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会念佛(梁汉沙门法照。大历元年夏四月中起。自南岳弥陀台般舟道场。依无量寿经作)
问曰。五会念佛出在何文。答曰。大无量寿经云。或有宝树。车渠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瑠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会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又释五会念佛。五者会是数。会者集会。彼五种音声。从缓至急。唯念佛法僧。更无杂念。念则无念。佛不二门也。声则无常。第一义也。故终日念佛。恒顺于真性。终日愿生。常使于妙理。发心有如此者。必降天魔击法鼓。六种震动四花繁雨。金刚宝座正觉可期也。故观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中分陀利花。名为希有。观世音大势至。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是以如来常于三昧海中。举网绵乎。谓父王曰。王今坐禅。但当念佛。岂同离念求乎无念。离生求于无生。离相好求乎法身。离文字求乎解脱。夫如是者则住于断灭见。谤佛毁经。成柜法业。坠无间矣。
凡在修道可不慎毁。可不敬欺。又观佛三昧海经云。此观佛三昧。是破戒者护。失道者依。烦恼贼中大勇猛将。首楞严王百千三昧所出生处。亦名诸三昧母。亦名诸三昧王。亦名诸佛共所印可定。亦名如来禅。非二乘外道等禅。信可知矣。此五会念佛声。势点大尽。长者即是缓念。点小渐短者。即是渐急念。须会此意。
第一会平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渐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四字转急念 阿弥陀佛。
五会念佛竟即诵宝鸟诸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