弥陀尊像赞
- 补净土礼文法宝赞
- 怀玉禅师乘金台往生
- 宪章法师誓取金台往生
- 生死本无随妄而有
- 唐肃宗皇帝问南阳国师
- 唐温尚书问圭峰禅师
- 真歇禅师示众文
- 王朝散劝修西方文
- 论唯心净土有理有迹
- 劝参禅者不妨修西方
- 修西方如现受官职
- 弘觉法师为昙谛师
- 乘禅师为薛刺史作子
- 齐君佐前身是讲僧
- 永禅师后身为房太尉
- 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
- 诵法华经尼堕倡妓
- 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
- 喆禅师后身为大贵人
- 古长老后身生宰相家
- 齐君房遇梵僧悟前身
- 顾况失子哀悼再生
- 韦皐前身诸葛武侯
- 梵僧愿为王侍中作子
- 僧玄高托生赵氏
- 王鄂前身柏堂寺童子
- 裴相国为于阗国王子
- 衲僧愿为崔氏作子
- 岐王得爱敬寺僧为子
- 杜鸿渐发愿为僧
- 石延年堕鬼仙
- 尹道士为李宗固子
- 蔡元度子悟前身
- 李氏女知前世为男子
- 岳阳王前身许玄度
- 海印禅师托生朱防御
- 宣禅师通郭祥正书求生
- 陈康伯前身羊毛笔庵主
- 王正言问新老夺胎者而生
- 魏丞相发愿为清净僧
- 旻师为董司户作女
- 通纪诸公前身后报
- 张文定公前身为僧书楞伽
- 王文正公愿来世为僧
- 苏东坡前身五祖戒禅师
- 黄山谷前身诵莲经妇人
- 王状元前身万年严首座
- 尹舍人隐几而逝
- 吕中书病知前路资粮少
- 秦太师留题雁荡灵峰寺
- 修净业人如得安下处
- 修一切善法回向西方
- 一念在净土必定得生
- 念佛人七宝池生莲华
- 劝父母念佛为出世间之孝
- 孝养父母唯在命终助往
- 修净业人不得托事延缓
- 世人但将养此身不思后报
- 修此净行功在纯熟
- 龙门莲社诗
- 卷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