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杂录

一喝分五教(新增)

净因蹒庵成禅师。同法真圆悟慈受并十大法师。斋于太尉陈公良弼府第。时徽宗私幸。观其法会。善华严者。对众问诸禅师曰。吾佛设教。自小乘至圆顿。扫除空有。独证真常。然后万德庄严。方名为佛。禅家一喝。转凡成圣。与诸经论。似相违背。今一喝若能入五教。是为正说。若不能入。是为邪说。诸禅师顾成。成曰。如法师所问。不足诸大禅师之酬。净因小长老。可以使法师无惑也。成召善。善应诺。成曰。法师所谓佛法小乘教者。乃有义也。大乘始教者。乃空义也。大乘终教者。乃不有不空义也。大乘顿教者。乃即有即空义也。一乘圆教者。乃不空而不有。不有而不空义也。如我一喝。非惟能入五教。至于百工伎艺诸子百家。悉皆能入。成乃喝。一喝问善曰。还闻么。善曰闻。成曰。汝既闻。则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成须臾又召善曰。还闻么。曰不闻。成曰。汝既不闻。则适来一喝是无。能入始教。成又顾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声消。汝复道无。道无则元初实有。道有则于今实无。不有不无。能入终教。成又曰。我有一喝之时。有非是有。因无而有。无一喝之时。无非是无。因有故无。即有即无。能入顿教。成又曰。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无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时纤尘不立。道无之时横遍虚空。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是能入圆教。善不觉。身起于坐。再拜于成之前。成复为善曰。非唯一喝为然。乃至语默动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物一切事。契理契机。周遍无余。于是四众欢喜。闻所未闻。龙颜大悦。谓左右侍臣曰。禅师有如此玄谈妙论。太尉启曰。此乃禅师之余论耳。

禅林方语(新增)

蜡人向火
大象渡河
趁狗跳墙
德山罗汉
封后先生
徐六檐板
清平渡水
把髻投衙
半夜教化
金山塼岸
质库典牛
木匠檐枷
嘉州石像
湖南长老
檐枷过状
矮子泥壁
常州打耶
濶角水牛
尼寺里发
青平卖油
腊月扇子
急水打毬
巩县茶瓶
澧州鱼羹
水浸金山
石人腰带
昌州海棠
简州石匠
云居罗汉
凤林咤之
纸马入火
张良受书
太公钓鱼
梁山颂子
猫儿带槌
李靖三兄
乞儿拄杖
狗咬枯骨
波斯持呪
新昌石佛
马吃菜子
矮子看戏
黄犬渡河
兔子望月
罗公照镜
波斯落水
萧何制律
驴唇先生
新罗草鞋
矮子渡河
茆山土地
云居土地
道士打槌
秀才使牛
壁上碁盘
果州饭布
火烧香船
蛇入竹筒
投子道底
云门道底
兴化道底
汾阳道底
沩山道底
雪峰道底
仰山道底
玄沙道底
赵州道底
金牛道底
普化摇铃
洞庭秋月
江天暮雪
烟寺晚钟
山市晴岚
平沙落雁
渔村夕照
远浦帆归
潇湘夜雨
仙陀婆
猩猩著草鞋
黑地里穿针
一马生三寅
峩眉白长老
未明三八九
深山里土地
蚊子上銕牛
闹市里大虫
老鼠搬生姜
泗洲见大圣
驴拣湿处尿
乌龟陆地行
莫径人设斋
谢三娘秤银
邓道士磨墨
胡孙倒上树
赤土涂牛嬭
军营里大王
饭店里匙筋
赤士画簸箕
胡孙吃毛虫
市袋里老鸦
十字街头碑
壁上画风车
胡孙骑鳖背
胡孙布袋
四八郎象碁
郑州出曹门
天津桥上汉
辩才逢萧翼
闹市里老鼠
东村王大姊
盘陀石上藕
波斯吃胡椒
猫儿吃彩凤
馊饭泥茶炉
藕丝牵大象
大虫看水磨
马道人卖墨
十八亩肥田
小巫见大巫
王小破草鞋
豆八布彩穿
小慈访大慈
波斯入闹市
半夜放乌鸡
兔子吃牛嬭
十二丈钟楼
老鼠吃生姜
鲍老送灯台
邯郸学唐步
韩信临朝底
古庙里狮子
临崖看浒眼
波斯照古镜
海上明公秀
瓜洲买瓜汉
普州人送贼
从来柳下惠
六日桦成唇
苏郎中脑盖
潘阆倒骑驴
秦时轹𨍏钻
大虫裹纸帽
堂前卖果子
真州问长芦
和尚扛木头
君子可八
布袋里盛锥子
大食波斯索渡船
功德天黑暗女
百尺竿头五两垂
赤洪厓打白洪厓
谢三娘不识舍字
许一嫂不识林禽
刹竿头上风车子
洎合打破蔡州
铜沙罗里满盛油
太山庙里纸钱
赤脚波斯入大唐
十字街头碌砖
孔明庙里弹指
福州人吃茘枝
谢三娘不识四字
此地无金二两
俗人沽酒三升

