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007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

「善知识!总须自体与受无相戒。一时,逐惠能口道,令善知识见自三身佛:于自色身,归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当来圆满报身佛。(已上三唱)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尽有,为不见,外觅三如来,不见自色身中三佛。善知识!听善知识说,令善知识自色身见自法性有三佛,此三身佛从性上生。何名清净身佛?善知识!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思量一切事,即行;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知如是一切法尽在自,自常清净,日月常。只为云覆盖,上下暗,不能了见日月辰,忽遇惠风吹散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惠如日,智如月,智惠常。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妄,内外,于自中,万法皆。一切法在自。名为清净法身。自归者,除不善心与不善行,是名归。何名为千百亿化身佛?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思量毒害,化为畜生;思量慈悲,化为菩萨。思量智惠,化为上界;思量愚痴,化为下方。自变化甚,迷人自不知见。一念善,知惠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何名为圆满报身佛?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常思于后,常后念善,名为报身。一念恶,报却千年善心;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无常来,后念善,名为报身。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报身。自悟自修,即名归也。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在归依也。但悟三身,即识大

使君礼拜,又问:「弟子见僧俗常念阿弥佛,愿往生西方。请和尚说,生彼否?望为破疑。」大师言:「使君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只为下根。说近说远,只缘上智。人自两,法无两般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使君!东方但净心无罪,西方心不净有愆。迷人愿生东方、西方,悟者所在处并皆一种。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除恶即行十万;无八邪即过八千。但行心,到如指。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如何得达?」六祖言:「惠能与使君移西方刹那间,目前便见,使君愿见否?」使君礼拜:「若此得见,何须往生?愿和尚慈悲,为现西方,大善!」大师言:「一时见西方!无疑即散!」大众愕然,莫知何。大师曰:「大众!大众!作意听!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门。外有门,内有意门。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是释迦,平直即是弥勒,人我是须弥,邪心,烦恼是波浪,毒心是恶龙,尘劳是鱼鼈,虚妄即是鬼神,三毒即是地狱,愚痴即是畜生,十善是天堂。无人我,须弥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大智惠光明,照曜六门清净,照六欲诸天,下照三毒若除,地狱一时消灭,内外明,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座下说,赞声彻天,应是迷人,然便见。使君礼拜,赞言:「善哉!善哉!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又有一僧名法达,常诵《法华经》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处。来至漕溪山礼拜,问大师言:「弟子常诵《妙法莲华经》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处,经上有疑,大师智惠广大,愿为疑?」大师言:「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上无,汝心自邪,而求正法,吾心正定即是持经。吾一生来,不识文字,汝将《法华经》来,对吾读一遍,吾。」法达取经到,对大师读一遍,六祖已,即识佛意,便法达说《法华经》。六祖言:「法达!《法华经》无多语,七卷尽是譬喻缘。如来广说三乘,只为世人根钝。经明,无有余乘,唯一佛乘。」大师言:「法达!汝听一佛乘,莫求二佛乘,迷却汝。经中何处是一佛乘?吾与说,经云:『诸佛世尊唯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已上十六是正法)法如何解?此法如何修?汝听吾说,人心不思,本源空寂,离却邪见即一大因缘。内外不迷,即离两边。外迷相,内迷著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不若悟此法,一念心开,出现于世。心开何物?开佛知见。『佛』犹如『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此名开、示、悟、入,一处入,即觉知见,见自本性,即得出世。」大师言:「法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自开佛知见,莫开众生知见。世人心,愚迷造恶,自开众生知见;世人心正,起智惠观照,自开佛见。莫开众生见,开佛见即出世。」大师言:「法达!此是《法经》一乘法。向下分三,为人故。汝但一佛乘。」大师言:「法达!心行转《法华》,不行《法华》转;心正转《法华》,心《法华》转。开佛见转《法华》,开众生见被《法华》转。」大师言:「努力依法修行,即是转经。」法达一闻,言下大悟,涕泪悲泣,言:「和尚!实未转《法华》,七年被《法华》转;后转《法华》,念念修行佛行。」大师言:「即佛行是佛。」其时听,无不悟者。

大师先天二年八月三日灭度。七月八日,唤门人告别。大师年于州国恩寺造塔,至先天二年七月告别。大师言:「汝众近前,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问,为破疑,当令迷者尽,使安乐。吾若去后,无人教。」法海等众僧闻已,涕泪悲泣。唯有神会不动,亦不悲泣。六祖言:「神会小僧,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者不得,数年山中,更修何道?汝今悲泣,更阿谁?忧吾不知去处在?若不知去处,终不别汝。汝等悲泣,即不知吾处;若知去处,即不悲泣。性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汝等尽,吾与一偈:〈真假动偈〉,等尽诵取,见此偈意,同。此修行,不失宗旨。」僧众礼拜,请大师留偈,敬心受持。偈曰: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即解动,
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若见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若悟作此见,
则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者,
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
却执生死智。
前头人相应,
即共论佛
若实不相应,
合掌劝善。
此教本无诤,
诤失道意。
执迷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