人天眼目卷之六(终)

龙潭考

宋景德传灯。止载天皇悟嗣石头。而不知同时有二道悟。一嗣马祖。住荆州城西天王寺。一嗣石头。住荆州城东天皇寺。历考唐归登撰南岳碑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权德舆撰马祖塔铭。皆可据。及后达观颕所引丘玄素符载二塔铭。载之益详。此无可疑者。但丘铭中。以龙潭信嗣天王悟。此则不能无疑焉。予尝考雪峰语录。峰对闽王。自称得先德山石头之道。又鼓山晏国师语录序中。亦称晏为石头五叶孙。此二书在五代之际。去龙潭不远。岂应遽忘其所自哉。据此则知。龙潭信所嗣者。天皇悟非天王悟。其证一也。又龙潭信。家居荆州城东天皇巷。以卖饼为业。日以十饼馈天皇和尚。皇每食毕。常留一饼曰。吾惠汝以荫子孙。信一日自念曰。饼是我持去。何以返遗我。其别有旨邪。遂造而问焉。皇曰。是汝持来复汝何咎。信闻之。颇晓玄旨。因投出家。皇曰。汝昔崇福善。今信吾言。可名崇信。繇是服勤左右。据此则知。龙潭信所嗣者。天皇悟非天王悟。其证二也。又信一日问天皇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汝心要。信曰。何处指示。皇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为汝低头。何处不指示汝心要。师低头良久。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师当下开解。复问。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又一日问。从上相传底事如何。皇曰。不是明汝来处不得。信曰。这个眼目几人具得。皇曰。浅草易于长芦。据此则知。龙潭信所嗣者。天皇悟非天王悟。其证三也。今此三段所证昭彰如是。而丘玄素塔铭中。以龙潭嗣天王。何得独异。察知。明是后人。妄将崇信。改入天王塔铭中。以为争端耳。不然必将前三段所证之文。一笔抹去。而后可以成其说也。又张无尽尝谓。云门机锋似临济。宜为马祖之后。此则齐东野人之语也。古来同禀一师。而机锋各别者多矣。岂必尽同。如云门法眼。同出雪峰。若云门。当归马祖。则法眼又当归石头耶。如丹霞投子机锋。不亚临济。杏山与三圣。皆失机于石室。则丹霞投子石室。又当改入马祖下耶。又如南泉父子。皆马祖之嗣也。而不用棒喝。沩山父子。皆百丈之嗣也。而不事孤峻。又当改入石头下耶。且予甞考雪峰全录。其禅备众格。波澜濶大。故其语。有时似临济。有时似曹洞。其徒如玄沙长庆保福鼓山安国清镜等皆然。即云门虽机用独峻。而实语不十成。机不触犯。且历参曹山疎山九峰干峰。其语具在。如三种病二种光等语。则全本干峰。此尤其显然者也。岂可谓其同于临济当嗣马祖下也。无知之徒。固难与辩。高明之士。可考而知。故作是以告天下智者。幸详察焉(见永觉晚录)

鼓山珪十无颂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